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晚会是纪念香港回归到了中国的周年;
1980年,香港是英国的,但中国不承认,于是中国就出兵打英国,英国就觉得中国太强大了,于是在1997年,英国把香港还给了中国,后来到了1998年就开姶举办香港回归晩会了
旗袍是女性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传统服装,在20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汉族女性改进,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不属于汉服(即华夏衣冠)体系。民国以后,上海、北平等地的汉族女性在其基础上予以改良。1949年之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认为封资修象征大量毁坏。
旗袍起源
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民国之初,剪辫发,易服色,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倒大袖与新样式旗袍的延生创造了条件。二十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黄金时代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中国旗袍最灿烂的时期。尤其是三十年代,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基本完成旗袍文化走向经典的过程,四十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经过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风姿再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旗袍曾有过灿烂的一瞬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服装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 从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遭遇浩劫,旗袍文化也被冷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放之初,被冷落了三十年之久的旗袍文化显得有些落伍。近十几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在国际时装舞频频亮相,风姿绰约有胜当年,并被做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
旗袍轶事
海伦·福斯特·斯诺是《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的遗孀。此书记录了他与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时期的会晤。一九三一年海伦第一次去上海时,年仅二十三岁。海伦的好友波莉在全美到处为中国为“工合”筹款,宋庆龄得知后送了她自己的旗袍并嘱咐波莉在全美各地演讲时穿上。斯诺夫妇到 宋美龄与旗袍达菲律宾继续为中国为“工合”筹款,波莉将旗袍又送给了斯诺夫妇。1998年3月17日,58年后,这件漂亮的旗袍从美国回归中国,回到了北京后海北沿四十六号"宋庆龄故居"。
宋美龄衣橱内的旗袍件数,大概现今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无人出其右者。宋美龄的旗袍件数多,和有一个勤奋的裁缝师傅,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这位裁缝师傅叫张瑞香,是一位男性裁缝师。张瑞香所以受到宋美龄那样爱护的原因,无非是因为手工细巧、忠心耿耿。张瑞香几乎每天都在不停赶工,为宋美龄制作旗袍,他大约每两三天就可以做好一件旗袍,做好后,张瑞香就把新旗袍捧到宋美龄面前邀功。宋美龄一般只是大略看一眼,就命人拿到自己的衣橱里妥为保管,然后便再也没见她穿过,因而,宋美龄的旗袍大概穿来穿去,总是那几套,不会有太多的更换。张瑞香除了过年除夕那天休息外,其它时间都在做衣服,而且只为宋美龄做;加上一些大小官太太们为了投其所好,送宋美龄的东西多半有衣料,这些绫罗绸缎,就够张瑞香一年忙到头。宋美龄的超大型衣柜,便成为世界最大的旗袍储藏室。
在民国服饰史上,旗袍可以说是一笔最惊艳的“糊涂账“。
民国时期,孙中山喊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可反讽的是,不久便兴起了旗袍。曹聚仁曾在《上海春秋》一书中说:“前清亡而旗袍兴,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变化”。
一、
然而,这一变化的内容及过程,至今仍纠缠不清,认为旗袍是一种新式服装,与清朝旗装没有多大关系的观点逐渐占了上风。这种观点或者说观念的形成,说起来有些搞笑,不过是割断历史、一叶障目的结果。因为如果从旗袍成熟时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来看,可以作如是观。问题是,旗袍是一天变成这样的吗?
很多人或明或暗最喜欢引用的关于旗袍起源的文字是张爱玲的《更衣记》:“一九二一年,女人穿上了长袍”。是的,汉民族的传统是上衣下裳,裳外再加裙而已,袍是爷们的专利,女儿们只能靠边。
可是,1920年的女人很容易地就多了心,也想着要穿一截的袍子。“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满清,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
其实,汉族女子想要穿袍子,并没有等到1921年,起初也不是“蓄意要模仿男子”,实在是因为这满族妇女之袍乃是贵种的象征,既然能跟贵族扯上关系,那就免不了想要模仿一番。
就像申左瘦梅生的《竹枝词》所说:“簇新时派学旗装,簪挽双双香水香,拖地花袍宫样好,宽襟大袖锦边镶”。当然敢于模仿还得等到晚晴摇摇欲坠、式微之际,而且也只有在上海租界才敢。
如果说那时候的旗袍与后来的旗袍算不上同一回事的话,曹聚仁的说法总应该值得重视:“旗袍的产生,大约在1914年到1915年间,风会的中心,就落在上海这个东方城市上。旗袍的样式,年有不同,它是从满清女子的服装发展出来的新鲜式样。最初是以旗袍马甲的形式出现的。即马甲伸长及足背,以代替原来的裙子,加在短袄上。到了北伐军北进,旗袍就风行一时。”
二、
旗袍最初虽然是以贱效贵,后来像张爱玲等力主旗袍的产生是因为时代的召唤,女子蓄意模仿男子,然而也有一个客观的实用效果——保暖。一袭的长袍,总要比两截的衣裳要暖和不少,而且也方便不少。
所以,最初的旗袍都是冬装外套(不同于现在突出线条的旗袍)。民国成立前几年,妇女都效仿男子身着大衣,后来渐渐改为合衫,也就是旗袍,内袭细绒皮毛,外则用极艳丽的绸缎,这种衣服的设计是以保暖御寒为主。
1920年3月30日朱荣泉《女子着长衫的好处》对旗袍的功用做了很好的总结:一是便利(上衣下裳,太不便当;长衫一件便够,省时省力);二是卫生(冬天上下都暖,夏天比裙凉);三是美观(旗袍比衣裙好看);四是省钱(节省了布料)。还有一层关系,便是女子剪了头发,着了长衫便与男子没什么分别,男子看不出是女子,就不起种种坏心思了。
所以,与其说旗袍是在满族原有旗装的基础上做了大胆改动,毋宁说是一次彻底的女性服装改革。虽然听起来有点过于混搭。
三、
旗袍形成过程的另一面,即所谓模仿男子的服装,准确的说,直接模仿伪满洲女子服装,间接模仿男子服装,也表明旗袍产生的沿袭性而非革命性。
《中国女子服饰的演变》说:“长袍本来是满洲女子的土著服装,为了纪念八旗兵,才称做’旗袍’“,所以旗袍”式样很富男性感觉“。而汉族男子的服装,也是从清朝开始,才告别了上衣下裳,穿起旗式的袍子,就像我们今天说一个男人像北方人一样,具有了粗粝的男子气概。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男女服装在上衣下裳这一最悠久的共性上有了分野。故而,当男子受人攻击的时候,他会拍拍胸膛,申辩他不是穿节头衣服的人,这就是在说他不是一个女人。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旗袍都给予人一种男性化的感觉,即便是在美感上认可旗袍的周瘦鹃先生,着眼的却是旗袍的男性美:“妇女的装饰实在以旗袍为最好看,无论身材长短,穿了旗袍,便觉得大方而婀娜,并且多了一些男子的英爽之气”。
就算是这样,旗袍的发展终归要走向女性化。这一重要契机的到来,是西式收腰装袖等工艺的引入。就这样,旗袍就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以前效仿旗人妇女“既大且宽,足以御寒也便于上马驰纵”的旗袍变成“既长且窄,衩子极低,仅足够表现窈窕婀娜,娴雅斯文,却对走路做事都不相宜”。
大约到1934年左右,旗袍从革命回归古典,既摆脱西化的模范,也摆脱对旗人妇女的模范,成为时人需求的袍子。
与此同时,象征勇武的男子旗袍,却在新的时代里成为了文雅之袍,甚至文雅到酸腐如孔乙己的长袍。再后来,男人穿长袍,就仿佛女人穿裙子一般,具有女性的特征了。
本文目录一览: 1、旗袍的改良历程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2、旗袍为什么要分叉? 3、“旗袍”最早是男子的象征,后来为什么成为女性专属? 4、2019年春晚节目单中有哪些亮点? 5、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