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婚嫁通常以说媒、订婚、结婚三礼进行: 说媒 男女婚配,由父母作主,凭媒妁之言。双方认为门户相当,男方即托媒人(俗称“周公”)去女方提亲,如应允,则将女庚(即八字)交由媒人给男家“送口契”,经星命术士合八字,如无冲克,则可订婚。充当婚姻的媒人,有“七十二餐半”之说,因其在来往娘婆二家撮合之际,要吃七十二餐酒,另半餐是迎娶之日,女家发轿前的酒宴上,当头菜上桌,行将开席时,门外炮竹一响,媒人不及举杯则要告退离席,护轿而去,是为“半餐”。 订婚 旧时定婚又叫定亲,民间通常称之为“押庚”或“过礼”。订婚之日,男方备庚帖、衣饰、彩礼(也叫聘金或聘礼,付给女方的钱财),托媒人送往女家,是为订婚。聘金多寡,视男方家境而定,贫者也有省去聘金的。女方若系富家,为了女儿嫁到男家生活舒适,以及讲究门面等,故有以房地产作为“陪嫁”。 结婚 结婚礼,程序达十余项,多与各地同,仅就异者述之。婚期一般在腊月为多,又以“腊八”完婚者较普遍。民间认为此日无冲克,且又逢“八”,俗话说,“若要发,不离八”。女家陪嫁,无问贫富都少不了马桶(称子孙桶),提桶和大、中、小三只园木盘(通称“三元”,寓“三元及第”)以及精制的男女两双单鞋(大多为新娘亲手所制),女为绣花鞋,置于新郎鞋内,谓之“同鞋”,含“同偕(鞋)到老”之意。子孙桶内放有枣子、花生、百子糕和染红的鸡子(蛋)等。到男家后亲友中择一男童将食物取出归其所有,并坐其上撒泡尿,取“早生贵子”之兆。迎亲花轿临门塞“开门礼”,女家始允开门相迎。另外,女家亲友还有要挟迎亲者多放炮竹的旧俗,否则,虽献过“开门礼”,也得拒轿于门外,间有强脱媒人衣帽或卸轿杆押放炮竹之举。拜堂时,掌礼者告知避忌属相的人避离喜堂。行礼毕,观礼者均可拳击新郎背,俗称“打发”。继而以红巾一条,新人各执一端,新娘步新郎后,履袋入洞房,其间有专人伴唱颂词,众人和“好”,随麻袋相递而前,寓意“传代”。入洞房,新郎为新娘揭盖头,同饮交杯茶(土著以熟鸡一只代之),亲友捧热水一盆,内浮荷叶一片,请新人同洗手,而后举家全洗,是为“和气水”。晚间,除有善歌者“颂房”,无问亲疏长幼进入洞房谑语相嘲,进行“闹房”。搀奶奶替新娘卸首饰,请新郎解衣就寝所谓“送房”等活动外,另外尚有“偷房”一节,即新人入睡后,客中(多为青年)好事者窃听私语、窃取新人衣饰鞋袜,新人于次日必宴请始可索还。至此,婚礼大体告成。婚后三日“回门”,新郎去岳家称“新姑爷”,席间多遭姑嫂及平辈亲友戏弄,如不胜酒力,则被灌得酩酊大醉,饭碗内埋藏食盐、大椒粉,饭未食尽,身后却闪电似的将大碗饭扣入碗内,民间称此为“扣饭”,此风至今尚存。 30年代初,婚嫁旧俗先后在城镇有所革新,无需媒妁之言。男女双方在自行认识互相产生爱情,经一段时间的恋爱即议婚,有的不经订婚程序即结婚,以金戒指为聘礼,以示订婚纪念。时兴在报上刊登订婚、结婚启事。婚礼之日,城区有以黄包车或小汽车取代花轿。新郎着时装,新娘穿旗袍披轻纱,胸前佩戴红花,有未婚男女傧相相伴。司仪执掌婚仪程序,主婚人,介绍人(无介绍人的也需安排介绍人)相继致词,证婚人(亲友中有资望者或有地位的人士)宣读结婚证书(一式两份)后,依次用印(即盖章),新人交换戒指信物,互行鞠躬礼,致答词,并转向来宾鞠躬致谢。礼毕,鸣炮奏乐,摄影纪念,傧相伴送入洞房,设宴招待亲友,时称“文明结婚”。农村多沿老式婚礼,贫寒之家更为简略。
吴健雄,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吴健雄是吴家出生的第一个女孩。幼时的吴健雄长得眉清目秀,十分讨人喜欢。和其他许多小孩一样,在学习方面,吴健雄也是从诗文背诵、识方块字和算学起步的。在学习过程中,吴健雄已显现出颇不寻常的智力。
1923年,11岁的吴健雄到离家50里的苏州去读书。吴健雄就读的苏州第二女子师范是当时一所相当有名的学校。校长杨诲玉女士是一位很有眼光的教育家,经常邀请知名学者来校演讲。在这些学者中,给吴健雄印象最深的是胡适先生。其实,在胡适来校演讲之前,喜爱看书的吴健雄已在《新青年》等杂志上读过胡适的文章,对胡适非常仰慕。胡适来校演讲前,校长杨诲玉知道吴健雄的文章写得很好,又对胡适很崇拜,便说:“健雄,你一向喜欢胡先生的思想,这一次就由你来把演讲记录写出来好了。”吴健雄还记得,胡适那次演讲的题目是《摩登的妇女》,内容是讲妇女应如何在思想上走出旧的传统。
1929年,吴健雄以优异成绩从苏州女师毕业,并被保送到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吴健雄念的是师范,按规定要先教书服务一年,才能继续升学,但由于当时规定并没有那么严格,因此吴健雄在这一年当中,并没有去教书,反倒是进了上海的中国公学再读一年书,因而也有机会成为胡适的得意门生。吴健雄曾说过,在一生中影响她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她父亲,另一个则是胡适先生。
刚开始的时候,胡适并不认识吴健雄,虽然他知道中国公学有一个资质极其优异的学生叫吴健雄。有一次考试,吴健雄就坐在前排,考试是三个钟头,吴健雄两个钟头就第一个交了卷。胡适很快看完卷子,送到教务室去,正巧中国公学的两位名师杨鸿烈、马君武都在。胡适就说,他从来没有看到一个学生对清朝三百年思想史懂得那么透彻,于是给了她一百分。杨鸿烈、马君武二人也同时说,班上有一个女生总是考一百分。于是三人各自把这个学生的名字写下来,拿出来一看,结果三人写的都是吴健雄。
吴健雄和胡适的这段师生经历,不但吴健雄认为对她影响深远,而且胡适也曾在公开场合说过,这是他平生最得意、最自豪的事情。
20世纪30年代初,吴健雄开始大学求知生涯之时,物理学在西方正经历革命性变革。对于令人眼花缭乱的物理学进展,18岁的吴健雄虽然并不完全知晓,但她少年时念过关于居里夫人的传记,居里夫人是吴健雄崇拜的偶像。不过,她完全没有想到,不到20年后,自己会因为在原子核物理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
赴美留学
1934年,吴健雄从中央大学毕业,到浙江大学当了一年多助教。1936年,吴健雄得到叔叔的资助,准备到美国读书。吴健雄到达美国旧金山时,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已开学。当时一个叫杨的华裔学生,是中国学生会会长。他告诉吴健雄说,两个星期前这里也来了一位中国学生,是学物理的,可以带吴健雄参观物理系。那位中国留学生就是袁家骝,他是袁世凯的孙子,不过当时吴健雄并不知道他和袁世凯的这层关系。
当时的柏克莱,虽然并不像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名校有那么悠久的历史,却吸引了一批年轻而具有顶尖水平的物理学家,如发明和建造回旋加速器的劳伦斯,当时年仅35岁;后来被誉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当时才28岁。吴健雄很快发现柏克莱物理系有着无可抗拒的吸引力,这正是她梦寐以求的探索科学知识的圣地,因此她决定留在柏克莱。
1938年,当吴健雄正式开始做原子核物理实验时,这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1939年由塞格瑞指导吴健雄进行的实验,正是研究铀原子核分裂的产物,它的一项结果为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做出了重要贡献。1940年,吴健雄获得博士学位,她的学位论文发表在物理学界最权威的《物理评论》上。
由于在原子核分裂和放射性同位素方面的杰出贡献,当时吴健雄已成为奥本海默等许多大科学家心目中的“权威专家”。这时的吴健雄,已成为柏克莱的一个传奇人物,当地报纸对她有专题报道,中国国内也开始有人用“中国居里夫人”来称呼她。
少女情怀
年轻时代的吴健雄,虽然在外人看来沉默寡言,实际上却有着一颗炽热的心。对人生、对未来、对爱情,她都有着很高的期望。在青春时期,吴健雄曾因受到一位年轻博学、声名卓著的学者的关怀而顿生仰慕之情,这位学者便是胡适先生。
吴健雄对胡适的仰慕,及至后来胡适对吴健雄的赏识和照顾,都没有超过他们师生间的情谊。
吴健雄的爱情故事,是从1936年她来到旧金山并决定留在柏克莱念书后才开始的,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就是袁家骝。虽然是袁世凯的孙子,但袁家骝身上并没有多少公子哥的味道,相反,他自幼勤奋努力,还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在柏克莱期间,吴健雄和袁家骝同班上课,交往密切。由于才貌出众,在一大批研究生当中,吴健雄受到许多人的爱慕,其中一位便是后来在美国高能物理学界享有盛名、创立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威尔森。在威尔森的记忆中,那时的吴健雄出色而迷人,她总是穿着中国式的高领旗袍,十分正式。威尔森说,在他们住的国际学生宿舍中,几乎每一个人都被她的魅力所吸引。
不过,在众多追求者当中,吴健雄只对袁家骝情有独钟。1942年5月30日,在袁家骝的指导教师密立肯的家里,吴健雄和袁家骝举行了婚礼。
曼哈顿计划
美国原子弹的制造,出自一个被称之为“曼哈顿”的科学计划。这个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的计划,集合了当时许多第一流的科学精英,吴健雄就是其中之一。
吴健雄是参与曼哈顿计划的惟一的女科学家,她所从事的工作,更是该计划最为核心的部分。参与曼哈顿计划,一方面是由于吴健雄在核物理研究上已有重要成就,另一方面也由于奥本海默对吴健雄的特别赏识。也因为如此,吴健雄才能以一个初到美国、不具备美国国籍的外国人身份,参加到如此机密的国防科学计划之中。
甘为人梯
1956年12月24日,华盛顿飘起漫天大雪,机场被迫关闭,许多来往于华盛顿与纽约间的旅客,都涌向华盛顿的联合车站,改乘火车回纽约。在这个圣诞平安夜,一位身形娇小的中年东方女性,也挤在人群当中,独自买票坐上当晚开往纽约的最后一班火车,她就是当时已声名卓著的物理学家吴健雄。她的这趟旅行,是要将她的实验结果带回纽约,而这一实验结果,恰恰验证了两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帮助这两位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这是华人科学家第一次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早在1956年春天,吴健雄和袁家骝曾计划,先到瑞士日内瓦出席高能物理会议,然后再到东亚地区做一趟演讲旅行。就在此时,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杨振宁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李政道却向吴健雄提出,要求让袁家骝一个人前去,而让吴健雄前往华盛顿做实验,以验证他们的“宇称不守恒”理论。
这样,在华盛顿的国家标准局,吴健雄和另外四个科学家,开始了他们的实验工作。
1957年1月15日,经过艰苦的努力,吴健雄的实验多次证实了杨振宁、李政道的设想,她将实验报告整理成论文,寄到了《物理评论》。同日,哥伦比亚大学为这项新的发现史无前例地举行了一场记者会。第二天,《纽约时报》以头版报道了吴健雄实验的结果。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奔往吴健雄所在的实验室。吴健雄也接到无数大学和实验机构的邀请,要她去讲述她的实验结果。
这一年的10月,吴健雄在纽约州北部一所大学讲课时,突然接到奥本海默打来的电话。从奥本海默的电话中,吴健雄获悉杨振宁、李政道因为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奖。那时候还担任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所长的奥本海默,为此还特别举行了一次晚宴,邀请吴健雄和杨振宁、李政道等人参加。奥本海默表示,这次“宇称不守恒”定律有三个人功劳最大,除了杨、李之外就是吴健雄,他特别强调不可忽略吴健雄的贡献。随后在晚宴时,奥本海默特别安排吴健雄坐在他身旁,显示出对她的赏识和照顾。
对于吴健雄这种甘为人梯的精神,不少人表示赞赏,也有不少人为她打抱不平,其中就有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与吴健雄在哥伦比亚大学有长期同事情谊的史坦伯格。在他看来,没有吴健雄的实验结果,杨、李二人的理论只能是一种构想,吴健雄的实验结果改变了这一切,吴健雄应该当之无愧地与他们共同分享诺贝尔奖。
对自己未能获得诺贝尔奖,吴健雄多年来从无怨言,也从未公开表露过意见。直到1989年1月,史坦伯格在《科学》杂志发文对吴健雄的成就进行赞扬,吴健雄在给史坦伯格的致谢信中这样写道:“像你这样一位近代物理的伟大批评者,所给予我这样一个罕有的称赞,是比任何我所期望或重视的科学奖,还要更有价值。我的一生,全然投身于弱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也乐在其中。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
显然,对于未能获得诺贝尔奖,吴健雄心里一直有一种伤痛,但这并未阻碍她对物理学探索的步伐,人们也一直敬仰她在科学上的重大贡献。1997年吴健雄在美国去世后,中美双方媒体都以大量篇幅作了报道。吴健雄曾就读过的母校南京大学(前身为中央大学),以及曾分享过“吴健雄奖学金”的莘莘学子,对这位杰出校友的去世,也表示了深深的哀悼 。
黄道婆,李清照,清朝著名的女科学家王贞仪。
我国清代有一位举世罕见的才女,她不局限于一般才女吟红咏绿、弹拉赋唱,也不满足于巾帼英雄的跨马弯弓,却对天文、数学、地理、物理、医学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就是被时人誉为“当代班昭”的清朝著名女科学家——王贞仪。
王贞仪(1768~1797) ,汉族,字德卿,号江宁女史。原籍安徽天长县,后迁居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是清代著名的女科学家。
一、藐视封建礼教,敢为天下先
王贞仪于清乾隆三十三年生于江宁一个医生家庭。其祖父王者辅,字惺斋,曾任丰城知县和宣化知府,精通历算,著述甚丰。特别是他家藏书丰富,据说有七十五橱,这些书籍对王贞仪的成长有很大影响。
十一岁时,王贞仪随祖母去吉林为祖父奔丧,在吉林生活了五年,使她有机会阅读祖父丰富的藏书,增长了知识和才干。后来她又随同祖母和父亲去过北京、陕西、湖北、广东和安徽等地,游览名胜古迹,见闻颇多,也接触到不少社会实际。
王贞仪从小聪颖有大志,少年时代的她已经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女子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性格,突破了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束缚。当她十几岁时,就曾向蒙古将军的夫人学习骑射,史书说她“跨马横戟,往来如飞”,达到“发必中的”的程度。为此,王贞仪还得意地写下诗句:“亦曾习射复习骑,盖调粉黛逐绮靡”。她认为“同是人也,则同是心性”。强调学问并不是专门为男人而设的,女子的智慧并不比男子差,学成了一样有益于社会。她还曾以花木兰、大小乔等为题材,写下了《题女中大夫图》的长诗,抒发自己“足行万里书万卷,常拟雄心似丈夫”的胸怀。正是她这种羡慕男儿,渴望学习知识的欲望,使她后来成为清代著名的女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医学家。
同其他科学家相比,王贞仪在科学的道路上更要艰难。她要从事科学研究,就必须同封建迷信和封建伦理进行斗争。还在她刚开始钻研天文和做诗绘画的时候,就有一班封建卫道士嘲笑她。但是王贞仪没有屈服。她据理驳斥,坚持为科学开辟道路。她在一首诗中写道:“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顽强地顶住封建礼教的重压,不屈不挠地进行科学研究。王贞仪对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歧视和压力,置之不理,并为妇女在封建社会中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学习科学文化的机会而大声疾呼,充分表现出一个刚强的女性那种要求自尊、自强、自爱、自立、平等的崇高精神。
二、卓越的科学成就
历史上,日月食现象被蒙上神秘的色彩,甚至还被用来预测吉凶。为了揭开其中的秘密,王贞仪经常披风饮露,独坐户外,仔细观察星象的运行和变化。她用灯笼当太阳,圆桌当地球,镜子当月亮,在家中反复做模拟实验,终于搞清了日月食的原理,写下了著名的《月食论》一文。在该文中指出,太阳照耀月亮,月亮才有光。人们站在地球上去看,只有十五才能见到望(月圆),初一才能见到朔(月隐)。朔的时候,只要太阳和月亮近于黄白二道的交点,太阳光被月亮所遮,就会出现日食。由于太阳高,月亮低,相隔非常遥远,因此随观测者位置的不同,见到的食分(日食的程度)就不同。到了望,只要月亮进入地球的影子,就会发生月食。她所阐述的日月食成因的理论,同现代天文学认识的日月食原理完全一致。
地球是一个大圆球,站在地球“边缘”和下半球的人为什么不会倾斜和摔倒呢?这个问题对现代的人来说已是普通的常识。可是在当时,人们却很难理解。初出茅庐的王贞仪,经过仔细研究,对这个问题做了通俗的解释。她在《地圆论》中说,地上的人都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为正中,因此远看别的地方都是斜立的.似乎都该倾倒,实际都不倒,这是因为各地的人,头上都是天,脚下都是地。人们生活的地球,四周都是天空,对宇宙空间来说,没有上、下、侧、正的严格区别。这是一个很可贵的认识。
王贞仪博览群书,并批判地吸收。如当时一些历书将恒星年同回归年的区别说成了起于汉武帝进行太初改历的时候。王贞仪指出,这种差别并不是起于《太初历》,而是自晋代虞喜发现“岁差”以后才“天自为天,岁自为岁”。历书上还说,由于岁差,春分点逐渐东移。王贞仪指出,岁差引起的春分点移动是西移而不是东移。在我国何时产生“定气”的问题上,有人认为“定气”始于唐代历法。王贞仪批评说,这又错了。“定气”开始于北齐的张子信,其后隋代刘悼,唐朝李淳风和僧一行才测得更加精密了。王贞仪这些批评和见解,基本符合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实际。她这种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至今仍使我们钦佩。
明末清初以来,西方的各种天文学理论传到中国来了。王贞仪对西方的学说不是囫囵吞枣,而是有选择地使用。她既知道哥白尼的日心体系,也了解第谷的折衷体系(即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不动中心,日、月、恒星都绕地心运行,而五大行星又绕日运行)。她认为“西历虽至密,亦未能言概准,”“有所可行,即有不可行;有所是,即有不是。”生活在18世纪末叶的一位妇女,能有这样的见地,很是难能可贵。
她的天文学著作许多已被湮没,现在能看到的只有《金陵丛书》中的《德风亭集》卷五、卷六和卷七中有关天文历法方面的心得体会。如卷五中有《岁差日至辩疑》、《盈缩高卑辩》、《经星辩》、《黄赤二道解》;卷六有《地圆论》、《地球比九重天论》、《岁轮定于地心论》、《日月五星随天左旋论一、二、三》;卷七有《月食解》、《勾股三角解》等。
数学方面,王贞仪是以梅文鼎、梅珏成为中坚骨干的安徽数学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她在数学研究中,注意吸取包括梅文鼎在内的中西算法之长,改进概括,化繁为简,灵活运用,不受旧方法旧思想的束缚。她还善于逻辑推导,她的《地圆论》中提出“地”是圆球形六大理论时,并没有现代科学实验条件,而纯粹是从已有的天文知识和数学知识,用逻辑方法推导出来的。在数学方面她的主要论著有《历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重订筹算证讹》和《西洋筹算增删》等。
王贞仪还是清代有名的医学家。她从小留心向行医的父亲学习医学理论,不但精通医理,而且能切脉处方。在医理上,她第一次提出了五诀,同时提出治病用药八要。由于王贞仪重视医理与临床的结合,善于动脑,勤于观察,所以她的医学理论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据史书记载,因她医术高明,20多岁便有了“女中华佗”的雅号。
她在诗词文学方面也有建树。著有《德风亭初集》十四卷、《德风亭二集》六卷、《文选诗赋叁评》十卷、《女蒙拾诵》、《沈疴呓语》各一卷。
王贞仪25岁时与宣城秀才詹枚结婚,詹枚是王贞仪的好帮手,与王贞仪一起读书,并协助她整理书稿,还为王贞仪出版著作而四处奔走。
王贞仪是一位才华过人,兼通自然科学、诗文和医学的古代中国妇女的光辉典范,但29岁就英年早逝,不能不说是科学史上的一大遗憾。
我国历代学者对王贞仪的评价都很高。清代著名史学家钱大昕赞扬她为“班昭之后,一人而已。”
我们的“皖南川藏线”之旅,来到了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的“ 查济古村 ”,原名“查良镛”的 金庸大侠 ,祖籍就在这里。
查济古村始建于唐朝,距今有一千六百年的 历史 了,现存有元、明、清古建筑群二百余处,岑溪、许溪、石溪从村中穿流而过,四周蜿蜒起伏的秀美山峦环抱着这座古老的村落。
古村的桥虽多,但各有各姿态,有些桥的美令人过目难忘。
沿溪而上,被迎面相遇的第一座石桥——“财神桥”所吸引。这是一座“画风”很美的桥,寓意是“水流财不走”。
桥上是灰瓦白墙的“照壁”,写着“紫气东来”几个大字,旁边有“财神楼”,一棵身姿优美的树倚在桥边,桥下是清澈流淌的溪流。
“天申桥”,从桥下往上看为“两桥”,桥面则连为一体,是两兄弟为母竞孝而建,意为“兄弟同理连枝”,体现了家庭和睦的传统美德。
看过江南很多桥,此桥却格外令人动容。
有一座网红的“红楼桥”,因藤萝垂蔓袅娜倚水,被称为“ 一帘幽梦 ”。
这座建于明代的桥梁已有五百多岁的年纪,因桥上端曾建有三座“红楼”而得名。
我们到达那里时正值阳光直射,逆光处没有拍到“一帘幽梦”的倩影;
走到桥的另一侧,路面与桥洞恰好形成“弯月型”,边上是新修复的传说中的“红楼”,一棵碧绿的芭蕉,成为这幅画面中的“神来之笔”。
同行的友人知道村中有户人家的位置是“ 最佳观景点 ”,我们在楼上平台看到了整个古村的全貌,拍到了“门票”上那张标志性的全景图。
从这里俯视下去,眼前是一片鳞次栉比的灰白色民居,“马头墙”在蓝天下白得醒目,飞起的檐角尽显俏丽,有年代感的斑驳墙面诉说着光阴的故事,远处的一缕烟雾增添了朦胧的美感,穿村而过的溪流隔开了那些巷陌,群山环抱中的村落显得古朴而宁静。
整个村落的建筑是清一色的灰砖、黛瓦、白墙的色调。
原来,古时用色是有“等级”的,经商虽积累了不菲的财富,却不能使用“彩色”的雕梁画栋。而那些“黑、白、灰”的基调,其实更能彰显出大气、高级的“简约之美”。
著名的徽派“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在各个宅院里用到了极致。
村落里格局精妙的古建筑不少,个人觉得有两处更显特别。
1、宝公祠,雕刻的盛宴 。
宝公祠又名“ 敦素堂 ”,始建于明朝,为纪念中兴五世祖“ 查宝源 ”而建。国家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对这里的雕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其造诣可“媲美故宫”。
这出三进的院落布局讲究,按照朱熹在《家礼》中设计的模式修建。
进门后迎面是“ 明伦堂 ’,这里是族人们祭祀和议事的场所。两面的墙壁是“朱熹体”的“忠孝节义”四个大字。
三进处的院落为“ 寝楼 ”,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雕栏精致的石拱桥有凝重之感,抬头仰望四方的天井,又有豁然开朗之意。
2、二甲祠,翰林的家风,非同寻常。
站在二甲祠的街口,就被它飞扬的檐角、精致的雕刻迷住了。
这座祠堂是为纪念中兴六世组“ 查祈宝 ”而建,祠内木雕、石雕精雕细缕,“见木不见砖”是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清光绪年间,该村的“查秉钧”于戊戌年进士及第,殿试二甲考一等,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二甲祠因此得名。
查秉钧的儿子叫“查谦(1996-1975)”,是知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
查谦的儿子叫“查全性(1925—2019)”,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化学家。1977年全国能恢复高考,就与他作为科学家“敢言”下的倡议起了作用。
对于这座精美绝伦的建筑更深的感慨,是他们世代传承下来的凛然“学风”,翰林本人及他的子孙皆为“饱学”、“正义”之士,比财富更金贵的,是教养和思想。
我们穿行在古老的巷陌中,不时偶遇穿着旗袍或古装的女子在拍摄大片,路边有画家支着画架在写生。
秋日的阳光温暖灿烂,碧蓝的晴空下,灰白色调的民居古朴安宁,多彩的树林掩映着静静流淌的小河,河边有个老奶奶正在用古法制作豆腐。
村落里的日子是美丽的。
柿子红艳艳地挂在枝头,晴日的蓝天为它做底色,枯枝的脉络四处伸展着成为一幅“天然的图画”;
这里的“莲”应当不少,有摊位在出售红色、白色的莲子。一个镂空编织的竹篮里,盛放着红红绿绿的莲蓬,煞是好看,好似一筐“天然的艺术品”;
山里出产栗子,一路上不时有出售栗子的摊位,个头小小的“锥栗”摆在竹篮里,也是主人无意间摆放的一件“艺术品”。
村落里的日子是悠然的
这里的游客不多,古老的宅子里居住着“原住民”,他们按照自己的闲适节奏生活;巷子里有摇着尾巴的狗缓缓而过,处处显示出桃花源般的宁静安乐。
这是一处还没有被商业化打扰的古朴村落,安逸宁静,人文与风景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就是它最迷人的地方,也是旅行的最有意义之处。
婚后回门时,新郎新娘都应像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如女方需要隆重举办回门宴,新郎新娘应精心挑选回门礼服。
回门宴一般指女儿在出嫁之后回家探视父母,是汉民族婚姻的基本习俗。那么中式婚礼回门宴流程具体都有哪些呢,新人在回门的时候又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下面就随小编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一、中式婚礼回门宴注意事项
1、婚礼答谢宴并不是隆重的婚礼仪式,而是一个比较正式的答谢宴会,所以新人不用盛装出席,选一套能衬托出新娘气质的便装即可。答谢宴也不需要追求华丽或是盛大的场面,所以在花费上过得去就可以,选择美味可口的餐厅,相信朋友们并不会因此而感到不悦。
2、亲朋好友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参加婚礼的,新人用一场喜庆的、随意的、愉悦的宴会感谢他们,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有身份特殊的宾客,新人需要单独邀请他们吃顿饭,以表达感激之情。婚后去上班,公司里的同事,分发给他们一定数量的喜糖、喜烟也是一种礼节。
3、婚礼答谢宴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参加你的婚礼,但是也会托人带上他们礼金的亲友。所以为了表达你们的谢意,一场像样的答谢宴还是必要的,不需要那么隆重,但是一定要有新意,这样才会让温馨充满整个婚宴。
二、怎样办好中式婚礼回门宴
怎样办好中式婚礼回门宴——要点1.2
1、回门答谢宴即古礼中的“归宁大典”是整场婚礼中的最末一个章节这一基本点。如果连这些都把握不准确,那么肯定做出来的不是“正宗”的回门宴答谢主持仪式。
2、回门答谢宴席必不可少的要突出一个答谢主题,答谢谁啊?咋答谢?要有专门的仪式配合来完成,礼是规矩,仪是表现,一定要通过一定的仪式来展示,首席要谢谢天,谢谢地,(三拜),然后谢谢父母(三拜),还要谢谢来宾(三拜),姑爷与姑娘发喜糖仪式。
怎样办好中式婚礼回门宴——要点3.4
3、回门仪式上,得设计一个环节,回门宴一般指的是男方家办完结婚酒后,新娘回娘家宴请亲友宾朋办的酒宴,它突出的是新娘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恩与不
舍。新娘给父母的赠礼;新郎与岳父岳母的互动环节丈母娘总结出新郎的几个优点,以及丈母娘对新郎有什么要交待的。新郎做出承诺,并献花给父母,让翁婿之间
的情谊表达铺展开来。
4、回门仪式上,还得设计一个环节,让新郎官致答谢辞,并展示展示自己的才华(暗合过去归宁之旅夸官之意)。
怎样办好中式婚礼回门宴——要点5.6
5、最后提示大家,有些环节尽量不再安排:交换信物、交杯酒、拜堂!因为交换信物,交杯酒,还有拜堂仪式只能做一次,这是给对方的承诺,一诺千金,
代表一生一世,不必再许诺一次。香槟仪式代表了庆祝、蛋糕仪式代表旺盛的生育、拥吻代表亲密恩爱;可以在回门仪式上再次体现,但是不再是回门宴上的仪式部
门的核心结构。
6、回门宴侧重于欢快、团圆,整个仪式宴席要体现出来,这里有更多的民族民俗的东西可以展示,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戏剧表演可以在婚宴中穿插。
怎样办好中式婚礼回门宴——要点7.8
7、宴席的布置上要侧重豪华与喜庆,大红纱曼背景灯光舞美水晶T台,追光灯泡泡机彩虹机都可以用上,张灯结彩也可以,鲜花堆砌也可以,但尽量红色粉红为主,尽显豪华气派,但是一些过于西式的道具就免了。
8、在回门宴上,新娘此时可以不穿婚纱,而穿红色或者紫色晚礼服,旗袍。
三、中式婚礼回门宴流程——主持词
中式婚礼回门宴流程1.2
1、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受张恒夫妇的委托,为他们的女儿××小姐和女婿×××先生主持回门答谢喜宴,在这里我首先代表主婚人和二位新人,向各位亲朋好友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欢迎你们!
2、当宣城这片可爱的热土,金风送爽,硕果飘香的时候。当这个喜宴大厅,高朋满座,笑语满堂的时候,这里充满着爱的芬芳,充满着浓浓的祝福。今天是
一个吉祥的日子,一个喜庆的日子,是××夫妇的女儿回门的好日子。来宾们,你们带着深深的祝福来到这里,让我们把最衷心的祝福和最热烈的掌声送给向他们
吧。
中式婚礼回门宴流程3.4
3、他们的女儿××小姐和女婿×××先生以于20××年××月××日在××城举行隆重的婚礼庆典,今天××夫妇在此举行隆重回门答谢喜宴,一来答谢
各位亲朋好友对孩子多年来的关照,再者,是接受各位亲朋好友对一对新人美好姻缘的祝福。为此,首先让我们隆重请出出今天的主角:××小姐和×××先生幸福
登场。
4、亲爱的朋友们!来宾们,当两位新人走上典礼台的时候,当这爱情的焰火燃起的一瞬间,我们看到了世界上最伟大,最可爱的笑容,那就是妈妈的微笑和
爸爸的微笑。在今天亲爱的妈妈和爸爸,当你的女儿和女婿站在典礼台上的时候,我知道你们的心中是那样的激动和难舍,当我们来到这快乐的人世间,当我们发出
第一声最稚嫩的呼唤,爸爸妈妈,这一声爸爸妈妈就是天下所有的父母为之奋斗一生的动力。在这里请新郎看着你的岳父岳母,因为你们结婚啦,你的岳父岳母了却
了一个最大的心愿,他们的女儿结婚啦,而此时此刻,他们最想听到的是你亲亲地叫他们一声爸爸妈妈!
中式婚礼回门宴流程5.6
5、新郎,今天你站在这里,已经成为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在这里新郎---你是不是对着所有的来宾,你的岳父岳母,你的新娘,说上几句你最想说的话,好吗?(爸爸妈妈我们永远爱你们,新娘给妈妈献花和爸爸妈妈拥抱,新郎和岳父拥抱)
6、接下来我要请出一位客人,今天我们喜宴上最尊贵的来宾,那就是你们父母的领导为二位新人送上长辈的祝福!掌声有请。
中式婚礼回门宴流程7.8
7、×××先生,今天你来到美丽的宣城,已经把可爱的××小姐娶走,面对多年来含辛茹苦,为你培养了这么漂亮的新娘的岳父岳母和你美丽的新娘,还有所有的来宾,我想让你当着所有来宾的面,立下你一生一世永远不变的誓言,好吗?下面请×××先生宣读他的爱的誓言。
8、朋友们让我们为他们做证,让我们衷心的祝福他们,为了他们的完美结合,让我们再一次热烈鼓掌,祝福他们并肩走向美好的明天!
中式婚礼回门宴流程9—11
9、(新人斟满香槟)朋友们,这晶莹剔透的香槟塔,象征着爱情高贵、纯洁、甜蜜和幸福,二位新人齐心协力斟满这甜蜜幸福之美酒,象征着他们共同创造
美好的未来。这是他们对爱情的宣言,是对新生活的剪彩;也是所有来宾祝愿这对新人的祝愿,祝愿你们永远年轻,永远浪漫;更象征着他们未来的事业蒸蒸日上、
拥有黄金般的岁月和璀璨的明天。
10、下面有请新人的妈妈,向参加女儿回门喜宴的来宾致答谢词。
11、美好的时刻总是过得很快,还有很多美好的祝福要送给这对新人。但是吉时已到,下面让我们举起杯,倒满酒,共同祝愿这对新人的人生之路永远洒满阳光!同时也祝所有的来宾朋友家庭幸福,生活美满,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干杯!
城市印象作文
城市印象作文,相信这个主题一定勾起了你儿时的回忆,感受生活不要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作文更看作者的内心感悟,能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是需要一定的笔力的,下面就跟我一起来学习城市印象作文。
城市印象作文1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或明媚或浪漫或古老,它们是城市的名片。而我喜欢称它们“城市印象“,它们是每个城市的代名词。
世界上有一些城市闻名遐迩,吸引游人无数,让世界各地游览者趋之若鹜。也许有人不知道法国盛产葡萄酒,但是巴黎绝对是一个集时尚、浪漫于一体的大都市。也许有人不知道美国的现任总统是谁,但是纽约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金融中心。也许有人不知道中国有哪十二生肖,但是北京的故宫、万里长城肯定是令人向往的胜地。
暂且撇开那些距离遥远或名气太大国际都市,我想到的是我生长的故土,生我养我的江南小城——宣城。它永远是我最珍爱、最陶醉、最难以割舍的故乡。
我的故乡是皖南山区的一座的小城,山清水秀,不太大但也不算小,人口不多也不少,从城市规模来讲,它只是一个三线小城市。我的故乡——宣城,这个名称里包含了少有的江南小城的诗情画意,文人墨客的美丽诗篇,特色鲜明的古迹物产,因为是水乡,这又比其他山城多了一份水墨般的烟雨柔情。都知道江南是鱼米之乡,宣城也同样具有鱼米之乡的典型特色,有山有水、有稻谷有肥鱼、有蓝天有白云、有花香有绿树,虽没有都市的繁华与热闹,却有着一份自然与质朴、秀丽与清新。
宣城是一个很容易被熟悉、且友好来往的小城。宣城繁华的市中心不算很大,其实也不算小,因为来来去去逛多了就不由自主觉得有点小。到处可见人们操着一口干脆流利的“宣普”在大街小巷亲切地谈着笑着,其乐融融。每当我看到想到这样的情景,我的心里便觉得暖融融的。因为我就是在人群中一点一点长大的,人群中有我的父母亲、我的同学和我。我和我的亲人都是宣城人,这样的乡情是我最熟悉最眷恋最珍爱的,它流淌在我的血管里、刻在我的记忆中、并且在我的心中永远生长。
说到江南小城,也许你的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这样的一幅画面,在烟雨蒙蒙中,小石板桥头迎面走来一位身穿藏青色旗袍的美丽少女,手里撑着一把油纸伞,在微风中摇曳着浅笑低吟。看痴了桥旁边的一群少年,真是如水墨般的朦胧如鲜花一般的美好啊!我只能肯定这样的联想是有道理的,千百年来人们对江南女子的遐想都是如此,但并不适用于现在的宣城,现在的江南水乡了。宣城市区里连续不断地出现了林立的摩天大楼,现代化的`购物中心、一片片的高档小区,让人不得不感叹这几年的飞速变化,已使宣城走上了现代化的都市改造了。宣城有了合工大,有了国购广场,有了新宣中,有了必胜客,有了文明城的称号?这些变化自然使同为宣城人的我们关心鼓舞、心旷神怡,但我们也不会忘记江南曾经的小桥流水、烟雨朦胧的故事,这是历史的文化,也是城市的印象。
如果非让我说宣城的印象如何,我只想说“温暖”,是的,它很温暖。因此在宣城既能感受到农家田园般地亲切,又能找到繁华中心般的热闹,所以在我看来,家乡的一切都是温存的。
即使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开这里奔向远方,我也将带着故土的温暖去寻找梦想花开的地方,烙在我骨子里的印象必定与我同在,不死不灭!
这,就是宣城印象!
城市印象作文2
我去过许多城市,看过许多美丽的风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都在我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火红武汉
武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是一座火红的城市。在街上,你常常可以看见一群人走在一起谈笑风生,有的人讲到兴起之处,笑得脸都会红起来。如果你迷路了,他们都会十分热情地告诉你,替你指引方向。随意走入一栋居民楼,你常常可以看到两地的门开着,邻居相互串门咵天,更是常有的事。武汉就是这样一座热情洋溢的城市。
青绿神农架
一阵清风吹过,舒适的感受扑面而来。夏天的神农架,人们不会因炎热的天气而烦闷,如果玩得累了、渴了,还可以吃一个水润多汁的大番茄解解渴呢!站在高处,向远望去,绿色的树林满目皆是,抬起头仔细闻,还能嗅到一些清新的空气。夜晚,这里没有嘈杂的人声,不像其它城市那样热闹,十分宁静。这时,拿上一本书,坐在窗前,在明月的照映下,时光也变得更加诗意。
缤纷上海
一条大船从黄浦江中穿梭而过,上面布满了彩色的灯。外滩的露台上到处都能看见人的身影。拍照的拍照,聊天的聊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旁边就是繁荣的南京路,这条路上的店子很多,人们也都络绎不绝。到了晚上,上海将更加缤纷,东方明珠开启了明灯,到处都是五光十色的灯,让人应接不暇,这就是缤纷的上海。
这些城市都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让我流连,让我沉醉。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传统服饰与佛教服饰存在着怎样的区别? 2、僧衣的种类 3、道家与佛家的服饰有何区别?“莲花冠”是哪家特征? 中国传统服饰与佛教服饰存在着怎样的区别? 无论在中国的哪个朝代,从古至今,文化宣传一直是以艺术为最有效的宣传手段之一。服饰艺术也一种文化现象。在具有几千年历史...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老年人穿旗袍怎么穿出时尚? 2、想要酷酷的中国风旗袍,有哪些新中式改良旗袍店呢? 3、20岁女性适合旗袍吗?旗袍搭配需要注意哪些? 中老年人穿旗袍怎么穿出时尚? 中老年人要时尚,首先旗袍为短款,过臀至膝盖之间,款式到位了! 其次头发不是盘起,而是散开,可以卷也可以直。...
本文目录一览: 1、龙笛旗袍在成都王府井有柜台吗? 龙笛旗袍在成都王府井有柜台吗? 龙迪旗袍在成都王府井有柜台吗?在那里肯定是有柜台的,只是你没有光顾那个店而已...
本文目录一览: 1、改良后的国风旗袍真的美炸了!个性减龄,现代感十足 2、黑色盘扣短旗袍的优点 3、以前流行的那种全盘扣旗袍还会流行吗?为什么这几年流行拉链旗袍 4、现在旗袍上面的盘扣都有哪几种哦?盘扣也改良了吗? 5、赵丽颖穿旗袍美出天际,如何挑选合适的旗袍? 改良后的国风旗袍真...
本文目录一览: 1、李若彤是怎样把旗袍穿出少女感的? 2、李若彤穿旗袍大秀身材,肌肉线条太吸睛,曾因抑郁症拼命健身,你怎么看? 3、京剧人物的衣服和胡子都带表什么 4、求一部泰剧 蓝色旗袍美女用一条钢丝杀死大胡子 电影名字叫什么 5、为什么现在男人都要刮胡子而清朝男人留胡子 李若彤...
本文目录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