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壶嘴(旗袍紫砂壶)

qipaousa8个月前Untitled1

本文目录一览:

漳州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

漳州人的生活习俗

    漳州人的生活习俗与中原的汉族差别不大,生活中的礼俗基本上一样,只是由于地理气候条件与中原迥异,故而该地居民在衣食住行方面都与北方有所不同,显示出南方和沿海的特点。

第一节  饮  食

    漳州背山面海,地处亚热带,自然条件优越,食物的来源与种类十分丰富,居民对食物的烹调和制作向来十分考究。

    主食

    漳州古属闽越地,以稻米饭为主食由来已久。该地居民传统的一日早、午、晚三餐,主食都是大米。中午吃粒饭(干饭),早、晚吃糜(粥)。境地人多轻早餐,重午餐。早餐的粥比晚餐稀,仅佐以小菜。午餐吃干饭,菜肴较丰。

    从前,漳州干饭多用鼎(圆底锅)煮成,农家则在熬粥时,用竹制“饭篱”捞出部分干饭供主要劳动力吃。渔民和铁匠惯食粘稠的粥,称“打铁仔糜”。农民常用草编小袋装米煮成饭包,在外出时吃,称“茭制饭”。

    甘薯曾经是漳州最主要的辅助粮食,漳州人多称其为“番薯”。番薯在漳州的食用方法很多,新鲜的番薯可以烤熟或水煮或蒸熟吃,不过人们多将番薯放置一段时间,吃起来特别甘甜。番薯洗出淀粉叫“番薯粉”,可以用来做成多种食物和在烹饪时用以勾芡;也可以抽丝或切成薄片晒干贮存,供以后食用,分别叫“番薯签”或“番薯柿 (pe5)”。番薯、番薯签和米煮粥吃。沿海地区过去不少是以番薯为主粮,即所谓“食番薯,配海鱼”。市上的番薯干以黄皮红瓤番薯蒸熟晒干而成,香甜可口,价格不菲。

    木薯(Manihot esculento)也曾是漳州的杂粮之一,漳州人称其为“树葛”、  “树薯”。树葛含有氰基苷,必须靠久煮才能解除毒性,不可生食,多数是用来洗得淀粉,叫“树葛粉”。但树葛粉质量不如番薯粉,过去大多用来做麦芽糖、凉粉,或作为制作线面的填充料。

    漳州居民有时也煮菜饭,如芥菜饭、高丽菜饭、番瓜饭、芋饭、鸭饭、肉饭、豇豆饭等干饭和芋粥、鱼粥、鸭粥、蚝粥、蚶粥、咸粥  (杂烩粥)等。粳米和糯米均可作混合饭的主料。

    主食除米饭之外还有面条、面线、米粉、豆签等。漳州的面条多加上食用碱,呈黄色,煮熟后上市卖,叫“生面”,盘成薄饼状叫“面份”,抓成拳头大的一团叫“模仔面”,拌上少量食用油后,不规则地堆在一起叫“油面”;也有未煮,晒干后卖,叫“面干”或“面球”。线面是以面粉加盐等辅助材料拉制而成,晒干后盘成小束,食用前在沸水中煮一两分钟,方便而易于消化。米粉、豆签是辅食。

    旧时,番薯、芋头都可作主食。漳州人喜欢趁热吃番薯,芋头则凉了再吃,俗谚云:  “番薯烧,芋仔冷。”民间刮生芋头皮时,为避免被芋奶咬(刺激皮肤),刮前要先咬芋头一口,念:  “芋仔芋仔我咬汝,汝??(bbang‘)咬我。”

    菜肴

    旧时,漳人素重海鲜和野味,“山上鹧鸪獐,海里马鲛鲳”是餐桌上的上品,其中的獐实际上指的是麂。漳州人惯食猪肉,尤喜食猪内脏,妇女做月子多吃猪肝和猪腰。漳俗重龟鳖,以为清补滋阴,多吃可长寿。还有人喜食蛇、蛙等,以为清补解毒。

    该地调料品种繁多,酒、醋、辛辣、酱、葱、姜、蒜各得其所。炒盘讲究火候,汤菜多为清炖,并喜欢加入枸杞、党参、当归、黄芪等中药。从季节上说,冬尚浓醇,夏求清淡。

    漳州民间喜食腌菜,农村家家户户自制腌菜,多以芥菜腌成“咸菜”(酸菜),入冬以萝卜腌成“菜脯”(萝卜干),供全年食用。云霄、诏安一带腌制的菜脯尤为上品,藏得越久越香,而且还有消积食、健脾胃等药效。漳州人还将笋煮熟后任其发酵,变成酸笋,煮鲜鱼时配上酸笋,鲜美而无腥味,老少都爱吃。

    饮食禁忌

    漳州的俗谚云“饭神皇帝大”,当别人在吃饭时,不得随便打扰,自己吃饭时也不要讲话,以免冲犯饭神。

    民间进补之后忌食萝卜、白菜和喝茶,以为这些凉性的食品会抵消进补的效力。身上有脓疮时忌吃鱼虾、芋头、狗肉等“浊性”食物。老人一般忌食牛肉,因为牛助农耕,食之者不祥。漳州民间认为柿子和酒、柿子和螃蟹、柿子和番薯、番薯和石榴、番薯和香蕉、毛蟹和

柑桔、毛蟹和茄子、芹菜和鳖、芹菜和黄瓜、黄瓜和花生、鳝鱼和红枣、狗肉和绿豆、羊肉和番瓜都是相克的食物,同食有碍健康。

    在宴席中移转酒樽将酒洒出是犯忌的。饮食中站起或脱衣,边吃饭边走动,都是要忌讳的,也即在吃的行为方式方面要有禁忌。

    吃饭时,桌上的菜必须是双数,不能是奇数,尤其忌讳吃三个菜,认为只有死囚临刑前才吃三个菜。

    吃饭时,忌撒出饭粒或吃完饭碗内残留饭粒,俗以为糟蹋粮食会遭天惩罚,尤其在作客盛饭时,应估量好自己的食量,否则留下剩饭,等于糟蹋五谷,作践主人。此为民间对谷神敬仰的延伸,宣传“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古训,可谓淳俗。

    吃饭时,不能趴在饭桌上,忌换座位,尤忌女孩换位,俗以为如此则日后有改嫁之虞。不得坐在门槛上吃饭,饭后不得躺卧不动或立即洗澡、饮茶。进食时不得照镜子以免日后口吃。进食时不得发出咀嚼声,俗以为猪狗进食才会发出响声。

    此外,吃饭忌将筷子竖插在饭中,因为祭死人才这样插。吃饭忌敲响碗匙,也不得用手掌平托碗底或用手攥着碗边,以免被讥为“乞食相”。饭后不能倒扣碗,只有吃过药才倒扣碗。洗碗时,忌将筷子在灶台上顿戳整齐,认为这样是在打灶君。忌将不同颜色或长短的筷子配成一双使用。忌使用单只筷子进食,以免婚嫁后丧偶,不得折断筷子,不得用筷子指人,也不得用嘴咬筷子。吃完饭后,筷子要放在桌上。进餐时,掉筷子被认为不吉利,不得俯身去拾,应另换一双使用,还要说声“筷落”,谐音“快乐”来加以禳解。

    饮料

    茶  北宋曾任漳州幕厅军事判官的蔡襄的《茶录》一书,就是专门讲斗茶艺术的著作。其中提到斗茶时茶的加工、斗茶工具、斗茶方法等。

    漳州人好饮茶。自古以来“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器具精巧,壶有小如胡桃者,名盂公壶,杯极小者,名若琛杯。茶以武夷小种为尚……饮必细啜久咀,否则相为嗤笑”。

    漳州有斗茶的风俗,有人认为始于蔡襄。乾隆版《龙溪县志》记载:“以五月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必以大壮之炉,扇必以管溪之箑,盛必以长竹之筐。凡烹茗,以山为本,火候佐之。水以三叉河为上,惠民泉次之,龙腰石泉又次之,余泉又次之。

穷山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赀岁数千。”

    饮茶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消闲方式,称为“吃小盅仔茶”,其特点是茶浓、盅小,细斟轻啜,慢慢品尝。饮茶也是待客之道,曾习轩的《客至汲水烹茶》这样描写以茶迎客的情况:“松斋清昼永,客至自关情。水可呼僮汲,茶因待友烹。荆扉今日启,花迳此时迎。共啜龙湫味,闲参雀舌名。耳铛闻语细,鼻观觉香生。陆羽三经好,卢仝七碗清。竹炉汤已沸,槐火梦犹萦。句好缘多饮,诗脾沁一泓。”

    客人进屋主人必沏茶相迎,有话也要先喝两杯茶后再说,主人请喝茶,客人不能不喝。沏茶时,先用沸水烫茶壶、茶盅。沸水要高高冲入茶壶借以搅动茶叶,直到水漫壶口为止。用茶壶盖子将壶口泛起的泡沫杂质等刮起来倒弃。盖上盖子,用沸水淋罐,使茶壶内外都热透。迅速倒出茶壶中的水,谓之洗茶,俗谚云“头遍脚??(脚臭),二遍茶箬”,第二遍水才开始饮用。茶液要低低斟人茶盅,以免茶液多泡沫。盘中有几个茶盅,要来回斟至七八分满,谓之“关公巡城”,使各杯中的茶汤浓淡一致。最后几滴浓茶也应分滴各盅,谓之“韩信点兵”,务使各盅中茶液的色香味完全一致。敬茶时,则杯不可倒满,要让客人慢慢品尝,以示敬重。

    斟茶毕,主人不能吃第一杯,要双手捧茶依尊卑长幼顺次奉于客前。客人也须以双手接茶,充分体味茶香后方能将茶咽下,饮完后要向主人“亮杯底”,以示领受主人厚谊和对主人茶艺的赞美。如果以小盅茶敬客,沏完茶后主人伸手表示请客饮茶,客人先伸手回礼,然后持盅饮茶,主人随后才持盅饮茶。主人添茶时客人将手放在杯边,有的还用手指轻叩桌面以表谢意。每次饮完,主人都要重新冲洗茶盅,再沏再饮。

    《漳州府志》云:“凡烹茗,以水为本。”传统的茶道最重视水质,品茶时要不惜代价去汲取最好的泉水。现在家家户户都用门来水,水质也就无法考究,便完全以茶叶的品质取胜。本地居民习惯喝乌龙茶,主要有铁观音、黄旦、水仙、白芽奇兰等品牌,很少喝红茶、绿茶、花茶等。旧时泡茶的水用青栎木硬炭火烧为佳。

    漳州人强调茶要沏浓,俗谚云“茶着食厚,某着娶老”,认为“薄茶、暗火(灯)、散熏吹(劣质烟袋)甲(配)口口king6—5kong6(摇晃)桌”是不好的兆头。斟茶时,壶嘴不得对着别人,因为与祭祀时酌酒浇地相似,故壶嘴冲人似有生祭之嫌。茶沏后不得留过夜再喝,俗以为“隔暝茶”有毒。

    过去也有一些家庭用大茶壶沏茶,将大茶壶放进稻草编成的容器中保温,供全家人喝一整天,这种容器叫“茶岫”。

    旧时,乡间小路边和十里长亭里都有卖大碗茶的摊子;大街上也设有茶亭,免费供应体力劳动者茶水,称为“奉茶”。

    台湾地区饮茶的习俗和漳州相似,也崇尚功夫茶,重视茶具的质量和品味。

    酒  漳州称饮酒为“食酒”,宋有“蛮酒”,元有“畲酒”,节庆、婚丧、生育、迎宾、饯行、农事、祭奠、奉客等都离不开酒。也有行文人酒令和掷骰、抽签、划拳的劝酒形式,即使有宿怨积恨,也可通过“食酒”而杯酒言消。稍有不同的是,给人敬酒时,杯中只倒八分满,表示为人留有余地,俗谚有“七分茶,八分酒”之说。

    曾习轩的《开瓮忽逢陶谢》描写漳州旧知识分子饮酒的乐趣:“呼僮携美酒,此日瓮初开。忽见陶潜至,还逢谢眺来。独留外方客,同覆掌中杯。兴到婆娑乐,诗成笑语陪。曲神寅日合,酒圣卯时催。竹叶新浮蚁,葡萄旧发醅。饮凝金盏满,醉倒玉山摧。共有酩然思,同心宴几回?”

    旧时,漳州爱喝酒的家庭常备有一两坛自酿的米酒或荔枝酒。妇女怀孕后,家里都用红曲自酿糯米酒,供坐月子时用。酿制的方法和酿白米酒相同。农村还酿番薯酒、甘蔗酒等,或用于自饮,或用于冬季灌牛御寒,故俗称“牛酒”。台湾地区的民间造酒用酒的习俗与漳州并无二致。

    冷饮  夏天,漳州人消暑解渴的传统饮料有石花冻和田草冻,是以石花菜和田草熬成的胶冻,制成之后,要沉在井水中浸凉,或者放到屋顶上隔夜“冻露水”,然后食用。还有—种“栟櫇冻”,薜荔又名“木莲”、“鬼馒头”,漳州话叫“栟櫇”或“爱玉仔”。从栟櫇洗出果胶,凝成冻,切成小块和以糖或蜜,清凉可口,而且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

    暑天,漳州城乡居民常用乍前草、  芳草、鬼针草、芦根、绿竹心、山葡萄、牛顿草等煎成青草茶,用以解暑。

    夏天,漳州人也经常喝绿豆汤消暑解毒,大暑日则必须吃绿豆汤解暑。绿豆的吃法有两种:  一是以绿豆—把洗净放在杯中,冲进沸水后盖上杯盖,过一段时间后开盖喝汤;二是以绿豆熬煮烂后加糖吃,煮时锅中要放一支瓷汤匙,俗以为可以化解“豆鬼”  (煮不烂的绿豆粒)。

    漳州传统冷饮经过历史的考验,无副作用且具有清暑解毒的诸多功效,实在是价廉物美。

    吸烟

    漳州话称“抽烟”为“食熏”,漳州人抽烟种烟的历史在全国是最早的。明代中晚期,漳州月港的商人到日本、东南亚进行贸易,在西班牙统治的菲律宾学会了吸食和种植烟草。到清代康乾年间,烟草在漳州已是“无地下种,无人不食”。

    旧时,漳州人抽烟多用细竹管或野生柑桔的枝制成的“熟熏吹”(旱烟袋),也有人使用铜制的“水熏吹” (水烟袋)。凝在烟管内的焦油称为“熏吹膏”,民间用以涂治无名肿毒及毒虫咬伤。民间认为,蛇和其它毒虫都忌怕“熏吹”和“熏吹膏”,所以,老年人都是熏吹不离手,甚至教训晚辈时也以“熏吹头”敲其后脑勺。帮本地话“老货仔用熏吹头仔??”就是相当于“长者教训”的意思。

    民国时期,开始有人吸食纸烟或机制的卷烟。以后,水烟斗和旱烟管逐渐绝迹,城乡的吸烟群众多吸自卷的喇叭状烟支。

    漳州吸烟者向来有以烟敬客的习惯。旧时,敬烟前要先用手掌将自己的烟袋嘴擦拭干净,再装上烟丝点上火递给客人,忌以烟头直递对方。

    旧俗,划一根火柴不得点燃三支烟,因为在繁体字中“灾”字就是三折下一个“火”字。

第二节服饰

    漳州地处亚热带,上古土著断发文身,着“卉服”  (穿葛纤维织成的衣服),以蕉、葛纤维织成的布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有人用来做衣服穿。汉代以后,中原移民逐渐人闽,麻、丝、棉花(非洲草棉)等的织物也传人闽南。唐代漳州“岁五蚕,吴越皆不能及”。宋初,漳州岁贡葛布二万匹,纺织业与中原地区同步发展,漳州居民的服饰逐渐与中原一致。北宋时,印度传人的“吉贝”(棉花,木棉,亚洲棉)在漳州广泛种植,该地居民的穿着已经和最发达的地区无异。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海外贸易的兴盛导致漳州人的服饰“跨越定制”,“人无贵贱,多衣绮绣”,甚至“曳绣蹑珠”,比官员还气派。清代,漳州服饰奢侈依旧,“俗有夸多斗靡者,于舅姑饷妇之日,终席之间换衣数袭”。一些人将财力都花在服饰.上,以致漳州俗话有“只怕跌下屎?(粪坑),不怕火烧厝(房子)”之讥。

    服装

    一般服装  平民男子穿长衫或对襟短衣或大襟上衣,多以棉、麻质粗布为料,袖宽,大前襟由左至右。体力劳动者常穿短打,用宽布前后对折,前襟缝一布袋,称“橐袋仔”,正面缝五对布纽扣。冬天内加一件棉背心,外加右襟的“棉裘”。男子下着深裆阔腿的“裸巾裤”,无口袋和门襟,前后不分,加接四五寸的粗布裤腰,穿时将裤褶紧,以各种裤带扎于腰间,或直接将裤头拧成结以代替腰带。有的用一条长布袋扎裤,布袋里可放银元、铜板等,称“裤头龙”。

    农民夏天多穿短裤,以便下水田劳作,故称“水裤”。男子衣服以蓝、灰、青色为主,老年人多穿黑色。沿海渔民的衣服染过薯莨汁或荔枝树汁,耐海水浸泡,呈棕褐色,与众不同。台湾地区的渔民也穿同样的衣服。

    女子穿旗袍或高领右衽大襟衣(俗称“大袉衫’’)或窄袖短袄,内裹束胸马甲。大袉衫的下摆呈弧形,长过膝盖,衣扣钉在右胸边,衣襟边和袖口滚边绣花,有的还镶上阔花边。女子下着长裙或长裤。“裙”字由“群”字而来,群者,多也,当时布帛门幅狭窄,裙子要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所以长可曳地。旧时,漳州女子在出嫁、归宁或出门拜神时必须加扎长裙。长裤无门襟、无搭扣,裤管肥大,和男子穿的无大差别,只是裤管口绣花,裤长及脚踝。女子出嫁时,着红袄加黑裙或红裙,平常多穿青、蓝、黑色衣服。缠足妇女在“脚白”(脚帛,裹脚布)之外还套有“膝siak7裤”,即由白布缝成圆筒状,半尺来高,底部绣有—圈寸把高的花,上部套入裤管内,其效用一为衬托小脚,二为显示绣花的技艺。

    民国时期,男子穿长衫、马褂、布纽对襟上衣,也有穿西装、工人装、学生装、中山装或行业制服的。男式的上衣多在左上角缝一个胸兜,以插自来水笔或装细小对象。女子穿大襟的短衣、袄、学生装或改良旗袍,下着长裙或短裙。农村男女仍穿“棵巾裤”,城镇居民有的穿起有门襟的“洋装裤”。殷富阶层不穿土布,多穿绒、绸缎等;上层社会的女子也穿连衣裙。男学生穿童子军装,女学生穿蓝衫配黑裙。

    特殊服装  传统的婴儿服称“和尚衫”。这种衣的前襟为斜形,腋下两侧缀布带用以束腰,袖口和下摆卜摆均不缝边,以防磨破婴儿娇嫩的皮肤,也寓意婴儿长得快。婴儿用的“散幔”  (音sam5-3mua1)为无袖的棉披风,面料为红绸或红底印花布。披风上连缀—个兔耳形的风帽。旧时还喜给婴幼儿带兜肚,兜肚红布做成,并用金苍线绣上一个万字,护住幼儿的肚脐。漳州方言“脐”和“财”同音,护脐也寓意护财。还有用黑白相问的格子布做成的“花帕”,格子有大、小两种,中间绣一个“?”字,俗以为此帕可以辟邪,民间抱婴幼儿出门时多蒙盖花帕。

    民国时期,漳州人夏天爱穿“香云纱”,又叫“香纹纱”。这种布料透气、透湿,穿在身上特别凉爽,颜色多为黑色,称“油绸”,穿久褪成暗棕色。香云纱价格不菲,不是贫寒人家所买得起的。

    旧时,农民雨天多穿蓑衣,俗称“棕蓑”。通体以棕制成,无袖,披在肩上能盖住胸背。—种后背长过臀部;—种后背较短,但下缀棕裙,穿着时既能活动自如,又不致淋湿衣裤。

    民间忌反向穿衣,因为只在为死人“套tap7衫”(穿寿衣)时才将衣服先反向套在孝男身上。也忌讳穿一身白衣白裤或白衣配白鞋,因为会联想到丧服。年轻妇女不得全身穿黑色衣服,尤其是在出外探亲访友的时候。过年期间,忌讳穿白色和青色的衣服,以为不吉利。洗衣服时,男衣必须放在女衣之上,民间忌讳从晾着的女人衣服下走过,女人的裤衩尤其不能晾晒在过道上。夜间不得露天晾衣,竹竿尾端不得晾衣。俗以为,衣服晾干从竹竿上取下后,不能直接穿在身上,以免变成“竹篱鬼”,先折迭后有了“折气”,即可禳解。衣服忌讳被人跨过或踏踩。民间忌缝补穿在身上的衣服,俗以为,此举会使穿衣者日后受诬陷。上衣上的纽扣数要奇数(阳数),而且穿衣时必须扣上纽扣。

   第三节  居舍

    漳州的民居建筑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都是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民族精神和乡土性、地域性相结合的产物。

    砖瓦房  漳州旧式的大型住宅称“大厝”,一般有三进,前后三个大厅,各以大埕(用砖或石板铺成的院子)隔开,两旁为巷道,两边各建两三套两房一厅的厢房,一些大宅前有门庭(俗称“大埕”)。厅的前沿、台阶、天井、门庭、墙基等铺砌平整的条石,四周墙面砖石混砌,构成各种吉庆的图案。更多的是四合院结构,设上下厅堂、左右厢房、左右边房(称“护厝”)、天井、侧廊便门、后堂、大门等。屋架采用穿斗式、抬梁式和承重墙等三种结构,屋顶多为悬山式曲线燕尾脊。厅房正面的门框、窗框、横额多用质地坚硬、琢磨光滑的青石镶嵌。庭院或后院有花木、假山、亭阁、花园。这两种住宅多为城乡的富家大户所盖。农村中更多的是一厅二房一埕的三合房,左右是厢房,可住人或当厨房、储藏室。如人口多,两厢再延伸接建左右多—房,合一厅四房。农村以广置田宅为显耀,故宁肯减衣节食建房,不愿丰衣足食而居破屋。但城乡还是有很多贫苦人家住宅又矮又小,农村多建“土角仔厝”  (以土墼砌墙店房子)。

  窗棂的格数也必须是奇数。房屋如有几落(进),后一落房屋则必须高于前一落,整座房屋前低后高,寓意后代比前代发达。如果两家的房子一前一后,也忌讳前面的房屋高过后面的房屋,俗以为如此会堵了后面人家的“风水”,容易引起纠纷。如果前面的房屋又需要高度,工匠会建议房主将房屋的地基线放低。

    房屋喜前窄后宽(俗称“布袋厝”),忌前宽后窄(“畚斗厝”),建左右陪屋时都注意使外段向里收三分,即使建“竹篙厝”,也要让:后墙宽于门面,俗渭前者聚财后者散财,这实际上是中国人内敛文化性格的体现。

    漳州旧式住宅大门外常有“掩格仔”,实际上是一个大竹屏,用粗篾皮编成,以竹管为框。门楣上固定—支粗竹管作为滑道,竹屏在这滑道上可左右推动,以遮掩或露出大门。“掩格仔”既遮阳又通风,既可挡住外来的窥视,又不影响从屋内向外观望。随着漳州人移居台湾,这种竹屏也东渡海峡,在台湾的—些地方流行到六七十年代。

    室内布置

    传统建筑祖堂在上,上下厅堂,  长辈居上,晚辈居下,男左女右,体现了对长辈的孝道以及男女长幼的分别。厅堂是家长起居和祭祀、接待宾客的场所,世传为朱熹所作的《家礼》云:“凡为人子者有宾客,不敢坐于正厅(有宾客坐于书院,无书院则坐于厅之旁侧),升降不敢由东阶,上下马不敢当厅”,房屋的使用有严格的长幼尊卑限制。

    厅堂  旧时,前厅是奉祀神明和家长接待客人的地方,面向天井,宽敞明亮,正面摆一只长方形的香案桌(称“几桌”),中间供观音或其它神像,两边摆花瓶、时钟等,“几桌”后的墙上挂神像或名人字画,案前摆八仙桌,两边摆接待客人的太师椅。后厅的中间设神龛,龛中摆祖先的神主,龛前也有“几桌”,摆香炉等用以祭祀祖先,几桌前摆八仙桌和条凳。八仙桌祭祀时用以摆放祭品,平时也可用作饭桌。富家的八仙桌前张挂着刺绣精美的“桌裙”,—般人家逢年过节才挂桌裙。

    卧室  旧时,卧室房门悬挂布帘或竹帘,其中—般有床、橱、柜、桌、椅、脸盆架等,床前横—踏脚的长方凳,俗称“脚椅”,供脱履登床之用。大户人家的床很考究,上有木顶棚以挡尘土,前有透雕的横楣, 三面有“遮风”  (围屏),后面的遮风上有一横排抽屉,其上可搁小的箱子。床上悬挂罗帐,两端放置床头柜。床的安放有诸多忌讳:床不得正对门口和镜子;柜不得正对床;床不摆在房间中央,床位上方忌开天窗,床头后方忌有窗;床安放方向应与梁和檐平行,俗认为床“担楹”(与梁交叉)会闹穷,出现凶兆,如确实无法让避免担楹,则要在床上方的支架上搁一把扁担将梁“挑起来”。在大婚或乔迁安床的吉时,放上床板后要拜床公婆,求健康安睡。卧室中的橱柜多用以存衣服,桌子上常有梳妆台,较讲究的脸盆架上还有花框镶镜。

    厨房  “灶脚”(厨房)

    也是住宅的重要部分。以前厨房一般设在厅后或“护厝”内,以免外人一进屋就看到。厨房里有水缸、米缸等,但灶是最重要的,灶口的方向有讲究,灶口忌向东,俗语说,灶口向东财空空。人站在灶台前舀饭的方向要与大门的方向相反,以免将饭往大门方向舀而财气外泄。

    厕所  厕所当地话叫“屎?”或“仔?”。旧时,城镇里唯有富贵人家有才建有厕所,一般是在后花园或后埕的角落里盖间小屋,屋里埋一个边大缸,缸的上方搭一个架子,上设一个蹲位供人方便。缸边的墙留有—个大洞,以便从墙外掏粪。厕所边一般有个后门或侧门,专供下人和掏粪的农民出入。多数的人家只在宅中的偏僻角落置两个带盖的陶缸,一个装尿,一个装粪。平时方便只用木制带盖的马桶,马桶多放在卧室内,在床边留一条“尿桶巷”,上遮一条布帘,有印花或绣花,比较讲究的再用一个大柜子将马桶隐蔽起来,柜子和房里的其它家具一样擦得很干净,可以当椅子坐,称为“尿柜仔”。乡下的农产多建有自家的厕所,一为方便,一为攒肥料。农村的厕所多建在户外,埋一个缸,缸口与地面平,上搁两条木踏板即成厕所。农村还有一种“大?”,在野外挖一大方坑,砌上砖以防泄漏,坑的一半以矮墙围起来,上搁两条石板作蹲位,只供男子使用。坑的另一半裸露在外,可将厩肥、杂草等物填入沤肥。

    门  门在传统住宅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门有大门、边门、厅门、房门、侧门、后门之分。大户豪宅的正面有三道门,中间的大门常年关闭,仅在婚丧喜庆或迎贵宾时才开启,家人平常从大门两旁的边门进出,下人、掏粪的农夫、卖菜收破烂的小贩等则只能从宅后的侧门或后门进出。老式门多笨重,上下有轴,由石制的门框和门楣支持,以开启时发出大的响声为佳。大门多盖成门楼,称为“门屋仔”,门上方挂八卦图,有时还有姜太公像。边门或者各与大门垂直,或在门后设屏风、照壁挡住外面的视线。俗以为门是“眉”(楣),窗是“眼”,所以窗不能安得比门高。

紫砂壶鉴定的鉴定方法

鉴定宜兴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归纳起来,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个字属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

1、泥

功能效用好的则质优,不然则质差;官能感受好的则质优,反之则质差。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济。而紫砂壶是实用功 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惯,紫砂壶需要不断摸索,让手感舒服,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比泥色更重要。

2、形

历史上遗留下来许多传统造型的紫砂壶,例如石桃、井栏、僧帽、掇球、茄段、孤菱、梅椿、仿古等等,乃是经过年代的冲刷,遗留下的仅存的优秀作品,拿今天的眼光看,仍然在闪烁发光,也是一人一个样,各不相同。

譬如石桃壶,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一百多种,原因就是古今的艺人们,都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进去了他们的作品之中。

说起“形”,人们常把它与紫砂壶艺的流派相并提,认为紫砂壶流派分“筋囊”、“花货”、“光货”等,其实,这是极无分析的办法。道理很简单,就如戏剧表演家的流派分类,不能以他演什么戏而定,而应以他在戏剧表演中追求趣味。

3、工

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必须交待的清清楚楚,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待清楚。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都不能有半点含糊。

否则,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壶。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这也是“工”的要求。

4、款

款即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或题诗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是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的书画、还有印款(金石篆刻)。

紫砂壶的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四为一体的显著特点。所以,一把紫砂壶可看的地方除泥色、造型、制作工夫以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能给赏壶人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5、功

所谓功指壶的功能美。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视功能美的现象,随处可见。尤其是有些制壶人自己不饮茶,所以对饮茶习惯知之甚少,这也直接影响了紫砂壶功能的发挥,有的壶甚至会出现"中看不中用的情况。

其实,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壶的功能美。紫砂壶的功能美:容量适度;高矮得当;盖严紧;出水流畅。

扩展资料

对于使用中的茶壶保养:

1、泡茶时,先用沸水浇壶身外壁,然后再往壶里冲水,也就是常说的“润壶”。

2、常用棉布擦拭壶身,不要将茶汤留在壶面,否则久而久之壶面上会堆满茶垢,影响紫砂壶的品相。

3、壶内勿常常浸着水,应到要泡茶时才冲水。

4、每次用完后用布吸干壶外面的水份,使用后的紫砂壶必须保持壶内干爽。

5、勿放近多油烟或多尘埃的地方。

6、最好多备几个好的紫砂壶,喝某一种茶叶时只用指定的一个壶,不可喝什么茶叶都用同一个茶壶,应加识别,以免混乱。

7、切勿用洗洁精或任何化学物剂浸洗紫砂壶,否则会把茶味洗擦掉,并使外表失去光泽。

真正的正宗紫砂壶是什么样子的?

1、一看,真紫砂壶的纹理清新、圆润,视觉有亚光的效果,有众多分布均匀的细小类似金属光泽的颗粒。有的手工壶内壁,有从中心圆点向四周的放射状线,属于加工工艺过程中形成的。

2、二摸,真紫砂壶摸上去的手感细腻但不打滑,假紫砂壶手感粗糙,或者打滑;例如普通陶土的手感粗糙,瓷器的手感初摸打滑,如果稍用力按压摩擦就手感发涩。这是由于分子结构不同的表现。

3、三转,转动壶盖,真紫砂壶的壶盖转动灵活流畅,并发出轻微“丝丝”或者“沙沙”的悦耳的声音,陶土的假“紫砂壶”则发出沉闷的“哧啦哧啦”声音。

4、四听,用盖子轻敲壶体,尽管有人不赞成这么做,但是这点非常有效。真紫砂壶敲击的声音清脆悦耳,声音短暂,敲击结束声音立刻停止;普通陶土的假紫砂壶,敲击声音沉闷浑厚短暂。

5、五证书,一般正品的紫砂壶都有制作者的手写证书,证书通常为宣纸,毛笔书写,书法俊秀,这是因为,书法是一个好的工艺师的必修课,好紫砂壶的增值更多体现在书法和绘画的技艺上,加盖印章。印章的落款与紫砂壶底的落款一致。

6、六试水,水浇在真紫砂壶上面,不会形成明显的水珠,水是比较均匀的一片,然后没多久就逐渐被紫砂吸收。

扩展资料

紫砂壶泡茶的优势:

1、紫砂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气孔微细,密度高。用紫砂壶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长物志》说它“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2、紫砂壶透气性能好,使用其泡茶不易变味,暑天越宿不馊。久置不用,也不会有宿杂气,只要用时先满贮沸水,立刻倾出,再浸入冷水中冲洗,元气即可恢复,泡茶仍得原味。

3、紫砂壶能吸收茶汁,壶内壁不刷,沏茶而绝无异味。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以致空壶注入沸水,也会茶香氤氲,这与紫砂壶胎质具有一定的气孔率有关,是紫砂壶独具的品质。

4、紫砂壶冷热急变性能好,寒冬腊月,壶内注入沸水,绝对不会因温度突变而胀裂。同时砂质传热缓慢,泡茶后握持不会炙手。而且还可以置于文火上烹烧加温,不会因受火而裂。

6、紫砂使用越久,壶身色泽越发光亮照人,气韵温雅。紫砂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光润可爱,所以闻龙在《茶笺》中说:“摩掌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

《阳羡茗壶系》说:“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暗然之光,入可见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砂壶

盛唐时期时代风貌的什么?急!!

唐朝建国后,继续完善三省六部、科举、均田制及租庸调等制度,社会迅速发展。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此后政坛风云多变,并产生武则天改唐建周的历史。开元时期,唐朝国势登峰造极。安史之乱后,一方面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同时又出现宦官专权与官僚势力激烈斗争的现象,逐渐削弱了唐帝国统治。黄巢农民大起义涌现后,唐朝很快走向灭亡。

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粮食亩产量增加;手工业水平提高,产品更为丰富、精良;商业规模扩大,南北经济交流密切,并产生柜坊、飞钱。同时,出现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唐朝加强了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遂作为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屹立于世界之林。唐朝时期,文化异常灿烂夺目,宗教思想、文学艺术、史学、科学技术等等领域成果辉煌,造就出李白、杜甫、玄奘、刘知几、僧一行及孙思邈等等杰出人物。另外,社会风气开放,民间生活多姿多彩,都使得唐朝呈现出高度的文明气象。

唐代年号

年号 庙号 名字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

年数 死时

年龄 世系 备注

武德 高祖 李渊 (618) 53 9 70 父李柄,袭封唐国公,隋柱国大将军 年七岁袭封唐国公。大业中任岐州辞史,荥阳与楼烦二郡太守、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大业十三年(617年)任太原留守,同年五月起兵反隋,十一月攻入长安,立杨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恭帝),国号唐,改元武德

武德、贞观 太宗 李世民 (626) 28 24 51 高祖次子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在宫城玄武门发动兵变,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及其诸子,遂被立为太子,同年八月即皇帝位,尊高祖为太上皇

贞观、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风、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高宗 李治 (649) 22 35 56 太宗第九子 即位前封晋王,贞观十七年(643年)以其长兄太子承乾被废而被立为太子,太宗死,嗣位

光宅、垂拱、永昌、载初、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是、长安、神龙 则天顺圣皇后 武照 (690) 67 16 82 井州文水人,父武士跃,贞观中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高宗皇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与朝政,弘道元年(683年)高宗死,中宗李显即位,照临朝称制,次年废中宗,立四子李旦,载初元年(690年)废李旦,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都洛阳,史称“武周”

嗣圣、神龙、景龙 中宗 李显 (683)(705) 28 2,6 55 高宗第七子 以皇太子嗣位,则天皇后临朝称制。嗣圣元年(684年)武氏废帝为庐陵王,迁房州。圣历元年(698年)召还东都,复位为皇太子,神另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乘武则天病危,拥中宗复位,复国号为唐

文明、景云、太极、延和 睿宗 李旦 (684)(710) 23 7,3 55 高宗第八子 684年,武后废中宗,立李旦为帝,武后称帝,降李旦为皇嗣。中宗复位后,封旦为相王。景龙四年(710年)韦后毒死中宗,临朝摄政,临淄王李隆基(李旦之子)诛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旦让位于太子隆基,自称太上皇

先天、开元、天宝 玄宗 李隆基 (712) 28 45 78 睿宗第三子 即位前封楚王,后封临淄王,景龙四年(710年)韦后毒死中宗,李隆基等诛韦后,拥李旦为帝,隆基被立为皇太子,712年,受禅即位

至德、乾元、上元、宝应 肃宗 李亨 (756) 46 7 52 玄宗第三子 初封陕王,蓰封忠王,开元二十五年太子李瑛被废,李亨被立为皇太子,755年,安禄山叛乱,次年六月陷潼关,亨随玄宗出逃,至马嵬驿,与玄宗分道,北上灵武,七月,即帝位于灵武,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宝应、广德、永泰、大历 代宗 李豫 (762) 37 18 54 肃宗长子 初封广平郡王,后封楚王,蓰封成王,758年被立为皇太子,762年以太子嗣位

建中、兴元、贞元、宝应 德宗 李适 (779) 38 27 64 代宗长子 初封奉节郡王,进封鲁王、雍王、764年被立为皇太子,代宗死,以太子即位

永贞 顺宗 李诵 (805) 45 46 德宗长子 初封宣城郡王,进封宣王,德宗即位后立为皇太子,以太子即位,改元永贞,实行革新,同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逼帝退位,称太上皇,在位实八个月

元和 宪宗 李纯 (805) 28 16 43 顺宗长子 初封广平郡王,顺宗时被立为皇太子,永贞元年(805年)八月,被官逼顺宗退位,拥立太子

元和、长庆 穆宗 李恒 (820年) 26 5 30 宪宗第三子 初封建安郡王,进封遂王,元和七年被立为皇太子,宪宗死,以皇太子即位

长庆、宝历 敬宗 李湛 (824年) 16 3 18 穆宗长子 初封鄂王,长庆二年被立为太子,穆宗死,以太自嗣位,后被宦官刘克明杀死

宝历、大和、开成 文宗 李昂 (827) 19 14 32 穆宗第二子 即位前封江王,宦官刘克明等杀敬宗,拥其弟李昂既帝位

开成、会昌 武宗 李炎 (840) 27 7 33 穆宗第五子 即位前封颖王,开成五年(840年)正月,文宗病重,宦官仇士良等拥立李炎为皇太弟,废太子成美为陈王,文宗死,炎以皇太弟嗣位,后以服用金丹病死

会昌、大中 宣宗 李忱 (846) 37 14 50 宪宗第十三子,穆宗弟 穆宗时封光王,武宗时立为皇太子叔,武宗死,由宦官拥立为帝,后服用长生药中毒而死

大中、咸通 懿宗 李凗 (859) 27 15 41 宣宗长子 武宗时封郓王、宣宗死,宦官王实等矫诏,立以为皇太子,旋即位

咸通、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 僖宗 李擐 (873) 12 16 37 懿宗第五子 即位前封晋王,懿宗病死,宦官刘行深等杀懿宗年长诸子,立擐为皇太子,懿宗死,擐嗣位

文德、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佑 昭宗 李晔 (888) 21 17 38 懿宗第七子 懿宗时封寿王,僖宗病死,宦官杨复恭立晔为皇太弟,僖宗死,晔即位,天复四年(904年)朱全盅、忠逼帝迁都洛阳,同年八月杀之

天佑 哀帝 李祝 (904) 13 4 17 昭宗第九子 乾宁时封辉王,天复四年(904年)八月,朱全忠杀宣帝,立祝为皇帝,天佑四年(907年)帝僤位于朱全忠,唐亡,帝被封为济阴王,次年被鸩杀

安庆市太湖县的风土人情

一、饮食

1、饭食

传统主食是籼米干饭。麦类、豆类、玉米(俗称五谷)、高粱(俗称)、山芋等均视作杂粮,间或配搭食用,以求饭食多样化。建国前,贫困户或逢灾荒年景,大麦、山芋等充作主食。传统习惯是一日三餐,早餐用小麦面食,建国前只富裕家庭偶或为之,建国后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部分城镇居民中已成习俗。

2、菜肴

素菜分蔬菜和豆制品两大类。传统蔬菜品种繁多,但有季节性。春有白菜苔、豆芽、芥菜、蓬篙、菠菜、春笋、藕等;夏有黄瓜、瓠子、南瓜、冬瓜、茄子、辣椒、豌豆等;秋有豇豆、黄豆、豆芽、丝瓜、茭瓜、扁豆等;冬有萝卜、白菜、冬笋、藕。调味菜有大蒜、葱、韭菜、生姜。建国后外地传入不少新品种,如花菜、马铃薯、梅豆、包心菜、菜笋等。加上用暖室培育,不少蔬菜突破了季节界限。常年供应的豆制品有豆腐、白干、酱干;节日还加制千张、豆皮(腐竹)、生条。荤菜分肉类、禽蛋、水产三大类。肉类以猪肉为主,牛羊肉很少,传统习俗不食狗肉。禽蛋类以鸡和鸡蛋为主,鸭、鹅次之;建国后少数人饲养鸽子,尚未推广。水产类有鲤、鲢、青、草、鳊、乌、鲇、大头鱼,东南乡泊湖还盛产银鱼。另外还有黄鳝、白鳝、甲鱼、虾子。至于野味,建国前有猎户专门捕猎,山区尤多,猎物有野猪、兔子、雁、山鸡、野鸡等。山区腌野猪肉和东南乡腌野鸡是建国前民间传统佳肴。群众普遍有腌制食品习惯,蔬菜类大部均有腌制;荤菜有腊肉、咸鱼、咸鸡、咸鸭、咸鸡鸭蛋等。冬末,几乎家家都用豆腐制作腐乳。

3、饮料

(1)茶:县内山区历来产茶,建国后又向县东南丘陵地区推广。对尊贵客人或喜庆节日来人,除奉茶外,还加奉糖果点心招待。解渴无定时,需要保温。建国前传统保温方法有二:一是在木制或棕编暖壶桶中铺上棉絮或稻草之类,将盛茶的茶壶放入其中,壶嘴露在外面,以便倾倒,可保温约6小时。二是将茶壶置放锅台上留有热水的座罐中,或放进取暖用的大火桶内,有的干脆放进尚有余热的灶膛内。建国后,热水瓶进入千家万户,普遍采用现冲泡现饮用的方式。

建国前,贫困户连劣质茶叶都买不起,便用山楂叶代替,勉强可用。为方便行人途中解渴,交通要道还建有茶亭(又名凉亭),山区更多,义务供茶多由集体负担。

汽水、咖啡、果汁等饮料,建国前只在官绅富户中偶见。建国后市场均有供应,还增加麦乳精、益寿精等营养饮料。夏季,县城、徐桥等地还有冰棒厂生产冷饮,用西瓜解渴也很普遍。

(2)酒:是佐餐饮料。县内建国前无酒厂,只有少数私人酒坊,生产量少。农村中等以上家庭大都是请酒匠上门,或独户或联户酿酒。以白酒为主,兼及糯米甜酒。外地输入的瓶子酒量少价昂,群众多买散酒,以斤两计量,家庭都备有酒壶,作盛酒、斟酒用。建国后县有酒厂,外来瓶酒品种繁多,啤酒、香槟等新品种也为群众普遍接受。

县内传统设宴必备酒,尤其是喜庆筵席还有敬酒、陪酒、猜拳行令习惯。

4、传统食品:

下述传统食品,有些虽非本县独有,但具有一方特色。

(1)豆把:用籼米加绿豆或黄豆、荞麦,添水磨浆,在热锅中烫成面盆大薄饼,切成条状,晒干收藏备用,食时可煮可炒。用肉片、青菜炒的鲜豆把是群众极喜食的传统食品。

(2)挂面:将小麦粉加盐和水搓成条后,悬木制架子上拉长晒干,长4尺左右。它比机制面条柔软鲜美。用肉丝及青菜等蒸炒的面条是群众喜爱的传统食品。

(3)状元糕:将籼米、糯米掺合,用石碓舂成粉,加水,放进固定模子中蒸熟,形同方印,底边稍大,中以少量芝麻粉作馅,面上用圆筷印几个红点,讲究的加印“状元及第”4字。此食品多用于新女婿或外孙上门时作回敬礼品,以示吉祥。

(4)籼米粉发糕:籼米加水磨浆发酵后,加糖或糖精,放进蒸笼中蒸成不同形状的粑类:置茶盏中蒸熟者叫“黄糕”;散置笼中形同饼子者叫“发粑”;铺满笼中形成整块蒸熟,面撤芝麻粒,食时切成小块者叫“封糕”。

(5)糯米圆子:糯米或略加籼米磨浆晒干备用,食时略加水和,用糖拌黑芝麻作馅,作成饼状蒸熟。它与外地年糕各呈特色。多用作喜庆礼物,馈赠亲朋邻里。

(6)贯香糖、泥铺糖:均用籼米熬的饴糖(俗称板糖)和芝麻为原料。贯香糖以板状质硬的饴糖卷成长约一寸、直径约八分的筒状,中实黑芝麻,外洒白芝麻,食时香脆。泥铺糖以泥状饴糖作成长三寸左右条状,中略加黑芝麻粉作馅,外洒白芝麻,食时甜软。建国前,县城及各乡镇均有私人糖坊做此类食品出售;建国后,贯香糖还作为本县传统食品外销。

(7)爆米糖:将糯米蒸熟晒干,再放入铁锅中炒熟,体积增大,成为爆米,然后将饴糖(或加红白糖),在锅中加热溶化后,再倒入爆米揉压成条状,切成长方形米糖。此物可充饥,可作礼物,原料现成,农村春节前几乎家家皆制作。建国后爆米机出现,用生米直接制成爆米,更为简便。

二、服饰

1、衣服

质料:建国前广大群众以家织土布为最主要衣料。县东南乡产棉花,农户家家纺织。徐桥地区盛产的“桥庄布”能染成青、蓝、黑、绿、黄、紫等不同颜色,为全县群众普遍采用。机织布(旧称洋布)如龙头细布、竹布、哔叽、府绸、斜纹单双面卡叽等,市面也有供应,但只有中等以上人家才添购一些,以应作客或喜庆节日所需。至于丝绸和细麻制品(夏布、香云纱)、皮毛等,只有官绅富户使用。毛线和机织棉成衣(俗称卫生衣)也是如此。

建国后家织土布逐步淘汰,机织布大为普及,并增加灯芯绒、平绒、华达呢布、派克布等不少花色品种。丝绸、呢绒、皮毛也开始进入工农家庭。70年代,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产化纤、呢绒产量日增,到80年代已成为服装主要质料,有取棉布而代之的趋势。

样式:建国前男式(包括儿童)上衣普遍采用对襟式,裤子是叠腰便裤,长袍多用于老年人。至于夏布、丝绸、皮毛等质料的长袍,只有公职人员和富有人家使用。长袍外面加罩的马褂,抗日战争前就少见,建国后绝迹。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服装的主要样式为衬衫、中山装、制服、西装、夹克,冬春还加披大衣。建国后衬衫、制服等样式逐步向工农推广,形成普遍样式。

建国前,女式(包括儿童)上衣普遍采用大襟式,裤子亦系叠腰便裤。旗袍,秋冬季还在袍面加西式外套,只青年女学生和富家少妇穿用。裙子有长短之分,长裙拖至脚面,中老年妇女喜庆日期穿一穿;短裙也要长至膝盖,系青年女学生和富家少妇专用。建国后,旗袍一度绝迹,大襟上衣逐步向对襟转化。建国初女干部和女学生还盛行列宁装、春秋衫。

进入80年代后,服装传统观念大为改变,加上外地城市甚至港澳的成衣大量涌入,不但样式新颖,品种繁多,花色也突破男女界限,并迅速向本县城镇和广大农村普及。

2、鞋、袜、帽

鞋:建国前,群众普遍自家制作。春、夏、秋着尖口或圆口浅帮布底单鞋,冬季着蚌式棉鞋。妇女还喜欢在鞋面上绣上花卉,老年妇女则绣(寿)字图案。儿童还穿虎头鞋,意在避邪。雨鞋有两种:一是用布作成夹棉鞋式样,鞋底钉满铁钉,再涂上桐油,可防潮。二是半截高底木屐,套在布鞋外面,使布鞋底不接触地面。长途旅行或劳动时则着麻制或稻草制的草鞋。当时市场也有胶鞋、皮鞋、皮底布鞋、力士鞋、球鞋(运动鞋)供应,但价格昂贵。

建国后,家制布鞋逐步减少,桐油雨鞋绝迹。城乡人民主要是购鞋穿用,鞋类品种也繁多。

袜:从民国初年到80年代,袜子质料和样式的演变大体分为三个阶段:30年代以前,主要是用布缝制的长袜,有单夹之分;冬季,部分男子还用布片将脚先包起来,再套上袜子,以利于御寒。从30年代到60年代,主要是棉纱(或丝)织袜,有长短之分,也有厚薄之别。70年代以后,卡普龙袜、尼龙袜、绒毛袜大量上市,棉织袜趋于淘汰。

帽:建国前劳动群众大都是夏、冬两季才戴帽。夏季为草帽,帽沿窄者形同礼帽,宽者形同斗笠。冬季防寒主要有毡制平顶瓦罐帽、棉线或毛线编织的尖头帽,能将长帽边放下护住耳朵和颈脖的马虎帽。老年还有棉织的风帽,两边护住耳朵,后拖一尺左右的长方棉片,可护后颈脖和背脊心。公职人员和商人主要戴礼帽、瓜皮帽(六合帽)。学生有单棉制服帽。博士帽也偶有所见,只限于地位较高的知识分子或公职人员。

妇女春、夏、秋三季一般不戴帽子,劳动妇女在室外劳动则用布片或毛巾盖住头顶及两耳遮阳,叫做头巾。冬季中老年妇女防寒多用头箍(两块半月形黑绒布片,一端缝结并饰圆珠或嵌彩色玻璃圆片,置前额正中,布片朝后护住两耳,另一端缝短带,束于脑后)和包头(长四五尺软纱,叠缠脑部),也有少数知识妇女用毛线织成的平顶帽。儿童多戴棉纱或毛线钩织尖头帽、狗头钵帽,还有形同风帽的虎(狗)头帽,上绣虎(狗)头形,拖片下系有小铃。

建国后原有帽式一部分淘汰,如瓜皮帽、马虎帽、头箍、包头等;礼帽一度绝迹,80年代又兴起。保留式样,在质料和样式上也有所改进。另外,还有大量新式帽子出现,如八角帽、干部帽、鸭舌帽、风雪帽、太阳帽等,还改变了建国前妇女一般不戴帽子的习俗。

3、饰物、发型

头饰:妇女的头饰与发型密切相关。建国前成年妇女的发型大体分三类:一是蓄满发后梳,在脑后挽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髻巴,俗称“馒馒头”。为固定髻巴须用丝网、夹子簪子。簪子呈条状,银制、铜制或木制插在发髻中间。有的还在髻巴上加插几根泡针装饰(泡针为二寸来长铜或铁针,一端有彩色圆球)。逢喜庆日还在两鬓或髻巴上插上绢制或绒制花朵。有些中老年妇女,不挽髻巴,将头发叠在脑后,用一大发夹罩住,俗称“乌龟壳”。青年妇女还喜在额前留一排短毛,长及眉际,称为“留海”或“坎毛”。二是梳辫子,这是妇女婚前的普遍发式。抗战以前大都梳一根长辫拖在后背,上扎彩色头绳,有的还加系彩带或花夹子装饰。抗战后梳双辫风气兴起,直至建国后。三是剪齐耳短发,是青年女学生和女公职人员发式,除需用夹子外,不加饰物。女性头部饰物还有耳坠,或称耳环。

建国前男子发型有光头、平顶头、西式头三类。平顶头顶毛留得较长,约一寸左右,故又称“鹅头”。西式头的顶毛有中分式、边分式、后梳式,这是学生和公职人员的普遍发型。小孩发型与成年男女无大区别。

建国后至70年代男女发式变化不大。80年代受港澳及国外发式影响,男青年喜蓄大鬓角,俗称“大包头”。女青年花样更多,烫发也在逐步推广。

胸饰:妇女胸饰主要是项链,胸针只在知识妇女中流行。小孩则有项圈和项链,项链下坠一长命锁或八卦图金属片,以示吉祥,建国后项圈被淘汰。

手饰:有金、银、玉手镯和金、银戒指。男性只戴玉手镯和戒指。建国后,佩戴首饰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作风,曾一度消失。80年代,佩戴戒指、项链、耳环等又在城镇兴起,但在农村尚未形成普遍风气。

三、住宅

1、格局

建国前农村主要是聚族共居的整体式住宅,屋向大都朝南,正中为三重堂轩(住户少的村庄只有两重),属全庄公有,为祭祖和办理婚丧喜事公共场所。二、三重堂轩前有天井,两边开有边门,朝东西方向各抽一条长弄(巷)。弄尽头设有边大门。各住户沿弄两边建房,彼此相连,家门都开在长弄内;采光靠明瓦或天窗;屋多人家也有内天井的。这种住宅光线不足,空气也不流通。一座整体住宅即是一个村庄,内住几代以内同族,晚间关上堂轩大门和东西弄口边门,即成一个整体,对防范盗贼很有利。如果人口增长,有些住户便在整体建筑外另建住宅,采取横连几间的平房形式,也有少数富户建自成格局的单户住宅。

城镇商家沿街道两旁建筑的住宅都是采取前店后宅形式,第一重或一二重,两开间或三开间作营业场所,有店堂、柜台、帐房(俗称银房),后面紧接的二三重是店主住宅和厨房等。也有些富裕商户,在店堂附近另建住宅,有院落,内含连三或连五一进两重或三重的住房。一般居民住房在街道后面(俗称后街)或巷道两旁兴建,根据地形安排,无一定格式。

建国前,房屋大多是土坯小瓦房,富裕户则四周墙用青砖(红砖,大瓦在建国后才出现)。富裕户的住宅也有楼房,都是木板楼。钢筋水泥结构房,只县城有一栋,为一方姓军官(师长)所建。

建国后,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住宅观念的变化,民间住宅情况也大有变化。从50年代至80年代,建筑质量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土坯小瓦平房——红砖外框室内土坯瓦房——红砖水泥结构的平房——钢筋水泥结构楼房。从住宅形式角度看,农村绝大多数村庄突破了整体住宅框框,经过拆、迁、改建,多数户是独门独户住宅;少数村庄还统一规划成一排排的机关宿舍式住宅。城镇改建和新建的平房、楼房更多。

2、建房习俗

建国前在建筑新宅过程中由于房主的祈福期望,加上传统习惯影响,其中不免夹杂一些迷信因素。

择基:选择房基要请风水先生看风水,认为风水与家庭吉凶祸福有关,除此,还看住宅是否背风朝阳,地基是否干燥结实,邻居是否相近能互保安全等。

确定门向:风水先生选择门向有其迷信的“风水理论”,有些人家斜开大门就是受此影响。一般门向都讲究朝南,冬暖夏凉。东西向或北向的住宅也有,原因是受地形限制或为其他因素所致。

奠基:是平整地基,地基松软还得夯结实。也有人家在平整地基后,立即将墙脚砌好,并认为最好经过一次雨淋,使垫脚石块更好地落实。为图吉利和表示祝贺,开始平基或砌墙脚时房主要鸣放鞭炮。

兴工:动工之日称为“起首”,鸣放鞭炮。山墙砌好后要择时上梁,除鸣炮外,房主还要准备饼子或糖果、花生等食品由木工在梁上往下抛撤,任人抢拾,以示欢庆和吉利。梁两端要系红绿布条,还有的在梁上写“上梁大吉”等吉利语,屋面瓦已铺齐叫做“出水”,表示建筑基本竣工,也要鸣炮祝贺。旧例,在“起首”、“上梁”、“出水”当天,房主要备办酒席招待砖木工和帮忙杂工。

四、器用

1、厨房用具

建国前至50年代,群众无烧煤习惯,作饭一律砌落地土灶,加烟囱的灶烟可外溢,平头灶则烟漫厨房。相应的炊具有铁锅、座罐(砌在铁锅周围烧水)、菜刀、锅铲、案板、火钳、瓢勺、盆钵、碗盏、筷子等。中等以上人家还备有酒壶、酒杯、汤匙、蒸笼等。60年代以后城镇居民开始烧煤(先煤饼后蜂窝煤),使用煤炉或另砌煤灶,烧饭菜多改用钢精锅。煤油炉也开始被群众采用,作为补充。还有少数人家用沼气作燃料,锅灶亦相应改制。80年代电饭煲、电炒锅、高压锅、电炉、燃气灶等进入了城镇居户,并逐步普及。

传统习惯是饮用河水或塘水,用木桶挑回贮存于陶制水缸内;少数人用井水;山区有自然条件的地方饮用山泉水。饮用的开水热水用土灶上的铁锅、座罐烧。较富裕人家还备有铁皮“催子”(中间烧火、周围盛水,省柴火又加热快)。80年代城镇开始兴建自来水厂,电水壶、电热杯也被极少数人采用。

2、取火、照明、取暖、避暑用具

火柴在20年代本已普及,但部分贫困户还沿用古老的火镰刀击石取火。汽油打火机建国前已出现,使用人极少。80年代又出现气体打火机。

传统照明方法是用菜油、梓油、棉油点灯,光线微弱,山区贫困户还燃松节照明。县内生产的土蜡烛和外来的矿蜡烛(俗称洋蜡烛)也有供应,大都是喜庆日或祭祀时用。建国前煤油在各乡镇也有出售,普通群众只点“洋油鳖”,火小、省油、烟大。中等以上人家才有玻璃罩子灯。商人还用体积大、光线强的煤油吊灯,悬在店堂内晚间营业;少数富商大店还点汽油灯。县城、徐桥建国前曾有私办电灯厂,时断时续,抗日战争期间长期停办。建国后用电灯照明已由城镇向农村普及。

行路照明建国前有灯笼、马灯、手电筒,山区群众习惯用火把,还可避猛兽。建国后手电筒普及,城镇街道都安装了路灯。

群众传统取暖用具有手炉(陶制或铜制)、单梁脚炉和能坐人的木制火桶,富有人家还有火盆。有人还将铜制手炉置被窝中晚间取暖。热水袋建国后较普遍,80年代又出现电热毯。

建国前去暑用具除手摇蒲扇、芭叶扇、纸制折扇外,商店和大户人家还自制一种人力大风扇,扇面长三四尺,宽二尺多,用麻袋或布棉等制成,悬于梁下或楼下,加上长绳和滑轮,用人力拉送,扇面前后摆动幅度大,可供多人同时纳凉。县城、徐桥商家采用较普遍,由学徒做劳力。70年代电扇出现,80年代普及。

3、家具

卧具:传统卧具是木板架床。民国时期农村大户还有一种祖遗的特大木床,床周围和上顶均用薄木板铺满,正面两边还向前伸出三四尺,床前铺满踏板—两头有柜,内盛衣物,上摆茶具、油灯等,小孩摇篮可放踏板上,前有一门可开闭,一张床占半间屋,除木床外,还有夏季用的竹床,或在木床上加的竹、草席。结婚必置新床,上面还要饰以雕花。有钱人家还讲究外来样式,20年代流行苏州式,30年代以后流行宁波式,并用棕绷代替木板。建国后工字床广泛流行,大众化.70年代后,出现的有高低床、钢丝床、沙发床等。

盛物家具:不外橱、柜、箱三大类。它们的演变大致是:橱由双扇木门古式橱到上下两层叠橱到五斗橱、大衣橱、高低橱等;柜由木制小方柜、长方柜、双合连柜(可盛衣物或粮食,两柜并拢可当床用)到床头柜、站柜等,箱子由木制、皮制到帆布制、人造革制等。80年代还开始流行组合家具,集橱、柜、箱作用于一体。

农户还有专贮粮食的桶壅、屯子和木仓等。

其他家具:坐的长凳(板凳)、杌子、椅子(木或竹制)、春凳;放置物品或办事用的有方桌、圆桌等。建国后兴起的有折叠椅、沙发、小圆桌、办公桌、三角架等。

80年代,缝纫机在城镇干部家庭基本普及,电冰箱和洗衣机也开始进入富裕家庭。

4、文化、娱乐、卫生用具

建国前,民间私人使用的箫、笛、京胡、二胡、口琴和留声机等数量很少,锣鼓大多是集体公有。到70年代开始普及收音机,80年代开始普及黑白电视机,录音机、彩电、照相机较少。

建国前,读书人家大都有书箱(形同木箱,立式,前有门)盛书,书架少见。当时毛笔字流行,毛笔、墨、砚台民间很普遍。

建国前,贫民大多不用牙刷,洗脸时用面巾擦几下口腔。刷牙多用牙粉或淮盐。建国后才普遍使用牙刷牙膏。面盆质量变化是由木盆到铜盆、搪瓷盆再到铝盆、塑料盆。澡盆基本上是传统木盆。建国前,贫困户洗澡洗脸用土布片,建国后改用毛巾。

室内排便妇女多用马桶,男子用便壶,农家还在室内置放便桶。其他卫生用具有扫把、簸箕、鸡毛帚等。

5、烟具

群众有吸自产土烟(丝状、俗称黄烟)传统,还用以待客。即使不吸烟人家也大都备有烟具应客。烟具分水烟袋、旱烟袋。水烟袋,竹或铜制;旱烟袋,用细竹根一端裹上铜制烟窝。

6、出行用具

建国前,代步的有独轮车,可坐人或载物。软篮限官商大户使用,用竹制成长四五尺、宽二尺左右、深尺许的椭圆形篮,内铺被条,可坐可卧,二人抬。20年代县城还有小轿行,租给官绅出行代步。建国后,自行车从城镇到农村逐步普及,80年代还有少数人购置摩托车。出门遮阳有草帽、纸伞、布伞;防雨有斗笠、蓑衣、雨伞,建国前雨衣极少。

怎样辨别紫砂壶质量。和好坏?

方法:

1、看精密

壶的精密度是指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密合度愈高愈好,否则茗香散漫。测定方法是注水入壶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正面手压气孔再倾壶倒水,涓滴不出则表明有间不容发的精密度,或手压流口再反倒壶身,若壶盖不落也表明精密度高。

2、看出水

壶的出水效果如何?跟(流)的设计最有关系。倾壶倒水,能使壶里滴水不存为佳。至于出水态势,是刚直或柔和曲美,随个人喜好 而定。但无论刚或柔,出水无劲不顺总是缺点。有时再看出水束的(集束段)长短亦可比较,长者为佳。

3、看顺手

一把壶提起来是否顺手?除了与壶把设计的弯度及粗细有关外,壶把的力点是否位于(或接近于)壶身受水时的重心也是应注意到的,测定方法是注水入壶约四分之三,然后水平提起再慢慢倾壶倒水,若觉顺手则佳,反之若须用力紧握,甚或持壶不稳则不佳。亦有受小半升之法去品鉴的,即干壶轻放水面,如能受水半升,谓之(水平)。

4、看与茶的配合

壶的特性如再与茶的特性相配合则更佳,一般是壶音频率较高,适宜配泡重香气的茶叶,如清茶,因为香由热蕴。反之壶音稍低者较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乌龙、铁观音,因为逼热过烈味反而骓以醇滑,也较难控制,以上所做比较乃皆属(隐微之辨),并非相当具体可察,但如明察秋毫应可得知之。

5、看材质:

紫砂壶因其特殊的材质得名,所以就要鉴别紫砂壶的材质。紫砂泥主要由粘土、石英、云母等构成,含有铁元素。紫砂壶看上去有颗粒感,颜色质朴暗淡有亚光的感觉。不像瓷一样,质地密度高,而且很光滑。也不像上釉水的陶罐一样粗犷。

标签: 旗袍壶嘴

相关文章

旗袍壶嘴(旗袍盖碗茶)

旗袍壶嘴(旗袍盖碗茶)

本文目录一览: 1、安庆市太湖县的风土人情 2、盛唐时期时代风貌的什么?急!! 3、怎样辨别紫砂壶质量。和好坏? 4、请问妙龄女子泡茶上茶的姿势动作的描写 安庆市太湖县的风土人情 一、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