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中国各民族风俗习惯?
答: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礼
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5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31、满 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98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语言。——分龙节舞龙
33、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约0.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有自己的语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万余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苗 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桃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吊角楼
36、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语言。
37、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巴舞,腊染
38、怒 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织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人口2.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吹葫芦笙,弹唱,集体舞
40、羌 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有自己的语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8.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艺也发达,有自己的语言。
42、畲 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有自己的语言。
43、水 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45、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万余人,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会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万余人,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摆手堂
48、佤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甩发舞
49、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手鼓舞
50、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1、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约17万余人,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2、瑶 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1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盘王节、长鼓舞
53、彝 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657万余人,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虎节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人口约1.2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55、藏 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人口459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舞,布达拉宫
56、壮 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人口1555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我喜欢汉服,也喜欢旗袍。个人认为也许是有误会。作为整个中华民族。汉服和旗袍都可以竞争成为国服。但就我们汉族而言,那我们的民族服装就肯定是汉服了。就没有什么好争辩的。
张懿婧
生 日:1993年
籍 贯:湖南
民 族:汉族
专 业:影视表演
特 长:表演、舞蹈、唱歌
爱 好:滑冰、游泳、马术、坐过山车、看书、看电影
喜爱的食物:牛排、咖喱菜、意粉
喜爱的甜食:巧克力、冰激凌
喜爱的颜色:藕荷色、冰蓝色
拍戏让张懿婧经历了很多不同的“年代”,她希望有一天能走进未来,走向魔幻,演一次中国版的《哈利·波特》。
演出经历
1997年4岁参加大型音乐剧《音乐之声》的演出,在剧中扮演葛瑞特尔。在北京保利剧院和上海大剧院演出三十多场次。
1999年6岁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欢聚一堂》、《旋转舞台》和北京电视台的《合家欢》、《七色光》等栏目的演出。
2000年6岁参加中央电视台2000年春节联欢晚会,与港澳台歌星共同演唱《澳门我带你回家》,并与濮存晰一起朗诵《零点新春贺词》;公安部2000年春节联欢晚会表演唱《话消防》。
2001年7岁参加中央电视台、北京奥申委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晚会《心中圣火》;与澳大利亚小歌手泰莱合唱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圣火》。
电视作品
1998年5岁《万家轶事》 饰 小叶子
1998年5岁《实习生的故事》(导演延艺) 饰 唯一
1999年6岁《秀水街》 饰 芳芳
1999年6岁《全家福》 饰 坠儿
2001年8岁《插上音乐的翅膀》 饰 萌萌
2002年8岁《外国孩子中国爸》 饰 冯小蕊
2002年8岁《倚天屠龙记》(导演赖水清) 饰 小杨不悔
2002年 9岁《书香门第》(导演滕文骥) 饰 红红
2003年10岁《医神》(导演潘文杰) 饰 温柔
2003年10岁《神医侠侣》(导演赖水清) 饰 小琴子
2004年11岁《饥荒的记忆》(导演安健) 饰 方洁
2004年11岁《野火春风斗古城》(导演安健) 饰 小燕子
2005年12岁《时髦老爹》(导演方钢亮) 饰 燕子
2005年12岁《情归西西里》(导演李威) 饰 可可
2006年12岁《雪山飞狐》(导演王晶、钟少雄) 饰 小苗若兰
2006年13岁《网络年代》(导演石学海) 饰 刘遥遥
2006年13岁《旗袍》(导演王子) 饰 秀秀
电影作品
2000年7岁《会飞的花花》(导演赵劲) 饰 眼镜
2003年10岁《电影往事》(导演小江、黄建新) 饰 玲玲
2004年10岁《无极》(导演陈凯歌) 饰 姐姐
2004年10岁《爸,在哪里找你》(导演高峰) 饰 冰冰
2004年10岁《向日葵》(导演张扬) 饰 刘燕
2004年10岁《情人结》(导演霍建起) 饰 屈然
广告作品
2002年5月 《太阳上海》 导演 张艺谋
2002年10月 《东阳公益》 导演 陈凯歌
2002年12月 《中央八套》 导演 张险峰
2002年12月 《番牌》 导演 侯咏
2004年8月 《雅典奥运》 导演 张艺谋
广告代言
海尔空调、三鹿奶粉、惠普HP、思念汤圆、脑白金、燕京酱油、福特汽车、多元电器、富尔达空调、高乐高、火鸟色拉油、古龙贡酒、赛特购物
羽生结弦
平冒冬奥会的这些参赛服,你最喜欢哪一套?
2月17日,日本选手羽生结弦不仅将花样滑冰金牌收入囊中,他还凭借这场夺金演出收获了最具创意服装奖。羽生在这件平安时代和风上衣的设计中加入他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平冒冬奥会的这些参赛服,你最喜欢哪一套?
与本届奥运会上的众多花滑男选手一样,羽生结弦同样以蓝白配色服装亮相冰面。但在平昌赛场上,这位花滑金牌得主以一条金色腰带让他2月16日的短节目服装显得与众不同。
叶夫根尼娅?梅德韦杰娃
平冒冬奥会的这些参赛服,你最喜欢哪一套?
梅德韦杰娃2月11日所穿的服装衣领处繁复的花纹印证了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
陈楷雯
平冒冬奥会的这些参赛服,你最喜欢哪一套?
陈楷雯装饰精美的优雅紧身连衣裙和花边手套让人不禁联想到展翅飞翔的天鹅。
拉肯?奥斯特曼
平冒冬奥会的这些参赛服,你最喜欢哪一套?
加拿大选手拉肯?奥斯特曼的全套动作简洁有力,而她的一抹红唇、凌乱的短发和黑色吊带裙让她看起来同样利落。
埃米?佩尔托宁
平冒冬奥会的这些参赛服,你最喜欢哪一套?
乍一看,芬兰选手埃米?佩尔托宁似乎身披铠甲,但那其实都是刺绣!
长洲未来
平冒冬奥会的这些参赛服,你最喜欢哪一套?
2月12日,长洲未来创造了历史,她成为第一个在奥运赛场上完成三周半跳的美国女子运动员。长洲未来比赛时身穿中国传统旗袍风红色紧身衣,上面用水钻点缀出一副象征好运的多寿图。
亚当?利蓬
平冒冬奥会的这些参赛服,你最喜欢哪一套?
如果亚当?利蓬2月17日在平昌赛场上所穿的服装暗示了什么讯息的话,那么可能就是他是蓝色水钻的忠实粉丝。
陈巍
平冒冬奥会的这些参赛服,你最喜欢哪一套?
当陈巍2月16日身穿王薇薇设计的黑白色赛服亮相时,他更愿凭借自己的动作而非服装来证明自己。
马泰奥?里索
平冒冬奥会的这些参赛服,你最喜欢哪一套?
意大利选手马泰奥?里索在2月12日的比赛中选择一套很安全的服装,他身穿装饰着金色中国纽扣结的黑色吸烟装。
王诗玥和柳鑫宇
平冒冬奥会的这些参赛服,你最喜欢哪一套?
中国选手王诗玥和柳鑫宇2月11日的表演证明,一套完美的双人造型并不需要完全搭配的服装。
泰莎?沃尔图和斯科特?莫伊尔
平冒冬奥会的这些参赛服,你最喜欢哪一套?
加拿大队的服装霸气外露,两人的服装以金色碎片为主题,泰莎?沃尔图的裙子以花哨的动物花纹图案为底,这或许是在提醒我们这对搭档是2010年短舞蹈项目的金牌得主。
阿莉安娜?萨维琴科和布鲁诺?马索
平冒冬奥会的这些参赛服,你最喜欢哪一套?
德国队选手阿莉安娜?萨维琴科和布鲁诺?马索分别穿着摩登短裙和修身服装亮相2月9日的比赛。
是张懿婧,具体看百度百科吧
生日:1993年6月17日
籍 贯:湖南岳阳
现住地:北京
民 族:汉族
生肖: 鸡
星座:双子座
专 业:影视表演
特 长:表演、舞蹈、唱歌
爱 好:滑冰、游泳、马术、坐过山车、看书、看电影
喜爱的食物:牛排、咖喱菜、意粉
喜爱的颜色:藕荷色、冰蓝色
电视作品 TV Serie
1998年5岁《万家轶事》"Wan Jia Yi Shi"(导演金地) 饰 小叶子
1998年5岁《实习生的故事》"The Story of Trainees" (导演延艺) 饰 唯一
1999年6岁《秀水街》"Xiu Shui Street" 饰 芳芳
1999年6岁《全家福》"A Family Picture" 饰 坠儿
2001年8岁《乘着歌声的翅膀》"On Wings of Song"(导演段果平) 饰 袁萌萌
2002年8岁《外国小孩中国爸》"The Foreign Kid and the Chinese Dad"(导演钱晓鸿) 饰 冯小蕊
2002年8岁《倚天屠龙记》"The Heaven Sword and Dragon Saber" (导演赖水清) 饰 小杨不悔
2002年 9岁《书香门第》"A Scholarly Family" (导演滕文骥) 饰 红红
2003年10岁《医神》"Yi Shen" (导演潘文杰) 饰 温柔
2003年10岁《神医侠侣》"Miracle Healers" (导演赖水清) 饰 小琴子
2004年11岁《饥荒的记忆》/ 《天地粮人》"Tian Di Liang Ren" (导演安健) 饰 方洁
2004年11岁《野火春风斗古城》"Struggles in an Ancient City" (导演连奕名) 饰 小燕子
现代照(19张)
2005年12岁《时髦老爹》“Stylish Daddy” (导演方钢亮) 饰 燕子
2005年12岁《情归西西里》"Love in Sicilia" (导演李威) 饰 可可
2006年12岁《雪山飞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 (导演王晶、钟少雄) 饰 小苗若兰
2006年13岁《网络年代》"The Digital Age" (导演石学海) 饰 刘遥遥
2006年13岁《旗袍》"Qi Pao" (导演王子) 饰 秀秀
2006年13岁《北魏冯太后》"Empress Feng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导演卫翰韬、张国庆)饰小冯淑仪
2007年14岁《家有儿女4》"Home with Kids 4" (导演林丛)饰何静
2007年14岁《楚留香传奇》“The Legend of Chu Liuxiang” (朱孝天版) 饰小石观音
2008年15岁《秘密图纸》“Secret Map”(导演郭靖宇)饰少年肖流云
电影作品 Film
2000年7岁《会飞的花花》"Flying Huahua" (导演赵劲) 饰 眼镜
2003年10岁《电影往事》"Electric Shadows" (导演小江、黄建新) 饰 玲玲
2004年10岁《无极》"The Promise" (导演陈凯歌) 饰 昆仑妹妹
2004年10岁《爸,在哪里找你》"Dad,Where Should I Find You" (导演高峰) 饰 冰冰
2004年10岁《向日葵》"The Sunflower" (导演张扬) 饰 刘燕
2004年10岁《情人结》"A Time to Love" (导演霍建起) 饰 屈然
2009年16岁《拉丁生活》"The Latin Dancers' Lives"(导演李凯)饰 赵婷婷
2009年16岁《小亮的夏天》"Liang's Summer"(导演段国云)饰 薇薇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代初期。因其为六瓣缝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故盛行起来。满族入关以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用此帽,而且颇为流行。现在,在有关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电视、电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种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妇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有“云头”)外,还有一种“千层底鞋”。“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用。
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鞋,叫乌拉(靰鞡)鞋,多为满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靰鞡(乌拉)草,既轻便,又暖和,适于冬季狩猎和跑冰。
住行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多“高丽纸”,纸上淋油或盐水,免得为雨雪淋湿脱落。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炕上摆有长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铺有毡褥子以待宾客。房棂、椽、栋多有雕花油彩。厢房则设碾房和仓库(满语称哈什)。房外四周环砌围墙。院内东南竖“索伦杆”,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墙头饰有雨搭。
过去,城中的富贵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房三至五间,东西厢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门房两侧设有石礅,称为上马石。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满族的这些民间居所式样,大部分保留在东北的满族聚居区。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传统建筑方式外,绝大部分已建造成更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式房屋。
为适应山区和林海雪原居住环境,满族聚居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爬犁、独木舟和桦皮船等。爬犁(满语称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将两根树干用火烤后弯成弓形,上端翘起,贴地部分宽约1米半,上面铺板或做成箱式,驾以马、牛,载人载物极为轻便。目前只在较寒冷的北部山区偶尔使用。满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独木舟(满语称威呼),由粗大原木凿空而成,可容数人。还有一种桦树皮船,制作较为麻烦。先做龙骨,里外附上桦树皮,一人可以扛着行走。相当轻便。现在已经不多见,被现代船只所取代。
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形式为弹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弯,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并问安。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现在,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更为明显。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
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为定礼。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家及其亲戚往女家问名,女家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则推谢再三,男方家坚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此时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男方家还要赠银两钱财。此时要议定婚期。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由于各地区满族风俗不同,也有新郎与迎新队伍直接到新娘家迎亲的。还有的地方有"旗俗不亲迎"之说)。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后撤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坐帐时“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夫妻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房。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到了这时,婚娶仪礼乃告结束。
这些繁杂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满族聚居地区已经简化,并且融合了现代形式。比如插车,演变为男女青年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各自由婚庆队伍陪伴,从自己的家里出发,行进至中途相遇时,两人交换自行车或摩托车,再一同到新郎家。还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变为新人拜双方父母。虽然有变化,但仍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满族的婚姻仪式因居住地区不同而略有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满族的育儿习俗比较特殊。生男在门左挂弓箭,生女在门右挂彩色布条,娘家送一个悠车。生儿三天时,亲朋送贺礼,俗称“下奶”。并举行洗礼,称“洗三”。满月时要请客人来“做满月”,并将弓箭或布条取下挂在“子孙绳”上。百日时,要用从各家要的彩布条编成锁,称挂锁。周岁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让孩子“抓周”。一般在16岁时,男孩剃发,女孩盘发髻。至今在东北满族聚居区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
葬俗
满族的丧葬以土葬、火葬为主,土葬和火葬历史都很久远。在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常迁移。另外,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满族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丧葬仪式是,死者临终前穿寿衣,多为长袍、马褂,为单数。屋内停灵,一般在7日之内。用木板做成灵床,头西脚东。灵幡用3尺左右的红布制成,上缀以黑穗,悬挂在院中高杆上。满族人用的棺具形状特别,上部隆起,上宽下窄,称“旗材”。
停灵期内合家举哀,举行祭奠。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贫者用金银箔元宝代替,口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灵棚内。出殡多选阴历单日,抬灵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殡后要感谢帮忙的人并请吃饭。下葬后,每7天到坟上烧一次纸,连烧7次。百日时要烧百日,周年时要烧周年。满族烧纸是将纸叠成口袋状,俗称烧口袋。清明节要上坟,烧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来,满族的丧葬又改为火葬为主。但祭奠亲人的仪式仍然保留了许多古老传统,如清明节烧口袋、插佛托、烧七、烧百日、烧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满族禁忌较多。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比如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传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尚。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参考资料:
本文目录一览: 1、想知道汉服吧和旗袍吧到底怎么回事? 2、满族有那些风俗习惯 3、中国各民族风俗习惯? 4、电视剧《网络年代》 刘瑶瑶 5、参赛服,你最喜欢哪一套 6、外国小孩中...
本文目录一览: 1、电视剧《网络年代》 刘瑶瑶 2、满族人有哪些习俗 3、参赛服,你最喜欢哪一套 4、想知道汉服吧和旗袍吧到底怎么回事? 电视剧《网络年代》 刘瑶瑶 张懿婧生 日:199...
本文目录一览: 1、想知道汉服吧和旗袍吧到底怎么回事? 2、参赛服,你最喜欢哪一套 3、外国小孩中国爸中冯晓蕊的扮演者是谁 想知道汉服吧和旗袍吧到底怎么回事? 我喜欢汉服,也喜欢旗袍。个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