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警服(中国警察新式警服)

qipaousa9小时前Activity 活动1

本文目录一览:

孙中山与中山装有什么关系?中山装是如何而来?

中山先生和中山装

中山装自一九二三年诞生迄今,一直是中国男子最通行和喜欢穿着的服式。

谁是中山装的创始人?他就是中国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一九二三年,中山先生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装不但式样繁琐,穿着不便,又不大适应当时中国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实用要求;而中国原来的服装(对襟式短衫褂,大襟式长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现当时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在实用上也有类似西装的缺点。于是主张以当时在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为基样,在企领上加一条反领,以代替西装衬衣的硬领。这样一来,一件衣上便兼有西装上衣、衬衣和硬领的作用;又将“企领文装”上衣的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下面的两个明袋还裁制成可以随着放进物品多少而涨缩的“琴袋”式样。孙中山先生说,他这样改革衣袋,为的是要让衣袋放得进书本、笔记本等学习和工作的必需品,衣袋上再加上软盖,袋内的物品就不易丢失。孙中山先生设计的裤子是:前面开缝,用暗纽;左右各一大暗袋,前面一小暗袋(表袋);右后臀部挖一暗袋,用软盖。这样的裤子穿着方便,也很适用携带随身必需品。

协助孙中山先生创制中山装的助手名叫黄隆生,广东台山人,原在河内保罗巴脱街开设隆生洋服店。一九O二年十二月,孙中山先生到河内筹组兴中会,偶入其店购物,相与攀谈。黄隆生获悉当前顾客即为革命党领袖孙中山先生,大为倾倒。恳切要求参加兴中会,为革命出钱出力。一九二三年黄隆生随孙中山先生在大元帅府任事。孙中山先生设计中山装时,曾请他帮同规划和负责缝制,顺利地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装。

当中山先生穿起自己设计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装时说:“这种服装好看、实用、方便、省钱,不像西装那样,除上衣、衬衣外,还要硬领,这些东西多是进口的(当时这些东西多从外国进口),费事费钱。”从这里可以看到,即使在服装这样的日常生活用品上,中山先生也是从本国的实际条件来考虑的。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学习的。

中山装由于具备好看、实用、方便等优点,所以一经孙中山先生提倡,就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1895年,孙中山领导了第一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为谋求革命运动的发展,从广州至澳门,经香港抵日本神户、横浜,策划成立兴中会分会。

年底,孙中山在横浜剪辫子,改服装,抛弃了清朝强制推行的封建意识严重的服装,穿上了西装和日本的新式服装学生装、士官服,表示与封建主义决裂,崇尚新思想、新科学、新文化,积极进行革命活动。孙中山的易服行动,是他的反封建、倡民主的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服饰文化史上是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的。

孙中山恰逢宁波裁缝在日本开拓兴业之时。孙中山第一次至横浜,就有服装行业的华侨参加接待工作,他们成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重要支持者。

据有关人士回忆,孙中山曾偕黄兴等革命同志在工作之余常去张氏的同义昌呢绒洋服店,将创制中国新服装的意图托付给张方诚等服装界的华侨。这批在日本服装界颇具盛名的裁缝,根据孙中山、黄兴等人的意见,采用西装造型和制作技术,参照日本学生装、士官服的改革思路,融入中国的服饰文化传统。

从试制的中山装开始,每个细部都有其特定的新文化内涵,根据民主共和体制的五权分立、国之四维、三民主义和中国革命需要知识分子参与建国理念,而改中山服前衣襟有五粒扣子,四个袋,三粒袖扣,胸袋盖成倒笔架型。成为原民国政府统一的制服。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穿着中山装,站在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庄严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此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山装进入寻常百姓家,它成了那个时代的“国服”。

因此,中山装的创制,成了红帮裁缝划时代的贡献。

最新的服装安全类别是哪个?

FZ/T 70012-2010一次成型束身无缝内衣号型FZ/T 73024-2006化纤针织内衣FZ/T 73036-2010吸湿发热针织内衣FZ/T 81006-2007牛仔服装FZ/T 81007-2003单、夹服装FZ/T 81008-2004茄克衫GB/T 14272-2002羽绒服装FZ/T 81010-2009风衣GB/T 22700-2008水洗整理服装GB/T 2660-2008衬衫GB/T 2662-2008棉服装GB/T 2664-2009男西服、大衣GB/T 2665-2009女西服、大衣GB/T 2666-2009西裤GB/T 22703-2008旗袍FZ/T 81012-2006围巾、披肩FZ/T 81015-2008婚纱和礼服FZ/T 81001-2007睡衣套FZ/T 81003-2003儿童服装、学生服FZ/T 81004-2003连衣裙、裙套QB/T 2536-2007毛革QB/T 2822-2006毛皮服装QB/T 2856-2007毛革服装FZ/T 81009-1994人造毛皮服装GB/T 18132-2008丝绸服装GB/T 24278-2009摩托车手防护服装FZ/T 81013-2007宠物狗服装FZ/T 81014-2008婴幼儿服装GB/T 23314-2009领带FZ/T 81016-2008莨绸服装GB/T 22925-2009纳米技术处理服装GA 250-2000警服号型GA 251-2000警服标志GA 252-2000警服包装GA 253-2000警服检验GA 256-2000警服 男长、短袖制式衬衣GA 262-2009警服 女春秋、冬常服GA/T 263-2000警服推档GA 392-2009警服 雨衣GA 446-2003警服 反光背心GA 564-2005警服 交巡警春秋执勤服GA 569-2005警服 交巡警夏执勤服GB/T 1335.1-2008服装号型 男子GB/T 1335.2-2008服装号型 女子GB/T 1335.3-2009服装号型 儿童FZ/T 80009-2004服装制图GB/T 15557-2008服装术语GB/T 16160-2008服装用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GB/T 21294-2007服装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GB/T 21295-2007服装理化性能的技术要求GB/T 21980-2008专业运动服装和防护用品通用技术规范GB/T 22701-2008职业服装检验规则GB/T 22702-2008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GB/T 22704-2008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GB/T 22705-2008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GB/T 23316-2009工作服 防静电性能的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23317-2009涂层服装抗湿技术要求GB/T 23330-2009服装 防雨性能要求GB/T 2667-2008衬衫规格GB/T 2668-2008单服、套装规格GB/T 4856-1993针棉织品包装GB 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T 6411-2008针织内衣规格尺寸系列FZ/T 80007.1-2006使用粘合衬服装剥离强力测试方法FZ/T 80007.2-2006使用粘合衬服装耐水洗测试方法FZ/T 80007.3-2006使用粘合衬服装耐干洗测试方法FZ/T 80011.2-2009服装CAD电子数据交换格式 第2部分:排料数据SN/T 0252-2005进出口砂洗真丝服装检验规程SN/T 1522-2005儿童服装安全技术规范SN/T 1702-2006进出口毛革两用服装检验规程SN/T 1932.1-2007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 第1部分:通则SN/T 1932.2-2008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 第2部分:抽样SN/T 1932.3-2008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 第3部分:室内服装SN/T 1932.4-2008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第4部分:牛仔服装SN/T 1932.5-2008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 第5部分:西服大衣SN/T 1932.6-2008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 第6部分:羽绒服装及羽绒制品SN/T 1932.7-2008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 第7部分:衬衫SN/T 1932.8-2008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 第8部分:儿童服装SN/T 1932.9-2008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 第9部分:便服FZ/T 80002-2008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FZ/T 80003-2006纺织品与服装 缝纫型式 分类和术语FZ/T 80004-2006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

军统平时工作穿军装还是中山装,《潜伏》的军统服装是不是错了?

戴笠最早组织“复兴社特务处”时只有10个家伙,也就是后来军统内部有名的“十人团”,其名单之前的文章有罗列过。而到了1937年抗战爆发时,特务处总人数已经突破3600人,到了军统势力顶峰期的1943年,内外勤人数保守估计也在50000人左右,其他归军统掌握的特务武装不计在内,戴笠手下的人马也快有两个军的兵力了。所以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就要理解军统这50000多人都是怎么样存在的。

军统人员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大类:重庆罗家湾局本部(含直属的特务总队、看守所、集中营等单位)、外省各区站组等分支机构(大区、省站、城市组)、由军统控制的公开军事和执法机构、隐藏在各行各业的特工和情报员、海外派驻情报机构。所以军统人员的公开身份是非常复杂的,而不是你想像的那样,每个军统特务都在脑袋上面刻着“军统”俩字。只不过,无论是如何形式存在的军统人员,在局本部都有档案,都要接受戴笠的直接指挥或秘密命令。

加上忠救军、中美合作所等武装,到抗战后期军统的整体力量已经超过了20之众,尚有被其策反可以间接指挥的伪军80万人,势力膨胀的非常惊人,也终于引起了老蒋的疑虑,抗战胜利之后军统裁汰整顿已成定局。戴笠摔死以后,改制最大的阻碍不复存在,因此军统的绝大部分人员都被剥离出来,安排进了“国防部二厅”、交警总局等部门,在编人员总数被压缩到6000余人,且更名为“国防部保密局”。

一,局本部机关和直属单位。

军统局在秘书室(等于办公厅的性质,主任秘书郑,代理为毛)之下原来设有四个处,后经戴笠不断扩充发展到八大处,分别是(一)军事情报处、(二)党政情报处、(三)行动处、(四)电讯处、(五)司法处、(六)人事处、(七)经理处、(八)总务处,后期还曾经增设了训练处、警务处和布置处。实际上,上述八大处真正执行外勤任务的只有行动处和司法处,其他都是坐办公室的机关人员。

行动处主要负责军统的各种行动工作,同时还指导和协调各下属区站的行动工作,包括各级别的行动总队、大队、队、组等80多个行动单位,所以行动处和各区站的行动单位在执行公开任务时,是可以也应该穿军装的,以方便证明身份。但是在执行秘密任务、不希望惊动对手的任务、以及敌占区的任务时,又一定是便衣出动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另外一个经常穿军装的是司法处,它下设审讯科和狱管科,也就是掌管军统秘密监狱、看守所、集中营的部门,这些单位的工作性质决定着,确实是需要着军装的。像电影《烈火中永生》里面的白公馆、渣滓洞等秘密看守所的看押人员,无论是 历史 记录还是老电影中,大小特务都是穿军装的,以便在囚犯和警戒部队的士兵面前区别和显示身份。

至于其他处室的机关工作人员,比如什么情报处、经理处和总务处什么的,其实大多数时间是穿便装的,基本是中山装为主,这从“军统四大金刚”陈恭澍的回忆里可以得到证明:“因为大家都穿中山装办公,而我却没有,想做一套也做不起,毛人凤看不过去,就把他穿过的一套送给了我”。戴笠也定过纪律,女性在单位不许擦烟抹粉涂口红的,所以影视剧里军统女特务一身军装花枝招展的形象,完全都是鬼扯,吸引眼球罢了。

(这已经是二厅的特派员了)

二、军统掌握的公开的军警和执法机构。

戴笠是很能抓权的,所以军统对能够伸进手的系统,都要插一杠子,因此其掌握的公开机构堪称多如牛毛,比如军事委员会军令部二厅的大部分处室、军事委员会水陆交通统一检查处、军事委员会特种邮电检查所、财政部缉私署、货运管理局、陆军总司令部以及各战区各集团军的“调查室”、三军谍报参谋处、各大中城市警备司令部的稽查处、航空委员会调查室等等。

那么在这些单位存在的军统人员,其着装秉承“入乡随俗”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是在战区、集团军、警备司令部等军事单位,那就得“随大溜”每天穿着军装;如果是在检查所、缉私署、货运管理局等非军事单位,则以便装居多,或者身着这些单位的规定制服。换句话说,他们军统的身份是秘密性质,而日常着装则必须要符合自己的公开身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军统触角所能及的部门和机构。

抗战中后期,军统的海外情报站点也逐步建立起来,什么伦敦站、巴黎站、菲律宾站、曼谷站、腊戌站、仰光站、孟买站等等,仅在越南境内就开设了7个分站。同时,在有外交关系的各国使馆中,也都有军统的专门工作人员,其实跟现在各国的情报工作方式类同,那么这些人身居国外,当然是什么服装都有,唯独不能穿军装。要说例外,那恐怕只有驻各国使领馆的武官了,如果恰好也是军统分子的话,则有条件着军装。

当然了,军统作为“军事委员会”的直属单位,其正式人员都有军籍,所以拥有穿军装挂军衔的权力,只是平常所处情况不同罢了。如果是集中到局本部参加授勋、军衔晋升等活动,或者戴笠每年搞什么“四一大会”纪念军统成立等等典礼上,无论哪个领域的军统人员,都可以穿上军装来参加,比如《潜伏》里面余则成从敌占区回来受奖时,下面坐着的几乎都穿着军装。活动结束,分头回去原岗位时,继续遵循之前的原则。

四、改制保密局的一些性质改变。

保密局只接收了原军统“核心的秘密部分”,其他戴笠渗透进去而掌握的机关,统统被剥离了出去,所以方便穿军装的大多数调进了“国防部二厅”或者内政部交警总局,以军事情报搜集为主。而剩下的6000来人,基本以秘密侦察、暗杀破坏、监视监听等脏活为主,这样的工作性质决定着,他们绝大多数时间都不会穿军装,因此《潜伏》里面从站长到队长、处长、主任基本着中山装,其实是符合 历史 的,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也有不妥之处,一个是余则成穿军装的桥段太多,作为机要室主任和后来的副站长,他都没有这个必要;另外一个是戴笠来天津站视察时,只有余则成穿了军装,站长、马奎、陆桥山等人通通便装,这又是不合理的,在站里的机关大楼迎接戴老板,只有穿军装才能体现下级的军人属性和纪律性,再穿中山装有点随便了。

《潜伏》里面军统人员穿军装是没错的,只不过要分场合,比如说:余则成击毙军统叛逃特务李海峰之后,军统内部给他颁奖典礼时就必须穿军装,当时军统独立于国防部,但正式场合要穿陆军常服的,他当时是少校。

戴笠没摔死前授陆军中将军衔,但大多数时间由于工作性质,军统和中统人员都穿便服,总部机关人员穿中山装。

《潜伏》当中军服问题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硬伤,是因为时间不对,总体来说国民党军在大陆事情的军服变迁分成了四个阶段,国民革命时期、北伐后~1937全面抗战前、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潜伏》军装跨越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

这是国民党军军衔是从1936年~1946年,属于德式军服,因为1920年代国民政府与德国军事交流很密切…从时间上来说,剧情里戴笠给余则成授勋时,正是抗战还有几个月就胜利的时候,从时间上来说余则成穿德式军服是正确的。

我党另外一名打入敌内部的情报人员廖三民(打入敌人天津警备司令部),最后为了保护余则成与李涯跳楼同归于尽,但他穿的军服样式显然是不对的,因为从时间段上来说已经距离1949年1月10天津解放没多长时间了,军服应该是1946年的美式军服。

《建国大业》当中姜文饰演的毛人凤,当时是陆军少将军衔,而军服早已经是美式的了。

这是1946年国民党军陆军常服肩章,廖三民是中校,应该是两个银梅花。

陆乔山被击毙时服装也有误,他当时是上校军衔,这个时候应该是肩章三个银梅花(上图第二排右一),而不是红底三个金三角的领章。

李涯和吴敬中在天津站内都穿中山装,这个时候已经从军统更名为“国防部保密局”,中统更名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党员通信局”,谢若林就是党通局的,这俩特务机构换汤不换药,“国防部保密局”大小特务的职务仍然是依照陆军编制,军衔也与陆军相同,但特务出门执行任务没法穿军服,除非他是内勤可以穿军服但不强制规定,不过这也仅限于上班时间在机关内部,上班前和下班后仍然要着便装。所以,电视剧当中穿中山装穿军服都没错。

总之《潜伏》已经播放了10年了,仍然是很好的一部谍战剧,虽然有一些小硬伤,瑕不掩瑜。

据沈醉回忆,他在任军统局总务处长期间,曾为机关工作人员发放了一套军便服(未配发帽徽、军衔等标志)作为福利。谁知戴笠竟勃然大怒,训斥了他。理由:军统人员要混迹于普通人之间才利于工作,装束越不起眼、越低调,越好。非特殊场合,不得着军装。

由此来看,许多谍战剧里的着装确实有缺陷。

军统和中统都是老蒋在大陆时设置的特务机关,为什么要分别设置呢?说白了,其实就是中国古代帝王们惯用的伎俩——权力制衡,让军统和中统之间去内斗、使得谁也无法做大,从而维持老蒋自身对特务机关的绝对控制。那么,军统和中统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呢?

老蒋与军统头子戴笠

军统的前身是“复兴社”特务处,而中统的前身则是国民党中组部党务调查科。抗战爆发之后,老蒋对特务机关进行了改组,分别成立了军统和中统两个全国性的特务机关。军统隶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全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统则隶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老蒋与中统的“幕后老板”——陈氏兄弟

无论军统还是中统,都是由国民党内的高层担任局长、例如民国时期著名的“学者型官员”——朱家驊就曾经以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的身份兼任过中统局局长。诸如戴笠、徐恩增、叶秀峰之流,都只是主持工作的副局长而已。换言之,直到飞机失事身亡,“戴局长”“戴老板”从来都不是军统的正局长!他只是军统主持工作的副局长。

曾经担任中统局长的民国学者朱家驊

在弄清了军统和中统的隶属关系之后,提问者的问题就不难回答了。军统隶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其在编人员都属于民国的现役军人,自然是可以穿军服并拥有军衔的。这里有必要说一说,军统只有在编人员才算军人、包括姜毅英之类的电讯技术人员。但是,其招收的外围人员、流氓打手之类不算!

当然,军统曾经控制了民国的警察系统,有不少军统人员进入了民国的警察系统,比如军统大佬唐纵。在进入警察系统之后,军服、军衔自然也就换成警服、警衔了,这也是为什么军统大佬唐纵的很多旧照片中都穿着民国警服的原因所在。

身着民国警服的军统大佬——唐纵

中统隶属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属于民国的党务系统、不属于军队编制。换言之,中统的在编人员虽然算是民国的“公务员”,却不是民国的现役军人,自然是不能随便穿军服的、更加不会拥有军衔。同理,中统只有在编人员才享受民国的“公务员”待遇,其招收的外围、流氓打手之类不算!

不过,中统还是有军人的,但他们的军人身份与中统本身无关。一些出身中统的人,后来因为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进入军中服役、甚至当上了将军,这都是事实存在的。但他们的军人身份与后来从事的工作相关,与中统本身没有直接关系。简单说就是,出身中统的人有可能会穿军装,但中统的人并不是必然都穿军装;而军统只要是在编人员,都可以穿军装,除非他被调到了军统以外的其他部门。至于中统人员平时穿什么衣服,并不像“神剧”里那样,都是深色中山装;只要不违反民国的公务人员着装规定,中统人员穿什么衣服都可以。

身着深色西服的中统头子徐恩增

根据 历史 资料及当事人回忆,抗战后,在全国压力面前,军统改为保密局,隶属国防部,仍然是半明半暗机构。因此,正式装为国民党军装。后期改为美式军装,但不是西服领,为小立领。可参考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军统头子徐鹏飞着装。因为仍然属于情报机构,其人员又兼任其他 社会 职务,如警察局长,着装肯定是警察制服,一般人员因工作需要,穿中山装或西装,为公务员打扮。有的情报人员,甚至是贫民打扮。一句话,保密局仍然是特务情报机构,因工作需要,着装没有特别规定,正式场合为军装,佩戴军衔。

国民党军统人员,是由蒋介石授意并由戴笠副局长直接领导的特务机构。据很多资料和军统人员回忆录看,因为是属于军事委员会的“统计局”,所以其人员基本都级别颁有军衔和军便服;但又因为是打着“统计局”外衣旗号的特务机关,为了进行搜集情报、暗杀、策反…等混迹于 社会 、人群的便利,军统人员除了在局本部重大活动外,平时局本部或各地军统站组的内外勤工作中,是不允许穿军服戴军衔进出或工作的。而一些如“潜伏”等等电视剧中的军统人员都经常着毕挺军服,闪亮的军衔,其实是不存在的。据导演在采访中说,这些军服在电视剧中经常出现,其实主要是为了画面好看,真实状况并非如此。不要被电观剧误导。

平时男的西装,中山装。女的旗袍。

军统工作中既穿军装,也穿西装,总之为了工作什么衣服都穿。

这是要看工作的场合和工作地点,以及是机关工作还是外勤工作。

军统原本是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统计调查处。是隶属于国防部的的一个处室,但是这个处,由于工作性质特殊,事实上,军统的最高负责人是向蒋介石直接负责的。之前这个军统的负责人不是戴笠,而是另外一个人,叫做贺耀祖。戴笠只是副局长,但是全权负责。军统在戴笠手中发扬光大,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很多功劳。但是也干了很多坏事。这里我们不细说。

军统在国统区很多人都是穿军装的,尤其是内勤人员。还有就是军队里的具有军人身份的军统特务也是穿军装的。

但是到了敌占区,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地方,军统特务都是以商人、学者、佣人等 社会 人员的身份出现在公共区域的。

此时的军统特务,绝对会摈弃一切可能暴露身份的东西。

就是在军队中担任军职的军统特务,也是保密的,只有军统内部少数人才知道,谁是他们的人。

《潜伏》中军统(准确的叫保密局)的军装肯定错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的制服都是美军制式,军官都戴大檐帽,《潜伏》中的国军军装还沿用十年内战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军装。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中统和军统还有保密局的区别。

1,中统全称: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主管领导,陈立夫,陈果夫。是国民党中央情报机构,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党部。非军队编制,只能穿中山装。

2,军统全称: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主管领导,戴笠。是国民党军事行动机构,隶属于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属于军队编制。平时穿军装或者中山装。

3,戴笠死后,军统改名叫保密局,郑介民和毛人凤先后当局长。还是军队编制,平时穿军装或者中山装。

所以军统余则成是军人,自然军装和中山装都可以穿

中国现代的国服装是什么?

男:

中山装

孙中山,不仅是一位推翻封建帝制、创立民主共和的革命先驱,也是一位倡新风、除陋习,移风易俗的朱行者,一度举国崇尚的中山装,就是他亲自设计、倡导的。这在中国的服装史上是一大创举,也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服饰重大改革。

 我国古代汉族,男子束发于顶,身着宽袖袍服。清兵入关,强令男子剃发蓄辫,统一着长袍、马褂,特别是辫子成了民族压迫的标志,被外人贻笑为“豚尾”、“半边和尚”。成为外国人侮辱中国人的口头语。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前,大批反清崇洋的知识分子,留学日本、欧美回国,开始剪掉辫子,脱下长袍马褂,而蓄起西发,穿起西装。

 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颁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的法令、政策。“剪辫,、“易服”就是最主要的改革。孙中山下令晓示人民一律剪辫的命令中,号召人民“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规定令到之日起,限二十天一律剪除净尽。

 剪瓣以后接着是如何“易服”?孙中山认为革命党人穿什么服装式样是一个大问题,并就此广泛征求意见与展开讨论。争论中有的主张仍穿长袍马褂,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因为,革命既已成功,在服饰上如仍沿袭清政府统治时期流行的瓜皮帽、长袍马褂是不合时代潮流的。孙中山认为长袍马褂既不方便生活,又因剪裁费料而很不经济,也不赞成穿这种服装。于是留洋的革命党人中有人提出干脆穿西服,胁中山听后哈哈大笑说:“这么一来,那就无异是抵制国货了!·

 最后,孙中山提出自己的主张,他认为:“礼服在所必更,常赐听民自便。”希望能有一种“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服装式样。于是,孙中山决心自己设制服装。他经过缜密思考,精心设计,并征求意见,终于创制了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简便服装。

 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装之所长。它是以广东便服为基样,在直领上加一翻领,如同将西装内衬衣的硬领“移植”过来。这样使上衣就兼具了西装上衣、衬农和硬领的功用,穿起来显得很硬挺。同时,又将便服或一般西装的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如此“双双”、“对对”,颇具均衡对称之感,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点。又在上下左右四个衣袋上加上软盖,并各订扭扣一枚,既美观又安全,可防袋内物品遗失。下面的两个明袋采用能缩涨自如,颇具弹性的“琴袋”式样,旨在便于放置书本、笔记本等必需品之用。如此一小事,也足以证明一代伟人好学心切,随时不忘读书的美德。孙中山开始设计上衣的钮扣有七个扣子,后来为了方便起见,改成了五个。这就是小翻领、四袋、五扣的中山装上衣。

 孙中山还参照西装裤的式样亲自设计了中山装裤子:前面开缝,一律用暗扣;左右两侧各置一大暗袋;右前部分设一小暗袋,俗称表袋,也可藏用。这种裤子穿起来很方便,裤袋也可放置随身携带的必需品。此外,裤袋的腰部打褶,裤管翻脚也有异于其他服装,成为中山装的特色之一。

 孙中山亲自设制了新服装,又亲自带头在各种场合穿着。因为,这种服装优点很多,主要是外形美观大方。可以使用高级衣料制作,也可以使用一般布料制作。既可以作为礼服,又可以作为日常使服。因此,很受群众的欢迎,将它称为“中山装”。后来,经孙中山大力提倡,普遍推广,一时穿“中山装”,举国崇尚,蔚为凤尚。

 解放后,随着我国纺织和服装工业的发展,穿中山装更为风行。一九八四年元旦开始换装的“中国八三式警服”,主要构恩就是取材于这种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山装。

女: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它以其 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 性情与气质。

 

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显露着修养,体现着美德,演化为天地间一道绚丽的 彩虹。愿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憧憬、美的风韵洒满人 间。

旗袍是中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说到传统,人们总要想到封建主义的保守 、 封闭,还有封建主义对妇女的各方面的禁锢。数千年来,中华女性的着装是严肃的。直到现在,严肃而正规的“职业女装”仍然占据着中国女性服装的主要地位。

 

凤冠霞帔,母仪天下,如果说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把妇女的最高期望值定到这里 , 那么最能说明一切奥妙的关键字眼就是“表 现”。把美好的体貌表现出来的唯一媒介 是好的服装。

   

“霓裳羽衣”也好,“凤冠霞帔”也罢,除了对那种繁华尊贵的追求之外,无论如何 也剪不掉那段渴望美丽、渴望风采浪漫。旗袍的出现或许就因为如此吧。

 

人类文明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女性的服装也随着历史不断改变。比起科技带给世界 的巨大变化,人体却顽强地保持了原状,这虽然不能算是奇迹,却为服装发展史、提供了可能。

   

服装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样。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构成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旗袍的审美,似乎可以从这里谈起 。

旗袍之源——枣(zao 三声)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与旗袍枣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把旗袍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

民国之初——悄然过渡过的旗袍。

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新式旗袍的延生创造了条件。

20年代——倒大袖与新样式。

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黄金时代(I)

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黄金时代(II)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50年代——也有过灿烂的一瞬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传统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灾难。

80、90年代——辉煌难再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旗袍的审美

近十几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在国际时装舞频频亮相,风姿绰约有胜当年,并被做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

旗袍的京派与海派

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艺术家与旗袍

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设计师与旗袍

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总之,旗袍是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而并非已经湮灭失传的历史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现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加之可欣赏度高,因而极富有收藏价值。现代穿旗袍的女性虽然不多,但现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传统韵味,同时又能体现时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标签: 旗袍警服

相关文章

旗袍警服(警礼服照片 警服)

旗袍警服(警礼服照片 警服)

本文目录一览: 1、孙中山与中山装有什么关系?中山装是如何而来? 2、中国现代的国服装是什么? 3、最新的服装安全类别是哪个? 孙中山与中山装有什么关系?中山装是如何而来? 中山先生和中山装...

旗袍警服(警服图片纯警服)

旗袍警服(警服图片纯警服)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现代的国服装是什么? 2、生化危机4中主人公有几套衣服 3、最新的服装安全类别是哪个? 4、冬季警察服装扣子怎么扣 5、中山装和孙中山有什么关系? 6、生化...

旗袍警服(警服配旗袍的婚纱照)

旗袍警服(警服配旗袍的婚纱照)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现代的国服装是什么? 2、最新的服装安全类别是哪个? 3、孙中山与中山装有什么关系?中山装是如何而来? 4、军统平时工作穿军装还是中山装,《潜伏》的军统服装是不是错...

旗袍警服(警察警服)

旗袍警服(警察警服)

本文目录一览: 1、孙中山与中山装有什么关系?中山装是如何而来? 2、最新的服装安全类别是哪个? 3、中国现代的国服装是什么? 4、拍摄结婚证件照穿什么 服装需要注意什么 5、生化危机...

旗袍警服(警礼服与警服)

旗袍警服(警礼服与警服)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现代的国服装是什么? 2、最新的服装安全类别是哪个? 3、生化危机4中主人公有几套衣服 4、中山装和孙中山有什么关系? 中国现代的国服装是什么? 男: 中山装 孙...

旗袍警服(警察最新警服礼服)

旗袍警服(警察最新警服礼服)

本文目录一览: 1、怎么把生化危机5里4号服装变成1号服装 2、冬季警察服装扣子怎么扣 3、中山装的名字 4、生化危机4那个警服的女的怎么过关 5、谁有最新的服装 安全技术类别 和执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