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旗袍(旗袍睡美人)

qipaousa7个月前Activity 活动2

本文目录一览:

安意如 妙玉爱玲

看张·爱玲画语(张爱玲逝世十周年祭)-妙玉爱玲

《红楼梦》里妙玉是个独人,为世人所厌。书中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李纨命宝玉去乞梅,说得格外分明:“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她。”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宝玉去给妙玉回礼,路遇邢岫烟,又借邢岫烟之口将她放胆品评一番,说她:“放诞诡僻”,“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

花两个晚上读完了刘心武的《红楼望月》,没有大的意外,但小小惊喜还是有的,恰似长长午睡后慵懒地伸个懒腰,不甚紧要却很能叫人满足。关于秦可卿的探佚是主流,但可卿之死谈得过多,只是一溜地看下去,及看到“元春之死”,“妙玉之死”有种拾遗补缺的舒畅。毕竟他是下了心血的,虽然文法上写得通俗鄙陋,和红楼差了天上地下,但在细节上却能看出下了一定的功夫。为妙玉、元春雪恨,恨那高鹗,蓄意改动红楼,害了多少红颜公子蒙怨受屈,真真死不足惜!

他对妙玉的研究便能当得一个“好”字,探佚她为报宝玉和贾家知遇之恩而去找忠顺王爷,以财宝才色动其心,最后与之同归与尽。这个写法真是好!

妙玉虽是“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但这样的红颜真是侠烈。有始有终也不枉来世上一遭。

今日之清高女子也多喜欢妙玉,爱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亦不觉得天生孤癖有什么不好,大抵是现在物易近人难近,哀鸿遍野到处是孤独。妙玉所为,转了几百年后,竟可为世俗接受,乃至成为风尚,可叹。

我看爱玲亦像妙玉,天生颖悟,是金玉质。出淤泥而不染,其心坚韧,经岁月磨折而无损其辉。世人言爱玲皆是清高孤寒,世俗难近。

一九五二年,上海召开第一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爱玲应邀出席。在全国一片蓝布和灰布中山装的大潮中,她赫然背弃了这种装束,在旗袍外面罩了件网眼的白绒线衫,淡漠地坐在后排。即使普通依旧桀骜,给人“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此时的打扮,尽管由绚烂归于平淡,但在一群蓝蚂蚁的对比之下,依旧是触目惊心的。

有人说她冷漠,其实她面寒心热。譬如在外滩看见警察打人,忍不住气塞胸膛,一气之下,想去做官,或者做主席夫人,给那警察两个耳刮子。

又譬如,作家柯灵当年被日本沪南宪兵队关押在“贝公馆”里。贝公馆坐落在贝当路上,是美国学堂旧址,原来是雪白的建筑,碧绿的草地,纯净得像天堂。对门是庄严肃穆的国际教堂,紫酱色的斜屋顶,墙上爬满长春藤,幽雅安静,是情侣散步的好地方。日本人选了这么一处来做现世地狱,叫人两相对比更是忍不住毛骨悚然,从骨子里透出阵阵阴风。

柯灵虽侥幸没有受武士道精神的洗礼——严刑拷打,却听够了被害者受刑时那种锥心刺骨的号叫声,体察了伍子胥过文昭关一夜白头的焦灼无奈,心神俱损。

隔了不久他被释放,有“刚从死亡线上脱险,对那个环境感觉特别灵敏,觉得人世真是美好”的感悟。回到家里,知道爱玲曾在他蒙难时去探问,自是感动不已,“当即用文言复了她一个短笺,寥寥数行,在记忆里是我最好的作品之一。原因是平常写作,很难有这种激动的心情。”常言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爱玲偏偏是你富贵我不沾你,你受难我亦不怕去看你,可见其仁侠重情。

患难不相忘,亦不避嫌弃,那真是无可言说的知己之恩。彼时柯灵虽没有明言,但用文言复信可见其慎重。名士之风悠然可见,其感激之情,也不可言喻。

我读《今生今世》,胡兰成也写到这一段:“爱玲与外界少往来,惟一次有个朋友被日本宪兵队逮捕,爱玲因《倾城之恋》改编舞台剧上演,曾得他奔走,由我陪同去慰问过他家里,随后我还与日本宪兵说了,要他们可释放则释放。”

事情并不希奇。只是读了柯灵的文章才知道,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当年救他的就是爱玲。原来她只是兀自做了,完全没有张扬。时隔四十年才知救命之人,柯灵于是“产生了难分难解的复杂情绪。但是对张爱玲的好心,我只有加倍的感激。”古人遭难蒙人搭救只是一句“救命之恩,没齿难忘”。柯灵想必也是这样的感觉。

施恩不望报正是中国的侠义。爱玲是侠女。

她是天生的贵族,亦是真正的贵族。红尘冷漠湮灭不了她温热善良的心,世间曾有爱玲,是我们的幸!

她本就是妙玉。虽然到头来仍是“红尘肮脏违心愿”,到底没有“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的慨叹。

爱玲比之妙玉是幸运的,因她活在我们的时代。

蛮荒故事

       金老汉抹掉嘴边的干粮屑,抖了抖沾满灰尘和汗渍的褪色布挎包,被毒辣的太阳晒得一边连声叹气,一边继续踏上山间小路。前方,莽苍的灌木张牙舞爪地突出自己的尖刺,密集的烂松果、碎针叶铺满这条被无数先祖用脚步开辟的道路。

        金老汉顾不上蒸腾的残余暑气,甚至顾不上田里亟待收获的熟透的花生。他是杨家三兄弟的舅舅,在世世代代的传统中,舅舅是兄弟矛盾最有话语权的裁判,是纷争的调解员,是誓约的公证人,这样的角色似乎来自于“旁观者清”的义理。来自于血脉的责任感促动着他大清早便动身前往县城,找杨守仁谈判。他怎么也没想明白,那个坚强懂事的孩子为什么会把一身技艺牢牢把死,一点都不教给正要自立的弟弟。

        杨守仁是三兄弟的老大。杨家父亲是外村人,读过书,有些积蓄,但妻子跟人跑了不知去向,自己又过世得早,只留下三个孩子跟奶奶生活。杨家父亲过世那天,金老汉看着三个侄儿和半屋的书籍直犯愁,老太太时而火上浇油般颇显疯癫地喊着“不活啦不活啦”,时而指着金老汉大骂:“你们家的贱种把我儿子克死了!”金老汉刚要发作,便被侄子杨守仁拉住。那时,杨守仁眼神中的求助意味和隐隐的坚毅让金老汉相当可怜。金老汉帮着草草料理后事之后,卖掉了藏书和屋子,给了县城里的裁缝一大笔钱,让守仁当学徒。那年,守仁十二岁。

        之后的故事,在金老汉眼里,是几乎完美的发展。守仁学成出师,开了一家自己的小铺子,下到被单枕套,上到锦缎旗袍,守仁拿着剪刀踩着踏板,大而灵活的双手宛若翻飞起舞,不久就能做成。有闲钱定做衣服的人并不多,但好在守仁手艺过硬,渐渐积累了一些忠诚的回头客,细水长流,日子也就慢慢好过起来,且在县城置办了一处新屋。一晃,守仁的弟弟杨守义也到了当立之年,他拿着腊肉烧酒去找哥哥学艺,不料吃了闭门羹。到铺子找守仁,守仁斜睨一眼,手中的活也不停下,对守义的要求只说“知道了”,便让人送他回村。

        至于原因?守义不知道,金老汉不知道。

        守仁自己也未必知道。

        金老汉擦着额头上的汗,辛苦跋涉的同时,守仁歪坐在自家宅子里的太师椅上,桌边放着新式收音机,单田芳极富磁性的声线演绎着《三侠五义》。杨守仁眯着眼, 一边听,一边算着淡季的账。单田芳讲完一节,声音转低,报着“下回,《真名士初交白玉堂 美英雄三试颜查散》”,守仁呲笑一声,啪地站起,似是讽刺地摇摇头。他对白玉堂向来没什么好感。

        白玉堂仗义疏财,文采斐然,又急公好义,嫉恶如仇,这样完美的角色让守仁并不相信世间真实存在。毕竟,他接触的,更多的是师傅那样的人。

        师傅第一次见被金老汉送来的杨守仁时,便嫌恶地勾起嘴唇,露出黄牙,止不住地摇头。师傅嫌守仁手大如蒲扇且龟裂粗糙,实在不是做裁缝的料,对守仁说,“庄稼汉不守着贱命,来此白费力气作甚”,眼睛却瞟着金老汉带来的细软。金老汉拉着守仁跪在地上,好话说了一箩筐,又加了一把皱巴巴的钞票,才总算让师傅答应收下这个学徒。

        守仁学徒时,熟悉的客人喊他“闷葫芦”,一来是师傅不让守仁在客人面前说任何话,二来是无论春夏,守仁都用旧布衣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状似葫芦。客人只道是他畏寒,其实,守仁只是想遮伤。他的身上,全是师傅打出来的骇人的伤口。这也是令他一生咬牙切齿的痛苦回忆。

        师傅脾气古怪,十分严苛,且常常无故发火。守仁刚学时,师傅不许他上手,只让他看。师傅把剪刀使得嘎吱作响,缝纫机手轮又转得飞快,守仁看不清,往前凑了一步,却被师傅劈头盖脸打来:“什么贱东西,别污了布样!”守仁被打得七荤八素,口鼻流血,想出门擦拭,又被师傅喝住:“你不看?以后也别进来!”于是,守仁忍着疼,在边上苦站了一整天,手艺丝毫未领会,倒是落下了烂鼻子的毛病。

        等守仁看到有所领悟,师傅开始让他用缝纫机。那台老缝纫机极难操作,手轮沾了铁屑,不用力就转不动,多用力又伤布料,守仁做坏了许多衣服样。每当这时,师傅便拿藤条簌地抽来,给他算着浪费布料的价钱,毫无疑问,当日的饭是没得吃了。有一次,守仁连着饿了三天,眼冒金星,实在踩不动踏板,师傅也不说话,却将守仁的手臂放在缝纫机的刀口下,作势欲轧,守仁惊惶大喊,急忙抽了出来。师傅又拿起藤条不要命似的抽:“这不是还有劲?踩!”   

        被饿了不知道多少餐之后,守仁总算能做出正常的褂子了。可到这时,师傅做旗袍这样复杂的衣物时,反而不让他看了。有一天,听到客人闲话,守仁才明白为什么:师傅怕他学了技术,另立门户抢生意。

        他几次和金老汉说,金老汉都是理所当然的样子。用他的话来说,不挨点打,学不来真本事。守仁实在没办法,只能偷了师傅画的旗袍草图,一遍一遍地临摹。那天,守仁在床边磨炭笔,只听门传来令人绝望的吱呀声。师傅看着满床的图纸,怒不可遏,一脚蹬在守仁脸上。这次,守仁没被踢蒙,他咆哮:“我在学做裁缝!为什么罚我!”或许是这样的气势吓到了师傅,或许是守仁十五岁的身躯已经有了些让师傅忌惮的力量,这一次,师傅竟没有再打守仁。师傅变形的五官拧在一起,迟疑片刻后,扑上来把图纸撕扯得粉碎,重重跺脚,炭笔也变成一堆乌黑的炭灰。

        到守仁十六岁的时候,他手上功夫一点也不比师傅差了。得益于年少在铺子里沉默寡言时对客人的观察,他一瞥,便能知晓客人的体型和身材,做出来的衣服不须过尺,也能贴合舒适。守仁裁缝技艺渐渐熟练,可他十二岁时眼睛里那种坚毅的神光却再也没有出现了。

        那天,一笔特殊的订单送到了守仁面前——师傅的婚服。师傅形容龌龊,四十多岁还没结婚,而这次据说是师傅攒够了钱,不做裁缝了,便偷偷买来了一个女人。根据古老的约定,裁缝的婚服是不能自己做的,于是,便交到了守仁手上。守仁对师傅毕恭毕敬,表示一定尽多年所学做到最好,师傅只是嗤笑:“穿得上就行,不指望你。”

        守仁不以为意,反而做得更加认真。他第一次用尺子细细地量师傅和师娘的身形尺寸,第一次如此慎重地挑选布料。师傅看了这态度居然有些欢喜,便放松下来,放任守仁在缝纫机前勤勉劳作,自己去饮酒赌博。守仁做得仔细,细节之处总请教师傅,询问意见,师傅不胜其烦,挥挥手便走。师傅在时,师娘噤若寒蝉,师傅离开后,她却总忍不住凑近看那些被裁剪得规规矩矩的布料。守仁也因此和师娘说了几句话,被客人撞见,总免不了闲话,师傅听了也不生气,只是和酒客大声地说,“贱人和贱人自是有话聊。”

        成婚那天,守仁帮着师傅穿上蓝色中山装,做工考究,竟有点笔挺潇洒的味道;师娘穿的虽是红袄裙,形制却有所不同,守仁参考了西方的裙装,用细铁丝做了裙撑,若凤冠霞帔。师傅却并不满意,因为新娘总是面带惶恐,让他在酒局十分尴尬,憋了几分怒意。客人散去,守仁跪拜磕头告别,师傅将杯中剩下的酒一饮而尽。该入洞房了。师傅酒意正酣,又被这新娘不争气的样子养了火气,手上力气极大,猛地把新娘推在地上,新娘撞到桌角,吃痛一声,殷红的鲜血接着便从额角流下。师傅开始解衣,领口的扣子却牢牢固定,似乎是缝死了。“狗日的崽子,做事没半分可靠!”师傅咒骂守仁道,又急着脱衣,只好把这扣子向外用力一拉——扣子没有脱落,师傅的领口却收紧了,一丝冰冷锋利的触感贴住了他的喉咙。师傅疑惑地低头,却发现新娘不知什么时候站了起来,捏着那颗扣子,开始旋转它。

        “你领子里的铁丝,比我裙子里的细。”

        女人进了监狱,根据她自己的交代,她趁丈夫熟睡时,用裙撑里的铁丝割断了他的脖子。

        守仁在太师椅上闭眼躺着,似乎做了很长的梦。门口,“咚咚”的扣门声传来,他知道,金老汉来了。收音机里,单田芳的声音叹息道,“宁给穷人一口,不给富人一斗咯。”杨守仁的脸抽了抽。

        敲门的声音更急了。

        “穷人,就该穷到死。”

        他暗暗想着,终于站了起来。

        即使过了二十年,徐解放驾驶大货车迎娶新娘的故事还是被栎林的众人津津乐道。

        徐解放作为独子出生在典型的小农家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场从小岗村席卷而来的土地变革中,徐解放的父亲终究没有熬过缺粮的寒冬,死于饥饿和病痛。在徐解放为父亲披麻戴孝时,村里传来分田到户的消息,于是,在欢欣的海洋里,徐解放家恍若一座被遗落的肃穆孤岛,用白绸缎、纸花圈隔绝了所有的喜悦。这样的经历让徐解放一生都感到与周围环境微妙的不协调。人口少,分得的田地也少,母亲自从父亲下葬之后,也变得木讷呆板,只能种一些油菜和甘蔗,勉强支撑起生活开销。

        徐解放在饥饿和困顿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但坦白来讲,徐解放自认为过得很快乐。没有父母的管束,他过得比绝大多数孩子都自由。十四岁时,他照常在学校的破烂矮墙后捡牙膏皮换糖吃,却听见一阵由远及近的轰鸣。他抬头望去,只一眼,心便随着那轰响一起跳动了:那是一辆吉普车!这是他只在连环画和收音机里听说过的造物,是他以为一生都没法见其真容的遥远传说,此刻却扬起尘土,破风而来,飒爽地出现在他的眼前。不消说,这样刚强的物体立刻让少年的徐解放着了迷。等他透过有裂痕的前挡风,看到车上军装笔挺的那个人时,更是惊喜地喊了出来:“小叔!”

        说是小叔,其实和他心性相似,两个人的关系相较于亲戚更接近朋友。小叔十八岁就考取军校,成为了当地少有的大学生,徐解放每每向人讲起这些,总会不自觉地挺起胸膛。思绪转动间,小叔已从车上下来,笑着一拳捶在徐解放的肩上:“走,送你回家!”徐解放高兴得有些眩晕,他多希望这是刚刚放学,小叔的吉普车从那些平素眼高于顶的同学面前经过,自己在车上向他们招手,留下一大串惊愕的私语。来不及多想,他已经本能地拽动车门门框,却不见动静。小叔哈哈一笑,拨开他的手,轻轻握住车门拉杆,向外一拉,伴随着好听的“嘎哒”声,车门打开。徐解放有些脸红,低着头坐上了座位。

        这是他从未有过的体验。他偷偷骑过同学的自行车,那时,乡间混着泥土气息的风扑面而来,使他感到一种自由;而那种自由不及此时的十分之一。在上下起伏的颠簸中,矮房、老树向后倒去,眼前的景物飞快驶来,又立刻被抛在身后,成为不断远去的质点。他完全忘记了这些天同学的欺侮、老师的责骂、母亲的敷衍,思绪从未有过地飞上了天空,俯视着这生活了十四年的土地,强烈地涌起了对更远、更广阔世界的向往。他想走,想离开家中的那口老井,想踏出这一片熟悉到有些厌倦的土地,想像那些武侠小说里的人物一样,像小叔一样,出人头地,然后衣锦还乡。

        转眼间,徐解放到了家门口。小叔故意长长地按了喇叭。听到动静的邻居比母亲更先出门,他们艳羡的眼神对徐解放的心灵来说是最合适的养料。母亲终于缓缓打开大门,困惑地看着这一切,也终究只是困惑——这让徐解放有些不甘心。“姆妈!这是汽车!”解放的声音似乎带有一些祈求的意味。母亲弓起身子,轻轻“噢”了一声,便进了门,招手让小叔和解放也进去。徐解放感觉自己的喜悦有什么地方破碎了,却说不上来。

        小叔回村的这些天,徐解放一放学就跑到小叔家,央求小叔教他开车。小叔在父母面前一边大声喊着“不行”,一边偷偷拉走徐解放,带他上车,教他启动、离合、油门、刹车。徐解放从未如此认真地学习过某样事物,以至于上课时,他都踢着课桌,拿课本当方向盘,不断地复习。课上是枯燥的英文单词,徐解放早已把思绪放飞到了小叔描述里的“公路”。

        徐解放十六岁了。当然,他没考上高中。不过,这正如徐解放所愿。他跟母亲商量后,跑到县上唯一一家汽修铺当学徒。说是汽修,其实主要还是修自行车——汽车实在太少了。徐解放干得倒也凑合,老板也喜欢这个机灵能干的小伙,便常常支使他做些杂活,以此给他加钱。老板家做新房时,徐解放帮忙搬建材,骇然发现老板被砖瓦砸中,倒在血泊中。他背起老板,飞也似地跑向修车铺,骑了辆刚修好的自行车,奔向医院,终于把老板救了回来。老板心善,感念徐解放救自己一命,便给了他一大笔钱——这笔钱足够让他在乡下造起一栋气派的三层小楼。

        徐解放拿到钱后,学着老板的样子,抽了一整包烟。终于,他写信给小叔,说明了自己的决定。

        小叔欣然支持,随回信寄来的,还有一大叠钞票。

        这天,徐解放的表哥在村头打完麻将,刚出门,便看到原处尘土遮天。他皱着眉辨认那尘土中的庞然大物,逐渐呆住了:那是一辆卡车!车声轰响,柴油发动机的声音在村庄上空回荡,盖过所有的鸡鸣犬吠、家长里短。表哥注视良久,等看明白车上人的样貌,错愕地大喊:“解放?”

        徐解放停稳车,轻巧地从车上跳下。“你叫我,还是叫它?”他拍着自己的车。

        这是一辆解放牌货车。

        徐解放实在太喜欢这辆车了。笔直的线条、钢铁铸造的前盖、粗犷的保险杠、漆红的车身、大马力的发动机,这辆货车的每一个部件在徐解放眼里都是贴合且壮美的。它横着停在小小的院子里,每次开出,总要在门口垫上许许多多的石块,来跨过乡土上随处可见的沟壑。闲时,徐解放总会拿着抹布,提着水桶,绕着这辆卡车,搜寻沾染灰尘的位置,细心地擦拭;他有时会跨步跳上驾驶座,爱不释手地抚摸方向盘、手刹和档位,有时候甚至会打开窗户,躺在座椅上午睡。不消说,下车时,徐解放也会认真地把登车阶梯擦得锃亮。

        那时,改革开放似乎在小农经济的土屋里开了一扇天窗,那一代被刺眼的阳光照射得躁动不安的年轻人纷纷放下农具,走向远方,想要开辟属于自己的梦想。作坊、化工厂、车间,这些新鲜的事物蛮横地闯进偏安一隅的栎林村,瞬息打破了那曾被认为亘古不变的枯荣循环。田间的作物依然倔强地生长着,但它们身上,不再承载那么多的一家生计,也不再汇聚那么厚重的期望。这样的变革,为徐解放带来了数不胜数的运单,那时,没人在意他是一个拿着假证的“娃娃司机”,大家只知道,他有着一辆“解放”牌货车,方圆几十里唯一一辆。当小农经济哺育的人群走上开办工厂、企业的道路,来源于血脉传承的老乡信任让他们无条件地选择徐解放作为自己的物流。

        开家具行的徐向明是徐解放最忠实的客户。每次,徐解放把车停在徐向明的院子里,一起卸货、清点时,徐向明的女儿总在门后或啃甘蔗,或剥玉米,好奇地看着。徐解放跑长途时,思绪一如在小叔车上一样,天马行空,肆意流转。可渐渐的,徐向明女儿的样子不断地出现在他的思绪里,他看着副驾驶空空的座椅,竟有些期盼她能坐在身边。那时,这个女孩清澈的眸子恍若两个磁极,所有的思绪从她而起,由她而终。徐解放觉得,自己大概是喜欢她了。

        腊月,徐解放向徐向明提亲。徐向明欣然应允。

        正月,徐解放开着村里唯一一辆“解放”牌卡车,在车头处悬了喜庆的花球,货仓里是新打的家具、新织的衣物,上门娶亲。这般娶亲的动静对栎林村的众人来说实在新奇,甚至有邻村的跑来凑热闹。女孩羞赧地被簇拥着,拥挤中还丢了一只鞋,一时顾不上,只好踮着脚在泥土地上一路小跑,费力地登上徐解放的副驾驶。徐解放颇为时髦地亲了女孩一口,换来徐向明一声含笑的大骂,众人一片起哄的叫好,以及新娘红到耳根的脸颊。他启动汽车,轰鸣声盖过了众人的鼓掌,火红的车身就这样载起了两个人小小的希望。

        婚礼后,看着妻子光脚在登车阶梯上留下的小脚印,徐解放终究没舍得擦。

        也许是这次婚礼的轰动效应和宣传效应太过显著,大家仿佛看到了崭新的致富道路。栎林村购置卡车跑货运的年轻人渐渐多了起来。徐解放见了这些,也不在意,有时还热心地教开车。邻里有运货需求的,偶尔雇请新人,总遇到开错路、丢货、联系不上之类的问题,不胜其烦,最后还是选择口碑最好的徐解放。徐解放为此而自豪。其他跑货运的年轻人没有运单,只好离开村里,跑远路,去南昌甚至福建接单。有一次,徐解放和妻子散步,看到土墙上的广告:“去南昌,里(礼)拜二8点,亭子”,徐解放哈哈一笑,对妻子说,这肯定是送货的钱不够,只能载人赚点外快。妻子捏了捏徐解放的手,说你也可以。徐解放不屑地嗤了一声,说自己不喜欢和人一起开车,况且运货的钱也早就够了。其实,羞于说出口的是,副驾驶是他只为妻子留的。

        几年后,栎林村边骤然建起了一座工业园。这座工业园属于半国营单位,汇聚了化工、纺织、药品等一系列当地急缺工业,规模相当庞大,需要足够庞大的运输力量来保证每天的原材料消耗以及产品运出。另外,由于工业园的国营背景,如果应聘运输队成功,意味着拿到国有编制,实现老有所养,这在栎林村人们的心中无疑是“铁饭碗”。徐解放却为此发愁:他的驾照是假证,肯定无法通过资质审核,另考一个的话,一来时间来不及,一来会暴露自己多年非法行车,后果难料。

        犹豫时,工业园的运输队已经组建完毕。许多后于徐解放买车的栎林村年轻人都如愿被聘用,资格最老的徐解放只能吸烟解闷。

        后来,工业园规模越来越大,许多栎林村自营的工厂都被并购,货运行业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徐解放苦心经营的老客户不是转行,就是迁走,还有的做大以后,不再敢用资质有问题的徐解放,甚至对他敬而远之。徐解放找关系补考货车驾照、拿到运输许可以后,几乎所有的周边运单都被他人瓜分了。

        这天,徐解放的车上没有货。一方面,他不再能接到运单。一方面,他是载着妻子去医院检查。妻子怀孕了,双胞胎。

        医生笑眯着眼恭喜时,徐解放笑得很勉强。

        货运行业本身就赚钱不多,养家糊口对于以前的徐解放来说还不算难,可新添两个孩子,订单又不再景气,这让他无所适从。开车回家时,徐解放第一次感觉,自己一直以来开车时的欢快和放松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压力和苦闷。

        徐解放开始接散单,开始跑很久很久的路,去码头,和那些神色木然的司机一起,等待一个可能的运单。他不再那么细心地照料自己的解放车,车胎因为常年的奔波早有裂纹,传动轴也在重压之下不再笔直,火红的车身早已布满灰尘。他开始跑跨省的单,一连好几天奔驰在高速公路上,他开始开得漫不经心,偶尔瞌睡。所幸,妻子很理解他,在家帮人做绣工,补贴家用。

        那天夜里,徐解放接了散单,跟着一辆车一起运钢筋。他的车因为年代老,疏于保养,在路上抛了锚。前面的车自顾自地开着,好像并没有发现徐解放。他只好开大灯,鸣喇叭,想让队友帮忙。谁知,队友正在瞌睡,徐解放的动静把他猛地惊醒,以为发生了险情,重重踩了一脚刹车。徐解放的脑海一片空白,很久之后才明白发生了什么:车后的钢筋带着巨大的惯性,凶猛地击穿钢板,撞进驾驶室,把司机洞穿,血流从破裂的车窗汩汩流出,司机甚至没能发出一声惨叫。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完笔录,怎么回到家的。他的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再也不开货车了。可是,到家中,看着做绣工扎到手正在包扎的妻子,和妻子鼓起的肚子,徐解放终究没有说出口。

        从那以后,徐解放开车便加倍谨慎。可偏偏,越担心,事故发生得越快。

        那是一个阳光正好的下午,徐解放运了一车电子元件。这笔单子重量小,价值高,徐解放接得很痛快。少有的好心情让他不自觉踩高了车速。过急弯时,他感觉前胎一滑,接着整个车体侧翻出去,重重撞开护栏,滚倒在路边的田地里,留下一路的钢铁碎渣。被交警救出的时候,徐解放依然浑身发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万幸,徐解放只受了轻伤。当他打算通知老板,告知意外的时候,空空的货仓让他瞬间瞪圆了双眼:“货呢!货呢!”

        他听围观的人说,这里是事故多发地,附近村有人专门蹲守倾翻的货车,捡走翻出的货物。他报了警,可是,民警搜查的时候,面对的又都是一张张无辜的脸庞。

        回到家的时候,孩子出生了。那些天,家里回荡着孩子的哭声、老板追讨损失的破口大骂声、民警的调解劝告声,和妻子撕心裂肺的喊叫声。徐解放一言不发,好像老了二十岁。

        几年后,徐解放的小叔复员,回乡拜访亲朋。小叔看到一道佝偻的身形蹲在矮墙边用白漆写着什么,皱着眉,认出来后,却欣喜地喊着:“解放!”

        徐解放有些木讷地抬头,看到小叔,拘谨地笑了笑,露出难看的皱纹,终究没有说出一句话。

        矮墙上写着,“去南昌,每礼拜三早八点村口,徐解放”。

午休时做梦梦见一只狗穿旗袍是怎么回事啊?

按理来说呢,你这个梦十分奇怪,因为穿旗袍是很少见的 ,描述也不是很全,我只有把有关狗的解说给你 1、梦见被狗咬,将会受到仇人的攻击,或思重病。 2、梦见狗咬,凶兆,遭人暗算或攻击。梦见照看狗,预示和朋友关系良好。 3、梦见母犬和小狗在一起,朋友会带来好处。 4、梦见小狗,表示会和邻居、同事、学校的朋友为了小事发生口角。 5、梦见自己养狗,意味着家人是最关心自己的。 6、梦见打狗,预示因为自己的过失会对忠于自己的人产生怀疑。 7、梦见听到狗吠,会受到敌人的侵略,古代的预示是人鬼来求食。 8、梦见狗扑咬自己,会与朋友发生意见分歧,受到孤立。 9、梦见被狗咬,将会受到仇人的攻击,或思重病。 10、梦见狗咬,凶兆,遭人暗算或攻击。梦见照看狗,预示和朋友关系良好。 11、跛子梦见狗,预兆朋友软弱无能。 12、梦见狗跟在母犬后行走,朋友心怀不测。 13、梦见狗死了,意味着忠实的好朋友或助手要离开人世。 14、梦见摆尾的狗则表示有人可能对你正在隐瞒一些事,小心被出卖。 15、梦到与狗说话,表示与妻子或部属有口角。 16、梦见狗追孔雀,会负债,常受债主的搅扰。 17、梦见狗咬主人失财凶,将于朋友发生争夺,可能会有被欺诈杀害危险,是破费大笔钱财的前兆。 18、梦见不友善的狗表示人际关係会恶化。 19、梦见狗朝自己走来,会交上好朋友,在困境中能得到朋友的帮助。 梦见自己养狗: 家人是最关心自己的。 梦见狗向自己叫: 朋友关系将会恶化。 梦见听到狗叫: 敌人要骚扰自己时,朋友会前来预警。 梦见狗朝自己走来: 交上好朋友,在关键时刻助自己一臂之力。 梦见狗咬自己: 和朋友会发生分歧,受到孤立。 梦见狗追兔子: 能识破骗局,避免损失。 夢見不友善的狗 表示人際關係會惡化。 夢見擺尾的狗 表示有人可能對你正在隱瞞一些事,小心被出賣。 夢到被狗咬, 表示會會遭受攻擊。 夢到與狗隻說話, 表示與妻子或部屬有口角。

作文范文

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因为小溪,江海才得以深远;因为蓝天,太阳才更加灿烂;而正因为有着甘居幕后工作着的人,才有了舞台上表演者的绚烂。

年末的十二月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张灯结彩的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行人微笑的脸庞。班级中的新年班会马上就要举办了,我的心底暗暗期待着,希望能成为主持人中的一员。

作新年班会的主持,是我憧憬已久的一件事。漂亮的服装、优美的发音,还有观众的目光……已经主持过几次升旗仪式的我,想必可以入选吧。

想象着自己在台前主持的样子,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然而,消息传来,我是主持稿的撰稿者。“那主持人呢?”我几近焦急地问,但,我并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

心仿佛沉到了冰冷的海底,似乎已经看到别人在台上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而我却只能在一旁,静静地、默默地欣赏。

思想间,目光瞟过了一件旗袍———那是我曾在文艺节演出时的服装,思绪不禁回到了从前。那一日登台演唱前,在后台等候。没想到,后台竟如此热闹。道具组、催场组、化妆组……大家都马不停蹄地忙碌着,虽然身处幕后,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美滋滋的笑容,仿佛自豪地说:“纵然自己只是一个幕后工作者,但能默默地为演出尽一份力,也一样快乐,一样值得骄傲。”

想到这里,我不禁释然了。我坐到书桌前,开始静静地构思。能写出一篇精彩的主持稿,难道不是一样令人骄傲吗?

甘居幕后、愿做陪衬,是一种胸怀,一种气度,更是一种精神。也许,当我坐在台下看着主持人念稿时,我一样会为自己是个幕后工作者而感到快乐。

想到这里,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茉莉花正在飞扬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专心听课,忽然一声闷响从教室外传出。紧接着是一个小小的身影,哦!原来是那多日未曾见面的祖母。同学们的目光都聚集在她的身上,她招了招手,示意叫我出去。我红着个脸在众人目光下走出了教室。

祖母和譪的摸了摸我的头,眼睛眯成一条线的说:“好久没有回老屋了吧!今天回去看看吧!”我这才意识到由于初三学业重,我已好久没有与祖母相聚一堂了。我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对着祖母会心的一笑。放学过后……

老屋真的老了。

我推开那扇破旧的门,迎面而来的是祖母那和譪、慈祥的面容。她沏了杯茶,茶的清香顷刻间飘香满屋。我品了品那茶,“祖母,是咱家的茉莉花开了的后晒成泡的茶吧!”她摇了摇头,用手指导了指导那长在青苔上的含苞待放的茉莉。

日落了下来,月光悄悄的爬上树梢。我向祖母告了别,便又高兴的走了。

老屋真的老了。

再推开那扇破旧又学生的门时,迎面而来的早已不是祖母那慈祥的面容了。但,她的香气似乎还残留在这间充满着加快的屋内。留下一段不朽的传奇。

踏进屋内,再也没有了以往的欢声笑语。只有那夏夜会鸣叫的虫子,怕我一个人寂寞,正在为我唱起了《欢乐颂》。与之前还有所不同的是,生长在青苔石上的茉莉开了。清香的气息布满了整个屋内。

啊!祖母,你看到了吗?那茉莉花开了啊!突然,心头充满了信念。她似祖母从未离开过。对啊!祖母就是那株茉莉花啊!风儿轻轻的吹过,香气在我的鼻间飘过,它是那么的柔情,那么的舒适。

我来了,一株开得最盛的茉莉望着天上的白云朵朵,风儿正在轻轻的歌唱,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静寂,祥和。

我带着那一株茉莉心中轻声的呼叫:啊!祖母,你看到了吗?那茉莉开了啊!正在风中飞舞,您看到了吗?

我带着祖母对我的爱,踏着月光的幽静,温步回了家。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暖暖日光,我来一来最暖的。奇山异水,我享受着人间最重的——爱。

我终于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

当耳边传来:“你直升上二中了”的声音,喜悦的泪水,早已如山洪暴发般喷涌而出。模糊了的双眼前,又浮现出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我也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夏末的燥热,扰乱了我的心思,无心学习,那就看书吧。我端起一本《意林》,倚在床头,细心地品读起来。“来到了初三,学习和班级里的工作全面压上,我人累,心更累,是时候放松一下自己了”我心想。

可就像童话故事一样,每当主角想过上平静安宁的生活时,总会有不识时机的大反派出来捣乱。而这次的反派,是我父亲……他大步流星地走上前来,一把将书从我手中夺了过去,重重地砸到了地上。他紧咬嘴唇,双目瞪得溜儿圆,用那因愤怒而颤抖不已的手指着我,歇斯底里地咆哮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这里看闲书!回你房间学习去!”我被这暴风骤雨般地话语镇住了,可心中愤怒的火焰已熊熊烧起,“我认真听讲、仔细完成作业、对待班级和学校的工作一丝不苟,现在只是累了,却连休息的时间都不容有吗!”我拍床而起,双目紧盯父亲的眼睛,一字一顿地叫喊:“不,我就不去学习!”

暴风雨的前夕总是宁静的,房间里一片死寂,可能父亲也没想到我的抵抗会如此强烈,但随即他就做出了响亮的回应,“啪”的一声,我被重重地扇了一巴掌,脸上顿时泛起一片火辣辣的红。我沉默了,转身冲回了房间,把自己反锁在里面,任凭委屈的泪水在脸上留下深深的泪痕……

或许我曾十分地不理解,为何对我如此严厉。可是等到我经历了直升的洗礼,那准备材料时的彻夜不休,那面试时的艰难困苦,以及那等待结果时的无尽煎熬,都在我心底烙下了深深的刻印。我也终于理解了拿破仑的那句“最困难的时候就是最接近成功的时刻”。

父爱如山,沉稳而又庄重;母爱如水,潺潺流入你的心田。或许你从未说出口,但我终究会明白你的良苦用心。

风 雨

如果人生是一次漂流,那么家就是一只小小的船;如果人生是一次远航,那么家就是温暖的港湾。因为家中有爱,有爱就有阳光,我就是在家中爱的阳光下成长起来的幼苗,从未经历风吹雨打。

但是,一场车祸,彻底地改变了。

这一场车祸发生在我的妈妈身上,如果可以,我情愿发生在我身上。

那一天晚上,阴雨菲菲,我很迟才回到家。我一走进家门,马上感受到了不妙的的气氛。家里缺少了妈妈的脚步声,唠叨声,缺少了爸爸的烟味儿,也缺少了姐姐的抱怨声,只有弟弟一个人在看电视,饭菜也没有煮……

“到底发生什么是?”我心里七上八下,弟弟一句话也不说。望着阴沉沉的天空,月亮没有出来,风“沙沙”地吹着。

“难道……我不想想,我更不敢想。”

一会儿五婶过来了,她说:“你妈妈出事啦,你知道吧?”

“什么事?”我更加害怕了。“她出车祸了,并不太严重,别担心……吃饭了吗?不到我家来吃?”

我摇摇头,但愿真如五婶所说的吧!妈妈会没事吗?她要是没事就不用去医院,不,五婶说她没事,一定会没事。

我心里很难受,泪水簌簌地流下,一声不吭地去做饭了。

一会儿,姐姐回来了。看着她红红的眼,我更伤心了,默默地吃饭,做功课。然后,我一个人悄悄跑到月光下,望着空旷的星空,清冷的月光。泪花一直在我眼眶里打转。

姐姐说,她很害怕,妈妈流了很多血……

回想起四婶也曾经曾经出过车祸,堂妹不吃不喝,心里难受得连饭也咽不下去。

周末我去医院陪妈妈,望着妈妈满脸岁月的创伤,我再也忍不住,回过头去,泪水大滴大滴地落在地上……我终于明白了家里没妈妈的脚步声,唠叨声是多么地凄清,经过这次风雨,我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就永远不能开放;航船如果害怕风雨,那它就永远不能到达彼岸;人生如果害怕风雨,那就永远不能成长。

既然这样,那就让我们勇敢地面对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吧,请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之后有彩虹”!

沿路的风景

仍旧是这条路,这条通往学校的路。一直以来,它披着重重的尘埃,让人无法看清它的光彩。沿路抑或终点,我找不到风景。

可是这一天,它变了模样。红白石砖覆盖着原来赤裸的土壤,温和地压抑着,这土壤便不再有漫天黄沙的冲动,红白的色彩点缀着曾经单调的景色,让沉默的街道有了幽默的情调。我踏上这条道,与大地心肉相连。葱茏的绿色也取代了以往的荒芜,尽管没有春天吐芽的初生绿意,也没有夏季丰茂的盎然战意,但它们直挺挺地伫立,兢兢业业地环绕着土地,让人踏实。我倚在一颗树旁,感觉到未来有了一点不一样,漫漫长路,沿途是否终于有了这亮丽的风景。

一眼望尽,我在路途发现了他们。他们有着黑玫瑰一样的皮肤,历经艰辛而依旧坚定的眼神,铁铲,锤子一些工具静置其旁。我看得呆住了,是啊,这风景就是像他们这样的人创造的,为了完成一次这样的风景,他们要遭受多少次来自烈日的炙烤呢,他们耗费了多少青春呢?他们是远道而来的农民工,他们是这风景的创造者,他们也是时代的奠基者。也许他们没有很遥远的梦,只希望给家庭带来未来,于是来到这他们陌生的城市,闻着这沉重的城市的气息,做着他们那卑薄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存在,就是这座城市的根,没有他们,这座城市的风景,高耸的大楼,艳丽的闹市,葱郁的绿化也就会轰然破碎。他们的心维系着家庭与国家,让彼此心脏的跳动,激情而有力。

这条路是一道风景,他们——那些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更是风景。他们就像春季,大地回暖,生机勃发,一切生与希望整装待发:就像夏季,朴实厚重:就像秋,情意绵绵,硕果含羞:还有冬,傲骨铮铮。

仍旧是这条路,可我明白了为何而走,因为是通向未来。

如果没有他们来源

曾经想过如果没有他们的话,会有多么自由,就再也没人管着我了。但是失去了,又会使我更加懊悔,于是,我学会了慢慢适应他们的啰嗦,习惯享受他们给我不一样的爱。

如果没有他们的话,我就可以无拘无束的做自己想做的事,疯狂地玩个痛快。不用担心回家会被骂,也没有那么多的“不行”,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的美事,光用想的都要偷着乐了吧。也对,没有那一堆烦人的话。看电视看到睡着了为止,吃零食吃到肚子塞不进,玩游戏直到不耐烦,如果又没人来说你,岂不亦乐乎?

但是如果没有他们,我却感到了空前的孤独,偌大的屋子,只剩我一个人,就算玩得再快活,也感觉不到以往的快乐。我清楚地意识到心中一片空虚,好像少了什么似的。我明白了,这个家就再也没有那种幸福与安详了。

我还记得每个寒冷的冬天,总是有一个人早早地为我准备着热腾腾的饭菜,总是有一个人不厌其烦地说着一些话,虽然听起来很厌烦,但是其实我一直都明白,这些话都是因为关心我才会讲出来的。在烈日下,寒风中,也总是有一个人,为了我们,在辛勤地工作着,难道我会不明白他们的辛苦,难道我不会无比心疼吗?每一个天气转凉的深秋,都还是他们不断地叮咛我,还帮我披上暖和的衣服,这股暖流使我感到无限的力量。

因为如果他们能够多花一点时间去了解我,多一点时间去关心我的话,就不会对我一无所知。我也不会什么话都不敢对他们说了。我们之间缺少了沟通交流,难免我们之间会有代沟。所以我想做什么事他们都不清楚,结果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阻止我,使我常常很伤心。于是我才开始盼望着他们不在的日子,盼望着自己一个人在家。

我又何尝不会像帮他们分担家务,我也知道他们有多辛苦,我也承受了很多的压力,我也很难受,你们关心过我吗?我睡得很晚是因为我的睡眠已经严重不足了,你看见过我在夜里痛苦地辗转反侧吗?我不想失去他们,虽然我有时候很伤心,很想他们消失,但是只要想到他们对我的爱,我就开始后悔了。

如果没有他们,虽然我会得到短暂的快乐,但是我失去了被关爱的感觉,我相信他们还是爱我的,我相信没有他们我会更伤心的。我希望他们能够多关心我,我何尝不想要和你们在一起享受幸福美满的家庭。爸爸妈妈,我不能没有你们,我终究还是爱你们的。

希望你们能够多陪陪我。

我不再为孤独愁怅来源

任庭前花开花落,看天外云卷云舒。

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一句话,它很传神地表达出一种恬淡自由的心境。可每当我细细咀嚼,反复玩味,我总感觉其中有一种滋味,它叫孤独。

是的,我好孤独。其实真正的孤独并不是流落荒岛,耳边只有海浪击石的声音,而是身处闹市人群却不知向谁打开心门……也许优异的成绩并没有为我增添光荣与喜悦,反倒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把我与快乐阻断。为什么?我不要羡慕的眼神,我只希望和同学们平等、自在地嬉戏、欢笑……我像泰戈尔笔下翅膀被绑上金子的小鸟,我飞不高;我也时常陪着林妹妹“眼空蓄泪泪空垂”,浅斟低吟着“他年葬侬知是谁”,只因我孤独。

可是,那个平凡的雨天,将一切改变。

“轰隆隆!”班上顿时炸开了锅,因为天气骤变,俄顷风定云墨色,大雨倾盆。个别胆小的女生捂紧耳朵,紧抿双唇;一部分带着伞的“诸葛亮”为自己的神机妙算窃喜不已。而我则是百无聊赖地想着地上能否长出一把伞护送我回家。呵呵,放学的铃声如期而至,我呆呆地望着窗外的雨帘,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正打算冒雨前行,咦?怎么没雨?一抬头,便看见一把红通通的伞,一转身,便看见一张红彤彤的笑脸。她说:“一起走吧!这样淋回家,啧啧,你打算给医院捐款啊?哈哈!”于是,我们相视一笑,两颗心迅速靠近。那把伞不仅为我挡风遮雨,也为我打碎了那个孤独的囚笼--从此,我不再孤独,因为有她,我最好的朋友。

因为友谊的滋润,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我们一起欢笑,也曾误会争吵;我们会一路奔跑着大声喊出心中的抑郁;我们也曾躺在一张床上互相倾吐着两个小女生的私房话……3年的时光转瞬而过,一如流水,是她用热情融化了我心中的冰天雪地。我们即将离别,可我已不再孤独。那属于我们的美好时光,像一双温暖的手,将快乐捧至心灵的最高点,永不坠落。

孤独已化为一缕轻烟从我窗前飘过,而我的祝福,何时能像枝头的栀子花,盛开在你的心田。

最 美

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风景,美如一道精彩的虹。

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风景,美如阳光般灿烂。

是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在我心中始终都是那样的美丽,一种朴实的美丽,一种让人深感幸福的美丽。我走在你风景如画的长廊,呼吸着一种甜蜜清新的空气。你不知道,你宛如一束带露的鲜花,在我心的庭院里洒落一地温馨。我看到自己的天空里飘着七色的彩霞,闪耀着灵动的美。

我一直在你爱的长廊漫行,你是一幅柔美的画卷,象一幅朴实深沉的水墨山水,常常让我感动于那样一种淳朴深沉的美丽。

我想你并不知道自己在我心中到底有多么的美,有多么的重要与珍贵。从来不曾对你说过我爱你,我的笔尖也难以流淌那种爱的美。但我知道,你在我的生命中,象冬日里那束温暖的阳光,象夏日里那缕清凉的风。我很感谢我的生命里有你,穿越时空的隧道,依然可见夕阳西下彩蝶翩然而去带走一串银铃样的欢笑,水风车流转的故事就象耐人寻味的童话。红霞样的枫林中飞舞的落叶铺满一地快乐的记忆,连同你斜倚树杆的姿势以及散文诗淡淡的墨香依然清晰如昨。

我踩着你的足迹迈在人生的征途,你是我生命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有着花一样的馨香,雨露一样的甘甜,阳光一样的温暖。

你知道吗?你在我心中就象是一本内涵丰富的书,我一直用心的读你。把最精彩的篇章珍藏在心底。你那深沉的爱,那温暖的呵护,让我觉得自己不曾长大。

从来不曾说爱你,可你一直是我心中最爱的人。从来不曾告诉你你是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一道让我深感幸福的风景,一道让我牵挂着淡淡忧伤的风景。

我很幸运我的生命中有一个你,因为有你我的人生变得更加美丽与幸福。我会珍惜这份浓浓的深情。我知道在我人生的路上会有很多的风景,而你,永远都是我心中最美的那一道风景。

我的世界因你而美丽

我的世界,那片十七岁的绚丽的天空,因为有你,才如此美丽。

打开记忆的天窗,回眸曾经的最美——

喜欢清晨那条金灿灿的校道,斜眼望去,有的只是你那熟悉的摩托车的影子,说你是全校最尽职的老师,并不过分。喜欢黄昏时天边那个迷人的夕阳,远眺校道,那熟悉的影子又在一次映入眼帘,我潸然泪下。不为别的,只为我的世界有你,只为你的早出晚归,全身心只为了学生。

喜欢那些在学校用餐的中午,失去午睡的你为我们摆放桌椅,为我们开风扇驱热,为我们清理被践踏过的教室,你与我们平起平坐,我们一起讲故事,一起开玩笑,一起谈心……

喜欢中考前那些夕阳西下的黄昏,因为有你,我们的教室多了几个奋战的身影;因为有你,我们的坚持从没放弃;因为有你,我们的约定成功地实现。

当你撇下“老师”的架子,弯腰为我们仔细耐心地拾起那早已被遗忘在角落的碎纸,我哭了,不为别的,只为我的世界有你的身影,那个弯着腰从不高高在上的身影。

感伤于午写时的你趴在桌上小憩,为了批改两个班共100多篇作文,你竟用方便面代替了午饭,然后耐心细致地为我们批改作文,直到上课,拖着疲惫的身体,您脸上写的却不是疲倦,而是辛苦后的微笑,对于学生,您从未把自己的伤感带到课堂上,每当看到你黑着的眼圈,我总是默默哭泣,不为别的,只为有一个不知道是全世界还是全宇宙最好的老师。

感动于你对任何学生都一视同仁,你用健壮的双臂,捧起一个又一个稚嫩的孩子,拾起一颗又一颗幼小的心灵。我们都喜欢围着你转,喜欢看到你笑,其实,我们都爱你,爱你,爱得无法自拔,爱得不知所措……

感动于你中考前那一条条感人的短信,你说你不累,不辛苦,可我却哭得一塌糊涂,只为你的付出,默默的付出;感动于你中考后那一条条安慰的短息,你说要站起来,要重新开始,你说你没哭,可我却哭得面目全非,只为有你的陪伴,一直以来的决不放弃……

那些细腻的瞬间,那些转角的温馨,让人难以忘怀,让人回味无穷,让人感激不尽。

你说,这是责任。是的,这是责任,这是超越一名作为教师的责任,是常人无法理解的责任。责任,这个抽象的名词,你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向我诠释得淋漓尽致,是你让我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感动。

爱,是信任,是敬佩,是崇拜,是爱戴,是感恩。我说过,我爱你,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

岁月可以抹去一切,却永远也磨不去我对你深深的爱。一年来,你教我如何用文字去记录父母的点点滴滴。而现在,我却惊呼,这么久,我却从未用发羞的文字在小小的世界里写下你的背影,写下关于你的一切与一切。

七夕习俗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缂丝七夕乞巧图轴拜织女

“拜织女”

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 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巧果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历史上各朝代则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于七月七日设汤饼。唐朝的节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进斫饼,并订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七夕同时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据说一种以松柏为药材的秘方,这种神奇的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调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长十年的寿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此外,还有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均号称为长生不老的仙药。比较实用的药方有晒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了。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各地异俗

拜七姐广东——七娘会

在广东,最重视七夕节的是清代、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间多称“拜七姐”。据参加过民国年间的“拜七姐”活动的老人回忆,广州西关一带,尤为盛行“拜七姐”。活动一般是在少女少妇中进行(男子与老年妇女只能在一旁观看,并行礼祭拜而已),预先由要好的十数名姐妹组织起来准备“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将一些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让它们发芽。临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凑起一些钱,请家里人帮忙,用竹篾纸扎糊起一座鹊桥并且制作各种各样的精美手工艺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厅堂中摆设八仙桌,系上刺绣台围(桌裙),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及女红巧物,大显女儿们的巧艺。有用剪纸红花带围着的谷秧、豆芽盘,盘中点着油灯,灯光透出彩画薄纸灯罩,艳彩夺目;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兰、茉莉、素馨及其他鲜花插在铜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难辩;还有把苹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叠成各种鸟兽等形状的果盘;寸许长的绣花衣裙鞋袜及花木屐;用金银彩线织绣的小罗帐、被单、帘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种豆粟苗配细木砌的亭台楼阁,总之是越细致越显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灯草芯、彩纸制成各种形式的塔楼、桌椅、瓶炉、花果、文房四宝及各种花纹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还挂一盏盏的玻璃或彩纸的花灯、宫灯及柚皮、蛋壳灯(上雕山水花鸟图案),动物形灯。最惹人爱的,是女儿们用彩绸扎制的精美的雏偶,即布娃娃。雏偶有牛郎、织女及一对小儿女的形象,一般放于上层,下边是吹萧弹琴舞蹈的小儿形象,庆贺双星相会之意。还有“西厢”、“红楼”、“杨门女将”等成套的戏剧人物形象(也与瓷塑雏偶,是家长买给小儿女作节日礼物的)。另外,当然也少不了陈列化妆用品,如小胭脂盒、镜、彩梳、绒花、脂粉等,既供织 女使用,也供女儿们自用。还有蜡制瓜果、小动物等。此外就是甜咸点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烛台、香炉、插上香烛,并用最好的檀香点燃。 女儿们在七夕夜要尽情梳妆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绸裙袄、旗袍,头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花饰;再画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经过这番打扮,女儿们一个个如同仙子下凡,围坐于八仙桌旁,鹊桥边上,进行各 种游戏:或自娱自乐,吟诗作对,行令猜谜,并穿针祭拜乞巧;并指点天上北斗七星(相传织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员)及双星,讲述牛女故事、诗文典故;或请来歌姬,演唱粤曲,奏八音乐等,女儿们也自奏琴萧等乐器。这时人们可往各处人家参观乞巧桌陈设,到的人虽多,主人也仍高兴招待。欢庆至半夜十二点钟,为织女下凡之吉时,此时所有的灯彩、香烛都点燃,五光十色,一片辉煌;姑娘们兴高采烈,穿针引线,喜迎七姐,到处欢声鼎 沸。最后欢宴一番,这才散去。诚如清诗人汪仑(传说中的鱼名)《羊城七夕竹枝词》听说:“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青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 广州--“七姐诞”。 广州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人们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晚(广州人多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连指甲也涂上了红色,然后把早已准备好的各式物品,如古董珍玩、鲜花、时果以及脂粉等摆放在厅堂的八仙台上,还要有一盏油灯放置在“仙禾”或“仙菜”中间。此时,有钱人家的厅堂布置得锦屏绣椅、富丽堂皇,一般人家尽量把厅堂摆设井然。一切都安排停当以后,姑娘们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此时,除了邀请亲戚朋友前来作客以外,还要请邻里中相识与不相识的姑娘们一起拜神,观尝巧艺与玩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如巧艺与玩具受到越多人的称赞,主家姑娘就越高兴,越感到荣耀。广州的姑娘们说,像这样能在众人面前展示手艺,一生是投有多少回的。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古称金针度人),如一口气能穿过七枚针孔者被称为巧手(得巧),穿不到七孔针者则“输巧”。正如唐代诗人所描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看寻。”再后便焚烧纸制的圆盒(梳妆盒),盒里装有纸制的衣服、鞋、脂粉、梳妆镜、梳子等,每样一式七份。祭拜仪式结束后,八仙台上的摆设保持不动,留待翌日(初七)供姑娘们互相串访时参观、评议。据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一些书籍所载,广州姑娘于七夕中展示出来的巧艺,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有玲珑轻飘的小罗帐,还有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洒杯大小,盆内描有两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难以区别。到了初七晚,继续如昨晚一样祀神,称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七夕过后,姑娘们所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等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石门浦水质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时返照两山,有时会像海市蜃楼一样在天空出现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最的出现,故姑娘们七夕游石门沉香浦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很是热闹,也成了一个节日的习俗。

嘉兴——七夕香桥会

在浙江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 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

湖南、浙江——妇女洗发、接露水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牛郎织女 潍坊年画胶东——拜七姐神

在胶东地区,多于七夕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结七姐妹,口 唱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 手段。”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 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麦芽(此即宋代的“种生”),用巧果、巧菜来 祭祀织女。

中国西南——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广州——迎仙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陕西——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广西——七夕储水

广西某些地区有七夕储水的习俗,认为双七水洗浴能消灾除病,体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山东——种巧菜作巧花

山东荣城有两种活动,一种是“巧菜”,即少女在酒杯中培育麦芽,一种是“巧花”,也是由少女用面粉塑制各种带花的食品。

绍兴——南瓜棚下听悄悄话

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福建仙游——白糖炒黄豆花生

在仙游,这天每家每户都会去做炒豆,材料是白糖,黄豆,还有生花生。黄豆要提前一天浸泡,然后第二天在锅里炒半熟拿起来备用,花生也是要在锅里炒热拿起,接着把白糖倒进锅里煮,等糖化了,再把黄豆和花生倒进锅里一起煮。 这习俗非常久了。

闽南、台湾七夕节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的《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这天,台湾民间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长到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这一天,台南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行成人礼。 台湾民众认为,小孩在未满16岁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鸟——鸟母照顾长大的。鸟母则是由七娘妈所托,因此,七娘妈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护神。婴儿出生满周岁后,虔诚的母亲或祖母就会抱着孩子,带上丰盛的祭品,另加鸡冠花与千日红,到寺庙祭拜,祈愿七娘妈保护孩子平安长大,并用古钱或锁牌串上红包绒线,系在颈上,一直戴到16岁,才在七夕节那天拿下锁牌,并到寺庙答谢七娘妈多年的保佑。有的家长除了在七夕节这天祭谢“七娘妈”之外,还专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的事而宴请亲友,庆贺一番。 闽南、台湾民间七夕虽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际,几乎家家户户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七夕这天晚餐,就用买来的使君子煮鸡蛋、瘦猪肉、猪小肠、螃蟹等,晚饭后,分食石榴。这两种食物均有一定的驱虫功能,因而很受欢迎。说来有趣,台湾七夕的晚餐,民间还习惯煮食红糖干饭,这对诱虫吃药也起了辅助作用。因何有此独特节俗?相传出自海峡两岸尊奉的北宋名医“保生大帝”吴云东。那是景佑元年(1034年)夏令,闽南一带瘟疫流行,好心的名医吴云东带着徒弟,四处采药救治百姓。他见许多大人小孩患有虫病,就倡导人们在七夕这天购食使君子、石榴。因七夕这天好记,期间又是石榴成熟季节。所以,民众都遵嘱去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后来便相沿成俗,并随着闽南移民过台湾而沿袭至今。由于吴云东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上自皇家,下至贫民,都尊崇他为医神。宋代乾道年间(1165~1173年),皇上封他为“忠显侯”、“大道真人”。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又追封吴云东为“医灵妙道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在台湾,祭祀保生大帝的庙宇竟多达162座。 在崇尚过新节、洋节的当今,闽南、台湾两地七夕节俗如此有情有味,多彩多姿,这在其它地区恐怕不多见吧。

标签: 午睡旗袍

相关文章

午睡旗袍(旗袍可以穿着睡觉吗)

午睡旗袍(旗袍可以穿着睡觉吗)

本文目录一览: 1、七夕节的习俗。这天我们该干什么? 2、午休时做梦梦见一只狗穿旗袍是怎么回事啊? 3、蛮荒故事 4、作文范文 七夕节的习俗。这天我们该干什么? 七夕节的习俗:1、穿针乞...

午睡旗袍(蓝旗袍沙发午睡)

午睡旗袍(蓝旗袍沙发午睡)

本文目录一览: 1、蛮荒故事 2、作文范文 3、午休时做梦梦见一只狗穿旗袍是怎么回事啊? 4、七夕节的习俗。这天我们该干什么? 蛮荒故事        金老汉抹掉嘴边的干粮屑,抖了抖沾满...

午睡旗袍(浴袍 睡袍)

午睡旗袍(浴袍 睡袍)

本文目录一览: 1、七夕习俗 2、蛮荒故事 3、作文范文 七夕习俗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