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风尚通常认为起源于20世纪民国时期,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公认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不仅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服饰文化中绚丽的形式和现象之一,也是广大华人女性甚至外国人大爱的服装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初,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旗袍在内地渐渐被冷落,但80年代以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并且受影视文化的影响,旗袍又逐渐在内地复兴起来。
旗袍现在还有人穿吗?答案是肯定的,并且穿的人还不少。会过时吗?我可以很肯定的回答不会。首先,旗袍已经被认定为国粹,国粹不可丢。其次,旗袍本身很美,很能展示女性的美,再者。旗袍的款式也在一直随着时尚的变化做出变化。
一、旗袍被誉为“中国国粹”,既是国粹,那就不可丢。
旗袍不仅被誉为是“中国国粹”,是公认的传统服装,而且在1984年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2011年,旗袍手工制作工艺也成为了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传统工艺不可失传,有这样的保障,旗袍永远都不会过时。
二、旗袍本身就是很美的服装,人人爱之。
旗袍很好的展示了中国女性的美,把中国女性小巧玲珑的骨架和优雅知性的美很好的展示了出来,穿上旗袍,你就会不自觉的挺胸抬头,展现自己优雅的一面,女人都爱美,有能展示自己美好的衣服谁不愿意穿呢?
三、旗袍的款式也在不断地追求时尚。
旗袍有它传统的样式,但时尚达人们又怎么可能让它一成不变,时尚元素不断更新换代,旗袍爱好者也会紧随时尚指标,加以革新,在不改变旗袍文化的基础上做出更美的款式,就会有更多的人穿上它。
旗袍(qipao)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旗袍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新中国成立后,旗袍在内地渐渐被冷落。80年代,随着传统文化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带来的影响,旗袍逐渐在内地复兴,并于1984年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2011年,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论及旗袍风尚的起始时间,通常认为在20世纪民国时期,郑逸梅先生即称 “原来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至于具体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对比较含糊。周锡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均以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后,周氏还以1923年的画报等资料推断,所谓旗袍在其时的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事实上,以当时上海的新闻界对社会现象敏感程度,一种新式样的风行必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于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的出现提供了佐证。在作为旧帝都的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因此,将旗袍流行的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当为合理。
1、旗袍文化内涵是中国女性解放的象征
旗袍文化内涵不仅仅是传统象征,还是中国女性解放的象征。中国的古代妇女服饰,基本都是保守为主,在辛亥革命运动之后,上海掀起了女权运动浪潮,当时上海的女学生们无不年轻、时尚,是旗袍文化内涵传播流行的先驱者。以至社会各行各业、都市名媛、时尚人物纷纷效仿女学生们的打扮。
近代旗袍是中国女性服饰禁锢解放后的产物,随着“五四”运动推向高潮,随着旗袍的不断创新,旗袍彻底摆脱了过去的老面孔,改变了中国女性长期以来束胸宽袍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美和曲线美充分展示出来,把历来饱受封建时代压制的女性臵于服饰艺术的浪尖上,同时非常明确地提出对于禁欲主义的一种反抗,旗袍文化内涵的变革为女性解放立了汗马功劳。
2、旗袍文化内涵是世界对于“中国风”的诠释
旗袍文化内涵是世界对于“中国风”的诠释之一,一件旗袍往往包含了多种中国风元素。近年来中国风深深影响着国际时装界,旗袍文化内涵受到了众多大咖设计师们的青睐,大胆突破了旗袍原有模式,融入了时代创新精神,注入了时代的血液,赋予了青春的活力,用一种崭新的观念,抒发着一种崭新的情怀,展现了旗袍文化内涵。
举个例子,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作为下一届举办国,要表演一个节目。中方代表团派出的是14名中国女孩,身穿改良的短旗袍,红底白色大牡丹花为图案的传统花色,用传统的琵琶、二胡等民族乐器共同演奏了中国乐曲《茉莉花》,富含浓郁的“中国味道”,把“中国风”吹向全世界,旗袍文化内涵那独到的韵味,全世界眼睛一亮,为之惊叹、羡慕。
3、旗袍文化内涵是近代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象征
旗袍文化内涵不同于中国其他的传统文化,旗袍文化内涵是近代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近代旗袍不是过去的满族旗袍,近代在变革之后其实吸取了很多西方特色,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出特有的中国旗袍文化内涵。如果对清代传统旗袍与近代改良旗袍进行比较,会发现在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下,由于人们的信仰和审美情趣的不同,旗袍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格。
要说满族旗袍和近代旗袍的最大的区别,其实就是线条的表现以及款式的不同。满族旗袍受儒家等级、中庸、求同思想的影响,清代传统旗袍以繁缛富赡、温柔敦厚、程式单一为美。而近代的旗袍文化内涵,是在西方平等、人本、自由思潮的影响下,近代改良旗袍以自然简单、形体曲线、自由多样为美。
4、旗袍文化内涵是民族精神与特色的象征
旗袍文化内涵是民族精神与特色的象征,即使现代旗袍已经融入了西方的文化元素。但是旗袍文化内涵的骨子依旧是传统的,却又是变化无穷的。旗袍凭借着自身所存在的独特精神文化内涵,在中国乃至世界服装坛上享有一席之地。虽然今天的旗袍远不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之广、影响之深,但旗袍文化内涵再一次苏醒了,并且作为中国的一种象征走向世界,这在传统文化迅速流逝的现代显得是那么难能可贵!
旗袍文化内涵的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载体,沉淀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意识观念等文明要素。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展现了中国传统的民族艺术和民族精华,具有中国浓郁的民族风格。
5、旗袍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复兴的象征
旗袍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复兴的象征,之所以说是复兴,是因为旗袍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某段敏感时期沉寂过,在最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宣传传统文化,旗袍文化内涵开始复苏。旗袍作为最能衬托中国女性身材和气质的中国时装代表,再一次吸引了人们注意的目光。随着传统文化重新被重视,旗袍也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旗袍文化内涵也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
延续了一个世纪之久的旗袍,即使经过了岁月长河的几番洗礼,但是几经演变却依然保持着浓郁的中国风情,顽强的生命力绝非其他传统服装可比。毫无疑问,旗袍文化内涵的流传还将继续,也许在将来的某个时期它会再度创造美丽的奇迹。
从清末过来的旗袍、马褂,在民国年间出现分化,经过改良,旗袍乘势而上,一枝独秀,成为民国女性最具代表性的服饰,而马褂虽然一度也有相当的拥趸者,但是日渐没落。何以出现这种情况?与服饰自身的特点有关。
先说马褂。在形制、款式上没有变化,一成不变,穿长衫、套马褂,戴瓜皮帽,这样的形象有暮气沉沉之感,缺乏生气。这样的服饰不淘汰,还淘汰谁?
再说旗袍。旗袍在满人之袍阶段,厚重,严实,没有曲线,我在《衣仪百年》一书中称之为被厚重包裹的时尚。但是进入民国,经过改良,袖子发生了变化,先是形成一个大喇叭形的袖子,俗称倒大袖;而后,旗袍袖子开始收小。最大的变化是腰身,直线的袍服改成贴身裁剪,体现曲线,展示女性婀娜的身姿。原先垂到脚踝的旗袍下摆,开始提升,裸露出小腿,女性的秀美小腿第一次沐浴在阳光下,这是思想观念的开放。下摆一路攀升,到膝盖以上。旗袍出现开叉,不仅方便行走,更是展露风情。
旗袍的领子,肩部,袖口等也随之发生巨变。旗袍的特点是量身定做,千人千面,贴合每一个穿着者。旗袍适用性广,适合任何人群,年龄上至八十九,下到五六九岁,都可以穿旗袍;底层百姓,高层贵妇,都以拥有一袭旗袍而自豪。旗袍变化多端,袖口、衣襟、下摆等等,都有多种变化,千变万化。旗袍适合四季穿着,夏天单旗袍,秋天夹旗袍,冬季棉旗袍。有这么多的特点,女性不喜欢吗?
旗袍美丽,穿旗袍的女人漂亮。旗袍不仅成为民国时尚,也成为中华女性的代表性服饰。
回到题目,说旗袍马褂的复兴不是大势所趋,这是一个伪命题,但是旗袍可以为大多数女性接受是事实,因为旗袍展示了女性的风情美,每个女性的衣柜里都应该至少有一件旗袍。只是现在的社会是多元的,服饰是多样的,要每个女性每天都穿旗袍并不现实。
唐装:依据马褂为雏形,加入立领和西式立体裁剪所设计的服饰。 (满族服饰元素+西服元素)
旗袍:从清代旗女的袍服直接发展而来。(满族服饰元素)
汉服:汉民族传统服饰。
自300多年前,满清入关,剃发易服后,汉服就消失在了华夏这片土地上。直至21世纪才有人重新穿起她。现代的汉服复兴还不太久,请多给她一点包容,今后汉服会越来越美,让更多人认识接受。
本文目录一览: 1、旗袍的意义和象征是什么? 2、为什么有人说说旗袍马褂的复兴是大势所趋呢? 3、我国的旗袍款式众多,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 4、旗袍现在还有人穿吗?这么久过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