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泥浆(手工旗袍图片)

qipaousa4个月前Activity 活动1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社会美

1.社会美 美的现象形态之一。指人类社会创造的事物

的美以及人类精神、行为的美,是一种积极肯定的生

活形象。

社会美根源于社会实践。它最早是从人类的生产活

动中产生的。原始人为了生存、发展,从事原始的生产劳

动,面对恶劣的环境,靠打制的粗糙工具与自然抗争,获

取生存的权力。原始人正是从生产活动本身及其产品(包

括劳动工具)中直观到人的伟大的自由创造力量,从而产

生欢愉的感情。在私有制条件下,出现了异化劳动,劳动

者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能,而是在精神压抑、

肉体遭摧残的情况下进行劳动创造的,就是在这样的情

况下,劳动者仍然创造出大量表现出社会美的事物,如万

里长城、金字塔等。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在社会主义条

件下,劳动不再只是谋生的手段,而是自由发挥、自由创

造的充分表现,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人类的实

践活动本身必然更加显示出美的光彩。

社会美突出表现在那些作为革命实践主体的先进人

物身上。例如那些在阶级斗争中为了争取人类的进步和

解放而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在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中表

现出智慧、力量和献身精神的人物形象,都是社会美的重

要表现。社会美还表现为实践活动的美,包括人物、事件、

场景等生活形象,为实现先进的社会理想所进行的阶级

斗争、革命战争、群众运动、现代化建设,为认识宇宙和生

命的奥秘所进行的科学实验,以及人类日常生活,友谊,

爱情,各种交流活动中的美,都是社会美,都是直接对人

的创造的积极肯定。此外社会美还表现为实践成果的美,

这主要指劳动产品的美,如长江大桥、密云水库、各种工

业品的美。人类的实践成果不仅直接体现了人的需要,而

且直接体现了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

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的美在社会美中占有核心

地位。人的美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即人体美。人

体美介于自然美与社会美之间,主要是自然美。人为万物

之灵,人体美是自然美的最高表现形态。人体的自然固是

人体美的基础,但不能把人体美仅仅归结为自然因素。劳

动创造了人,人体生理器官的进化是在人类长期劳动中

历史地形成的,是受多种社会条件制约的。人的体型、相

貌、肤色、肌肉、姿态、气质、风度以及人工的修饰、美容,

都是人体美的构成要素。人体美要符合比例、对称、均衡、

和谐等形式美的规则,同时又要健康、敏捷、充满活力,显

示出人的自由本质和内在潜力。内在美又称心灵美、精神

美,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美。它包括品德、情操、人生观、

理想、性格、学识、修养等方面,表现在人的言论、行为之

中。例如,符合先进阶级、人民大众的利益和愿望的进步

理想的信念,为实现这些理想的献身的精神和行为,爱祖

国、爱人民,对爱情、友谊的忠贞等,都展示出丰富多彩的

心灵美。对于人的美不同阶级存在不同的标准。内在美和

外在美在具体人物身上的表现十分复杂,但内在的心灵

美始终起着决定的作用。

社会美的特征,首先表现在它与社会实践有直接的

联系,具有较为鲜明的社会功利性。社会美以满足人的实

践需要的善的内容为突出标志,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的统一。同时,社会美具有历史性,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而发展。在不同时代,社会美具有不同的尺度、标准和面

貌;社会美记录了主体实践的艰辛历史,凝结了人类历史

斗争的痕迹。

2.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现象。

社会美是指社会领域中的美。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不断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历史,也是不

断创造社会美的历史。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社会美的存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美是人类创造性劳动实践的结果。真正的社会

美,是那些积极的,健康的,对人生有肯定价值,有益于人类,催人奋发向上的事物所具有的

属性,是人类生活中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社会现象。

什么是社会美呢?我们读《红岩》《革命烈士诗抄》看到无数崇高的大义凛然的英雄形

象:江姐对着敌人的严刑拷打,坚强如钢,视死如归。更明翰就义时高声呼喊:“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为真理献身,气吞山河。广州起义时周文雍的《绝笔

诗》写道:“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共产党

员宁折不弯的革命气节感人至深。还有方志敏和他《可爱的中国》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

中国人。这些英雄人物及其动人事迹所表现出来的献身精神、爱国精神崇高伟大,他们的革

命信念坚定无比。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的青春是最壮丽的。这样的英雄豪

杰及其壮美的革命斗争生活,就是最有价值的催人奋进的社会美。

社会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大的方面讲,有社会实践劳动创造的美,有社会

道德风尚的美,有日常生活的美。在社会劳动中,人是构成美的劳动场面和过程的第一要

素。人作为劳动主体,体质健康,技术熟练,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比起病身瘦骨,弱不禁风,笨

手笨脚,并且劳动态度不好的人来,就是美,这就是劳动主体的美。再比如说劳动环境,一个

车间,整洁光亮,机床器物排列整齐,通道宽畅,空气流通,比起杂乱无章,肮脏不堪,臭气冲

天来就是环境美。环境作为人立体生存和活动的空间,也是社会美的一个重要方面。

社会道德风尚的美,就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

冲突,同事、师生、军民、干群、朋友、亲属之间都应互相尊重,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照顾,如果

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人利己以害人,还有什么美可谈呢?每个公民都自觉遵纪守法,文明

礼貌,谦恭礼让,与人为善,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才能促进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繁

荣。

社会美和人类生活理想具有密切联系,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

生产劳动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领域。在这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

创造着美,表现着人类的生活理想。因而社会美总是和人类的生活理想密切联系着,体现着

人的自由创造精神。

社会美重在心灵美、精神美、性格美。

与自然美侧重于形式美不同,社会美侧重于内容。它以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善”为基

础,以研究人的美德——“善”为主要内容。社会美是紧密地与人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了人的

存在,也就没有了社会美的存在。因此,人的美是社会美中最重要的内容。人的美,具有丰

富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具体说,社会美重在人的心灵美,精神美,性格美。

比如一个青年,穿着时髦,风度翩翩,乍一看,我们会感到一种美,但这是外在的美。一

个人只有当外在的美和内在的美有机地统一时,才体现出一种完整的美,真正的美。假如我

们又看到这位穿着时髦、风流潇洒的英俊青年正在公共汽车上掏人钱包时,油然而生厌恶作

呕的感受,并不会因他那漂亮的脸蛋,时髦的穿着而消除。因为我们看到这种人缺少心灵

美。相反,当铁人王进喜为战胜井喷而腾身泥浆中,用自己的身子搅拌水泥封住井口时,他

那浑身泥浆,不辨眉目的泥人形象,比起西装革履,熨发旗袍的城市恋人来,是其不得美的,

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人却体现了崇高的心灵美。他们想着并不是时髦的服装,舒

适的住房,丰裕的生活,而是自力更生,战天斗地,拿下大油田,为祖国争光,为人民立功。因

而,他们的形象——虽是一群泥人——实是一组英雄的雕像。这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

们有着一种崇高的心灵美。这才是真正的社会美。

再如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加西莫多。他原是吉卜赛人的弃儿,生来独眼,

驼背跛足,后来又因敲钟震聋了耳朵。单从容貌上看,很难把他看成是一个“美”的人。但当

他最终认清了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这个魔鬼的真面目时,就拼命抢救了被克罗德陷害的吉

卜赛女郎爱斯梅哈尔达,并把魔鬼克罗德推下塔楼摔死。加西莫多这一世界著名文学形象,

他的外貌的丑陋丝毫也没有损害这一“至善”形象的光辉,这也是因为他那感动人心的心灵

美起了作用。

毛主席曾说过: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这里所说的“精神”,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人的精神

美。一个真正完美的祉会,应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的统一。精神文明是广泛的

精神美的结晶。资本主义国家,如西欧、美国等黑社会势力猖极,贩毒、吸毒、抢劫、绑架、暗

杀、强奸等犯罪行为层出不穷,犯罪率相当高,这是缺少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致。在他们那种

社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他们的资本主义土壤上,绝不会出现中国

的“铁人精神”。社会主义国家,十分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总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

性,催发人们的精神力量。因而,在我们党和共和国的历史上,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

上,都闪耀着人们精神美的光辉。《中国老年报》曾提出激发人民的九种精神;毛泽东、刘少

奇生活俭朴,不搞任何特殊化的领袖风范;中国人民抵制糖衣炮弹,拒腐蚀永不沾的好八连

精神;石油工人战天斗地、自力更生,为国争光的铁人精神;心理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

己的焦裕禄精神;六十年代初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一厘钱精神;创下世界女排史上

“五连冠”奇迹的女排拼搏精神;代表了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钱学森式的攀登精神;

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老山战士的奉献精神。这是中国人民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可

说是整个世界精神文明的财富。它是那样永久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深切地感受到

美,使我们的理想情操在一种壮美的感受中得到净化和升华——这就是给人自找改造的伟

大的精神美。

体现在人身上的性格美也是社会美的一个重要方面。性格美属于人性美的范畴,受自

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后天的学习、受教育都有密切关系。每一种性格,都体现着一定

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我们所说的性格美应具备着人的社会肯定性品质,即为社会公德所承

认和赞誉的品质。性格美内容丰富。一般说,天真活泼、正直诚实、敢于斗争、舍已为人、追

求真理、坚持正义、爱憎分明、谦虚和善、助人为乐、不怕困难、热爱生活等,都属于性格美的

范畴。性格美不是抽象的,他是具体可感的。我们从不同人的身上可以看到不同的性格美。

在《红岩》中,我们看到了钢铁般的性格美。那是革命先烈显现出来的无产阶级的意志和力

量。在《林海雪原》中,我们看到了闪烁着智意火花的性格美,那是共产党员虎胆英雄杨子荣

的性格美。还有飞夺卢定桥的十八勇士;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身堵机枪口的黄继光;平凡

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找们都看到了真正的性格美。

红岩读后感

今天第一次通读了《红岩》这本书,对于这本人们口中的好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而没想到的是参与了这次征文比赛以后能够有机会捧着这本红色皮子的书页页地翻阅,细细地品读。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的年代!

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是,眼眶不禁湿了……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是她,一个女共产党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红岩精神就象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这句话说出来是多么容易,但现在的中国人又有多少真正地从心里感激,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否会慢慢淡忘这曾经惊天动地的壮举和牺牲,不让孩子接触血腥,红岩里的精神是否会失传?或只是成为小学课本上一篇机械的诵读课文?我生怕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因为身处大学,只感觉到大学里的氛围并不是一个澎湃激情与梦想的地方,相反很多人无聊,空虚,苦闷,浮躁,整日除了学习和逛街就无事可做,相比于革命年代的青年学生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的劲头,随时为理想,为革命献身的热情,我不禁为我们这一代人汗颜。也许我的观点是片面的,但追求时尚和刺激却是当下年轻人的口头禅。看着眼前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脑海里浮现的确是江姐坚毅瘦弱的蓝色旗袍上鲜红的毛衣,就象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迎风飘扬,我究竟该何去何从?如何正确定位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我在读了三年大学还无法参透的。也许红岩里最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的精神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其具体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身怀远大抱负,为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也许信仰不再象那个年代那么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标却一直牵引着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

铁道校区赵长平同学的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迹已经誉满中南,我从心底里佩服他。不仅因为他为我们中南人增了光,为我辈青年添了彩。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深深地感受到一股韧劲和信念。从他负伤躺在床上仍坚毅笃定的笑容里我似乎看到了江姐就义前瘦弱却笔直的身影。这就是新时代传承的红岩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扪心自问,认真思考:怎样去树立真正的信仰并为之奋斗?!红岩,这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将永远在我心中飘扬,引我前方。

“衬托”、“渲染”、“烘托”、“铺垫”的区别

一、对比

对比是中国古代研究“诗法”时所出现的一种修辞方法。它常把两个性质相反的事物或极端的色、形、态,如黑与白、曲与直、动与静、喜与愁等,放在一起,加以对照,旨在表现尖锐的差别和对立。因此,对比实质上是一种所要表达的内容按比较程式构成的组建方法。这种组建,常由同一层面上的对立两极构成,在“对照”中见“比较”。

例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在生活画面的尖锐对比中,熔铸着诗人对现实的控诉。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一车千余斤的炭只换得“半匹红绡一丈绫”,即使“惜不得”,但在“宫使的驱将”下,也只得“系向牛头充炭直”。两相比较,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性质,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这是古诗例。再看现代散文《风景谈》第四幅画面“石洞雨景”:

“我们都曾见过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在公园的角落,绿荫下长椅上,悄悄儿说话,但是试想一想,如果在一个下雨天,你经过一边是黄褐色的浊水,一边是怪石峭壁的崖岸,马蹄很小心地探入泥浆里,有时还不免打了一下跌撞,四面是静寂灰黄,没有一般所谓的生动鲜艳,然而,你忽然抬头看见高高的山壁上有几个天然的石洞,三层楼的亭子间似的,一对人儿促膝而坐,只凭剪发式样的不同,你方能辨认出一个是女的,他们被雨赶到了那里,大概聊天也聊够了,现在是摊开着一本札记簿,头凑在一处,一同在看,——试想一想,这样一个场面到了你眼前时,总该和在什么公园里看见了长椅上有一对儿在偎倚低语,颇有点味儿不同罢?”

画面中突出了两对人物形象。“一对儿”“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在“公园的角落、绿荫下长椅上,悄悄儿说话”;另“一对儿”“光凭剪发式样的不同,你方能辨认出一个是女的”,在“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中“摊开着一本札记簿,头凑在一处,一同在看”。这两对儿穿着截然不同,所处环境天差地远,而由此可见的精神世界更是泾渭分明:一对儿西装革履,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一对儿短发军装,洞中石旁,为民族兴亡而在学习、探讨。

其中“两对儿”分别所处的环境:“公园的角落,绿荫下,长椅上”,“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则是画面“背景”中景物与景物的对比。通过强烈的对比,读者也明显感受到,这另一对儿是“两个生命力旺盛的人,是两个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而由这样“精神世界极其充满的人作为主宰”的风景才更值得怀念。

随着小说等叙事文学的蓬勃发展,对比由修辞范畴逐渐延伸到了小说美学领域,成了人物性格塑造的一种重要手段。

《水浒》第四十四回“杨雄醉骂潘巧云,石秀智杀裴如海”,将两个性格迥异的人放在一回写,石秀精细,杨雄粗鲁;石秀颇有心计,杨雄心直性急。金圣叹认为“一路都写杨雄直性,只是有粗无细,全是显出石秀”的“精细乖觉”(《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卷四十九,第四十四回夹批,中华书局1973年影印贯华堂刻本),其实二者相互对照,石秀的精细反过来也显出了杨雄的粗直性情。

再如第三十七回“黑旋风斗浪里白条”,写李逵和张顺“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作一团,绞做一快,江岸上那三五百人没一个不喝采。”一黑一白相对,而且都在清波碧浪的衬托下,更显得黑者黑,白者白,不但引得围观者喝采,也激起读者的浓厚兴趣。所以金圣叹在此批曰:“绝妙好辞。清波碧浪,黑肉白肤,斐然成章,照笔耀纸。”无论人物内在性格还是外部形貌,运用对比的手法,都可以起到强化描写的作用,收事半功倍之效。

近现代,在长篇巨著的叙事文学中,人物形象性格对比,几乎成了所有成功之作塑造艺术形象不可缺少的手段。从中国的《红楼梦》到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古今中外几乎无一例外。而这种意义上的对比,经常是各种手法综合运用,如心理、行动、细节的描写,已远远超出了一般修辞方法的意义和范围。因此,这一点也就不能展开了。

二、衬托

衬托与对比不同。它不是同一个层面上,人物与人物、物象与物象间的对照比较;而是两个层面间的背景、环境对人物、物象的映衬相托。它们有“主”有“从”,以“从”衬“主”。现代作家马烽说:“文学作品和绘画一样,应该有远近,有浓淡。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图画,流水、小桥、茅屋、人物,刻画得很细致,而山峰、云雾只是个淡淡的影子,因为作者要表现的主要是前面的这些东西,山峰和云雾只是个陪衬。”(《谈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

《风景谈》第二幅画面“高原归耕”就是一个例证:

“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高原’。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并不多,只有三两个,也许还跟着个小孩,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如果给田园诗人见了,必将赞叹为绝妙的题材。可是没有完。这几位晚归的种地人,还把他们那粗朴的短歌,用愉快的旋律,从山顶上飘下来,直到他们没入了山坳,依旧只有蓝天明月黑魆魆的山,歌声可是缭绕不散。”

层层梯田将黄土高原上的秃顶之山“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这是作者用来衬托“高原归耕”之人的一种衬笔,作者所要强调、突出的只是这更妙的“三五月明之夜”,“银月、蓝天、黑山、谷物、牛角、掮犁的人形、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如果再细细推究一下,衬托中所要突出的“高原归耕”,其中蓝天、银月、谷物,是背景;牛角、掮犁的人形,是中心物象。蓝天、银月、谷物作为背景,衬托了中心物象“牛角、掮犁的人形”;反之,牛角、掮犁的人形也只有与“蓝天、银月、谷物”这样的背景相映衬,画面才会显得更完美。这就如我们通常所说的“红花要用绿叶扶持”,“绿叶”衬托了“红花”;“红花”也只有在“绿叶”的扶持之下,才能形成一幅完美的图画。

反衬与对比的比较。用相同性质的事物相衬,一宾一主,以宾衬主,这是“正衬”。如若用相反的事物相衬,使两者差异更分明,这就是所谓的“反衬”。反衬很容易与对比相混淆。对比是将同一层面内两个反差极大的事物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尽管作者有时所要强调突出的只是其中之一,但作为比照而出现的另一事物,仍是该层面比照整体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在此之外的任何其他事物。

再举《风景谈》第四幅画面“石洞雨景”中的那“两对儿”,尽管作者要突出强调的是在“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中“促膝而坐”在认真学习的那“一对儿”,但作为对照的“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在公园的角落,绿荫下长椅上,悄悄儿说话”那“一对儿”,仍是画面中心同一层面“物象”比照整体中的一部分。这是“对比”。

而“反衬”用于表现“第二层面”背景、环境与“第一层面”中心物象间的关系。以背景、环境来突出中心物象。

仍以《风景谈》“石洞雨景”述之:

“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这是“摊开札记簿认真学习”的那“一对儿”活动的环境。从构图角度讲,这是画面人物的背景。背景的“沉闷、寂寞、原始”,与图中人物的精神、活力,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但这是背景与图中物象的对照,环境与人物的对照,而不是同一“层面”内物象间的对比。这是衬托,是具有对比性质的“反衬”。

《风景谈》第一幅画面“沙漠驼铃”是一典型的“反衬”例证:

“那还不能被称为‘戈壁’,那在普通地图上,还不过是无名的小点,但是人类的肉眼已经不能望到它的边际,如果在中午阳光正射的时候,那单纯而强烈的反光会使你的眼睛不舒服,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就使偶而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融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当地平线上出现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丁当的谐和合奏充满了你耳管——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了这样的感想的: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

荒凉、死寂的沙漠,这是驼队活动的环境,也是图中物象“驼铃”出现的背景,而也正是背景沙漠的“荒凉、死寂”,才更见猩红大旗下昂然高步,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而坚定的驼队的“庄严、妩媚”。这也是背景与中心物象之间的“反衬”,背景反衬了中心,突出了中心,从而也使读者对“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理解得更形象、更深刻。

三、烘托

“衬托”常见以“背景、环境”来衬“中心物象”。如侧重于场面气氛来“托”中心物象,那我们一般就称之为“烘托”。

烘托本是图画技法中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外廓”层层着墨,使物象明显突出的一种方法。即通常所说的“烘云托月”。诗画相通,人们通常把那种着意从侧面描写,制造气氛,以求突出所写之物象的方法,也叫烘托。它与“衬托”有相同处,都是两个“层面”间的主、从相托,以“从”托“主”,但衬托是以较为实在的背景、环境来“衬”主;烘托是以较为“虚空”的场面气氛来“烘”主。

一如《风景谈》第一幅画面“沙漠驼铃”中“微风中‘丁当、丁当’的柔声”;第二幅画面“高原归耕”中的“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从山顶上飘下来,直到他们没入山坳,歌声仍在蓝天、明月、黑魆魆的山间缭绕”。它们犹如电影中的“画外音”,用音乐来渲染着一种气氛,烘托了银幕上的人物、场面。这微风中丁当丁当的柔声,声声入耳,敲人心弦,在这轻微的震颤瞬间,人们不由升腾起一种只有人类才能有所体验的崇高感: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自远而近,缭绕于山冈的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更让人想见画中高原归耕的农人的思想、境界:生活多么充实、美好,劳动多么愉快、幸福。这就是场面气氛对画面物象“烘托”所起的作用。

再如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上,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前两联描写景物,渲染一种意境氛围;后两联抒发自己思乡的愁绪和对前途渺茫的愁苦。虽然意境格调和心情有一种内在的相似性,但两者既不是同“质”的相近或相对的事物,不存在通过对照凸显一方或以环境背景衬托中心物象的关系,所以既不是对比也不是衬托。寒冷凄飒的意境氛围,对于作者的心绪情感而言就好像一种外在的侧面修饰装点,虽然看似写景,但实是在从侧面从外沿描写作者情感。所以景物描写对于作者的情感表达是一种烘托。

电影戏曲片《红楼梦》也有运用成功的一例。影片为了控诉罪恶的封建制度、封建礼教,控诉这“一年三百六十天,风霜刀剑严相逼”的“贾府”、“大观园”,制造一种强烈的悲剧气氛,导演在“黛玉临终”这场戏中,运用了对比蒙太奇的方法。一方面,宝玉“洞房春暖花烛夜”,张灯结彩,红烛高照,欢声笑语,画外喜庆音乐“步步高”。这喜庆音乐渲染了一种欢乐、吉祥的喜庆场面气氛。而另一面呢?电影画面马上转入了“一弯冷月”下的潇湘馆:月光、病榻,焚稿灰烬,榻上人含恨终生。但此时的画外音,仍是前一画面的喜庆音乐,这与画面人物的命运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烘托,更激起人们对剧中人物命运的同情,强化了悲剧气氛。

衬托与烘托的比较。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第一层面”对“第二层面”的“托”,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种情感得以凸显。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以“实”衬“主”;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以“虚”烘“主”。请看例二:

鲁迅先生在《祝福》里,对鲁四老爷的书房有这样的描写: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地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地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这里提到的陈抟老祖是封建地主阶级崇拜的偶像,半幅对联体现了虚伪与没落,不完全的《康熙字典》反映出主人的无知与陈腐,《近思录集注》、《四书衬》都是封建理学的入门书。这些书房摆设是为了映衬托鲁四老爷这一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形象。这是衬托。

又如,鲁迅《故乡》开头的一段景物描写:

“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这里用“阴晦”、“冷风”、“苍黄”、“萧索”等词,写出一个凄凉的自然景象,通过这个景象的描写,把“我”悲凉的心情体现出来。这是烘托。

四、渲染

1、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秦牧《艺海拾贝·艺术力量和文笔情趣》:“古代诗人形容大雪纷飞,说是‘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形容贴梗海棠的艳丽,说是‘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这都一下子就把平凡的事物渲染得瑰奇起来了。”

2、指对事物铺张、夸大。巴金 《春》二一:“ 王氏 便把事情的经过加以渲染,有声有色地叙述一遍。”

3、记叙文中,运用渲染这种表现手法,对文章中环境和人物着意描写、烘托,以加强气愤,深化主题。

渲染 - 常用的方法

(1)反复:它用形式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反复出现,以抒发情感,渲染情绪,突出主题,如《周总理,您在哪里》一文。

(2)烘托:它借描写环境或特定的气氛,表现人物的一定情绪。鲁迅小说《故乡》开头对故乡冬景的描写,就是这样,这样的环境和气氛,对人物凄楚心理和作品的主题,起着有力的渲染作用。

(3)环境描写。

(4)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渲染和烘托一样,原也是国画技法中的一个术语。烘托是指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外廓”层层着墨,使物象明显、突出的一种方法。而渲染则是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以显示其凹凸效果。这就不难看出,烘托之法,其效果乃见于第二层面“物象外廓”对第一层面“物象”的明显、突出,也就是说在第二层面“物象外廓”上层层着墨,其目的是为了使第一层面“物象”更加明显、突出。而渲染则是在本层面“物象”上,用水墨或颜色烘染,以显示自身的凹凸效果。

这种差别,在我们今天使用这两个“术语” 时,也可以体会到,如我们总说“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活动”,而不说“烘托气氛,渲染人物心理活动”。这也足见“渲染”着眼于制造气氛之本身;而“烘托”则是充分利用场面气氛来“烘托”另一层面。

如鲁迅先生的小说《药》,结尾对华大妈上坟,坟地场景的描写:

“……微风早就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就这段描写之本身看,渲染了一种阴冷、萧瑟、凄凉、悲苦的环境气氛,而这气氛对于画面人物华大妈、夏四奶奶来说,更能烘托她们此时凄苦、悲痛欲绝的心理,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可见,烘托与渲染虽有关联,但各有其自身的着眼点。

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作者避开一切直接铺陈,调动了“枯藤”、“老树”、“昏鸦”等一系列冷色调的物象,用“泼墨”似的挥洒,把它们一个个追加,凝聚到“断肠”这个焦点上,全篇无一“悲”字,而悲凉之气令人背冷。蒲松龄写厉鬼出场,莎士比亚写老哈姆雷特显灵时的恐怖气氛,奥斯特罗夫斯基写卡杰林娜将死时那令人震惊、恐怖以致心肺俱裂的大雷雨场面,都是用“渲染”手法制造气氛,实属不可多得的妙笔。

我们更为熟悉的是鲁迅小说《祝福》结尾对“祝福”景象的描写:

“……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小说写祥林嫂在年终祝福时无限凄苦的离开人世时,却描写了鲁镇、鲁四老爷家祝福时的一派欢乐喜庆景象,极力渲染了“凶人的愚顽的欢呼”,为整篇小说增添了一种凝重、深刻的悲剧气氛,催人深思。这也是景物描写渲染而起的作用。

在很多情况下,渲染与烘托、衬托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人物的某种心情,也可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衬托出来,如鲁迅在《故乡》开头的一段景物描写:

“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这里用“阴晦”、“冷风”、“苍黄”、“萧索”等词,写出一个凄凉的自然景象,渲染了一种悲凉的环境氛围,通过这个景象的衬托、氛围的渲染,把“我”悲凉的心情烘托、体现了出来。

2.描写人物,如果这个人物的外貌,某种行为、某个细节对刻画人物性格的关系非常密切,就加以渲染。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有这样一段对林黛玉的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是运用工笔对人物外貌的描写,这也是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对这个主要人物的首次外貌描写,重在通过外貌来暗示人物性格,即林黛玉的美丽、弱质和她的细心、多虑与自尊,这种性格也是人物在全文中发展的主体,所以作者抓住主要特征,极力铺陈给人以鲜明印象。

3.对所描写的场面,出于某一写作目的,需要“大肆渲染”时,就起到了“烘托”的作用。《明湖居听书》对书场情景的描写就是典型一例。

渲染与烘托是古典诗歌创作中描摹形象的常见的艺术手法。

渲染原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整个画面,显出物像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这种加浓形象的手法,就是渲染。诗歌中也常常用到这种艺术手法。

诗歌中的渲染,属于对形象的正面描写。其形式之一就是借助反复来突出形象,抒发感情,创造出优美的意境。例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首诗的中心形象是写采莲少女的,但作者并没有直接描摹她们的形象,甚至自始至终也没有让她们在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过,诗中只是着意涂抹、反复描写“鱼戏莲叶”的不同画面,但其艺术效果却是把采莲少女采莲时的愉悦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渲染手法的妙用。

借助各种意象的描摹,来加浓环境气氛,以便更好地刻画形象,也是渲染的表现形式之一。例如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诗的前六句先后描绘夕阳西下、群壑昏暝、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归尽、烟鸟栖定等生动的意象,正面渲染出清幽的环境气氛,这就为下面生动地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作了渲染,使人好像见到诗人正抱着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的萝径上,望眼欲穿地期盼友人到来的情景。

为了表达深刻的主旨,传达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诗人还常常采取多角度、多层面的描摹手段,尽情渲染,来刻画形象。例如寒山的《城中蛾眉女》:“城中蛾眉女,珠佩何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诗的前两句,写一位美女的花容月貌和华贵盛妆。“蛾眉”,形容她的美丽,“珠佩珊珊”,描写她佩带珠光宝气的神态。两句诗把这位美女写得有声有色,光彩照人。三四句分写她的生活情状:白天,她在花园里戏逗鹦鹉;晚上,她静坐月下弹琵琶自乐。五六句写她的出色的社交活动,经常出现在宴会场合,无论是长歌,还是短舞,她总是让万人欣羡,久久陶醉。这六句诗,从正面很好地描写了美女的荣华富贵、闲雅生活、特殊地位,为下面诗人向世人发出的“一切美景都不可能永远存” 的忠告储足了笔力。

烘托是与渲染密切相关的另一种艺术手法。它也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面点染涂抹,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他所说的,就是烘托的手法。

对事物进行侧面描写的烘托,其艺术效果,可以与正面描写的渲染相媲美。例如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诗的开头两句写的是在花门楼前酒店的一位老人热情待客、美酒飘香的情景,用的是白描手法,但却很好地烘托出边塞安定、百姓安居的时代气氛。正因为从侧面烘托出了这样的淳朴动人浓浓情意,下文才可能“戏问”:“老人家,摘下一串白灿灿的榆钱来买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诗人为凉州早春景物所激动、陶醉其中的心情也就自然流露出来了。倘若没有这样的侧面烘托,诗人的“戏问”就很难让人接受了。再比如汉乐府诗《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诗歌通过其他人对罗敷美貌的倾倒的侧面烘托,把罗敷的美写到了极点,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的余地。这种写法,往往可以使形象具有空灵感,又使读者参加到形象的创造之中。这样的艺术境界,有时甚至比正面描写的效果还要好。

渲染与烘托属于不同的艺术手法,它们之间是有不同的:渲染是对形象的正面描写,而烘托则是侧面描写;渲染是指从整体大处着手,而烘托一般是对局部的点染;渲染所描摹的意象,与所描写的形象一般有着直接的相关,而烘托所写的意象,往往是与所写形象相关的其他事物,诸如此类。但很多时候,人们在分析渲染与烘托手法时,却常常是“相提并论”。因为它们之间确实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并非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红岩读后感300字

要点:以主要人物江姐为描写对象,以自己日常生活做对比,最后表达以江姐为榜样报效祖国。

正文:

最近,我看了《红岩》这部小说,让我深有感触,故事中有许多a爱国的英雄人物如:江姐、许云峰、成岗、华子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我最敬佩的就是江姐。

故事中,江姐由于甫志高这个叛徒的告密,不幸被捕。在狱中受尽折磨,却仍然坚贞不屈,始终没有向疯狂的敌人透露半点党的秘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却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子做的,而共产党员的意志却是钢铁筑成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江姐对祖国的热爱,面对这些英雄人物,我感到深深的愧疚。在现实生活中,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会放弃或是逃避。记得我是那么的不愿意写作文,每当老师布置作文时,我都会最后完成,明明知道是逃避不了的,但还是这样做,和她相比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可当我读了《红岩》以后,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红岩》给了我们力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想在今后,即使遭遇挫折,面对失败,我们也要一如既往的走下去,要用优异的成绩报效我们的祖国!

标签: 旗袍泥浆

相关文章

旗袍泥浆(旗袍为什么要浆布)

旗袍泥浆(旗袍为什么要浆布)

本文目录一览: 1、红岩读后感 2、红岩读后感300字 3、读后感 4、“衬托”、“渲染”、“烘托”、“铺垫”的区别 红岩读后感 今天第一次通读了《红岩》这本书,对于这本人们口中的好书我...

旗袍泥浆(旗袍彩泥图片)

旗袍泥浆(旗袍彩泥图片)

本文目录一览: 1、红岩读后感300字 2、红岩读后感 3、“衬托”、“渲染”、“烘托”、“铺垫”的区别 4、什么是社会美 5、半命题作文用心书写 6、求矛盾的《风景谈》 红岩读...

旗袍泥浆(旗袍浆糊制作)

旗袍泥浆(旗袍浆糊制作)

本文目录一览: 1、红岩读后感 400字以上 2、什么是社会美 3、红岩读后感 4、“衬托”、“渲染”、“烘托”、“铺垫”的区别 红岩读后感 400字以上 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

旗袍泥浆(旗袍橡皮泥)

旗袍泥浆(旗袍橡皮泥)

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社会美 2、“衬托”、“渲染”、“烘托”、“铺垫”的区别 3、红岩读后感 4、求矛盾的《风景谈》 5、红岩读后感300字 6、半命题作文用心书写 什么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