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旗袍
起源与发展
起源
旗袍属于袍服类中的一种,它是从春秋战国时期(2700年前)的深衣发展下来的。所谓深衣就是中国古代人穿的上衣下裳合为一体的衣服。
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民国之初,剪辫发,易服色,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倒大袖与新样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二十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20世纪20年代
20年代是海派旗袍逐渐形成的时期。旗袍开始普及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
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曾把旗袍(还有中装)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当时女子礼服有两款:一款是蓝上衣加黑裙,另一款就是旗袍。学堂中女学生多着偏大襟上衣底襟圆摆、齐肘中袖短衫,下着绸裙。
20世纪30年代
3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海派旗袍无论是裁剪还是设计都更加西方化,采用了胸省和腰省,旗袍变长而紧身且高开衩,更加符合东方女性精致玲珑,开放活泼的理想形象。
20世纪40年代
40年代,抗日战争的开始,打乱了30年代人们对服饰的追求。旗袍向经济,便于活动等实用的功能考虑,长度缩短至小腿中部,高时到膝盖处,夏季倾向于取消袖子,领子减低。简便、朴素、适体从而成为40年代旗袍的独特风格。
建国后,旗袍进入了它的冰冻期。但是,旗袍在海外依然受到青睐,许多从国内去国外的上流人物和名媛都把旗袍作为自己最喜爱的服装,许多华人都会穿着最具民族代表性的旗袍参加许多重要的节日。
风姿再现
旗袍以影视作品、时装表演、选美的形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旗袍的基本特征和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款式、细节推陈出新,日益精美。
民国及今,旗袍文化有了新活力。除旗袍仍是女人专属以外,款式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在沈阳很多家庭都有旗袍裁剪、制作的高手。那细密平整的针脚几乎看不到。那新颖独到的盘扣、精致的滚边、得体的啃脚,舒服得体令人啧啧称赞。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我国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在大陆内地举行的奥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都选择旗袍作为大会礼仪服装;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旗袍已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符号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当时时髦女性流行的潮流!
和现在差不多,每个季节都有流行的趋势!
除了非主流以外,主流的女装款式随时间变化较大!
男装变化不明显!
一、男士服装:西服长袍,和谐共存
抗战时期,川人称来自上海、南京等东部地区的移民为“下江人”,并且服饰打扮上开始仿效他们。男子蓄长辫、穿长袍者渐少,留“东洋头”、着淡灰色布料中山服者日多。当时穿西装的男士多为有良好教育背景的知识分子或西方人士。主要以三件套西服为主,穿西服必穿衬衫打领结配西服背心,西服下摆多为圆摆,讲究西服与饰品的搭配。
男子的中式服装多为长袍或长袍与马夹结合,马甲多为缎面,长袍是前开包裹型的基本款式。知识分子和公职人员喜好着长衫或中山装的同时在胸前别一枚机关章。买办商人等有穿西装的,也有穿长袍却戴西式礼帽的。中西结合的穿着方式是当时很多保守人士或主张新旧结合人士的着装模式。
二、女士服装:旗袍为主,时髦不减
旗袍是城市妇女的流行穿着。抗战爆发之前,上海的女士旗袍做工最为精良。考究的旗袍装饰繁复,定要香滚细边,且滚边与面料颜色必要对比明显。1930年代初期,旗袍的下摆长的至小腿下部,甚至拖地,而短的能短至膝上一拳左右。城市知识女性在旗袍上偏爱装饰简洁、朴素、色彩单一的款式。旗袍多为颜色素雅的丝绒面料,在冬季配以长长的呢大衣,大衣不用纽扣,任其松开,合上时用腰带。
李幼斌玩自行车的抗日电视剧是《旗袍》。
《旗袍》是由李舒执导,李幼斌、王志文、马苏、刘佩琦等人主演的谍战剧。
该剧改编自地下党员的真实故事,通过地下组织在逆境中的奋战过程、情报战中的斗智斗勇,讲述了由马苏饰演的红色女谍关萍露的传奇人生。
剧情介绍:
这是一段民国年间美丽女子的美丽人生,因为她的传奇与壮美,更显瑰丽。
从一名年轻的女艺术家,成长为屡建奇功的女谍报人员。她短暂人生中,凭着机智与沉着,上演了抗战时期谍报战中令世人惊叹动容的华丽之舞。
她是女版的余则成,上演女版的《潜伏》,代号“旗袍”,在上海沦陷的岁月里,孤身奋战在汪伪特务机关和日本特务机关梅机关,为新四军筹措药品,刺探军情,并且深得两个特务机关首领的信任。
她必须面对特务们一次次试探、考验,必须面对溃败的爱情,必须随时作好牺牲准备,必须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与理想。
她的美貌令人垂涎,才艺俱佳让她成为沪上明星,成为《良友》画报的封面女郎,成为狂蜂浪蝶的追逐对象。
但是深藏心底的民族大义、家国梦想,又让她成为战时红颜,凭着宁为玉碎之心,秘密成为地下党员,游走于两个魔窟中,经受着生死煎熬。
《旗袍》是长城影视出品的谍战剧,由李舒执导,李幼斌、王志文、马苏、刘佩琦等人主演。
该剧改编自中共地下党员的真实故事,通过中共地下组织在逆境中的奋战过程、情报战中的斗智斗勇,讲述了由马苏饰演的红色女谍关萍露的传奇人生。
民国就是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时代,虽已经过去了六七十年,但每每想到,总以为还发生在昨天。尤其是每每到南京食朝汇吃饭的时候,看到店里面穿着民国学生服装的服务员,就更有这种体会了。回望民国时,那些身着华丽旗袍的女子,眼角眉梢,举手投足之处,皆是东方式的妩媚与温婉。
▲
上面这件旗袍是民国名媛严幼韵曾经穿过的,后来曾在上海展出。严是上海复旦大学第一届女生、上海总商会第一任会长严筱舫的孙女,是联合国礼宾司资深官员、著名外交家顾维钧的夫人,目前不敢肯定是否还在人世,只知道展览的那年她已经107岁了。
▲
赵一荻,人所皆知的“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同居36年后才有了正式夫人的名分,1964年两人在台湾结婚。上图是她(左三)年轻时与亲友们在上海所摄。
▲
1938年在美国纽约,由华侨组织进行的游行募捐活动,一波中国美女拉大旗进行募捐,国难当头仍然可以表现出来的优雅与自信在很多年后荡然无存……
▲
1939年的旧金山、纽约世博会之后,中国逐渐远离了世博会这个舞台。直到1982年,新中国才重返世博会的舞台,首次参加了美国诺克斯维世博会。上图是70年前中国参加的旧金山世博会的老照片。
▲
这幅照片据说是在旧货市场翻拍回来的,40年代上海当红明星的合影,只能大概看到阮玲玉的影子,其它的还没仔细辨认。
▲
上面两图刊载于1935《良友》杂志上。那会的旗袍还时兴扫地旗袍,外罩一披风更是时时髦装扮。而且裁剪已中西结合,有的没有旗袍传统的襟,袖口的设计也变成了蓬松的荷叶袖。
▲
还有姿势,以张爱玲为代表的叉腰形象似乎很受大家欢迎。
▲
王玉龄,抗日名将张灵甫的遗孀,真正内外兼备的民国美女。
▲
这是1939年的厦门,一群在公园游览的女子让人觉得民国气息是那么的触手可及。
▲
还有这张摄于天坛的照片,有没有觉得气场超足,所谓“新时代的女性”亦远远不如。
▲
周璇,不需要多费口舌的大美女。
▲
宋氏三姐妹一生穿过的旗袍真的是很多。
▲
杭穉英,我国最早的商业美术家之一,设计的商品包装、月份牌等多以旗袍美女为素材,这是一幅西湖泛舟图,确实不错。
本文目录一览: 1、许晴与小22岁肖战吻戏曝光,穿一身薄纱旗袍的她状态如何? 2、赵丽颖何炅接吻照片 两人为什么亲吻 3、因拍中国第一场吻戏爆红,23岁获双料影后,她怎样了? 4、赵丽颖和何炅真的在接吻吗?为什么 许晴与小22岁肖战吻戏曝光,穿一身薄纱旗袍的她状态如何? 一些媒体发布了...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哪里有比较好的拍艺术照的地方? 2、没拍过艺术照,来讨教:-) 3、上海拍艺术照哪里比较好 上海哪里有比较好的拍艺术照的地方? 1,古韵。专门拍古装的,唐装、清装旗袍都不错,不过风格比较单一,如果执著古装可以尝试。摄影师绝对专业,化妆师一般般。价格适中,1000元6...
本文目录一览: 1、旗袍的版型有几种?分别适合什么体型的人穿呢? 2、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旗袍是左襟压右襟还是右襟压左襟 3、旗袍的历史发展过程 4、旗袍出自什么年代 5、旗袍结构图中的 S H N W B 分别是什么意思 旗袍的版型有几种?分别适合什么体型的人穿呢? 一...
本文目录一览: 1、拜师的时候女生穿旗袍可以吗? 2、梦见自己穿一件红旗袍给不认识的遗像下跪磕头? 3、清朝官员向皇帝或上司下跪前要先拍两下袖子,这是什么礼仪? 拜师的时候女生穿旗袍可以吗? 在过去。拜师的时候,都要跟老师磕头。所以在拜师的时候,女生穿旗袍。是不合适的,因为穿着旗袍是不能下...
本文目录一览: 1、王艺瑾为秀腿拼了,穿短款旗袍撩到你了吗? 2、旗袍是中国国粹吗 3、清秀文艺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清爽干净,可以选择的单品有哪些? 王艺瑾为秀腿拼了,穿短款旗袍撩到你了吗? 这几年来,甄选成为热潮,很多少男少女都想抱着明星在甄选会上出道,但最后成为团体的就是这几个人。尽管如...
本文目录一览: 1、穿汉服怎么扎头发 2、穿旗袍应该怎么扎头发呢? 3、穿小香风旗袍扎什么发型短发 4、现代穿旗袍怎么扎头发? 5、我最好的朋友想举办一场中式婚礼,旗袍新娘发型怎么做? 6、穿旗袍盘头发的方法 旗袍头发怎么做好看 穿汉服怎么扎头发 穿汉服扎头发的几种扎法:1、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