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旗袍(杜月笙大姐)

qipaousa2个月前Activity 活动1

本文目录一览:

杜月笙去世后,孟小冬一个人遗产不多,却为何不演出不唱戏去谋生呢?

因为杜月笙去世之后,孟小冬不愿再抛头露面,靠教戏为生。

我们都知道,一代红人,孟小冬,当初嫁给梅兰芳的时候,杜月笙对两人的婚事就不开心,梅兰芳也许是个好人,但却不是个好丈夫。孟小冬嫁给梅兰芳的时候,梅兰芳曾经承诺过,以后在家中,不分大小,几个老婆都是一样的地位。

因为梅兰芳曾经娶过王明华,娶过福芝芳,王明华为大,福芝芳为小,但王明华不能生孩子,所以福芝芳实肯定会成为梅府的宝贝。但当孟小冬嫁入梅家,情况就变了,孟小冬与梅兰芳两个人非常相爱,所以两个人的关系不是福芝芳能比的,所以,福芝芳就一直刁难孟小冬。

当梅兰芳的养母去世时,孟小冬想要进门,磕几个头再走,福芝芳根本不让她进门,她不允许孟小冬前去磕头,连府门都不让进,就算是梅兰芳来了,福芝芳也以腹中与几个孩子的生命威胁孟小冬,让孟小冬离开。梅兰芳辜负了两个人之前的感情,违背了当初的诺言,还是让孟小冬离开了。孟小冬离开以后,姚玉兰去了孟小冬家,姚玉兰之所以前去找孟小冬,正是为了为孟小冬提供一个临时的居住场所,前往杜家小住几日。

就是在与姚玉兰一起住的这段时间里,孟小冬与杜月笙发生了关系,当然了,这时候的两人,最多算是姘头,算不得夫妇。后来杜月笙去香港了,孟小冬没什么依靠,本以为此生与杜月笙永远都不会见面,没想到,杜月笙竟然派人去接了孟小冬,让孟小冬也来到了香港。

其实杜月笙晚年的时候,生活是比较贫困的,相对的,死后自然也没有给孟小冬留下什么遗产,杜月笙死后,孟小冬对生活已经乏味了,也不愿再出来卖艺了。

哪个节目曾讲过杜月笙和孟小冬的故事

 孟小冬,女,北平宛平人,梨园世家出身,是早年京剧优秀的女老生。人称“冬皇”的孟小冬。是京剧著名老生余叔岩的弟子,余派的优秀传人之一。她的扮相威武、神气,唱腔端严厚重,坤生略无雌声。孟小冬一生经历坎坷,于1977年卒,终于台湾。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出版的《孟小冬》演绎了她坎坷而又传奇的一生。

这样说——在陈凯歌的电影《梅兰芳》问世之前,很少有人知道她。她的名字只有在那些关于《梅兰芳》或者《杜月笙》的传记中偶尔出现。但现在,通过陈凯歌的那部电影,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开始注意到这个闪耀着奇异光辉的名字。她的绝世唱腔,她与梅兰芳、杜月笙缠绵悱恻的动人爱情,她的真性情与绝世的美貌,让她注定为世人所注目。她是梨园的“冬皇”,她就是绝世名伶——孟小冬!

孟的美在天生的纯净,虽自知丽质,但并不以此媚世,身上有仙风,而绝无半点狐气。因此,她赢得了梅兰芳。梅爱她,也因她杰出的京剧艺术表现。可惜,他们只在一起生活了7年,1927年,两人结婚,1933年离异。看来,那时就有所谓“七年之痒”。从史料上看,梅先生似乎责任大一些,他不能处理好家庭关系。

孟小冬:梅兰芳的夫人如何成了杜月笙的五姨太?

首先是二夫人福芝芳对孟小冬的排挤,这件事到梅兰芳访问美国的时候已经闹得不可开交,福芝芳最后不惜堕胎相逼,梅兰芳不得以只身赴美。这件事,足见福芳芝手段之彪悍,梅兰芳处事之软弱,更能体会出孟小冬内心的委屈。这之后,梅兰芳刚从美国回来就出了所谓“戴孝风波”,这场实为名分之争的闹剧,更使孟小冬心灰意冷,再到后来闹得满城风雨的“李志刚案”,(追星族李志刚,早就开始追捧孟小冬,由于爱屋及乌,得到梅、孟结婚的消息,受到刺激,于1927年9月14日持枪往见梅兰芳,开枪打死了从中斡旋的《大陆晚报》经理张汉举,军警则把李志刚乱枪击毙后枭首示众。)家事演化成刑案并公开化到了社会新闻的程度,两人的压力可想而知。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梅兰芳完全身不由己,他非但不能保护孟小冬,反而被众人和舆论裹挟到了她的对立面去。他们只好选择了分手.

受伤遁入空门

与梅兰芳分手后,1932年正当孟小冬专心致志地投师深造之际,又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天津一家大报上忽然登出了连载小说,用化名影射孟、梅之事,说某著名坤伶向某名伶敲诈大洋数万,并把5年前发生在东四九条冯宅的绑架杀人案重新提了出来。

社会上一时谣言四起,舆论沸然,越传越离奇。因为是小说体裁,还作了种种虚构,但由于并未指名道姓,也无法予以评理。小冬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心灰意冷,对于舞台生活,深感厌恶。她来到北平拈花寺,拜住持量源大和尚为师,举行了皈依三宝典礼。自此以后,小冬一心向佛,以求身心清净。小冬曾恨恨地坦言:“婚姻不如意才促使我信佛的。”

孟小冬茹斋念佛,对戏剧界来说,无疑是一大损失,要求孟小冬复出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时,有人向她陈述厉害:你自暴自弃,脱离舞台,无声无息地家居念佛,正好中了别人诡计,反而使人对报上的小道消息信以为真,日子一久,观众逐渐把你遗忘,最后毁了自己的才华,岂不可惜。

孟小冬一下子茅塞顿开,她写了《孟小冬紧要启事》,于1933年9月在天津《大公报》头版上连登三天。在全篇五百多字中,有六处提及梅,只有开头一处直呼其名,而其他五处均客气地以“兰芳”二字相称。其中责梅措辞,最重的也不过是说梅“含糊其事”、“足见毫无情义可言”等语而已,找不出一句攻击性的词藻,有理有节,富于人情味。在谈到与梅分手原因时,也只是用了一句话:“是我负人?抑人负我?”到底是谁错了?没有明说,也不便明说。孟小冬把这个问题最后留给读者去评判了:“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小冬之所以要将苦恼的身世向世人“略陈梗概”,说明她和梅分手以后,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暗喻自己备受侮辱和“复遭打击”的悲惨处境。从“启事”中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初孟小冬嫁梅时,苦苦追求的是“名分”。半个月后,孟小冬抖擞精神,东山再起,重返她酷爱的戏曲舞台。

剪彩再遇大亨

1937年5月1日,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金大戏院举行开幕典礼。由大亨杜月笙揭幕并致开幕词。开幕行剪彩礼的是3位年轻貌美的女士:孟小冬、陆素娟、章遏云。

孟小冬这次到上海剪彩,受她结拜金兰的姐姐、杜月笙的四姨太太姚玉兰的邀请,下榻姚在辣斐里的住所。姚早知道杜月笙对孟有意,又念孟已届而立之年,还无家可依。此外,姚虽已嫁给杜月笙,因遭前面的二、三太太反对,尚未搬进杜公馆,又因杜的前3个太太都是苏州人,而姚一个人是北方人,感到势单力薄。所以剪彩之后就把孟留在身边,明是陪她,实则从中撮合,自己也可以借此壮壮声势。

孟小冬:梅兰芳的夫人如何成了杜月笙的五姨太?

一天晚上,姚玉兰把孟小冬叫到自己的房间,让她陪自己睡,一起聊天,子夜过后,方朦胧入睡。不知过了多久,孟小冬迷糊中觉得姚玉兰起来了,还以为她是去上厕所,不一会,孟小冬发现回来的却是一个男人——杜月笙,她吓了一大跳!此时,经历过感情坎坷的孟小冬,自知难逃杜月笙的魔掌;同时也想到这几年来一直受到杜月笙的种种好处,恩犹未报,因此不再拒绝。翌日一早,姚玉兰对小冬说:“小冬,你留下来吧,咱们姐妹合成一家,和那几个苏州女人斗,把家产都夺来,我们两人平分。”打此以后,孟就留了下来,自然而然成了杜月笙的情妇了。

不久,因日寇侵占上海,杜、姚逃往香港,孟小冬暂回北平。过了一年,杜月笙叫小冬速去香港。孟小冬到了香港九龙,在杜家盘桓数月后,仍经上海返回北平。

1938年10月,孟小冬在北平正式拜余叔岩为师。入门以后,小冬悉心侍奉师父,并且严格按照师父的要求,在这五年的深造期间,基本停止了演出。期间余叔岩几次手术,小冬更是不离左右,情逾骨肉。最后她终成余氏衣钵的唯一杰出传人。1943年余叔岩去世,孟小冬心灰意冷。她无心唱戏,当时北平正处敌伪政权时期,小冬乃以“为师心丧三年”为由,谢绝歌场,隐居不出。直到抗战胜利,日本投降,方与程砚秋合作,通过广播电台向全国播唱《武家坡》以示庆祝。

同居没有名分

而杜月笙那头,1937年由于日寇来势凶猛,淞沪防线于当年11月12日全线崩溃,日军占领了上海。半个月后,杜月笙摆脱了日军的威逼,逃离上海,流亡香港。不久,姚玉兰和几个子女亦先后到达香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军占领。这时杜月笙刚好飞往重庆向老蒋汇报工作。随后香港沦陷,无法复返,杜月笙从此困居重庆。一个多月后,姚玉兰及子女等也辗转千里,由港安全到达重庆。这一呆就是三年多。

1945年杜月笙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上海老巢,这时姚玉兰和几个子女还都留在重庆,一时还回不来。他突然想起北平的孟小冬,时隔多年不见,她现在可好?想到这里,他赶紧让总账房黄国栋写封挂号快信,叫她速来上海。孟小冬从北平来到“18层楼”公寓706号时,杜月笙已等候多时。如今的孟小冬,年已快四十,由于常年嗜食鸦片,加之经常生病,身体欠安,脸带烟容,显得消瘦,但依然还是那样年轻。杜月笙顾不上寒暄,一把将小冬拉进怀抱……

从此,杜月笙和孟小冬半公开地过起了同居生活。1946年春末,姚玉兰拖着几个儿女,回到了上海。姚玉兰回到上海后见老杜有了小冬,竟和她像陌生人似的爱理不理的了,十分伤心。孟小冬看在眼里,便决定向杜月笙告辞,借口老母年迈放心不下,暂时回北平住一段时期。

义演破镜难圆

1947年8月30日是杜月笙60岁生日,当时,恰巧两广、四川、苏北等地发生水灾。杜月笙决定来个祝寿赈灾义演,将演出收入全部用来救灾,而义演的一切费用由自己承担。杜月笙最为关心和日夜思念的是孟小冬这次能不能来。

小冬到沪后,为了便于排戏,即寓华格臬路杜公馆。按预定计划,演出从9月3日到7日,为期5天。但因南北名伶荟萃,特别是梅兰芳抗战期间蓄须明志,已快10年未登台;孟小冬更是观众渴望已久的余派嫡传,有不少外地戏迷远至平、津、川、湘,甚至香港、台湾的观众,闻讯乘坐飞机赶来观赏,戏票不够分配,黑市票翻了几倍,还是一票难求。为满足观众要求,这样才决定大部分戏码连演两天,一共演了10天。

9月7日晚,各界人士赠送给孟小冬的花篮排在戏院门前的牛庄路上,足有1华里长。孟小冬两场《搜孤救孤》的演出,征服了成千上万的观(听)众,被内外行人一致誉为前所未有的“广陵绝响”。一出余派名剧,被孟小冬演唱得近乎完美无瑕,无疵可剔。小冬演出那两天,很多参加祝寿演出的名演员都站在后台,屏息静听。

孟小冬:梅兰芳的夫人如何成了杜月笙的五姨太?

梅兰芳和孟小冬

不过人们没有见到梅兰芳在现场看戏。事后他的管事姚玉芙透露说,梅先生在家听了两天电台的转播。现今广为流传的孟小冬这出戏的录音,就是那时用钢丝录下的。孟小冬真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了。也正因如此,才最终奠定了其不可动摇的“冬皇”地位。但这次竟是她最后一次与观众的见面,成了“后会无期”的绝唱了。

孟小冬这次来参加义演时,曾想到梅兰芳就住在上海,也一定会登台,开始有些顾虑。万一被派到一个戏里,或即使同台不同戏,也会抬头不见低头见,总感到某些不便。但杜月笙毕竟老于世故,似乎早就考虑在先了,把他俩的戏码岔开,10天戏中,两人分演大轴,梅8天,孟2天,并不见面。

偏偏有些小报上流言蜚语,乱出主意,希望梅、孟合作《四郎探母》或《武家坡》一类的“对儿戏”,企图通过戏台上的阴阳颠倒,融化感情,使二人重温旧梦,以达到台下的破镜重圆。这件事弄得梅兰芳和孟小冬乃至杜月笙都很狼狈。

不过,以梅之持重、孟之孤傲,他们不会被那些小报或其他什么人牵着鼻子走。事实上也是如此,梅兰芳先后登台各演4天,孟小冬推说自己无戏,不去戏院;中间两天轮到孟小冬出台,梅也同样避开,于马思南路寓所听电台实况转播。每晚散戏后固定在南洋桥金府的夜宴,孟也未出席。

这样,梅孟非但台上未遇,台下也未曾见过。就连最后一天杜月笙亲自参加的全体合影,因有梅在场,孟也推托疲劳而辞谢了。对孟来说,也许是她早已淡薄了人间男女之情,不愿意再重建那种徒有虚名、明夸暗弃的表面上的爱情。

战后颠沛流离

小冬在义演结束的第二天,便整理行装,向杜月笙和姚玉兰提出急欲北返。理由是:来上海4个月了,思念高堂,杜、姚也不好强留,杜让姚出面送上珍贵金银首饰,作为酬谢。此时的小冬心中隐然有种不快之感,谢绝了。

小冬行前,只保留了一件这次演出程婴穿的褶子,它只有七八成新,并不太值钱,但大小长短正合身,是她20年前初到北京自己选购的,特别喜欢,暂时留作纪念,其他带来的所有行头,全部送了人,大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味道。这就表明小冬今后不再打算登台了。

有人问她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要退隐,她无奈地摇着头和摆着手说:“您瞧,我这么个样子,可怎么还登得了台呀?”据此可知,小冬不再登台的原因,是体质太弱造成。她后来曾对其弟子说过这样的话:“一戏之耗费精力太多,非体能所胜也。”她回到北平不久,就表示从此要学陶渊明,隐居山林,不再唱戏了。

小冬离沪返平后,杜月笙日夜牵挂,总觉得这次很对不起她,小冬临行只拿了一只金表,其他什么也没要。他随即派了个得力的门徒,专程赴北平以孟小冬的名义替她买了一处房子,算作对她的酬答。其实这幢房子孟小冬并没有住过多少时候。

1948年,孟小冬孤身独居在这幢房里,身体还是常闹胃病,瘦弱欠安。她突然接到她的结拜姐姐姚玉兰的挂号信,希望她火速到上海暂居。孟小冬到上海后,就和杜、姚住在一起。杜、姚希望她这次来了就不要再走了,千万莫要见外,往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绝不另眼相看。孟小冬听了热泪盈眶,几乎要哭出声来。自此,孟小冬安心地留了下来,与姚玉兰果真谊重骨肉,亲如一家。平日里小冬悉心照料杜月笙的病体,不离左右,俨然成为杜家的一员了。

只是“好景”不长。1949年天津、北平解放,上海形势“吃紧”。1949年4月27日,孟小冬随着杜月笙家人乘坐的荷兰“宝树云”号客轮匆匆驶离上海。

去港补行婚礼

到香港后,一年多来,小冬又像当年侍奉师父余叔岩一样,整天为杜的病体操持,煎汤熬药,不离左右。虽然杜月笙对自己倍加怜爱,但至今没有一个名分,眼看着杜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一旦倒下,如何是好?她是名伶出身,生就一副孤傲的性格,因此平时很少见到她的笑容。她和姚玉兰的关系后来也逐渐显得有点紧张起来。彼此房门一关,互不往来,每天吃饭也不同桌。

1950年,杜月笙不顾家人的阻挠,坚持要与孟小冬补行一次婚礼。婚礼当晚,形销骨立、63岁的新郎杜月笙下了他那几乎离不开的病榻,穿起了长袍马褂,头戴礼帽,坐在手推轮椅上被推到客厅,由人搀扶着站在客厅中央,42岁的新娘孟小冬着一件崭新的滚边旗袍依偎而立。

杜月笙将在港的儿子媳妇和女儿女婿全部叫来,命他们给孟小冬行跪拜礼,以后都要称呼“妈咪”。而对姚玉兰一律尊称为“娘娘”。因为在此之前,杜月笙的儿女们称呼孟小冬为“阿姨”,有的叫“孟阿姨”或“小冬阿姨”,有的干脆连名带姓称呼为“孟小冬阿姨”!后来杜月笙听了也觉得别扭,就叫他们不要加上“孟小冬”三个字,一律都叫“阿姨”!那么从今天起,就要改为“妈咪”了,而“妈咪”送了他们每人一份礼物,儿子、女婿一人一套西服衣料,女儿、儿媳则每人一块手表。

自此,孟小冬,一生苦苦追求的“名分”,终于如愿以偿,正式做了大亨杜月笙的第五房夫人。

1951年,64岁的杜月笙去世。他自己留存的10万美元,以“先内后外”为原则,全部分给了杜家和与杜家有关的人,孟小冬只分到2万美元。孟说,这怎么够……

小冬的下半生,就靠这笔钱养老了。1977年,5月26日,孟小冬于台北逝世,享年70岁。

民国时期,很多的大师多为“长衫控”,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何民国大师多是“长衫控”呢?因为在民国时代,长衫是身份的象征,代表的是文化人,知识分子以及上层社会。平常百姓要是穿短衫的,这与穿长衫者成为鲜明对比。

就如鲁迅先生的笔下的孔乙己,他是唯一一位穿着长衫来酒馆喝酒的人。这件长衫是他身份的象征,穿上这件长衫,才显得他与众不同,才显得他读过圣贤书,才显得他更像个“人”。

事实上,知识分子是羞于与没有文化的泥腿子为伍的,但孔乙己已经不能顾及这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穿得与众不同,大有鹤立鸡群的感觉,这件长衫也是他唯一保留的一点尊严了。

在民国,哪怕是一个江湖中人,比如黑帮大佬,街头混混,等到一定年纪后,就不会再穿短衫,而是改换长衫。因为这个时候,他的身份已经不再是那种打打杀杀的凶徒,而是一个表面上愿意做安善良民的好好先生。如民国时期纵横上海滩的杜月笙,上位后从来都是穿长衫见人,尽管身份是流氓,但起码要让自己在外表上看上去像个绅士。

在我生活的城市天津,当年混混遍地,刚开逛之时,都是青衣短衣断褂。到了一定年龄或发财致富后,绝对不再穿短衫。而改穿长袍马褂,脚踏云子履或夫子履,表面上与文人墨客、乡绅巨贾无异。见了小混混绕着走,就算你碰他一下,他也不跟你一般见识,并不是因为怕你,是因为说出自己身份怕吓死你。

事实上,在过去,一般人是不敢得罪穿长衫者的。这一点笔者是在一位津门大师那里听来的,这位老人经历过民国时代,家中是大户。他说自己的家人出门要么西装要么长衫马褂,外人见了一概躲着走,生怕碰到你,这身衣服弄脏之后,穷人是赔不起的。若是路边有人争斗,往往会求穿长衫的评理,因为在老百姓心中,长衫者要么有学识要么见多识广,总之从穿长衫者口中说出的话,一定是有道理的。

只因穿长衫好处多多,有些“假大师”和“假行家”也找一件大褂穿上,到处招摇撞骗,骗吃骗喝,很是令人不齿。

从古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之中,不同服饰从来都是代表着不同身份。但现代社会有些变化,早先穿西装的要么是成功人士,要么是大公司职员。现在成了卖保险和房屋中介的专业制服了。而长衫也成了说相声的专业服饰。

作为旧时上海滩的大佬,为何杜月笙常年只穿一件长袍呢?

杜月笙常年只穿一件长袍,其实是为了塑造形象。当时他这一身长袍可以改变他自己的气质,让人看起来比较有文化。可以说衣服只是杜月笙的一个包装,只有杜月笙有了鲜明的形象之后人们才会记住他。上个世纪的上海滩要比中国其他几个城市都要发达的多,同时上海也是当时外国人最多的一个城市。有一次洋人和中国人举办了一场足球比赛,当时举办方邀请杜月笙到场参观。当时杜月笙在整个上海滩都是非常有威望的,所以举办方邀请杜月笙到球场上开球。即使当时到球场上需要开球,杜月笙也是穿着这一席长袍去的,由此就可以看出这件长袍对杜月笙来说有多么重要。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年代能穿上旗袍的人只有两种,第1种就是非常有文化的人,第2种就是戏子。杜月笙当时肯定不会成为戏子,所以他之所以长期穿长袍,主要是向外界传达出他是一个有文化的人的这种形象。当时杜月笙非常喜欢别人称呼他为杜先生,他认为常年穿长袍也可以显示出他非常的有学问可以符合人们的称呼。杜月笙当时之所以地位非常高,除了他非常聪明、有胆量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手底下帮手非常多。当时他可以说是有一个智囊团,他的关系网涉及到了商界、政界和文化界。甚至上海滩的不少军阀社会名人都愿意与杜月笙成为朋友,所以杜月笙当时为了能够更好的与这些人交流,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文化素质非常高的文人。长袍就相当于是杜月笙的一个名牌,常年穿长袍其实也是为了更好的塑造他想要向外界表达的文人形象。到很多年之后只要当时上海滩的人提起长袍,人们总是第一时间就想起杜月笙。

标签: 杜月笙旗袍

相关文章

杜月笙旗袍(杜月笙合照)

杜月笙旗袍(杜月笙合照)

本文目录一览: 1、《旗袍》收视率很高,剧中的岱春风的原型是戴笠吗? 2、哪个节目曾讲过杜月笙和孟小冬的故事 3、民国时期,很多的大师多为“长衫控”,这是什么原因呢? 4、作为旧时上海滩的...

杜月笙旗袍(杜月笙旗袍头像)

杜月笙旗袍(杜月笙旗袍头像)

本文目录一览: 1、杜月笙想娶个女人撑门面,最后为啥选择了伴舞妹陈帼英? 2、杜月笙为什么喜欢穿长衫?他在隐藏什么秘密? 3、作为旧时上海滩的大佬,为何杜月笙常年只穿一件长袍呢? 杜月笙想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