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
沪剧,上海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沪剧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在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他民间说唱的影响,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
清代道光年间,浦江一带的滩簧发展为二人自奏自唱的“对子戏”和三人以上演员装扮人物、另设专人伴奏的“同场戏”。1898年,已有艺人流入上海,并固定在茶楼坐唱,称作本滩。
1914年,本滩易名为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
沪剧是以表演现代生活为主的戏曲,其音乐委婉柔和,曲调优美动听,易于塑造现代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真情实感的艺术美。
2006年,沪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54。
扩展资料:
沪剧经典剧目介绍:
1、《魂断蓝桥》
民国三十年(1941)1月,上海沪剧社成立时首演此剧,编剧戈戈,导演严幼祥。解洪元饰罗伊,王雅琴饰玛拉。演出借鉴了电影、话剧的表现手法,与申曲传统相比有面目一新之感。
主要内容: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机空袭英国。贵族出身的军官罗伊与舞蹈演员玛拉邂逅,渐生爱情,并立海誓山盟。
罗伊出征后,误传阵亡,玛拉迫于生计沦为妓女。战争结束,罗伊与玛拉重逢,由于门第观念,有情人难成眷属。玛拉留书诀别,魂断蓝桥。
2、《少奶奶的扇子》
沪剧传统剧目。原为十九世纪英国王尔德剧本《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沪剧由许如辉根据潘家洵的翻译本《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改编、作曲。
主要内容为:港澳名交际花金曼萍,为寻找二十年前在襁褓中分离的女儿而来上海。经过多方探询,终于得知女儿杜曼萍的下落,但由于女婿徐志明深怕影响自己的名声地位,加以阻挠,金被迫同意不认女儿,只求能见上一面。
杜曼萍生日那天,金虽趁机与女儿相见,但终不敢相认。讵料杜曼萍却误认金为徐的情妇,一怒之下,离家出走,投奔同学刘伯英家。金曼萍深知刘的为人品行,劝说杜曼萍,二人正欲相偕离去时,恰巧刘伯英、徐志明和吴八等人到来。
金曼萍为了保持女儿的清白,宁愿自己受辱,急中生智设法让杜脱身。杜曼萍深感金曼萍的慈母心肠,亟图报答相救之恩。此时,徐再次加以阻挠,胁迫金曼萍,她只能含悲忍痛悄悄离开上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沪剧
沪剧起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
沪剧是汉族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上海和江浙地区。渊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清末形成上海滩簧,其间受苏州滩簧的影响。后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主要有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曲调优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擅长表现现代生活。优秀剧目有《罗汉钱》、《芦荡火种》、《一个明星的遭遇》等。
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沪剧初名花鼓戏,是上海及江、浙一带农村的田头山歌。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花鼓戏已有流行。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形成上海滩簧(当地称“本滩”)。本滩的形式是两个男演员分扮一男一女两个角色,这称为对子戏。全班只有四、五个人,伴奏乐器只有一把二胡,一副鼓板,一面小锣、可随地演唱。后来,又发展成同场戏,角色通常有三个以上,有专门的伴奏人员,整个班社有八、九个人,可以演出情节较复杂的剧目,并且已经有女演员了。戏班被称为支锥班,班中的男角称上手,女角称下手,以一生一旦居多,也有一丑一旦,乃至两个旦角的。早期戏班主要在乡间流动演出,后来又在上海的茶楼、街头演出。剧目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演员的装束都是清代的农村服饰,这些剧目后来被称为清装戏。
辛亥革命前后,本滩进入上海各游艺场演出,初期仍以坐唱为主,没有化装。随着班社的增多,规模也扩大到十人左右。20年代,本滩受到文明戏的影响,采用了幕表制,并发展为小型舞台剧“申曲”。30年代初,出现了大量取材于时事新闻和电影故事,表现城市生活的剧目,因剧中人物着西装,旗袍登场,被称为“西装旗袍戏”。这类戏的上演,使申曲逐渐采用了接近文明戏和话剧的表演形式,如采用新颖的布景,加强灯光、效果、音乐等,还吸收了一些文明戏工作者担任编导。30年代初,申曲歌剧公会成立,1934年改组为申曲歌剧研究会。到1938年,申曲团体猛增到三十个左右,有文月社、新雅社、施家班等。
1941年,成立了上海沪剧社,开始把申曲改称沪剧。这一时期的申曲受话剧和电影的影响很大,上海沪剧社上演的第一个剧目就是改编好莱坞电影《魂断蓝桥》。此后,沪剧上演了许多根据名著、话剧或电影等改编的剧目,小说如《秋海棠》、《骆驼祥子》、《家》等,话剧如《上海屋檐下》、《雷雨》等,电影如《乱世佳人》、《铁汉娇娃》(《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茅善玉领衔主演沪剧《雷雨》
40年代以后,沪剧在话剧和电影的影响下,建立了编导制度,表演上注意刻画人物性格,探寻唱、做、白的有机结合。演唱艺术方面,以最能表现个人演唱特点的长腔长板为主,出现各种流派。并将电影《桃李劫》改编成《恨海难填》,演出获得成功,同年被拍摄成戏曲影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沪剧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1953年成立了第一个国家沪剧演出团体——上海人民沪剧团(上海沪剧院前身)。广大沪剧演员、编导、乐师、舞美人员积极编演现代戏,出现了大批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剧目,如《罗汉钱》、《白毛女》、《星星之火》、《鸡毛飞上天》、《黄浦怒潮》、、《芦荡火种》、《红灯记》、《被唾弃的人》等,对提高沪剧的音乐唱腔、表导演水平和舞美推陈出新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罗汉钱》、《星星之火》被摄制成影片,影响较大。
文革后,沪剧逐渐得到复苏,著名沪剧艺术家重返舞台,焕发了艺术青春。沪剧舞台上陆续推出了一批新人、新剧目,如《金绣娘》、《张志新之死》、《日出》等。
1982年在上海沪剧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沪剧团,首任院长为丁是娥,现任院长为茅善玉。沪剧是上海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大都市的风貌,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出很强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沪剧艺术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演出市场日益萎缩,观众减少,沪剧从业人员收入偏低,出现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江南地区原有的数十个沪剧演出团体现在仅剩3个,以有力措施抢救和保护沪剧艺术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沪剧初名花鼓戏,是上海及江、浙一带农村的田头山歌。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花鼓戏已有流行。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形成上海滩簧(当地称“本滩”)。本滩的形式是两个男演员分扮一男一女两个角色,这称为对子戏。全班只有四、五个人,伴奏乐器只有一把二胡,一副鼓板,一面小锣、可随地演唱。后来,又发展成同场戏,角色通常有三个以上,有专门的伴奏人员,整个班社有八、九个人,可以演出情节较复杂的剧目,并且已经有女演员了。戏班被称为支锥班,班中的男角称上手,女角称下手,以一生一旦居多,也有一丑一旦,乃至两个旦角的。早期戏班主要在乡间流动演出,后来又在上海的茶楼、街头演出。剧目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演员的装束都是清代的农村服饰,这些剧目后来被称为清装戏。
辛亥革命前后,本滩进入上海各游艺场演出,初期仍以坐唱为主,没有化装。随着班社的增多,规模也扩大到十人左右。20年代,本滩受到文明戏的影响,采用了幕表制,并发展为小型舞台剧“申曲”。30年代初,出现了大量取材于时事新闻和电影故事,表现城市生活的剧目,因剧中人物着西装,旗袍登场,被称为“西装旗袍戏”。这类戏的上演,使申曲逐渐采用了接近文明戏和话剧的表演形式,如采用新颖的布景,加强灯光、效果、音乐等,还吸收了一些文明戏工作者担任编导。30年代初,申曲歌剧公会成立,1934年改组为申曲歌剧研究会。到1938年,申曲团体猛增到三十个左右,有文月社、新雅社、施家班等。
沪剧演出照
1941年,成立了上海沪剧社,开始把申曲改称沪剧。这一时期的申曲受话剧和电影的影响很大,上海沪剧社上演的第一个剧目就是改编好莱坞电影《魂断蓝桥》。此后,沪剧上演了许多根据名著、话剧或电影等改编的剧目,小说如《秋海棠》、《骆驼祥子》、《家》等,话剧如《上海屋檐下》、《雷雨》等,电影如《乱世佳人》、《铁汉娇娃》(《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40年代以后,沪剧在话剧和电影的影响下,建立了编导制度,表演上注意刻画人物性格,探寻唱、做、白的有机结合。演唱艺术方面,以最能表现个人演唱特点的长腔长板为主,出现各种流派。并将电影《桃李劫》改编成《恨海难填》,演出获得成功,同年被拍摄成戏曲影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沪剧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1953年成立了第一个国家沪剧演出团体——上海人民沪剧团(上海沪剧院前身)。广大沪剧演员、编导、乐师、舞美人员积极编演现代戏,出现了大批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剧目,如《罗汉钱》、《白毛女》、《星星之火》、《鸡毛飞上天》、《黄浦怒潮》、、《芦荡火种》、《红灯记》、《被唾弃的人》等,对提高沪剧的音乐唱腔、表导演水平和舞美推陈出新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罗汉钱》、《星星之火》被摄制成影片,影响较大。
文革后,沪剧逐渐得到复苏,著名沪剧艺术家重返舞台,焕发了艺术青春。沪剧舞台上陆续推出了一批新人、新剧目,如《金绣娘》、《张志新之死》、《日出》等。
1982年在上海沪剧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沪剧团,首任院长为丁是娥,现任院长为茅善玉。沪剧是上海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大都市的风貌,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出很强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沪剧艺术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演出市场日益萎缩,观众减少,沪剧从业人员收入偏低,出现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江南地区原有的数十个沪剧演出团体现在仅剩3个,以有力措施抢救和保护沪剧艺术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沪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沪剧初名花鼓戏,是上海及江、浙一带农村的田头山歌。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花鼓戏已有流行。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形成上海滩簧(当地称“本滩”)。本滩的形式是两个男演员分扮一男一女两个角色,这称为对子戏。全班只有四、五个人,伴奏乐器只有一把二胡,一副鼓板,一面小锣,可随地演唱。后来,又发展成同场戏,角色通常有三个以上,有专门的伴奏人员,整个班社有八、九个人,可以演出情节较复杂的剧目,并且已经有女演员了。戏班被称为支锥班,班中的男角称上手,女角称下手,以一生一旦居多,也有一丑一旦,乃至两个旦角的。早期戏班主要在乡间流动演出,后来又在上海的茶楼、街头演出。剧目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演员的装束都是清代的农村服饰,这些剧目后来被称为清装戏。
辛亥革命前后,本滩进入上海各游艺场演出,初期仍以坐唱为主,没有化装。随着班社的增多,规模也扩大到十人左右。20年代,本滩受到文明戏的影响,采用了幕表制,并发展为小型舞台剧“申曲”。30年代初,出现了大量取材于时事新闻和电影故事,表现城市生活的剧目,因剧中人物着西装,旗袍登场,被称为“西装旗袍戏”。这类戏的上演,使申曲逐渐采用了接近文明戏和话剧的表演形式,如采用新颖的布景,加强灯光、效果、音乐等,还吸收了一些文明戏工作者担任编导。30年代初,申曲歌剧公会成立,1934年改组为申曲歌剧研究会。到1938年,申曲团体猛增到三十个左右,有文月社、新雅社、施家班等。
1941年,成立了上海沪剧社,开始把申曲改称沪剧。这一时期的申曲受话剧和电影的影响很大,上海沪剧社上演的第一个剧目就是改编好莱坞电影《魂断蓝桥》。此后,沪剧上演了许多根据名著、话剧或电影等改编的剧目,小说如《秋海棠》、《骆驼祥子》、《家》等,话剧如《上海屋檐下》、《雷雨》等,电影如《乱世佳人》、《铁汉娇娃》(《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40年代以后,沪剧在话剧和电影的影响下,建立了编导制度,表演上注意刻画人物性格,探寻唱、做、白的有机结合。演唱艺术方面,以最能表现个人演唱特点的长腔长板为主,出现各种流派。并将电影《桃李劫》改编成《恨海难填》,演出获得成功,同年被拍摄成戏曲影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沪剧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1953年成立了第一个国家沪剧演出团体——上海人民沪剧团(上海沪剧院前身)。广大沪剧演员、编导、乐师、舞美人员积极编演现代戏,出现了大批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剧目,如《罗汉钱》、《白毛女》、《星星之火》、《鸡毛飞上天》、《黄浦怒潮》、《芦荡火种》、《红灯记》、《被唾弃的人》等,对提高沪剧的音乐唱腔、表导演水平和舞美推陈出新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罗汉钱》、《星星之火》被摄制成影片,影响较大。
文革后,沪剧逐渐得到复苏,著名沪剧艺术家重返舞台,焕发了艺术青春。沪剧舞台上陆续推出了一批新人、新剧目,如《金绣娘》、《张志新之死》、《日出》等。
1982年在上海沪剧团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沪剧院,首任院长为丁是娥,现任院长为茅善玉。沪剧是上海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大都市的风貌,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出很强的生机和活力。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沪剧艺术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演出市场日益萎缩,观众减少,沪剧从业人员收入偏低,出现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江南地区原有的数十个沪剧演出团体如今仅剩3个,以有力措施抢救和保护沪剧艺术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都说上海人喜欢看越剧,其实,越剧来自浙江绍兴的嵊县,并不是上海的地方戏。真正可以称为上海地方戏的则是沪剧。
沪剧源于江苏吴淞江、黄浦江一带农村的民歌小调,吸收弹词等曲调后形成为一种滩簧调。 先是两个人自奏自唱的对子戏,后发展成三个人的同场戏,在到庙会搭台唱戏时称为“唱高台”,演唱的剧目有《卖红菱》、《借黄糠》、《阿必大回娘家》等清装戏。辛亥革命前后进入上海,易名为“申曲”,但仍是坐唱形式。后又把电影《孤儿救祖记》改为申曲,又增加了上海的文明戏演员,逐渐改为幕表制、增加布景软片,并开始改编文明戏。30年代后又演出了《孟丽君》、《玉蜻蜓》等。同时又根据时事新闻编演了《阮玲玉自杀》、《姐妹花》等“西服旗袍戏”。1941年成立“上海沪剧团”,才正式改名为沪剧。因此剧种采用江、浙长江三角洲一带的方言,生长、流行于上海及附近的杭、嘉、湖一带,所以属于上海地方戏,因上海境内的黄浦江又名春申江或申江,申也就成为上海的别名。因古称上海境内的吴淞江下游人海处为沪渎,沪也就成了上海的简称。可知,无论是沪剧,还是申曲,都是上海地方戏的意思。
上海沪剧团的第一个戏就是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魂断蓝桥》,接着又排演了《雷雨》、《秋海棠》、《家》、《上海屋檐下》、《骆驼祥子》、《乱世佳人》等中外名著,同时涌现出杨月英、石筱英、杨飞飞、解洪元、丁是娥等一代沪剧表演艺术家。1953年成立了上海沪剧院,又编演了《鸡毛飞上天》、《罗汉钱》、《星星之火》、《芦荡火种》、《一个明星的遭遇》等,使沪剧成为擅长编演现代题材的年轻剧种。后起之秀的茅善玉等也成为深受江、浙一带观众喜爱的新一代的演员。
本文目录一览: 1、沪剧的由来。 2、为什么说沪剧是上海的地方戏? 3、上海的戏剧是什么 4、沪剧的历史沿革 5、沪剧起源于什么 沪剧的由来。 沪剧初名花鼓戏,是上海及江、浙一带农村...
本文目录一览: 1、沪剧的由来。 2、沪剧的历史沿革 3、沪剧起源于什么 4、上海的戏剧是什么 5、为什么说沪剧是上海的地方戏? 沪剧的由来。 沪剧初名花鼓戏,是上海及江、浙一带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