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二十三
朱仙镇木板年画《聚宝盆灶》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过后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漫画《祭灶上天》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祭灶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糖(或蜜)融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曰为:上天言好事。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
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
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后,也就是在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一般地方的风俗,接送灶王爷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天津市民俗专家林希介绍说,小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寒冷,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2]
腊月二十四
扫尘
漫画《扫舍去尘》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 本“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清嘉录》卷十二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尘埃’”。 腊月二十四“扫房”,对庭院内外进行彻底的大清理。可见,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 [3]
漫画《推磨做豆腐》
腊月二十五
做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有趣的是,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究其因,是当地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同时也是先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
千灯节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漫画《杀猪割年肉》游艺活动。[4]
腊月二十六
割年肉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
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5]
漫画《宰鸡赶大集》
腊月二十七
宰鸡赶大集
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6]
漫画《贴桃符》
腊月二十八
贴花花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码。
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7]
漫画《上供请祖》
腊月二十九
祭祖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8]
腊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敷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9]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忱。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朱仙镇木板年画。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10]
正月初二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印花图案是民国旗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反映大众社会的文化变化和审美变化,它的发展也折射出社会的发展。
首先,印花图案题材发生变化。印花图案与传统图案相比,很多时候表达的都是美好的愿望,相对于印花图案起到的更多是装饰作用,这一时期 ,民国旗袍上出现的印花图案,多为装饰性而无太多寄语的简单、重复图案。印花可以将最简单的布料变得丰富活力,这一时期的印花图案中,植物图案所占的比例偏高,植物图案中,小碎花的出现率更高,小碎花图案以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形式出现在旗袍的各个部位。
其次,印花图案装饰性发生变化。在解放思潮的影响下,整个中国的时尚产业都在发生着变化,大众们的审美意识开始提高,设计师们的装饰手法也是百家争鸣。这一时期,旗袍的装饰性意味自然也十分浓厚。这时期,在旗袍的袖口、领边等位置,出现了许多装饰性意味的印花图案,这些印花图案无序的出现在旗袍上,为旗袍带来十足的装饰意味。
装饰艺术的风潮中,艺术家们喜爱用几何图形来做装饰。在西方装饰艺术中,出现了大量的几何图案,这些图案有阳光放射形及曲折形等。使用广泛的题材就是几何图案,将各种花鸟鱼虫、几何形状等美观的图案,放在排列有规律的几何框架内,从而形成有节奏感、层次感的图案。几何纹样是由不同的形状、大小、色彩、明暗、光感的变化等可以变化出各式各样的图案。这些图案可以是点、线,也可以是菱形、三角形等不同的形状,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呈现出欢快,简洁的现代感。这些在旗袍印花图案中多有出现。这些图案与旗袍相得益彰,花朵与树叶交相辉映,几何图案更是为旗袍带来了不规则的整体美。
[1]王玉洁,刘文.民国旗袍印花图案变化研究[J].纺织报告,2018(6):57-58+60.
1、这是一头乌亮浓厚的美发,像黑色的瀑布从头顶倾泻而下,它不柔软,妩媚,但健美,洒脱,有一种极朴素而自然的魅力。
2、一条中缝顺着脑壳的弧线,轻轻下去,分开头发,头发黑乌乌的,光溜溜的,两半边都像一块整东西一样,几乎盖住了耳朵尖,盘到后头,挽成一个大髻,又像波浪一样起伏,朝额角撞了出去。
3、一头蓬松的黄发,偏偏欢喜飘舞,容易披散,不时需要整理,仿佛是为了使垂柳下面的的仙女遮羞而生的。
4、一些金黄的、丝一般的、稍微有点纷乱的额发在额角投下了它的影子。
5、硬撅撅的像把钢刷子似的小辫儿挑战似地翘在后脑勺上。
6、在灯光里,她那漆黑的短短的头发像一层厚密的细软的黑丝璎珞似的遮着她的脖子。
7、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浓厚乌黑的披肩发,犹如黑色的瀑布悬垂于半空。
8、一头黑发湿润、柔软而美丽,仿佛被晨露沐浴过。
9、这小女孩长着金黄色的头发,像玉米穗一样。
10、她把头发披散下来是叫太阳的光芒都要忌妒的。
11、她的黑发像轻纱一样垂在肩上。
12、她的黑头发,好像丛林一般,覆在地的额上。
13、她的浅红色的头发在头顶上编成一个发髻,两旁留成松散的大髻遮住耳朵。
14、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
15、她的头发很浓密,而且好像马鬃毛一样的粗硬.却带着小孩子一样的骚乱和柔美,卷曲地绕着她的小小的耳朵。
我认为普通人和明星本来就有区别,在同一个场合他们穿着不同可能是同龄人,但是整个人的状态也会有所差距,虽然在机场没有了镁光灯,但是他们依然会在穿着方面花费心思,浑身也是充满了明星光环,所以李小冉夫妇一同走机场,他们两人存在区别是一件正常事件。
李小冉气质迷人,演技可圈可点
李小冉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妞儿,从小他在舞蹈方面就非常有天赋,所以他也一直以成为舞蹈演员,为最终目标而努力,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也成为了北京地区唯一一个成功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的一名学生,对于这个身份他一直引以为豪。
有着较好面容和身材的她,虽然不愁吃喝,但是他依然会参加一些活动或者是歌舞团的选拔等等,她甚至认为虽然作为舞蹈演员,但是在拍摄广告的时候她会学习到一些其他的东西,殊不知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他的这种行为为他以后的演艺之路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好处。
她一直不怕吃苦,毕竟作为一名舞蹈生,吃苦是常态,随着他的努力,除了在舞蹈方面有天赋之外,他在演技方面也可以说是可圈可点,一些导演看到李小冉身上的灵气之后,便开始邀请她拍摄电视剧,可能也是这方面的契机,李小冉在拍摄一个民国电视剧的时候,一身旗袍装可以说是让许多网友印象深刻。
李小冉和老公徐佳宁现身机场
明星和普通人毕竟有着很大的差距,岁月仿佛在他们脸上没有留下痕迹,他们也非常注重自己身材以及皮肤方面的保养,李小冉作为一名女艺人,虽然他的感情之路有些许的坎坷,但最终他也是找到了自己的最爱,在最近这段时间,李小冉和她的老公徐佳宁一同现身机场,通过照片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李小冉穿着非常简单的卫衣头上也带着一个白色的棒球帽,但无论是他的身材方面还是他的状态都非常的不错,总体来看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而李小冉的老公徐佳宁和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身上穿着一件墨绿色的羽绒服,身材有些许的臃肿,虽然戴着口罩,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脸部皮肤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松弛了,但无论怎么样,两人感情也是非常好,手挽手一起走出机场,互动非常甜蜜。
面对这样的情况,无论是路人还是粉丝都非常理解,虽然人们经常说李潇然的老公徐佳宁是一名富豪,但实际上他只是一位高干子弟罢了,总体来看还是和普通人无异,而李小冉作为娱乐圈的女明星,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事业,两人能够走到一起也非常的不容易。
结婚多年,两人虽然罕见地现身机场,从两人的互动可以看出感情非常稳定,虽然徐佳宁颜值已经不如以往,但是日子毕竟是过给自己的,并不是不给观众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过的生活,虽然在机场已经没有了镁光灯,但是明星和普通人处在同一个画面当中,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差距,这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同时也是大众所能接受的。
笔者寄语: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许多挫折和坎坷,能够找到那个携手一生的人非常不容易,李小冉早年因为遇人不淑,遇到了许多辛酸往事,徐佳宁虽然身材有吸血的胖,而且也有啤酒肚,但是无论是在他的穿着方面,还是在他对李小冉的动作细节方面都可以看出两人生活在幸福当中。
越来越多的人不想提及自己的年龄,因为随着年龄数字的不断增长,也预示着人会变老,对于很多女性来说,她们在28岁以后,脸上就会慢慢出现细纹,皮肤也会变得越来越松弛。
吕良伟,把年龄活成了数字,网友感叹:健身的男人最有魅力,衰老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在身边有些人成功实现了逆生长,对于很多人来说,把年龄活成了数字,比如吕良伟,他就是把年龄活成数字的人,并且成功实现逆生长。
孩童时期的吕良伟非常调皮,经常自己偷糖吃,时不时偷糖果给他的小伙伴们,他不知道这是一家人的收入来源,但是他的父亲脾气非常好,并没有过多苛责他,给吕良伟增加了很多无忧无虑的快乐。但是他的童年也并不全是快乐的,还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痛。
小时候的吕良伟胆子非常大,早早就学会了骑摩托车。有一次他和童年伙伴阿南,阿山一起出去兜风。阿山开车,吕良伟坐在中间,阿南在后面,他们非常兴奋,加速往前冲,但是突然冒出来一辆车,司机突然看到他们摩托车,立刻急刹车,但是失去了控制,车冲到了田地里。
阿山被吓傻了,松开了握着车把的手,三个人都被抛出去了。当吕良伟挣扎着爬起来的时候,阿山和阿南一动不动,倒在了血泊中。这次车祸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阿南没到医院就停止了呼吸,阿山重伤。阿南是家中独子,吕良伟的父亲去了他家很多次,送了钱物,帮忙做了很多事情,表达歉意。
在家里,很长一段时间都避免提及这个话题,而吕良伟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面对这个事实。为了避难,吕良伟全家搬迁到香港,投奔他的叔叔。他们无法全家一起去香港。母亲带着他和他最小的弟弟一起去香港,而姐姐和另外一个弟弟跟着别人去香港,父亲最后去香港。
吕晨曦写道,穿越了千万个时间线里,一袭旗袍一梦芳华。遇见每个不一样的我,不一定非得长成玫瑰的样子,做茉莉、雏菊、满天星,做千千万万种皆可,无悔哪个我,都是我。曝光的照中,她穿了一袭绿色花纹开叉旗袍出镜,头发弄成复古油头,还配了珍珠发卡和珍珠耳环,打扮很有年代感。
都说年轻就是本钱,现年29岁的她,皮肤白皙细腻,五官精致,脸部线条流畅,美貌出众。吕晨曦私下经常做运动,长时间坚持下来,她练就了完美的体型。她的身材凹凸有致,曲线非常完美。尤其是盈盈一握的细腰,很是吸睛。
长大后,吕晨曦出落得亭亭玉立。对自己颇为自信的她,在读书期间参加了ViuTV举办的选美比赛,还客串过一些微电影,这让她对娱乐圈很是向往。大学毕业后,她考入TVB艺员训练班,可惜不受重视。她演出机会很少,偶尔出镜演的都是小配角,有时候甚至对白都没有,完全没法令人留下印象。
在伯父的鼓励下,吕晨曦在约满TVB后,决定回内地发展,原名吕善婷的她,还改名为现在的吕晨曦。吕良伟对侄女寄予厚望,他希望吕晨曦加强演技方面的磨炼,学习好处理关系。对于伯父的寄语,吕晨曦一直记在心里,目前正努力学习普通话,以求更好地适应在内地的生活及演出。
本文目录一览: 1、旗袍越来越流行,旗袍印花图案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2、吕良伟侄女穿旗袍秀身材!凹凸有致曲线完美,改名回内地发展,怎么看? 3、形容女生的句子短唯美 旗袍越来越流行,旗袍...
本文目录一览: 1、旗袍越来越流行,旗袍印花图案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2、吕良伟侄女穿旗袍秀身材!凹凸有致曲线完美,改名回内地发展,怎么看? 3、我希望过这样的校园生活 4、形容女生的句...
本文目录一览: 1、旗袍越来越流行,旗袍印花图案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2、形容女生的句子短唯美 3、我希望过这样的校园生活 4、吕良伟侄女穿旗袍秀身材!凹凸有致曲线完美,改名回内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