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旗争艳旗袍秀(百旗争艳旗袍秀组委会)

qipaousa3个月前Activity 活动1

本文目录一览:

今年春晚节目单

2019年央视春晚节目单还没有正式公布,但是有网络上的名单可以仅供参考,名单内容如下:

主持人:董卿、康辉、朱迅、任鲁豫、李思思、尼格买提

马跃、刘蔚(江西井冈山分会场)

撒贝宁、嘉妮(吉林长春分会场)

李佳明、邓璐(广东深圳分会场)

杨帆、谢娜(湖南岳阳分会场)

1、开场歌舞《欢天喜地中国年》 表演:赵丽颖冯绍峰、唐嫣罗晋、林心如霍建华、杨颖黄晓明、玖月奇迹、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

2、经典版“猪八戒”和“高翠兰”向海内外华人观众集体大拜年 表演:马德华、崔景富、黎耀祥、臧金生、谢宁、徐峥、吴孟达、小沈阳、莫小凤、魏慧丽

3、新国风歌曲《李清照》《西施》 演唱:周杰伦、申霏霏、霍尊、晏菲、方锦龙、张云雷、李袁杰、张碧晨、SNH48、二十四桥明月夜乐队

4、魔术+书画《钟馗送猪福》 表演:刘谦、林跃平、沙慧

5、百家姓歌曲《李》《王》《张》《陈》《杨》《黄》《孔》 演唱:李克勤、王力宏、张杰、陈思思、杨幂、黄子韬、孔东东、空军蓝天幼儿艺术团

6、歌曲《南湖天著》 表演: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岳阳江河南湖天著艺术团

7、相声《学诗词》 表演:冯巩、贾旭明

8、歌曲《相思成语》 演唱:王菲

9、歌曲《文艺男青年之歌》 演唱:李彦宏、马化腾、马云、张朝阳、雷军、李健、TFBOYS、陈伟霆、邓伦、胡歌、靳东、吴磊、毛不易、蔡徐坤、赵雷

10、口技《寻声问路》 表演:吉利、张宇识

11、歌曲《遇见旗袍》 表演:李玉刚、张曼玉、苏州吴江旗袍小镇艺术团

12、歌舞《湘女秀》 表演:骆素美、李慧、范梅霞、段双燕、程维、彭海燕、熊钰清、朱欣旭、莫卢敏、伍蓉、周丽辉、湖南湘女秀艺术团、郴州素美艺术团

13、诗歌《中国农民丰收节赋》 朗诵:朱之文、徐桂花(草帽姐)、旭日阳刚、梁武钦、吕陈胜、蒋慕平、危勇

14、歌曲《药神之歌》 演唱:宁浩、文牧野、黄超

15、歌舞《烟雨凤凰》 表演:阿朵、亚伦帝尼、汤若琪、天下凤凰艺术团

16、相声《吃饺子》 表演:陈佩斯、朱时茂

17、戏曲《春暖花开》 演唱:于魁智、小香玉、舒锦霞、王子歌、孙霄磊等

18、武术《壮美河山》 表演:河南少林塔沟武术学校、山东莱州中华武校

19、歌舞《卡路里》 表演:火箭少女101、钱正昊、石靖怡、邓朝娣

20、小品《杠精》 崔永元、赵本山、宋丹丹、张一一、闫学晶

21、相声《家风》 岳云鹏、孙越、郭麒麟、大鹏、柳岩、王宝强

22、歌曲《改革之路》 演唱:杨臣刚、申晓辉

23、歌曲《内蒙》 演唱:韩磊、德德玛、腾格尔、乌兰图雅、云飞、李昊城

24、相声《过年》 表演:杨少华、潘长江

25、歌曲《女书组歌》 演唱:李雨儿、张靓颖、孙扬杰、于浩宸、极泷

26、歌曲《创业者》 表演:韩磊、聂安仙其、施科升、肖森舟、戴世娜

27、小品《农村好声音》 表演:冯巩、林永健、牛莉、十木吉

28、歌曲《铁血丹心》《任逍遥》《归去来》 演唱:甄妮、任贤齐、胡兵

29、歌曲《井冈山下种南瓜》 表演:王程程、姜天歌、小蓓蕾组合

30、相声《着急》 表演:陈印泉、侯振鹏(《我要上春晚》优秀选手)

31、歌舞《中国年味》 演唱:凤凰传奇、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32、全球华人华侨大拜年

33、歌曲《中国欢迎你》 演唱:阎维文、胡园飞、李毅、杨幂、迪丽热巴、李易峰、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

34、歌曲《天下大同》 演唱:刘和刚、战扬、刘嘉佳、龚铭

35、歌曲《十二生肖》 演唱:成龙、王力宏、周华健、张震岳

36、歌舞《七子之歌》 表演:月亮姐姐、容韵琳、林妙可、爆米花组合、肖淑雅、王诗龄、艺雅星汇艺术团

37、歌曲《牧羊辞》 演唱:刘涛、孙俪、杨颖、黄琦雯、迪丽热巴、冯提莫

38、少数民族歌曲大联唱《阿佤人民唱新歌》《马桑树儿搭灯台》《阿里郎》《杵歌》等 表演:于毅、傲日其楞、扎西平措、云南西盟佤部落民族文化工作队、湖南张家界魅力湘西艺术团、吉林延边金达莱歌舞团、台湾高山族原住民歌舞团

39、改革开放40周年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中国心》《春天的故事》 《走进新时代》《不忘初心》《乡愁》等 演唱:雷佳、张明敏、祖海、张也、郁钧剑、西华大学舞蹈系

40、歌舞《难忘今宵》 表演:李谷一、2018央视《星光大道》优秀选手等

旗袍是谁发明的?

中国年轻女性的身材较之西方年轻女性,一般更显纤细、秀丽的曲线美,而线条简洁流畅、风格单纯又雍容华贵的旗袍,其最大优点正在于它能恰如其分地呈现出这种中国女性胴体的曲线美。它在符合中国年轻女性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因制作上省工省料,着装又很方便的优点,从而显出蓬勃的生命力。

那么,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旗袍是怎样发展而来来的呢?

旗袍之名,源于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满族被称为“旗人”,他们的着装就被称为“旗袍”。最早的旗袍其基本款式是圆口领,窄袖,向右侧捻襟。下摆四面开衩,带扣绊,束腰带。”一年四季就这一个样式,仅有布科不同之分。这种男女均穿的袍褂服装,因在窄小的油口处,还接有一截止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状似马蹄,所以又称“马蹄袖”,也叫“箭袖”。平时

绾起来,冬季行猫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可保暖又不影响拉弓射箭。四面开衩是为了便于上下马。束腰,一则可增加暖意卧;二则出猎时,可将干粮等装入前襟;三则随身带的小刀、匙子、箸努,以及放火镰、火石、火绒的小口袋和皮制烟荷包,都可挂在腰带上。

满族干1644年人主中原后,游猪变为农耕,加以与汉族文化如大领大油等的交流,原有作为民族文化表象特征的旗袍,也自然发生变化。如:不宜于农耕的窄袖油马蹄袖,就变成了喇叭袖;不常骑马、四开衩就改变为两开衩,甚至不开衩;旗袍就成了直筒式的宽袖大袖长袍样式。用料也有变化。以前定都东北盛京后,已由以皮抱为主改为多用棉布,这时,不但仍多用棉布,绸缎料也多起来。男人旗袍虽仍以蓝、黑二色为主,但读书人却有相当一部分人穿白、红、紫色的。至于黄色,因是皇家独尊之色,若用就会被砍头,且可株连九族,所以,民众是忌用的。

妇女的旗袍变化就更大,如圆口领上加了一寸多高的立领制工也精巧得多,不仅在领口、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且认为越多越美。清末北京地区还曾时兴过“十八镶”(即镶十八道花边),用料等花色品种就更是多样,虽仍为宽袍大袖,但较男式旗袍(后发展为长袍马褂)就显得远为俏丽。

辛亥革命后的改良旗袍,特别五四前后直到 30年代,女学生们常穿的蓝布旗袍,款式又有较大变化:宽松直筒式改为紧腰身;长度改短;两侧开衩的长短不一。30年代以后,旗袍的领子、袖子等处又多有变化,时而高领、时而低领、时而省去领子,袖子又由宽袖变窄袖,长度则有时可及手腕处,有时又短到上臂全裸露。而紧身贴腰显示曲线美的优点则一直保留。再加下摆回收,长及踝骨,就显得十分爽身合体。至于男性的直筒长袍,到40年代,已逐渐被新式服装潮流取代。

80年代以来,这种能显示中国女性曲线美和风格美,既融满汉文化于一体,又注意吸收外来养料的旗袍,人们对它的热度又进一步上升。那开衩甚高,最高可至大腿根部的新式旗袍,随着女性步履的轻移、袍衩的时开时合,大腿的隐而不露,更显出一种既含蓄又开放的飘逸悠然的动态美。随着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观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在我国百花争艳的服苑中,旗袍这朵绚丽的香花,必将更吐馨香。

旗袍起源于我国那个少数民组

旗袍

旗袍的起源

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战国至汉代曾为时人所重,后世的袍服或与深衣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事实上,深衣与袍服颇有差异,前者上下分裁,效果相当于把上衣下裳连成一体;袍服则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义,后来袍服逐渐被接纳为一种稳定的服饰式样,与上衣下裳的服制并行不悖。袍服自汉代被用于朝服,起始多为交领、直据,衣身宽博、衣长至附、袖较肥阔,在袖口处收缩紧小,臂肘处形成圆弧状,称为“袂”,或称“牛胡”,古有“张袂成荫”之说。袍服式样历代有变制,汉代深衣制袍,唐代圆领裥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宽身长袍,穿着者多为知识分子及统治阶层,久而久之蔚成风尚。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种不事生产的上层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闲生活。服饰上的宽衫大袍。褒衣博带,逐渐成为中原地区衣饰文明的一种象征。

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或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较为紧窄合体,以利于骑射或其他激烈活动,这种服式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较适体。历史上,汉族人民也曾多次采纳这种窄身合体的袍服样式,赵武灵王所推行的胡服骑射就是比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风行一时,胡服在唐开元、天宝年间与胡妆、胡骑、胡乐同为时人趋奉,可算异域文化一次大面积的流行范例,属于长安街头当年的“舶来品”。在辽、金、元及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着服饰的主角,虽然又都经历或表现出变得宽博的过程或趋势。清代由于历时最长且较稳定,故袍服可视为典型服饰。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雉发易服浪潮,律令之严性命攸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至此传统的冠戴衣裳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着装中。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清朝统治者强调满语骑射,力图保持其固有的生活习俗和穿着方式,一方面要用满族的服饰来同化汉人,同时又严禁满族及蒙古族妇女仿效汉族装束,从顶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可见一斑。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据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此时的清王朝正摇摇欲坠难以为继,清廷内外交困,国力式微。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攻破了清朝封闭的国门。为挽救危亡,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队也改练新军。在中国学生和军人中最先出现了西式学生的操衣、操帽与西式军装、军帽。洋装的输入,提供了评判美的另一种参照系,直接影响社会服饰观念的变更。日后旗袍演化为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响的改变可说即是由此开端。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袍此时穿着者甚少。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商埠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场奢靡繁华之地。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服装装饰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青楼女子等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于成熟。产生于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时期始渐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别于旗女的长袍。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这在以后的章节中将会详细介绍。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遇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旗女与汉女的着装

作为女性着装的旗袍,与旗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旗女,是指旗人家庭中的女性成员;旗人,则是清代对被编入八旗的人的称呼。清代八旗的成分以满族为主体,融合了汉族与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在内。八旗中除清朝皇族爱新觉罗的宗室、觉罗以外,还包括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分别由归附的汉人和蒙古人构成。清初八旗汉军有26万之众,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之和的3倍。因此,旗人不仅是满族人,还可以是蒙古族或汉族人。这样,把旗袍定义为满族人所穿的服装也就有失准确了。满族是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擅长渔猎并四处游牧,他们所穿着的袍四面开权,有扣绊束腰带,脱卸方便又保暖,非常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后来归附于他们的汉人和蒙古人也采用了这种服式。明末清初八旗制度逐步确立,旗人的袍服有所变化发展,与满洲早期的样式也有所不同,这时旗女所穿的袍可说是旗袍真正的?前身,到民国才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旗袍,称为新旗袍或新式旗袍。旗女的袍装与汉族妇女的两截装束,在清初有着明显差异。

旗袍源流枣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与旗袍枣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把旗袍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

旗袍的历史

民国之初——悄然过渡过的旗袍。

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新式旗袍的延生创造了条件。

20年代——倒大袖与新样式。

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黄金时代(i)

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黄金时代(ii)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50年代——也有过灿烂的一瞬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传统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灾难。

80、90年代——辉煌难再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旗袍的审美

近十几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在国际时装舞频频亮相,风姿绰约有胜当年,并被做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礼仪场合。

旗袍的京派与海派

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艺术家与旗袍

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设计师与旗袍

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总之,旗袍是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而并非已经湮灭失传的历史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现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加之可欣赏度高,因而极富有收藏价值。现代穿旗袍的女性虽然不多,但现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传统韵味,同时又能体现时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旗袍的选择

旗袍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体现着中华民放牧 传统艺术、为国际上独树一帜的中国妇女代表服装。

旗袍品种如此繁多,选购时应注意以下两点。要根据自己穿用需要而定。如结婚礼服(旗袍)不仅面料质地上乘而且色彩鲜艳夺目,充满喜庆色彩;迎宾赴宴礼服(旗袍)面料应高级华贵,色彩柔和大方,外观稳重而高雅;便服旗袍可随心所欲,突出个性及体型美,穿着舒适大方。

市场上成衣旗袍的规格是按大众化的身材体型量制的。由于每个人身材都有自己特殊性,而旗袍又是趋于紧身、抱合性强的服装,尺寸规格则是选购旗袍的重要指标。所以,购买旗袍必须准确地测量出自己的“三围”,即胸围、腰围、臀围,并与旗袍:“三围”相适或略有余。然后,在更衣室试穿观其“三围”是否贴体舒适,其次还要观领子、衣身、袖子的长短与肥瘦等。旗袍尺寸大小的选购不同于连衣裙等服装,要求十分严格,否则将会失去其风格和独到之处。

旗袍面料的选择:旗袍选料是很广泛的。日常一般穿用的旗袍,夏季可选择纯棉印花细布、印花府绸、色织府绸、什色府绸、各种麻纱、印花横贡缎、提花布等薄型织品;自制的短旗袍,轻盈、凉爽、美观、实用。春秋季可选择化纤或混纺织品,如各种闪光绸、涤丝绸、以及各种薄型花呢等织物。这些织品虽然吸湿性、透气性差,但其外观比棉织品挺括平滑、绚丽悦目,在不冷不热的季节中穿用很适宜。

礼宾或演出穿用旗袍是十分考究的。夏季穿用,旗袍面料应选择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该织品质地柔软、轻盈不粘身、舒适透凉。春秋季穿用,旗袍面料应选各种缎和丝绒类:如织锦缎、古香缎、金玉缎、绉缎、乔其立绒、金丝绒等等,这些高级面料制做的的旗袍能充分表现东方女性体型美、点线突出,丰韵而柔媚,华贵而高雅,如果在胸、领、襟稍加点缀装饰,更为光彩夺目。

旗袍的保存和穿着

一、旗袍的整理

现在大部分女性所穿着的旗袍大都为织锦缎的面料,而这类锦缎都是不宜水洗的,所以穿着时应非常小心,尤其要注意不要沾染上油渍、可乐和口红,因为这类物质最难清洗,就算送去干洗店也未必能完全清除,所以我们建议:

1、旗袍不要连续穿着好几天。

2、要留意尖锐的物件,以避免旗袍钩洞与抽丝。

3、不要为了贪方便将袖子高高卷起。

二、旗袍的洗烫

如果新穿的旗袍不小心弄脏了,可以用块微湿的布铺在脏处用熨斗熨烫一下,这样一些灰尘就会附着到布上,既清洁了旗袍,又起到整烫的作用。

三、旗袍的收藏

旗袍如果不穿了要用衣架(宽宽的那种)把旗袍挂起来,注意肩部要撑妥当。在挂进衣橱前,还要记得放上防蛀用品。

另外,丝绸衣服要勤换勤洗,脱下后切勿搁置。穿着丝绸衣服时不要贴身,避免过多的汗

液浸蚀衣服,使衣服变色、变质、破损。穿着丝绸服装也不要在席子、藤椅、木板等粗

糙物上睡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破损和并丝。另外,收藏丝绸服装时,应放在樟木箱内,

以防虫蛀。

张曼玉在演的《花样年华》中一连穿了20多套旗袍,成为旗袍公认的代言人,也使旗袍更加流行,更加进入普通人的生活。

旗袍趣谈

中国年轻女性的身材较之西方年轻女性,一般更显纤细、秀丽的曲线美,而线条简洁流畅、风格单纯又雍容华贵的旗袍,其最大优点正在于它能恰如其分地呈现出这种中国女性胴体的曲线美。它在符合中国年轻女性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因制作上省工省料,着装又很方便的优点,从而显出蓬勃的生命力。

那么,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旗袍是怎样发展而来来的呢?

旗袍之名,源于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满族被称为“旗人”,他们的着装就被称为“旗袍”。最早的旗袍其基本款式是圆口领,窄袖,向右侧捻襟。下摆四面开衩,带扣绊,束腰带。”一年四季就这一个样式,仅有布科不同之分。这种男女均穿的袍褂服装,因在窄小的油口处,还接有一截止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状似马蹄,所以又称“马蹄袖”,也叫“箭袖”。平时

绾起来,冬季行猫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可保暖又不影响拉弓射箭。四面开衩是为了便于上下马。束腰,一则可增加暖意卧;二则出猎时,可将干粮等装入前襟;三则随身带的小刀、匙子、箸努,以及放火镰、火石、火绒的小口袋和皮制烟荷包,都可挂在腰带上。

满族干1644年人主中原后,游猪变为农耕,加以与汉族文化如大领大油等的交流,原有作为民族文化表象特征的旗袍,也自然发生变化。如:不宜于农耕的窄袖油马蹄袖,就变成了喇叭袖;不常骑马、四开衩就改变为两开衩,甚至不开衩;旗袍就成了直筒式的宽袖大袖长袍样式。用料也有变化。以前定都东北盛京后,已由以皮抱为主改为多用棉布,这时,不但仍多用棉布,绸缎科也多起来。男人旗袍虽仍以蓝、黑二色为主,但读书人却有相当一部分人穿白、红、紫色的。至于黄色,因是皇家独尊之色,若用就会被砍头,且可株连九族,所以,民众是忌用的。

妇女的旗袍变化就更大,如圆口领上加了一寸多高的立领制工也精巧得多,不仅在领口、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且认为越多越美。清末北京地区还曾时兴过“十八镶”(即镶十八道花边),用料等花色品种就更是多样,虽仍为宽袍大袖,但较男式旗袍(后发展为长袍马褂)就显得远为俏丽。

辛亥革命后的改良旗袍,特别五四前后直到 30年代,女学生们常穿的蓝布旗袍,款式又有较大变化:宽松直筒式改为紧腰身;长度改短;两侧开衩的长短不一。30年代以后,旗袍的领子、袖子等处又多有变化,时而高领、时而低领、时而省去领子,袖子又由宽袖变窄袖,长度则有时可及手腕处,有时又短到上臂全裸露。而紧身贴腰显示曲线美的优点则一直保留。再加下摆回收,长及踝骨,就显得十分爽身合体。至于男性的直筒长袍,到40年代,已逐渐被新式服装潮流取代。

80年代以来,这种能显示中国女性曲线美和风格美,既融满汉文化于一体,又注意吸收外来养料的旗袍,人们对它的热度又进一步上升。那开衩甚高,最高可至大腿根部的新式旗袍,随着女性步履的轻移、袍衩的时开时合,大腿的隐而不露,更显出一种既含蓄又开放的飘逸悠然的动态美。随着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观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在我国百花争艳的服苑中,旗袍这朵绚丽的香花,必将更吐馨香。

相关文章

百旗争艳旗袍秀(百旗争艳旗袍秀需要费用吗)

百旗争艳旗袍秀(百旗争艳旗袍秀需要费用吗)

本文目录一览: 1、今年春晚节目单 2、旗袍是谁发明的? 3、旗袍起源于我国那个少数民组 今年春晚节目单 2019年央视春晚节目单还没有正式公布,但是有网络上的名单可以仅供参考,名单内容如下...

百旗争艳旗袍秀(旗袍秀 风采)

百旗争艳旗袍秀(旗袍秀 风采)

本文目录一览: 1、今年春晚节目单 2、旗袍是谁发明的? 3、旗袍怎么理解?都有那些品类啊? 今年春晚节目单 2019年央视春晚节目单还没有正式公布,但是有网络上的名单可以仅供参考,名单内容...

百旗争艳旗袍秀(旗袍秀 美篇)

百旗争艳旗袍秀(旗袍秀 美篇)

本文目录一览: 1、小姐姐一袭黑色改良版旗袍,轻松展现成熟女性的韵味,你觉得高级吗? 2、旗袍起源于我国那个少数民组 3、今年春晚节目单 小姐姐一袭黑色改良版旗袍,轻松展现成熟女性的韵味,你...

百旗争艳旗袍秀(百旗争艳旗袍秀云南站新闻发布会)

百旗争艳旗袍秀(百旗争艳旗袍秀云南站新闻发布会)

本文目录一览: 1、民国“一枝花”张淑贞:临刑前身穿丝绸旗袍像贵妇,后来怎样? 2、旗袍是谁发明的? 3、今年春晚节目单 4、形容女人在花丛中的漂亮 5、旗袍怎么理解?都有那些品类啊?...

百旗争艳旗袍秀(魅力旗袍秀)

百旗争艳旗袍秀(魅力旗袍秀)

本文目录一览: 1、今年春晚节目单 2、旗袍是谁发明的? 3、旗袍起源于我国那个少数民组 今年春晚节目单 2019年央视春晚节目单还没有正式公布,但是有网络上的名单可以仅供参考,名单内容如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