旗袍自卫(旗袍那些事)

qipaousa3个月前Untitled1

本文目录一览:

感悟中国服饰文化

中国服饰

中国服饰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 、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

原始社会服饰

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 、《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

距今约1万年,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发明 ,服装材料从此有了人工织造的布帛,服装形式发生变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贯头衣和披单服等披风式服装已成为典型的衣着,饰物也日趋繁复,并对服饰制度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在纺织品出现之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较多的民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时代部件衣着,成为人类服装的粗型。新石器时代除有笼统式服装外,还从一些陶塑遗物发现有冠、靴、头饰、佩饰。

商周服饰

由商代到西周 ,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提花几何纹锦、绮,和绞织机的罗纱。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 ,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

春秋战国服饰

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锦 ,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绣,风行全国。工艺的传播 ,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 。影响所及,上层人士不论男女,都须佩带几件或成组列的美丽雕玉。剑,是当时的新兵器,贵族为示勇武兼用自卫,又必佩带一把镶金嵌玉的宝剑。腰间革带还流行各种带钩,彼此争巧。男女的帽,更引人注目,精致的用薄如蝉翼的轻纱,贵重的用黄金珠玉;形状有的如覆杯上耸。鞋,多用小鹿皮制作,或用丝缕、细草编成;冬天皮衣极重白狐裘,价值千金。女子爱用毛皮镶在袖口衣缘作出锋,还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质锦绣手套,无不异常美观。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 ,男女通用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秦汉服饰胡服令 ,推行胡服骑射,便于骑射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空前丰富多样,不仅表现于深衣和胡服。乐人有戴风兜帽的,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有人还常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这些都与多彩的社会生活相关。

秦汉服饰

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 ,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以及织有文字的通幅花纹。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 ,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自秦而汉,深衣有了一些发展和变化。从东汉社会上层来看,通裁的袍服转入制度化。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 ,成为定型化套装 。下着 紧口大裤 ,保持“褒衣大裙”风格。足下为歧头履。腰间束带。

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①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②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和南北朝时期 ,等级服饰有所变革 , 民族服饰大为交融 。 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纶巾、白纶巾等。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

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着“上俭下丰”。东晋末至齐、梁间,衣着为襦裙套装,原始于汉代,晋代时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足穿笏头履、高齿履(一种漆画木屐),流行一时。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 。鲜卑族北魏朝于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后,魏孝文帝推行华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汉魏衣冠 ” 。 原来鲜卑族穿着夹领小袖衣服这次改革旧俗,史称孝文改制,使秦汉以来冠服旧制得以赓续,推动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

隋唐服饰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 ,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彩锦,是五色俱备织成种种花纹的丝绸,常用作半臂和衣领边缘服饰。特种宫锦,花纹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章彩华丽。刺绣,有五色彩绣和金银线绣等。印染花纹,分多色套染和单色染。隋唐时期男子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隋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

隋唐女子好打扮 。从宫廷传开的“ 半臂 ” ,历久不衰,后来男子也有穿着的。当时还流行长巾子,系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曰披帛。唐代妇女的发饰多种多样 ,各有专名。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锦绣织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 ,唐贞观至开元年间十分流行胡服新装。

宋辽夏金元服饰

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 ,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

宋代服饰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政府因五代旧制,每年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宋代灵鹫球纹锦袍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长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乌纱帽,名直脚幞头,君臣通服,成为定制 。宋代官服又沿袭唐代章服的佩鱼制度,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方心曲领”也是朝服的特征,即朝服项间套上圆下方的饰物。宋代官员公服、制服之外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圆领衫和帽带下垂的软翅幞头,依然唐式,脚下却改着更便于平时起居的便鞋。宋代遗老的代表性服饰为合领(交领)大袖的宽身袍衫、东坡巾。袍用深色材料缘边,以存古风。东坡巾为方筒状高巾子,相传为大文学家苏东坡创制,实为古代幅巾的复兴,明代的老年士绅还常戴用。

宋代民间首服也有种种流行。男子流行幞头、幅巾,女子则流行花冠和盖头。妇女发式和花冠,是当时对美追求的重点,最能表现宋代装束的变化。唐及五代的女子花冠已日趋危巧,宋代花冠再加发展变化,通常以花鸟状簪钗梳篦插于发髻之上,无奇不有。

辽、西夏、金分别为中国古代契丹、党项、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服饰反映了在与汉民族进行长期文化交流中 ,各自发扬民族传统的发展轨迹。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 ,领间刺绣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统靴,宜于马上作战射猎;妇女穿窄袖交领袍衫,长齐足背,都是左衽,正与汉人相反,所习惯穿用的钓墩传到内地曾广为流行。

辽金政权考 虑到与汉族杂处 共存的现实 ,都曾设“南官”制度,以汉族治境内汉人,对汉族官员采用唐宋官服旧制。辽代以丝绸官服上山水鸟兽刺绣纹样区分官品,影响到明清官服的等级标识,金代则以官服上花朵纹样大小定尊卑,品级最低的用无纹或小菱纹的芝麻罗。契丹、女真男服因便于行动,也为汉人采用。

元代于延佑元年(1314)参酌古今蒙汉服制,对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统一规定。汉官服式仍多为唐式圆领衣和幞头;蒙古族官员则穿合领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层为便于马上驰骋 ,最时兴腰间多褶的辫线袄子( 圆领紧袖袍 ,宽下摆、折褶、有辫线围腰),戴笠子帽。

元代纺织物有纳石矢金锦、浑金搭子、金段子、兜罗锦、三棱罗、大绫、小绫、南绢、北绢、木锦布、番锦布……种种名目。元代每年举行10余次大朝会,届时万千官员穿同一颜色、式样并加饰纳石矢金锦珠宝的高级礼服,称作质孙服,糜费为历朝少有。这种服式到明代却被用作差役服装。

明清服饰

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 ,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 。明朝因皇帝姓朱 ,遂以朱为正色 ,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品级。补子是一块约40~50厘米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平常穿的圆领袍衫则凭衣服长短和袖子大小区分身分,长大者为尊。明代官员的主要首服沿袭宋元幞头而稍有不同。皇帝戴乌纱折上巾 ,帽翅自后部向上竖起。官员朝服戴展翅漆纱幞头,常服戴乌纱帽。受到诰封的官员妻、母,也有以纹、饰区别等级的红色大袖礼服和各式霞披。此外,上层妇女中已着用高跟鞋 ,并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来旧样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亲自制订两种,颁行全国,士庶通用。一种是方桶状黑漆纱帽,称四方平定巾;一种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称六合一统帽,取意四海升平、天下归一。后者留传下来,俗称瓜皮帽,系用黑色绒、缎等制成。

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 ,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

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 、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 ,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 ;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 ,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

现代服饰 (1912年以来)

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

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者康有为于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于宣统初年,曾上书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改穿西装。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款式取而代之。①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②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服饰崇尚简朴实用 。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 。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面貌簇新。

古代人的发饰都有什么?都穿什么衣服,以及衣服的名称(如什么什么裙)及相关知识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距今约1万年,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发明,服装材料从此有了人工织造的布帛,服装形式发生变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贯头衣和披单服等披风式服装已成为典型的衣着,饰物也日趋繁复,并对服饰制度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在纺织品出现之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较多的民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时代部件衣着,成为人类服装的祖型。新石器时代除有笼统式服装外,还从一些陶塑遗物发现有冠、靴、头饰、佩饰。商周服饰(约公元前16世纪~前771年)由商代到西周,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提花几何纹锦、绮,和绞织机的罗纱。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最著名的为《尚书?益稷》所载十二章服:“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十二章纹遂成为历代帝王上衣下裳的服章制度,一直延用到清帝逊位、袁世凯复辟称帝。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春秋战国服饰(公元前770~前221)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锦,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绣,风行全国。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影响所及,上层人士不论男女,都须佩带几件或成组列的美丽雕玉。剑,是当时的新兵器,贵族为示勇武兼用自卫,又必佩带一把镶金嵌玉的宝剑。腰间革带还流行各种带钩,彼此争巧。男女的帽,更引人注目,精致的用薄如蝉翼的轻纱,贵重的用黄金珠玉;形状有的如覆杯上耸。鞋,多用小鹿皮制作,或用丝缕、细草编成;冬天皮衣极重白狐裘,价值千金。女子爱用毛皮镶在袖口衣缘作出锋,还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质锦绣手套,无不异常美观。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深衣把以前各自独立的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却又保持一分为二的界线,上下不通缝、不通幅。最智巧的设计,是在两腋下腰缝与袖缝交界处各嵌入一片矩形面料,其作用能使平面剪裁立体化,可以完美地表现人的体形,两袖也获得更大的展转运肘功能。据记载,深衣有4种不同名称:深衣、长衣、麻衣、中衣。从出土广物看,春秋战国时衣裳连属的服装较多,用处也广,有些可以看作深衣的变式。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推行胡服骑射。胡服指当时“胡人”的服饰,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的服装有较大差异,特征是衣长齐膝,腰束郭洛带,用带钩,穿靴,便于骑射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空前丰富多样,不仅表现于深衣和胡服。乐人有戴风兜帽的,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有人还常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这些都与多采的社会生活相关。

秦汉服饰(公元前221~公元220)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以及织有文字的通幅花纹。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 ”。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自秦而汉,深衣有了一些发展和变化。从东汉社会上层来看,通裁的袍服转入制度化。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中国服饰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足下为歧头履。腰间束带。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①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②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

魏晋南北朝服饰(220~589)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等级服饰有所变革,民族服饰大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纶巾、白纶巾等。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 ”。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窦淝夷信�ㄓ谩D媳背�保�狈缴偈�褡迦胫?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哑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着“上俭下丰”。东晋末至齐、梁间,衣着为襦裙套装,原始于汉代,晋代时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足穿笏头履、高齿履(一种漆画木屐),流行一时。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鲜卑族北魏朝于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后,魏孝文帝推行华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汉魏衣冠”。原来鲜卑族穿着夹领小袖衣服,这次改革旧俗,史称“孝文改制”,使秦汉以来冠服旧制得以赓续,推动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

隋唐服饰(581~907)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彩锦,是五色俱备织成种种花纹的丝绸,常用作半臂和衣领边缘服饰。特种宫锦,花纹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章彩华丽。刺绣,有五色彩绣和金银线绣等。印染花纹,分多色套染和单色染。隋唐时期男子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隋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隋唐女子好打扮。从宫廷传开的“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半臂历久不衰,后来男子也有穿着的。当时还流行长巾子,系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曰披帛。唐代妇女的发饰多种多样,各有专名。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锦绣织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唐贞观至开元年间十分流行胡服新装。

宋辽夏金元服饰(947~1368)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宋代服饰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政府因五代旧制,每年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长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乌纱帽,名直脚幞头,君臣通服,成为定制。宋代官服又沿袭唐代章服的佩鱼制度,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方心曲领”也是朝服的特征,即朝服项间套上圆下方的饰物。宋代官员公服、制服之外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圆领衫和帽带下垂的软翅幞头,依然唐式,脚下却改着更便于平时起居的便鞋。宋代遗老的代表性服饰为合领(交领)大袖的宽身袍衫、东坡巾。袍用深色材料缘边,以存古风。东坡巾为方筒状高巾子,相传为大文学家苏东坡创制,实为古代幅巾的复兴,明代的老年士绅还常戴用。宋代民间首服也有种种流行。男子流行幞头、幅巾,女子则流行花冠和盖头。妇女发式和花冠,是当时对美追求的重点,最能表现宋代装束的变化。唐及五代的女子花冠已日趋危巧,宋代花冠再加发展变化,通常以花鸟状簪钗梳篦插于发髻之上,无奇不有。辽、西夏、金分别为中国古代契丹、党项、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服饰反映了在与汉民族进行长期文化交流中,各自发扬民族传统的发展轨迹。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领间刺绣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统靴,宜于马上作战射猎;妇女穿窄袖交领袍衫,长齐足背,都是左衽,正与汉人相反,所习惯穿用的钓墩传到内地曾广为流行。辽金政权考虑到与汉族杂处共存的现实,都曾设“南官”制度,以汉族治境内汉人,对汉族官员采用唐宋官服旧制。辽代以丝绸官服上山水鸟兽刺绣纹样区分官品,影响到明清官服的等级标识,金代则以官服上花朵纹样大小定尊卑,品级最低的用无纹或小菱纹的芝麻罗。契丹、女真男服因便于行动,也为汉人采用。元代于延钓元年(1314)参酌古今蒙汉服制,对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统一规定。汉官服式仍多为唐式圆领衣和幞头; 蒙古族官员则穿合领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层为便于马上驰骋,最时兴腰间多褶的辫线袄子(圆领紧袖袍,宽下摆、折褶、有辫线围腰),戴笠子帽。元代纺织物有纳石矢金锦、浑金搭子、金段子、兜罗锦、三棱罗、大绫、小绫、南绢、北绢、木锦布、番锦布……种种名目。元代每年举行10余次大朝会,届时万千官员穿同一颜色、式样并加饰纳石矢金锦珠宝的高级礼服,称作质孙服,糜费为历朝少有。这种服式到明代却被用作差役服装。

明清服饰(1368~1911)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品级。补子是一块约40~50厘米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平常穿的圆领袍衫则凭衣服长短和袖子大小区分身份,长大者为尊。明代官员的主要首服沿袭宋元幞头而稍有不同。皇帝戴乌纱折上巾,帽翅自后部向上竖起。官员朝服戴展翅漆纱幞头,常服戴乌纱帽。受到诰封的官员妻、母,也有以纹、饰区别等级的红色大袖礼服和各式霞披。此外,上层妇女中已着用高跟鞋,并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来旧样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亲自制订两种,颁行全国,士庶通用。一种是方桶状黑漆纱帽,称四方平定巾;一种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称六合一统帽,取意四海升平、天下归一。后者留传下来,俗称瓜皮帽,系用黑色绒、缎等制成。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擞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马褂为加于袍的外褂,因起源于骑马短衣而得名,特点是前后开衩、当胸钉石青补子一方(亲王、郡王用圆补)。补子的鸟兽纹样和等级顺序与明朝大同小异。清代官帽与前朝绝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 ,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

近现代服饰(1912年以来)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者康有为于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于宣统初年,曾上书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改穿西装。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款式取而代之。①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②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服饰崇尚简朴实用。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 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面貌簇新。

一些国家的特有服饰(像日本的和服,中国的旗袍一类的)急~~~

阿拉伯国家服饰

关键词:阿拉伯国家服饰,,阿拉伯国家,阿拉伯留学, 点击:40 时间:2010-12-23 14:22

阿拉伯国家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传统风俗,随着社会的前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渗透和交流,其人民的传统习俗也随着演变,他们的审美观、穿戴、居住既蕴涵着传统色彩又带有朝代气息。

男子的装束

身着大袍,外加披风,包头巾上戴头箍,为阿拉伯人的形象。

阿拉伯大袍多为白色,衣袖宽大,袍长至脚,做工简单,无尊卑等级之分。它既是平民百姓的便装,也是达官贵人的礼服,衣料质地随季节和主人经济条件而定,有棉布、纱类、毛料、尼绒等。

��宽松舒适为阿拉伯大袍的特点,但其做工装饰各区存在细微差异;如沙特人的大袍为长袖、高领、镶里子。苏丹人的大袍无领,胸围和袖子肥大,呈圆筒形,长至脚踝,前后都有袋兜,侧面还有腰兜,可两面轮换穿。阵曼人的大袍无领,领口处有一条约30公分长的绳穗垂于前胸,穗底部有一花萼状开口,可向里边喷洒香水,放香料。

披风在阿拉伯人看来,是节日盛装,男人在大袍外加件披风,显得神采奕奕,有男子汉气概。披风花色繁多,质量也不相同。如科威特的披风市场上,男式、女式、夏天穿的透明纱披风、冬季穿的羊毛、驼毛、呢绒披风样样俱全;有平民穿的物美价廉的普通披风,也有王室成员及富翁们穿用的做工精细、镶有金银丝的豪华披风。

阿拉伯人的包头巾,也是沙漠坏境产物,起帽子的作用,夏季遮阳防晒,冬天御寒保暖。这种头巾是块布,将其放于头上,再套上一个头箍固定之。其色多为白色,也有其他颜色。布料有优劣厚薄之别,随季节和条件而定。

头箍是用驼毛做成的圆状环,多为黑色,偶有白色,粗细轻重不等。年轻人喜欢粗重的头箍,再系根飘带,显得潇洒、英俊。

头巾下再戴一顶小白帽是许多阿拉伯人的习惯。在非正式场合,他们更喜欢只戴小白帽而不包头巾。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部分男子不用头巾,不戴小白帽,只戴一顶红色或黑色土耳其式的高筒毡帽。一些人爱在毡帽下缠一条白布,更显艳丽新颖。

佩物,是阿拉伯各部落长期养成的装饰习惯,其式样繁多,各有千秋,尤以也门和阿曼的腰刀最具特色。

腰刀最初是用以防身自卫的武器,后逐渐成为珍贵的装饰品和民族风俗。阿拉伯人觉得只有佩戴腰刀,才能显示男子汉的侠义、潇洒和威武气概,不佩腰刀的男人不算好汉。同时,佩戴腰刀也是男孩子长大成人的标志。至今还有些部落,当男孩长到15岁就为他举行佩戴仪式,以示祝贺。

毛里塔尼亚人的佩物与其他阿拉伯国家有所不同,几乎人人身带护身符,有的甚至要带几个。护身符装在皮制的小袋里。除美饰外,主要是图吉利。

女子的服饰

头戴黑面纱,身穿黑大袍是伊斯兰教规定下的阿拉伯妇女形象。阿拉伯妇女的黑面纱很薄,戴上面纱,外人见不着主人的脸,主人却能透过纱同网视物如常。有少数妇女戴双层黑纱,视物困难,常需儿童帮助;有人用一块黑纱盖住头发,另一块遮住面部和嘴巴,露出眼睛;有人在黑纱上开一个或两个小洞,便于视物。黑纱有大小,小的罩住头及脖子,大的蒙在头上,四角可垂至胸部,甚至腿部。多数妇女除戴黑纱外,里面还戴有做工精细、镶嵌饰物的帽子。

黑大袍是阿拉伯妇女的传统服装,做工简单,式样和花色因地而异。如沙特妇女的黑袍是一件宽大的黑斗篷。

也门女子服式有二种:一种是头顶黑纱,将头部盖住,再披块黑布(或花格子布)裹着全身;另一种是分头部、上身和下身三部分,头顶黑纱至脖子,上身黑披肩垂至腰部,在胸前系牢,下身穿条黑裙子盖至脚面。

埃及妇女的黑袍是块长方形的黑布,即将5米长的布一分为二,两边缝在一起,根据个人喜好绣上花边即成,穿、披均可,灵活方便,还可随意穿着袒露身体的某一部分。

苏丹妇女爱穿拖地长袍。长袍是一块布,可裹全身,黑色、白色皆有。

利比亚妇女外出时,常用一块类似被单的花布把全身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双眼。

阿拉伯妇女看起来衣着简单,甚至赤脚,其实不然,她们浑身几乎戴满各式金银首饰。头戴银头箍,头箍系银链,前额挂金银链,鼻饰镶花,耳坠一环又一环,项链一圈又一圈,十指戴戒指,手腕挂镯子,脚饰脚镯与足铃……,倒也十分别致,充分显现披金戴银的雍容华贵。

在利比亚,传统服装虽仍占主导地位,但年轻男人常是西装革履,女士们也身着西装套裙,庄重高雅,欣赏和追求“淡化”了的西方化妆术,胭脂、口红,轻描淡抹,染指甲、洒香水,佩耳环、项链等钝金首饰。

即使是伊斯兰教规最严格的沙特阿拉伯,服饰也在发生变化。妇女们虽仍戴面纱,大袍也依然如故,但大袍里边却是五光十色,年轻的学生身穿牛仔服、T恤衫,上流社会的女子也穿上了潇洒的西装

美国人不象英国人那样总要衣冠楚楚,而是不大讲究穿戴。他们穿衣以宽大舒适为原则,自己爱穿什么就穿什么。别人是不会议论或讥笑的。春秋季,美国人一般下身着长裤,上身在衬衣外面再穿一件毛衣或夹克,宽松舒适,无拘无束。夏天里穿短裤和着短裙者大有人在。在旅游或海滨城市,男的穿游泳裤,女的着三点式游泳衣,再披上一块浴巾,就可以逛大街或下饭馆了。但正式场合,美国人就比较讲究礼节了。

接见时,要讲究服饰,注意整洁,穿着西装较好,特别是鞋要擦亮,手指甲要清洁。美国商人较少握手,即使是初次见面,也不一定非先握手不可,时常是点头微笑致意,礼貌地打招呼就行了。男士握女士的手要斯文,不可用力。如果女士无握手之意,男士不要主动伸手,除非女士主动。握手时不能用双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握手。长幼之间,长者先伸手握手。主宾之间,主人先伸手。男性之间,最忌互相攀肩搭臂。美国人谈话时不喜欢双方离得太近,习惯于两人的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应保持120-150厘米之间,最少也不得小于50厘米。

在美国,12岁以上的男子有享有“先生”的称号,但多数美国人不爱用先生、夫人、小姐、女士之类的称呼,认为哪样做太郑重其事了。他们喜欢别人直接叫自己的名字,并视为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美国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来称呼别人。

正式头衔一般只用于法官、军官、医生、教授、宗教界领袖等人物。尤其是行政职务。美国人从来不以此来称呼,如***局长、***经理.美国海关的人员总把“请”和“谢谢”挂在嘴上,“请你打开箱子”、“请你把护照拿出来”,检查完毕时,还会说“祝你旅途愉快”或“今天天气真好”等客套话。

美国的女店员和餐馆女侍们讲出的话,使人大有宾至如归之感,即使你一文不花,她们仍是满面堆笑,临走时还笑盈盈地说谢谢你的光临,希望下次再来。

公私单位访问前,必须先订约会,最好在即将抵达时,先通个电话告知。美国人热情好客,那怕仅仅相识一分钟,你就有可能被邀请去看戏、吃饭或出外旅游。但一星期之后,这位朋友很可能把你忘得一干二净。到美国人家去登门拜访,冒然登门是失礼的,必须事先做好约定.就是给亲朋好友送礼,如果他们事先不知道的话,也不要直接敲门,最好把礼物放在他家门口,然后再通知他自己去取。

应邀去美国人家中作客或参加宴会,最好给主人带上一些小礼品,如化妆品、儿童玩具、本国特产或烟酒之类。对家中的摆设,主人喜欢听赞赏的语言,而不愿听到询问价格的话。

准时守信,相当重要。美国商人喜欢表现自己的“不正式”、“随和”与“幽默感”。能经常说几句笑话的人,往往易为对方接受。美国商界流行早餐与午餐约会谈判。当你答应参加对方举办的宴会时,一定要准时赴宴,如果因特殊情况不能准时赴约,一定要打电话通知主人,并说明理由,或者告诉主人什么时间可以去。赴宴时,当女士步入客厅时,男士应该站起来,直到女士找到了位子你才可坐下。美国人在招待客人时,大多用焙牛肉、焙鸡肉,因为这些菜式受一般美国人欢迎,既方便又实惠。只要另配上一二种蔬菜、芋类及谷类,如果准备点饭后甜点,就算是大餐了。汉堡包是美国人日常食用的食品,按规定,汉堡包牛肉末脂肪含量不得超过30%。

在美国,一般浅洁的颜色受人喜欢,如象牙色、浅绿色、浅蓝色、黄色、粉红色、浅黄褐色。在美国很难指出那些特别高级的色彩。很多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一、纯色系色彩比较受欢迎;二、明亮、鲜艳的颜色比灰暗的颜色受人欢迎。美国人的色彩爱好与购买习惯的关系,可看下面一些富于趣味的例子:

纽约市民喜欢白色的鸡蛋,因此在那里白色的鸡蛋常常以高价出售。但是,波士顿市民却喜欢红褐色的鸡蛋,一般认为红褐色鸡蛋味道鲜美,白色鸡蛋味道特殊。但是,烹调专家的看法是,白色鸡蛋要比红褐色鸡蛋好一些。

近年来,美国人的饮酒习惯发生了变化,这同各国消费者饮酒习惯的变化是一致的。即从嗜好烈性深色酒转向非烈性浅色酒。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饮用啤酒、葡萄酒和果酒。据统计,世界最大的酒类消费国美国,对烈性酒的消费正在下降。1975年英国威士忌在美国总消费量中占13.6%,而1985年只占11%。近10年来,美国低度酒销售量上升了约30%,美国流行一种说法“浅色酒比深色酒有益于健康”。

在一些地方,人们喜欢饮淡茶,而在另外一些地方,人们喜欢喝浓茶。不管是茶叶或咖啡,必须与当地的水十分调和。另外,发红的奶油或干酪,比普通的奶油和干酪受人欢迎。又如红色的大马哈鱼在有些地方畅销,而在另外一些地方由于习俗的关系,白色的大马哈鱼畅销。

绿色的龙须茶,在波士顿受到好评,而白色的龙须茶,却在芝加哥受到好评。在服装颜色方面,在美国南部,女人喜欢蓝色系,而新英格兰人由于皮肤红润,所以那里的人喜欢购买适合自己皮肤颜色的衣服。在得克萨斯州,圣诞节过后买淡茶色物品的人就会增加起来。

在美国价值10美分的牙刷中,红色的约占销售量的50%,但是却没有用红色制造高级牙刷的,因为在高级牙刷中,瑚珀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非常受人喜爱。另外,带蓝把的餐刀比黑把的畅销。这是由于美国的妇女讲究厨房装饰,非常讨厌颜色单调的用具。

美国禁忌色的实例是,日本的钢笔制造厂向美国出口钢笔时,在装有银色的钢笔盒内,用紫色天鹅绒挂里儿,在美国遭到了反感。在美国使用商品的商标,都要到美国联邦政府进行登记注册,不然你的商品会被别人冒名顶替。销美的商品最好用公司的名称作商标,便于促销。

美国由于犹太人甚多。注意当地的犹太人节日。圣诞节与复活节前后两周不宜往访。除6--8月多去度假外,其余时间宜往访。

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英国

英国:英国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简称英国(UK)。英国是欧洲西部的群岛国家,面积25.4万平方公里,人口5650万,其中英格兰人占83%。主要宗教是新教和罗马天主教。首都伦敦。

现英国政府实行君主立宪,责任内阁制。国会分上、下两院。下院议员由人民选举,任期5年。上院由世袭或加封之贵族、教士或社会贤达组成。此外,内阁掌握政权,阁员由首相提名,经由国王同意任命。此外,首相为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有权解散、改选下议院。王位继承,无子时由长女继任。现任国王为伊丽沙白二世。

英国的礼俗丰富多彩,彼此第一次认识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不像东欧人那样常常拥抱。随便拍打客人被认为是非礼的行为,即使在公务完结之后也如此。英国人有些禁忌须注意,如他们从不从梯子下走过,在屋里不撑伞,从不把鞋子放在桌子上,忌用人像做装潢等。

英国人注意服装,穿着要因时而异。他们往往以貌取人,仪容态度尤须注意。英国人讲究穿戴,只要一出家门,就得衣冠楚楚。虽然英国人已无昔日的雄风,可是自负心特别强。中、上层的人士由于过着舒适的生活,因此,养成了一种传统的"绅士"、"淑女"风度。但他们守旧,一般都热衷于墨守成规,矜持庄重。一般家庭喜爱以前几代传下来的旧家俱、旧摆设、旧钟表而炫耀于人。首都伦敦有许多"百年老店",而且越是著名的商店,越对原有的式样或布置保持得越完整。汽车发动机虽然换上新型号的了,但车型还要尽量保持过去的老样子。伦敦有两家邮局,一年365天昼夜营业,从不休息,据说这是遵循英国的古老传统而保留下来的。

来源:( ) - 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_清水_新浪博客

英国人性格孤僻,生活刻板,办事认真,对外界事情不感兴趣,往往寡言少语,对新鲜事物持谨慎态度,具有独特的冷静的幽默。他们保守、冷漠,感情轻意不外露,即便有很伤心的事,也常常不表现出来。他们很少发脾气,能忍耐,不愿意与别人作无谓的争论。英国人做事很有耐心,任何情况之下,他们绝不面露焦急之色。

英国人待人彬彬有礼,讲话十分客气,“谢谢”、“请”字不离口。对英国人讲话也要客气,不论他们是服务员还是司机,都要以礼相待,请他办事时说话要委婉,不要使人感到有命令的口吻,否则,可能会使你遭到冷遇。英国人对于妇女是比较尊重的,在英国,“女士优先”的社会风气很浓。如走路时,要让女士先进。乘电梯让妇女先进。乘公共汽车、电车时,要让女子先上。斟酒要给女宾或女主人先斟。在街头行走,男的应走外侧,以免发生危险时,保护妇女免受伤害。丈夫通常要偕同妻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而且总是习惯先将妻子介绍给贵宾认识。按英国商务礼俗,随时宜穿三件套式西装,打传统保守式的领带,但是勿打条纹领带,因为英国人会联想到那是旧"军团"或老学校的制服领带。英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拜会或洽谈生意,访前必须预先约会,准时很重要,最好提前几分钟到达为好。他们相处之道是严守时间,遵守诺言。

英国各民族还是遵循传统的习惯,宜避免老用"English"一字来表示"英国的".如遇到两个商人,一个是苏格兰人或威尔士人,你说他是"英国人",那么,他会纠正你说,他是"苏格兰人"或"威尔士人",用"British"一字。

谈生意态度须保守,谨慎。初次见面或在特殊场合,或者是表示赞同与祝贺时,才相互握手。在英国,不流行邀对方早餐谈生意。一般说来,他们的午餐比较简单,对晚餐比较重视,视为正餐。

因此,重大的宴请活动,大家都放在晚餐时进行。去英国人家里作客,最好带点价值较低的礼品,因为花费不多就不会有行贿之嫌。礼品一般有:高级巧克力、名酒、鲜花,特别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他们格外欣赏。而对有客人公司标记的纪念品不感兴趣。在英国,服饰、香皂之类的物品未免太涉及到个人的私生活,故一般不用来送人。菊花在任何欧洲国家都只用于万圣节或葬礼,一般不宜送人。白色的百合花在英国象征死亡,也不宜送人。其他的花都可送人。盆栽植物一般是宴会后派人送去。若请你到人家里作客,需要注意,如果是一种社交场合,不是公事,早到是不礼貌的,女主人要为你做准备,你去早了,她还没有准备好,会使她难堪。最好是晚到10分钟。在接受礼品方面,英国人和我国的习惯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常常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无论礼品价值如何,或是否有用,主人都会给以热情的赞扬表示谢意。苏格兰威士忌是很通行的礼品,烈性威士忌则不然。

英国商人一般不喜欢邀请至家中饮宴,聚会大都在酒店、饭店进行。英国人的饮宴,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俭朴为主。他们讨厌浪费的人。比如说,要泡茶请客,如果来客中有三位,一定只烧三份的水。英国对饮茶十分讲究,各阶层的人都喜欢饮茶,尤其是妇女嗜茶成癖.英国人还有饮下午茶的习惯,即在下午3--4点钟的时候,放下手中的工作,喝一杯红茶,有时也吃块点心,休息一刻钟,称为"茶休"。主人常邀请你共同喝下午茶,遇到这种情况,大可不必推却。在正式的宴会上,一般不准吸烟。进餐吸烟,被视为失礼。

在英国,邀请对方午餐、晚餐、到酒吧喝酒或观看戏剧、芭蕾舞等,会被当作送礼的等价。主人提供的饮品,客人饮量以不超过3杯为宜,如果感到喝够了,可以将空杯迅速地转动一下,然后交给主人,这表示喝够了,多谢的意思。酒馆开门时间一般是上午11时至下午3时,下午5时半到晚上11时。酒馆里渴酒的人一般比较多,高峰时,后来的客人没有座位,就买零酒随便站着喝。

英国商人对建设性意见反应积极。衣着讲究,好讲派头,出席宴会或晚会时,习惯穿黑色礼服,衣裤须烫得笔挺。访问英国注意他们一些忌讳:忌谈个人私事、家事、婚丧、年龄、职业、收入、宗教问题。由于宗教的原因,他们非常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这是个不吉祥的数字。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13"这个数字,用餐时,不准13人同桌,如果13日又是星期五的话,则认为这是双倍的不吉利。不能手背朝外,用手指表示"二",这种"V”形手势,是蔑视别人的一种敌意做法。上街走路,千万注意交通安全,所有车辆都靠左行驶。

商务活动在2--6月、9月中至11月最宜。圣诞节及复活节前后两周最好勿去。英国有银行春假(圣灵降临)节,在6月(第一个周末);银行暑假节,8月(最后一个周末)。饮水均安全。英国免费医疗,即便是临时来英国的外国人有急病,也不例外。

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加拿大

加拿大:加拿大(Canada)位于北美洲北部,面积99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2位。人口2500万,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居民中讲英语的占三分之二,讲法语的占五分之一,主要集中在魁北克省。加拿大为联邦国,责任内阁制,以英国伊利莎白二世为女王。

加拿大有“枫叶之国”、“万湖之国”、“真诚的北疆”的美称。加拿大人性格开朗,不保守,重实惠,自由观念较强,行动上比较随便,不太注重礼节。但他们在生活起居方面比较讲究,住房要求整洁、舒适,卫生设备齐全。在生活习俗上受宗教的影响也较大。他们通常都很忌讳“13”这个数。在他们举行的宴会上,一般都是双数的席次。他们喜欢过圣诞节。节日中,火鸡和丁香是他们不可缺少的菜肴,节日活动的内容则与欧洲其他国家相似。

按照加拿大商务礼俗,宜穿保守式样西装。一般而言,加拿大商人颇保守,你的销售宜在上班时间,以正式方式提出,态度谨慎,美国与加拿大之间正逐年放宽贸易限制,此事对加拿大经济有利有弊,因边界放松,美加经济上的分工合作,终将实现。

去魁北克省,与法裔加拿大人谈生意,如能说几句法语,有意想不到的好处。人称加拿大为人种的大熔炉,整个加拿大所发行的报纸,有大约40种语言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加拿大人不像美国人那样随便,大部分招待会在饭店和俱乐部举行。如果应邀去加拿大人家里做客,可以事先送去或随身携带上一束鲜花给女主人。但不要送白色的百合花,在加拿大,白色的百合花只有在葬礼上才用。

加拿大人不喜欢外来人过份地把他们的国家和美国进行比较。加拿大人喜欢外来人谈有关他们的国家和人民的长处。

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联邦(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简称澳大利亚。它位于南半球,介于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国名来源于拉丁文australis,意即“南方的”。澳大利亚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牧羊之国”、“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岛大陆”、“南方大陆”、“古老土地上的年轻国家”、“淘金圣地”等别称。澳大利亚为英联邦成员国,英国女王为澳大利亚国家元首。

澳大利亚人时间观念很强,会见必须事先联系并准时赴约。他们待人接物都很随便。如果你应邀到澳大利亚人家做客,可以给主人带瓶葡萄酒。最好给女主人带上一束鲜花。

在悉尼和墨尔本宜随时宜穿西装。在布里斯班,当地商人惯穿衬衫、打领带、穿短裤。不过,初次见面时,仍不妨穿西装。拜访商界或政府办公室,须预先约会。很多生意是在酒吧中做成的。如果你提议喝一杯,通常由你付账,不可各自付账,除非事先说好。 澳大利亚人在饮食上习惯以吃英式西菜为主,其口味喜清淡,忌食辣味菜肴,有的人还不吃酸味的食品,他们的菜肴一般以烤、焖、烩的烹饪方法居多。他们在就餐时,大都喜爱将各种调味品放在餐桌上,任其自由选用调味,而且调味品要多。澳大利亚的食品素以丰盛和量大而著称,尤其对动物蛋白的需要量。他们通常爱喝牛奶、喜食牛羊肉、精猪肉、鸡、鸭、鱼、鸡蛋、乳制品及新鲜蔬菜。他们爱喝咖啡,吃水果。 澳大利亚人有个绝对无法通融的习惯:那就是每周日上午,一定到教堂(教堂数以千计)听道。澳大利亚人自古至今,一直严守“周日做礼拜”的习惯。一般欧美人士,周日一清早就去打高尔夫球,有时候,还利用打球的时候,大谈生意。亿万元的合约,往往在场上就“一言为定”了。可是你想在澳洲人身上来这一招,保证不管用。因此,要避免在周日上午约他们出来打球。 澳大利亚颇具独特的风情习俗。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澳大利亚的冬夏正好与位于北半球的我国颠倒。隆冬季节从北京去澳大利亚悉尼,那里却正是阳光灼人的盛夏。若到西澳还会遇到摄氏40-50度的酷暑。澳大利亚人房屋建筑的朝向也和我国相反,我国俗话说:“有钱不住朝北房”,但这句语在澳大利亚不适用。在澳大利亚,只有朝北的房屋,才冬暖夏凉。

澳洲人沉着者居多,且都不喜欢生活环境搅乱。但是,因居民是不同国籍的后裔,而有微妙的差异。比如,和英国后裔商人进餐,而在餐中提起生意时,他们是不会理你的。澳大利亚的商务活动大多在小酒店进行。要仔细记住那一顿饭由谁付钱,付钱过于积极或忘记付钱,都是不好的。澳大利亚员工下班时间一到,就会即刻离开办公室。经理阶层的人对工作很热心,待人不拘泥。不过,不要以为一起喝过酒,生意就好做了。

在澳大利亚,人们相见时喜欢热情握手,彼此以名相称。澳大利亚人喜欢和陌生人交谈,特别是在酒吧,总会有人过来主动和你聊天。互相介绍后或在一起喝杯酒后,陌生人就成了朋友。

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新西兰

新西兰:新西兰(New Zealand)是南太平洋上的岛国,扼南太平洋的海空交通要冲。面积26.9万平方公里。人口320万。其中90%是英国移民的后裔,当地的土著毛利人有25万多。80%的人信仰基督教。全国通用英语,毛利人使用本民族语言。首都惠灵顿(Wellington)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和重要海港。新西兰为英联邦成员国。英国女王为新西兰的国家元首。新西兰现政府为君主立宪,责任内阁制。 新西兰有“世界边缘的国家”、“畜牧之国”、“牧羊之国”、“白云之乡”之称。

新西兰气候温和,花木繁茂,绿草如茵,牛羊遍地,自19世纪初从澳大利亚和英国引进种羊以来,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举世闻名的“畜牧之国”和“农牧业王国”。 现在,新西兰人均拥羊40只、牛3头,人均牛羊头数居世界第1位。按新西兰的商业习惯,交易基于公平的原则。这里做生易不讨价还价,一旦提出一个价格就不能再变更。如果对方询及交货日期、品质、付款条件时,生意大概就成交了。如此认定大致不会错。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送见面礼的习惯,在这里未必管用,要予注意。生意谈成之后,为了表示谢意,可以宴请有关人士,这样做不但效果最佳,而且对方也很高兴。 新西兰人说他们是一个不干涉主义的国家,绝不说人家的坏话。对朋友的政治立场、宗教信仰等,都不闻不问。通常在星期五晚上和朋友相约到酒店(即Pub),一面喝啤酒,一面聊天,这使他们感到兴趣盎然,主要的话题是运动,私人事情大都避免触及。 新西兰人的风情习俗很有特色。他们有独特的象征,视几维鸟(kiwi)为珍贵动物,在其国徽和硬币上都有几维鸟作标志。 新西兰人的生活质量一般都比较高,通常对衣、食、住、行都比较讲究。他们大都喜爱户外运动,除喜爱赛马外,还特别喜爱橄榄球,在新西兰,毛利人(Maoris)仍保留着浓郁的传统习俗。他们大都信奉原始的多神教,还相信灵魂不灭,尊奉祖先的精灵。每遇重大的活动,他们便照例要到河里去做祈祷,而且还要相互泼水,以此表示宗教仪式上的纯洁,他们有一种传统的礼节:当遇到尊贵的客人时,他们要行“碰鼻礼”,即双方要鼻尖碰鼻尖二三次,然后再分手离去。据说,按照其风俗,碰鼻子的时间超长,就说明礼遇越高,越受欢迎。 新西兰人在饮食上习惯吃英式西菜,其口味喜清淡。一般都爱喝咖啡、红茶,爱吃水果,尤其喜食一种叫“几维果(kiwifruit)”的水果。 新西兰人见面和分手时都握手。和妇女相见时,要等对方先伸出手来再握。商务活动最好事先订约,客人要先到一会儿,以示礼貌,客商通常喜欢请外来主顾到自己住的饭店或旅馆吃午饭,会谈一般是在当地人的办公室里进行。如应邀到新西兰人家里吃饭,可以带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土忌作为礼物。礼品不要太多或太贵重。

古人以装束什么象征权利和礼仪

中国古代礼仪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

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古代政治礼仪

①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⑥军礼。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古代生活礼仪

①诞生礼。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②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③飨燕饮食礼仪。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④宾礼。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

⑤五祀。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⑥傩仪。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

汉民族15个主要节日:

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

中国古代服饰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最著名的为《尚书·益稷》所载十二章服:“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十二章纹遂成为历代帝王上衣下裳的服章制度,一直延用到清帝逊位、袁世凯复辟称帝。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春秋战国服饰(公元前770~前221)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锦,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绣,风行全国。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影响所及,上层人士不论男女,都须佩带几件或成组列的美丽雕玉。剑,是当时的新兵器,贵族为示勇武兼用自卫,又必佩带一把镶金嵌玉的宝剑。腰间革带还流行各种带钩,彼此争巧。男女的帽,更引人注目,精致的用薄如蝉翼的轻纱,贵重的用黄金珠玉;形状有的如覆杯上耸。鞋,多用小鹿皮制作,或用丝缕、细草编成;冬天皮衣极重白狐裘,价值千金。女子爱用毛皮镶在袖口衣缘作出锋,还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质锦绣手套,无不异常美观。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深衣把以前各自独立的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却又保持一分为二的界线,上下不通缝、不通幅。最智巧的设计,是在两腋下腰缝与袖缝交界处各嵌入一片矩形面料,其作用能使平面剪裁立体化,可以完美地表现人的体形,两袖也获得更大的展转运肘功能。据记载,深衣有4种不同名称:深衣、长衣、麻衣、中衣。从出土广物看,春秋战国时衣裳连属的服装较多,用处也广,有些可以看作深衣的变式。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推行胡服骑射。胡服指当时“胡人”的服饰,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的服装有较大差异,特征是衣长齐膝,腰束郭洛带,用带钩,穿靴,便于骑射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空前丰富多样,不仅表现于深衣和胡服。乐人有戴风兜帽的,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有人还常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这些都与多采的社会生活相关。

秦汉服饰(公元前221~公元220)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以及织有文字的通幅花纹。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自秦而汉,深衣有了一些发展和变化。从东汉社会上层来看,通裁的袍服转入制度化。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中国服饰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足下为歧头履。腰间束带。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①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②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

魏晋南北朝服饰(220~589)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等级服饰有所变革,民族服饰大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纶巾、白纶巾等。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着“上俭下丰”。东晋末至齐、梁间,衣着为襦裙套装,原始于汉代,晋代时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足穿笏头履、高齿履(一种漆画木屐),流行一时。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鲜卑族北魏朝于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后,魏孝文帝推行华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汉魏衣冠”。原来鲜卑族穿着夹领小袖衣服,这次改革旧俗,史称“孝文改制”,使秦汉以来冠服旧制得以赓续,推动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

隋唐服饰(581~907)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彩锦,是五色俱备织成种种花纹的丝绸,常用作半臂和衣领边缘服饰。特种宫锦,花纹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章彩华丽。刺绣,有五色彩绣和金银线绣等。印染花纹,分多色套染和单色染。隋唐时期男子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隋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隋唐女子好打扮。从宫廷传开的“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半臂历久不衰,后来男子也有穿着的。当时还流行长巾子,系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曰披帛。唐代妇女的发饰多种多样,各有专名。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锦绣织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唐贞观至开元年间十分流行胡服新装。

宋辽夏金元服饰(947~1368)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宋代服饰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政府因五代旧制,每年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长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乌纱帽,名直脚幞头,君臣通服,成为定制。宋代官服又沿袭唐代章服的佩鱼制度,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方心曲领”也是朝服的特征,即朝服项间套上圆下方的饰物。宋代官员公服、制服之外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圆领衫和帽带下垂的软翅幞头,依然唐式,脚下却改着更便于平时起居的便鞋。宋代遗老的代表性服饰为合领(交领)大袖的宽身袍衫、东坡巾。袍用深色材料缘边,以存古风。东坡巾为方筒状高巾子,相传为大文学家苏东坡创制,实为古代幅巾的复兴,明代的老年士绅还常戴用。宋代民间首服也有种种流行。男子流行幞头、幅巾,女子则流行花冠和盖头。妇女发式和花冠,是当时对美追求的重点,最能表现宋代装束的变化。唐及五代的女子花冠已日趋危巧,宋代花冠再加发展变化,通常以花鸟状簪钗梳篦插于发髻之上,无奇不有。辽、西夏、金分别为中国古代契丹、党项、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服饰反映了在与汉民族进行长期文化交流中,各自发扬民族传统的发展轨迹。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领间刺绣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统靴,宜于马上作战射猎;妇女穿窄袖交领袍衫,长齐足背,都是左衽,正与汉人相反,所习惯穿用的钓墩传到内地曾广为流行。辽金政权考虑到与汉族杂处共存的现实,都曾设“南官”制度,以汉族治境内汉人,对汉族官员采用唐宋官服旧制。辽代以丝绸官服上山水鸟兽刺绣纹样区分官品,影响到明清官服的等级标识,金代则以官服上花朵纹样大小定尊卑,品级最低的用无纹或小菱纹的芝麻罗。契丹、女真男服因便于行动,也为汉人采用。元代于延佑元年(1314)参酌古今蒙汉服制,对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统一规定。汉官服式仍多为唐式圆领衣和幞头;蒙古族官员则穿合领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层为便于马上驰骋,最时兴腰间多褶的辫线袄子(圆领紧袖袍,宽下摆、折褶、有辫线围腰),戴笠子帽。元代纺织物有纳石矢金锦、浑金搭子、金段子、兜罗锦、三棱罗、大绫、小绫、南绢、北绢、木锦布、番锦布……种种名目。元代每年举行10余次大朝会,届时万千官员穿同一颜色、式样并加饰纳石矢金锦珠宝的高级礼服,称作质孙服,糜费为历朝少有。这种服式到明代却被用作差役服装。

明清服饰(1368~1911)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品级。补子是一块约40~50厘米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平常穿的圆领袍衫则凭衣服长短和袖子大小区分身份,长大者为尊。明代官员的主要首服沿袭宋元幞头而稍有不同。皇帝戴乌纱折上巾,帽翅自后部向上竖起。官员朝服戴展翅漆纱幞头,常服戴乌纱帽。受到诰封的官员妻、母,也有以纹、饰区别等级的红色大袖礼服和各式霞披。此外,上层妇女中已着用高跟鞋,并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来旧样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亲自制订两种,颁行全国,士庶通用。一种是方桶状黑漆纱帽,称四方平定巾;一种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称六合一统帽,取意四海升平、天下归一。后者留传下来,俗称瓜皮帽,系用黑色绒、缎等制成。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马褂为加于袍的外褂,因起源于骑马短衣而得名,特点是前后开衩、当胸钉石青补子一方(亲王、郡王用圆补)。补子的鸟兽纹样和等级顺序与明朝大同小异。清代官帽与前朝绝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

我国历史上服装的发展历程,折射出哪些历史观道理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各个民族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直到发展到近现代,都以其各自鲜明的特色为世界所瞩目。

原始社会服饰

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

距今约1万年,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发明,服装材料从此有了人工织造的布帛,服装形式发生变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贯头衣和披单服等披风式服装已成为典型的衣着,饰物也日趋繁复,并对服饰制度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在纺织品出现之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较多的民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时代部件衣着,成为人类服装的粗型。新石器时代除有笼统式服装外,还从一些陶塑遗物发现有冠、靴、头饰、佩饰。

商周服饰

由商代到西周,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提花几何纹锦、绮,和绞织机的罗纱。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春秋战国服饰

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锦,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绣,风行全国。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影响所及,上层人士不论男女,都须佩带几件或成组列的美丽雕玉。剑,是当时的新兵器,贵族为示勇武兼用自卫,又必佩带一把镶金嵌玉的宝剑。腰间革带还流行各种带钩,彼此争巧。男女的帽,更引人注目,精致的用薄如蝉翼的轻纱,贵重的用黄金珠玉;形状有的如覆杯上耸。鞋,多用小鹿皮制作,或用丝缕、细草编成;冬天皮衣极重白狐裘,价值千金。女子爱用毛皮镶在袖口衣缘作出锋,还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质锦绣手套,无不异常美观。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秦汉服饰胡服令,推行胡服骑射,便于骑射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空前丰富多样,不仅表现于深衣和胡服。乐人有戴风兜帽的,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有人还常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这些都与多彩的社会生活相关。

秦汉服饰

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以及织有文字的通幅花纹。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自秦而汉,深衣有了一些发展和变化。从东汉社会上层来看,通裁的袍服转入制度化。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足下为歧头履。腰间束带。

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①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②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等级服饰有所变革,民族服饰大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纶巾、白纶巾等。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

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着“上俭下丰”。东晋末至齐、梁间,衣着为襦裙套装,原始于汉代,晋代时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足穿笏头履、高齿履(一种漆画木屐),流行一时。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鲜卑族北魏朝于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后,魏孝文帝推行华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汉魏衣冠”。原来鲜卑族穿着夹领小袖衣服这次改革旧俗,史称孝文改制,使秦汉以来冠服旧制得以赓续,推动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

隋唐服饰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彩锦,是五色俱备织成种种花纹的丝绸,常用作半臂和衣领边缘服饰。特种宫锦,花纹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章彩华丽。刺绣,有五色彩绣和金银线绣等。印染花纹,分多色套染和单色染。隋唐时期男子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隋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

隋唐女子好打扮。从宫廷传开的“半臂”,历久不衰,后来男子也有穿着的。当时还流行长巾子,系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曰披帛。唐代妇女的发饰多种多样,各有专名。

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锦绣织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唐贞观至开元年间十分流行胡服新装。

宋辽夏金元服饰

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

宋代服饰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政府因五代旧制,每年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宋代灵鹫球纹锦袍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长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乌纱帽,名直脚幞头,君臣通服,成为定制。宋代官服又沿袭唐代章服的佩鱼制度,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方心曲领”也是朝服的特征,即朝服项间套上圆下方的饰物。宋代官员公服、制服之外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圆领衫和帽带下垂的软翅幞头,依然唐式,脚下却改着更便于平时起居的便鞋。宋代遗老的代表性服饰为合领(交领)大袖的宽身袍衫、东坡巾。袍用深色材料缘边,以存古风。东坡巾为方筒状高巾子,相传为大文学家苏东坡创制,实为古代幅巾的复兴,明代的老年士绅还常戴用。

宋代民间首服也有种种流行。男子流行幞头、幅巾,女子则流行花冠和盖头。妇女发式和花冠,是当时对美追求的重点,最能表现宋代装束的变化。唐及五代的女子花冠已日趋危巧,宋代花冠再加发展变化,通常以花鸟状簪钗梳篦插于发髻之上,无奇不有。

辽、西夏、金分别为中国古代契丹、党项、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服饰反映了在与汉民族进行长期文化交流中,各自发扬民族传统的发展轨迹。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领间刺绣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统靴,宜于马上作战射猎;妇女穿窄袖交领袍衫,长齐足背,都是左衽,正与汉人相反,所习惯穿用的钓墩传到内地曾广为流行。

辽金政权考虑到与汉族杂处共存的现实,都曾设“南官”制度,以汉族治境内汉人,对汉族官员采用唐宋官服旧制。辽代以丝绸官服上山水鸟兽刺绣纹样区分官品,影响到明清官服的等级标识,金代则以官服上花朵纹样大小定尊卑,品级最低的用无纹或小菱纹的芝麻罗。契丹、女真男服因便于行动,也为汉人采用。

元代于延祐元年(1314)参酌古今蒙汉服制,对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统一规定。汉官服式仍多为唐式圆领衣和幞头;蒙古族官员则穿合领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层为便于马上驰骋,最时兴腰间多褶的辫线袄子(圆领紧袖袍,宽下摆、折褶、有辫线围腰),戴笠子帽。

元代纺织物有纳石矢金锦、浑金搭子、金段子、兜罗锦、三棱罗、大绫、小绫、南绢、北绢、木锦布、番锦布……种种名目。元代每年举行10余次大朝会,届时万千官员穿同一颜色、式样并加饰纳石矢金锦珠宝的高级礼服,称作质孙服,糜费为历朝少有。这种服式到明代却被用作差役服装。

明清服饰

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品级。补子是一块约40~50厘米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平常穿的圆领袍衫则凭衣服长短和袖子大小区分身分,长大者为尊。明代官员的主要首服沿袭宋元幞头而稍有不同。皇帝戴乌纱折上巾,帽翅自后部向上竖起。官员朝服戴展翅漆纱幞头,常服戴乌纱帽。受到诰封的官员妻、母,也有以纹、饰区别等级的红色大袖礼服和各式霞披。此外,上层妇女中已着用高跟鞋,并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来旧样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亲自制订两种,颁行全国,士庶通用。一种是方桶状黑漆纱帽,称四方平定巾;一种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称六合一统帽,取意四海升平、天下归一。后者留传下来,俗称瓜皮帽,系用黑色绒、缎等制成。

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薙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

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

现代服饰(1912年以来)

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

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者康有为于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于宣统初年,曾上书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改穿西装。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款式取而代之。①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②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服饰崇尚简朴实用。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面貌簇新。

标签: 旗袍自卫

相关文章

旗袍花布(旗袍花布刺绣蝴蝶花图片)

旗袍花布(旗袍花布刺绣蝴蝶花图片)

本文目录一览: 1、谁能帮我详细介绍一下旗袍? 2、什么样身材的人适合穿旗袍? 3、旗袍的特点和搭配的理念 4、兰阴丹士林旗袍是什么东西? 5、怎样选择旗袍显出处处高雅? 6、中国...

旗袍秀之梦(找一下旗袍秀)

旗袍秀之梦(找一下旗袍秀)

本文目录一览: 1、盘点一下娱乐圈里那些穿旗袍特别美丽的女明星吧,看看你喜欢的有没有? 2、50岁许晴“旗袍杀”是网友的终极目标,柳岩穿旗袍竟变如此高调? 3、什么是旗袍秀 4、河南一高校...

旗袍tom(旗袍头)

旗袍tom(旗袍头)

本文目录一览: 1、求凤凰式旗袍乐正绫版的极乐净土mv,要高清的,收藏用,谢谢 2、chinese和china s的区别 3、你最喜欢哪部电影的结尾? 4、怎样穿衣才有女人味? 5、中...

旗袍兴趣(喜欢旗袍吗)

旗袍兴趣(喜欢旗袍吗)

本文目录一览: 1、有对旗袍感兴趣的人吗 2、旗袍的特点有哪些 3、旗袍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什么地位? 4、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穿旗袍呢? 5、曾经流行一时的旗袍文化为什么不流行了呢?...

那文旗袍哪里可以买(旗袍在哪里买)

那文旗袍哪里可以买(旗袍在哪里买)

独库公路旅游攻略的详细介绍内容是什么? 01 独库公路沿途风景有:独山子大峡谷、巴音沟牧场、乔尔玛烈士陵园、那拉提空中草原、巴音布鲁克景区、大小龙池、终点库车县等。另外,在乌鲁木齐出发前往克拉玛...

旗袍女有毒(论一件旗袍危的害性)

旗袍女有毒(论一件旗袍危的害性)

本文目录一览: 1、为什么旗袍很难穿得好看得体? 2、旗袍不是一般人能驾驭,旗袍适合哪些人穿呢? 3、请英语高手把文中难句复杂句翻译一下即可 不需要答案 为什么旗袍很难穿得好看得体? 旗袍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