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初期在旗袍发展史中处于开端地位,旗袍最初由马甲的形式演变而来,加在短袄上。清初女袍长而镶滚,装饰繁琐而绣彩,线条平直而硬朗。穿旗袍、两把头、系围巾、戴耳饰、拿摇扇,成为那时的最佳组合。
2、设计师与旗袍。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发展,旗袍的基本特征逐渐稳定,成为经典女装。设计师常从旗袍中汲取灵感。总之,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而非已消失的历史服装。它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同时也具有现代魅力,因此具有收藏价值。现代旗袍保留了传统韵味,同时体现时尚之美,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3、年代以来,女性理想形象又有所改变。高挑细长,平肩窄臀的身材为人们所向往。而作为最能衬托中国女性身材和气质的中国时装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们注意的目光。
4、旗袍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流行,受到西方服饰的影响,逐渐被广大妇女接受。旗袍的样式多样,包括不同的开襟、领型、袖口和开衩,以及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和单旗袍等。 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1911年的辛亥革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不仅推翻了封建王朝,也打破了传统礼教对服装的束缚,为服装的现代化铺平了道路。旗袍,作为传统服装的一种,随之摆脱了繁复的传统形象。 随着清朝的结束,旗袍的受众大大减少,而西方服装开始流行。
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
旗袍是民国的国服,盛行于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中国各地。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民国之初,剪辫发,易服色,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倒大袖与新样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旗袍通常认为在20世纪民国时期产生,郑逸梅先生称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至于具体的年份, 以往的研究相对比较含糊。
来历:旗袍起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是由民国时期的服饰设计师在满族女性传统旗服的基础上,融入西方文化元素设计出的一种时装。这种服装不仅体现了中国女性服饰文化的象征意义,还展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到1956年,据说前苏联的某领袖人物到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人的服装要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新面貌,于是,政府号召“人人穿花衣裳。这时出现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气质。
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是贵族的衣饰,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 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行家把上个世纪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
论及旗袍风尚的起始时间,通常认为在20世纪民国时期,郑逸梅先生即称“原来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至于具体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对比较含糊。周锡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均以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后,周氏还以1923年的画报等资料推断,所谓旗袍在其时的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
旗袍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旗袍是怎样发展的? 旗袍一开始是八旗妇女日常经常穿的长袍,是后世旗袍的前身。在嘉庆年间,满族女子经常仿效汉族妇女的穿着打扮。到了清朝末年,汉族女子也慢慢的仿效满族的装束。满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