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咏叹(旗袍的赞美诗)

qipaousa2个月前Untitled1

本文目录一览:

请问"李香兰"是谁?

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惜酒相送/夜雨冻/雨点透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无法弹动/迷住凝望你/退色照片中/啊,像花虽未红……”

张学友的这首歌演绎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一个对于中国百姓多少有些神秘的名字——

李香兰。40岁以下的人很难感受其中以慢板带出的既痴情又忧伤的氛围,因为当时的上海是中国一个在文化感情上从来未曾有过的缺口。蜂拥而至的舶来文化和中国的新文化都在这里碰撞冲击。然而,透过这位红极一时的歌手,我们或许可以窥探到当时一些耐人寻味的情境。

生于中国的日本人

为了在上海走红,李香兰很早就已经找到并且认定属于自己的那份闪烁气质。她原名山口淑子,家人称她为豆豆。她是日本人,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附近的北烟台,不久举家迁往抚顺。她的祖父山口博自幼酷爱汉学,仰慕古老的中国文化,所以在明治三十六年(1906年)从故乡佐贺县来到中国,并长久地居住下来。她出生之时,伪满洲国打着“五族协和”的建国旗号成立了,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可事实却相反。

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名义上是伪满洲国的元首,实际上却只是个傀儡,实权则由日本关东军掌握着,他们虐杀无辜以致民不聊生。目睹着中国大地哀鸿遍野、满目疮痍的惨状,在沈阳铁路局工作的父亲山口文雄和同样崇拜中国文化的母亲石桥爱十分哀痛却满是无奈,他们只能把中日友好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出生在中国的女儿身上。他们将她许给当时任沈阳银行总裁的好友李际春将军做养女,李香兰这个名字就是李际春起的,“香兰”是他自己曾经用过的笔名,后来李香兰就以此作为自己的艺名。

1943年,年轻幼稚的李香兰满怀着对中国和日本的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北平,以“潘淑华”这个名字在北平翊教女中念书。“潘”是她的另一个义父——她父亲的结拜兄弟,当时任天津市长的潘政声的姓;“淑”是源于山口淑子之名;而“华”,则是出生于中国之意。这个名字当然也包含了希望中日两国友好共处的意思。

北平翊教女子中学,是一所高、初中完备的女子中学。正是在那里,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今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基础。她在所著《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中记载了当时学习的情况:“我从东北来投亲,作为一个中国人——潘家的干女儿——上了翊教女子学校,名叫潘淑华……上学时三人同路,放学时有时只剩我一个人。那时候,我常顺路去北海公园,在无人的小岛上练习汉语发音或查字典,也曾去过远处的太庙。”

由于她从小天生丽质,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当“李家有女初长成”时,她的艺术天分和特殊出身很快就被日本侵略者操纵策划的伪“满洲电影协会”相中。他们动员她入会,并决定将她大力包装,作为中国歌星推出,为侵略政策鼓噪。年幼无知的她心中满怀对伪“满洲国”的无限希望,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于是,“歌星李香兰”就这样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歌坛和影坛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大红大紫之后,李香兰还陆续演了一些替日军宣传,或者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电影。当时谁都以为她是中国人,这也为她带来了以后的不幸。

随着日寇侵华战争不断升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英两国对日宣战。日本成为世界人民的敌人,深陷泥沼之中。一面是杀气腾腾,一面是歌舞升平,在刀光剑影中,她的歌声像搀和了迷魂药的葡萄酒,在抚慰人心灵的同时也消磨其旺盛的斗志。虽然身处乱世,她受欢迎的程度却有增无减。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期,她在“日本剧场”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情捧场,居然有7圈半的影迷包围在她身边,发生了混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她曾收到了日本外交大臣松岗洋右的长子松岗谦一郎的来信。信上说:“人的价值不能用有无名气来衡量。人的价值并不表现在人的表面,你应该珍重自己。现在是个人价值被愚弄的时代,你必须更加尊重自己,否则只能被国家时局摆布。希望你永远自尊自爱。” 这些话是耐人寻味的。在日本历史最黑暗的一个时期,战后被定为战犯的松岗外相之子,给一个冒充中国人(或“满洲人”),为日本的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写这样的信。这既让人感受到了自由主义的力量,又让人感受到自由主义的软弱。它只能作为一种抵制,是不会成事的。

流利的中、日文,令人惊艳的外貌,以及犹如当时好莱坞玉女红星狄安娜·杜萍的欧洲声乐唱腔,完全体现了日本人对于中国女人的理想憧憬。就这样,李香兰成了关东军推行战争政策中的“糖衣炮弹”。

歌者岁月

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虽然她是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但这些却不

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学生时代,她曾经跟随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学习花腔女高音,后来就在广播电台担任歌手,这是她的歌坛生涯的起点。她的一生演唱了无数经典情歌,据她自己在回忆录《我的半生》中说,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虽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却别具另种风情。就如她的几幅老照片,艳而媚的脸,穿着旗袍,是东方但又不是中国的,眉眼间有一丝暧昧。《苏州夜曲》是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中国的旋律为基础,参考了美国的爱情歌曲,专门为她编写的。

《夜来香》恐怕最为大家所熟知,这首歌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为她谱写的,但其中旋律和节奏完全采用了欧美风格,谱成了轻快的慢伦巴,传遍了灯红酒绿的沦陷区。可惜这却是一首至今没有开禁的歌,虽然很好听,很多人也只能私下唱它。她在为自己写的自传中说:“尽管这首歌很受欢迎,但流行的时间不长,后来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理由是任何一首外国的软绵绵的情歌都会使风纪紊乱。”不仅如此,1945年,她在上海因演唱这首歌还受到工部局的传讯。她说:“他们怀疑我唱这首歌是期望

重庆政府或共产党政府回来。” 直到后半生,她还念念不忘这首歌的词作者黎锦光。1981年,她特地邀请他访日,他们在鸡尾酒会上登台高唱《夜来香》,一群“夜来香”迷则边唱边绕场一圈。

在自传中,她还提到了另一首因被指责为“颓废且挫伤士气的敌国音乐”而被禁的歌曲——《离别的布鲁斯》。这首歌深受日军士兵的欢迎,当演员应要求演唱这首歌时,军官虽假装有事离开会场,却也流着泪,躲在一边悄悄欣赏。她的《三年》、《一夜风流》的插曲及《恨不相逢未嫁时》更是令歌迷听后眷恋不已。1945年6月,当她在上海演唱会表演此曲时,处于战争对立状态下的中、日歌迷都对她如痴如狂。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在上海的公开演出,两个月之后,大战结束,她就因“勾结日军”的罪名被逮捕了。

除了唱歌之外,她还曾经在伪“满映”、上海、日本、港台等地拍摄了不少影片。1991年4月,她亲自挑选了自己拍摄的七部影片,参加香港电影节展映。这七部影片是:《支那之夜》、《赛昂的钟》、《我的夜莺》、《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在拂晓里出逃》、《丑闻》、《白夫人之妖恋》。其中,《我的夜莺》是她在伪“满映”时代拍摄的片子,这部影片花了近两年时间才拍成,耗资25万日元,相当于一般电影投资的五倍。影片描写的是父女二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她自己认为这“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音乐片,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真正的音乐片。”《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是她于战后回到日本后的代表作,由日本松竹影片公司摄制,描写一个舞女爱上了杀死她父亲的仇人,曾被评选为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五名。《在拂晓里出逃》是由黑泽明编剧的一出爱情悲剧,曾被评为当年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三名。《白夫人之妖恋》则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改编的影片。《支那之夜》留给观众的印象则是一个美艳的中国女性及其甜美的歌声。

她的歌声给人们以梦想,她出演的电影也轰动一时。她拍摄了《木兰从军》与《万世流芳》,在《万世流芳》中她因扮演林则徐的女儿而蜚声中国影坛。她对这两部电影有不同的解释,她认为它们完全可以被中国观众从爱国抗敌——抗日的角度去理解,她甚至说这是中、日双方都能接受的电影。不过,她真正的红火却是上世纪50年代继演出好莱坞电影及百老汇歌剧后,应香港电影公司之邀拍摄的几部电影,有《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等,其中的插曲都由她亲自演绎并灌成唱片。虽然有人指责她出演的电影充满日本军国主义色彩,但是,艺术不可能完全成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此外,她还参与拍摄了“纪实性艺术片”《黄河》和俄罗斯风格的音乐片《我的黄莺》,并因后者而被苏、日两国的间谍跟踪调查。对于这些,她说:“日本肯定战败,但正因为战败,所以更要留下好的艺术电影。当美军占领日本时,可以证明日本不只是拍了战争影片,也拍了不亚于欧美名片的优秀的艺术影片……”

爱情和友情

在一次为由日本人扶持的一份文学刊物《杂志》举办的纳凉晚会上,李香兰与张爱玲曾有过这样一段交谈。张爱玲说:“您就是到了30岁,一定还像个小女孩那样活泼吧!”她

说:“也是啊,这些年老演浅薄的纯情戏实在没多大意思,我倒想演点不平凡的激情戏!”于是,张爱玲后来说道:“她不要那种太平凡的、公式化的爱,而要‘激情’的。”

据陈歌辛的儿子陈钢回忆,她与他的父亲或许曾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充满激情的上海之恋。陈歌辛为她创作了大量歌曲,如《夜》、《黎明》、《小溪》、《湖上》、《渔家女》、《恨不相逢未嫁时》、《忘忧草》及专为她写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海燕》等。当时, 上海交响乐团负责人草刈义夫先生和日本电视台访问上海时,她曾告诉电视台的记者,当年她差一点嫁给了陈歌辛。而当记者问她为何在出版的自传中只字未提时,她笑道:“最重要的事是不能写在书上的。”

1992年,当她再次来到上海时,陈歌辛已经去世。她一见陈钢的面就迫切地询问陈歌辛在世时的情况,追忆他们47年前深深的情意。临别时,她对着陈钢哽咽道:“我和你爸爸很好啊……”后来在东京再次见到陈钢时,她还对他说:“你爸爸是个美男子,要不是因为有了你妈妈和你们,我就嫁给他了……”她一遍一遍地轻轻哼唱着陈歌辛为她写的《忘忧草》:“爱人哟,天上疏星零落,有你在身边,我便不知道寂寞。爱人哟,世界已经入梦,有你在身边,我就不觉得空虚。我在泥中默念你的名字,忘去这烦忧的日子。爱人哟,虽然那似水流年无情,有你在梦里我的叶便长青。”

不管怎样,出生在充斥日本侵略野心的伪满洲国,以中国女演员之姿向日本表示恭顺的她,绝对不可能成为爱情的咏叹调。1952年回到日本后,她嫁给一位比她大15岁的美籍雕刻家诺古其,4年后分手。谈到分手的原因,她说:“既不是因为第三者的问题,也没有经济问题,只是时间老不能凑在一起,才导致性格方面的分歧。”其实,他们在结婚前就约定了所谓的“离婚条件”:互相尊重对方,不影响对方的工作,一旦发生矛盾时,像朋友那样和睦地分手。而结婚的四年里,他们实际生活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一年。

和诺古其离婚后,她应邀赴纽约演出歌剧《香格里拉》。在演出期间,她结识了日本派往联合国工作的青年外交官大鹰弘。这位年仅28岁的日本青年每天都给她送一束鲜艳的玫瑰,还接连数次到后台来看望她。在如此大胆、热烈的求爱下,他们很快就双双堕入爱河,最终结为佳偶。为珍惜这份难得的感情,和大鹰弘结婚后,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大鹰淑子。不久,在丈夫的支持下,她退出影坛,成为日本国会议员(自民党参议员),并连任18年之久。

虽然感情生活几经波折,但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拥有一份珍贵的友谊。10岁时,在抚顺小学读三年级的她,在去沈阳秋游的火车上,结识了一位与她同岁的、住在沈阳的俄罗斯犹太裔的少女——柳芭。她十分重视这个朋友,她说:“柳芭是我最珍贵的朋友。我之所以成为歌唱的李香兰,是因为有了柳芭;我之所以成为活着的李香兰,也是因为有了柳芭。柳芭像是神安排在我生活中的护身符,有时像太阳,有时像月亮,她永远伴随着我。”在柳芭的帮助下,她开始向苏联大剧院的著名歌剧演员波多列索夫夫人,也是柳芭家的朋友,学习花腔女高音。正由于波多列索夫夫人每年秋天在大和旅馆举行独唱音乐会,“奉天广播电台”的科长东敬三才发现了她,将她录用为电台新节目的专职歌手,使她从此走上了演艺道路。回顾这一切,她感慨万分地说:“不是吗? 没有柳芭,我不会去学唱,也就没有唱歌的李香兰!”不仅如此,柳芭对她还有救命之恩。在得知李香兰被囚禁且即将被枪毙后,柳芭回到她北平家中,为她弄来了属于山口家的日本户籍证明,才使她免去了汉奸罪。

并不完美的爱情加上完美的事业和完美的友谊,就这样,她为自己的前半生画上了一个差强人意的句号。

归去来兮

历史常常使人变得尴尬,使人感到一种撕裂身心的痛苦。中途岛海战后,日本节节败退。随着日本战败日的来临,日本帝国所操纵的“伪满洲国”13年虚幻的历史也随之落幕,

“伪满洲国”灭亡,全国上下一时兴起了讨伐汉奸的行动。李香兰这位红极一时的影星、歌星,也被押上了审判台。

1946年2月,作为伪满洲电影协会的主要演员,她被大家认定有协助日本侵略者作宣传的罪行。检察官最后判处她枪决,罪名是“身为中国人,却和日本人共同拍摄冒充中国的电影,协助日本的大陆政策,背叛了中国”和“使用中日两国语言,利用朋友关系搞间谍活动”。然而她心里清楚自己从未从事过间谍活动,更未协助过日本的大陆政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在法庭上出示了证明自己日本人身份的文件,法官宣布她无罪释放。这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使法庭上的人们愤怒了。面对大家的怒吼,她流泪唱起了歌,用歌声表达对养育自己的中国的一片深情,同时对自己前半生的罪行作了深深的忏悔。歌声引起共鸣,所有的人也用歌声告诉她:“让我们以德报怨。”

追踪她的一生,人们难以理解为何她仅仅由于不自觉地唱歌和表演就险些被判处死刑。她本人单纯善良,希望中日友好,却被人利用、愚弄,成为日本侵华政策的工具,受到中国人民的仇视。由此看来,她不过是一个历史的牺牲者,后来的种种遭际,皆因时代所致。“一个被时代、被一种虚妄的政策所愚弄的人,如果噩梦醒来后,能够有机会对当时的行为反思,或者加以解释说明,也是幸福的。”她对伪满“宫廷挂”兼关东军参谋长吉岗中将说的这些话,也可以作为她对于自己前半生的说明。

1946年2月29日,她含泪挥别上海乘船返回日本。回到日本后,她开始以日本女演员山口淑子的身份在日本影坛上继续发展事业,并给自己起了个“香兰山口”的名字。她自称这个名字是“中日混合物”,是日本和中国的“精神混血儿”。这期间,她在导演黑泽明的指导下,再创个人影剧事业的新高峰,在美国的电影及音乐剧里扮演多个角色。1974年,她被选为日本的参议员,以政治家的身份活跃于社会舞台。同时她还与新闻撰稿人藤原作弥共同执笔写作《在中国的日子——李香兰:我的前半生》。通过这本自传,她勇敢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表达了“日中不再战,我们同是黑发黑眼睛”的和平挚愿。作为历史的牺牲者和历史的见证人,她还教育日本青少年牢记:“这全都是事实呀!” 1989年,日本富士电视台推出了据此改编的电视剧《再见,李香兰》。随后,浅利庆太先生又成功改编了音乐剧《李香兰》。自1991年1月在东京的青山剧场首演以来,该音乐剧已经演出了184场,观众人数超过18万。一个17岁的日本高中生高桥雅弘还曾写信给浅利庆太道:“音乐剧《李香兰》不仅告诉我历史上的事件和时代背景,还告诉我战争的事实并给我怎样与邻国——中国一起开拓未来的启示。”

1974年到1992年期间,李香兰连续获选担任国会议员,协助日本与中国重修旧好。在“门户开放政策”的后期思想提出之后,中国政府对她展开了欢迎的双臂。而随着她的自传的发表以及经典专辑的复刻发行,她在新一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又重新获得了倾睐。

两个祖国,两个母亲

李香兰称日本为祖国,中国为故国。她说,她有两个母亲——一个是日本,一个是中国;她有一颗心——一半在日本,一半在中国。生活、历史,包括关于中日关系的那一段回

忆,并不因为它的“不幸”、“不愉快”而化为乌有。中国对她有养育之恩,而日本国籍对于她又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她的心一生都处于矛盾之中。

1937年,她以中国人的身份随同学到中南海参加一个为纪念“一二·九”死难同胞而举行的默祷会。会上大家纷纷表决心:有的要到南京去找国民政府,有的要去陕北参加红军,还有人表示要留下来战斗到最后一口气。当被问及“假如有日本军侵入北京,该怎么办”时,她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说:“我,站在北京的城墙上。”对于既爱祖国,又爱自己故国的她,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站在北京的城墙上”或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正如她在自传中写的,“我只能这样说” 。站在城墙上,从外面飞来的是日本炮火,从城墙里面打来的是中国铅弹,不管被哪一方打中,双方的子弹“都能打中我,我可能第一个死去。我本能地想,这是我最好的出路。”

这种情绪困扰了她很久,她在自传中曾描述过面对这种自相矛盾的无能为力和无比痛苦:“中国人不知道我是日本人,我欺骗了中国人。一种罪恶感缠绕着我的心,仿佛走进了一条死胡同,陷入了绝境。”她自己也几次下决心公布自己是日本人的事实,但都没有勇气去做。尽管如此,由于从小生活在中国,她对中国的感情还是十分真实的。她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历史见证人。她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目睹了“平顶山事件”,在一些日本人矢口否认这段罪恶历史的时候,她敢于在日本右翼的重压下郑重而又沉痛地宣告:日本应该向中国人民谢罪!在自传里,她的语言表达也经常是“要去日本了”、“要回中国了”。

1987年,她终于如愿以偿,以政治家、友好人士的身份回到上海寻找她那散发着夜来香的中国心和魂系梦牵的故国、故土、故人。1992年11月,她又应邀来华参加在桂林举行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已经年逾古稀的她虽生活在日本,却依然说着一口京片子。在北京逗留期间,她寻访了当年的故居,虽然早已“旧貌变新颜”,但她仍能清楚地辨认出来。她还品尝了北京的小吃,满足了自己的浓浓思乡情。随后,她回到上海,在花园饭店再次见到了黎锦光,叙述起旧日情谊,两位老人都泪流不止。会晤完毕后,她小心地搀扶着黎老先生一步步走出饭店。谁知这竟成了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第二年黎先生就谢世了。

同年,为庆祝中日建交20周年,四季剧团的负责人浅利庆太先生也率剧团继1988年首次访华后,携音乐剧《李香兰》再度访华。在“李香兰”故事发生过的地方——北京、长春、沈阳、大连公演15场。这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出面邀请的演出活动受到中日两国高层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日本前首相竹下登还专程到大连参加《李香兰》的首演式。四季剧团也派出最佳阵容,在战争结束47年后,又将“李香兰”送回了她的故国。

该剧描写了她波澜起伏的一生,活生生地再现了那段日本侵华战争史,以此告诫人们莫忘战争,在国内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剧团每次演出都受到了观众盛赞,累计已经公演了近500场。

图兰朵是谁啊?

剧情:燕蓟王的女儿图兰朵国色天香,成为诸多异国邻邦王子、储君追求的对象。他们不仅垂青于图兰朵的美色,还觊觎着王权和这片强盛的国土,他们威胁着国家的安定。图兰朵公主决定出三道谜语,有谁能够全部猜中,她就嫁给谁,但如若猜不中就将被处死。这样,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便成了刀下之鬼。一天,有位异乡人卡拉夫前来破题,他连破三题,赢得了公主的芳心,她也给公主出了难题--猜出他的姓名和来历,假如公主猜中,自己甘愿被处死,假如猜不出,他将带着公主远走高飞。和卡拉夫一起逃亡的父亲铁木尔,为了东山再起,主动前来告密,在宫中碰到在多年前的恋人陆玲公主,而一直是乳娘身份的陆玲正是图兰朵的母亲,二代人的恩怨在那一日的皇宫终于了结了。

穿越时空,情定上海—普契尼歌剧《图兰朵》

歌剧《图兰朵》

经典版本的《图兰朵》是三幕歌剧,普契尼作于1924年(未完成)。这是普契尼最后一部歌剧,在完成他计划作为该剧高潮的二重唱之前,癌症夺去了他的生命。这部作品的最后一场由普契尼的学生阿尔法诺于1926年替代完成。《图兰朵》的脚本,由阿达米和西莫尼根据意大利剧作家戈济的同名戏剧撰写。

其剧情描述美丽的中国公主图兰朵宣布:有三个谜语,能猜中的就可以招为女婿,猜不中就要杀头。结果各国的王子慕名而来,波斯王子因为没猜中,遭杀头的命运;鞑靼王子卡拉夫乔装打扮,却猜破了谜语。图兰多因不知卡拉夫身份,不愿履行诺言。于是卡拉夫与图兰朵立约,要她在第二天猜出他真实姓名,不然,就要执行诺言。图兰朵找卡拉夫女仆探听,女仆守秘而自杀。最终,还是卡拉夫自己说明了身份,使图兰多肃然起敬,甘愿委身于他。

其中最著名的唱段是卡拉夫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这是卡拉夫在要求图兰多猜其身份的那一夜所唱。

穿越时空的爱情—新版《图兰朵》遵循了普契尼原著的经典而优美的音乐,但对剧情,服装,布景等作了创造性的改变。仿佛好莱坞电影一般:英雄经过时空隧道,一下子来到另一个的世界。锥形的绿色激光光束就像时间机器一样把穿着牛仔裤和皮革上衣的现代卡拉夫王子投进久远的年代,接着,卡拉夫借助现代化的电脑很容易地破译了图兰多的谜语。舞台背景突然变换,出现了现代上海灿烂的夜景。图兰朵脱下了沉重的古代服装,一袭中国旗袍,合唱队也全部换上了现代人的装束,图兰朵的随从成了大酒店的服务员,推上摆着香槟,蛋糕的小车,在美丽的黄浦江畔,有情人终成眷属。

新版歌剧《图兰朵》于2006年4月9日在瑞士苏黎世歌剧院首演,立即引起了轰动,连续上演了二十场还欲罢不能

爱的咏叹调散文

跨越每一截人生旅程,爱都会留下唯美的旋律和莫名的悸动。捧着爱的伤和甜,人生才有了五彩斑斓的回忆。那些草绿色的段落,总是在情感的储藏室里,猛然跳将出来,掀起惊天情澜。岁月的闸门打开,酸甜苦辣的滋味便浸淫静谧的时光,让我们忍不住回首凝眸,然后在午夜里不息感喟。那些爱随风而逝,岁月静好,那些人还安在,却只能将曾经的誓言在河流中洗白,埋葬。那些柔软的诉说,那曾经迷离的泪眼,那些笑语喧哗的日子,依然散发着浓郁的香馨,勾引着我们的沉沦和迷失。在梦阑中重拾旧镜头,醒来唏嘘难抑,物是人非,那些旧时光,如昙花重现,在落寞的午夜,潜伏在伤心的路灯下,独自黯然。

与楠初相识,我刚高中毕业。因为家里经济窘迫,为家里减轻一些负担,便决定暑假去打工。父亲体力日衰,根本无力支撑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我还是个懵懂少年,对于一直在学校求学的我来说,农村的枯燥繁琐根本无法适应,每天机械重复的农活,令人头晕脑胀。去耙地,手上立马就有血泡,去除草,热的要中暑。人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用在我身上,恰如其分。无意中看到镇皮鞋公司招聘公关部经理的告示,凭着对自己的无比自信便出发了。于是一条不经意的线便把陌生的楠送到了我面前。那时候楠是一幼儿园的代课老师,个子不高,却拾掇的清爽利落。招聘报名那天她还穿着白色碎花的旗袍,化着淡妆。这对于刚出校门,素面朝天若干年的我来说,确实如一道炫目的风景,令人眼前为之一亮。这目光灵动,身材窈窕的女子,莫不是从画中迤逦而来,那精致的眉眼,故作成熟的发型,都令人人怦然心动。

因为我们都是考公关部,自然相互熟络起来,在闲谈之中我才得知,今天是她订婚的日子。而她却厌倦繁文缛节,逃离了喧嚣。我笑道,你这不是逃婚么?她无言轻笑,不置可否。试想如果她对自己的未婚夫情有独钟,那自然不会临阵脱逃。她的敢作敢为,勇于抗争世俗的态度当然得到了我的赞许和鼓励,也悄然拨动了我的心弦。这是一个怎样的烈性女子,又是一个怎样敢爱敢恨的姑娘,心有千千结,却无法言明。我不敢贸然表白,更没有勇气去追求一个刚刚订婚的女子。初相识,只留下温婉的印象,轻易地说爱,或许会伤了我薄如蝉翼的自尊,更会留下永久的遗憾。整个招聘会,我俩都在窃窃私语,时而言笑,时而皱眉,如随风招展的花朵,不经意便撒下一地香浓,楠的开朗和肆无忌惮令旁人为之侧目。面试结束,当我送她和她的女伴去车站的时候,心中的依恋和缱绻,用文字无以言表,心口隐隐有割裂的疼痛。我想,她否是读懂了我的眼神,而面对家里满座的宾朋,已经生效的婚约,一个柔弱的女子,又如何能轻易地摆脱束缚,去与强大的世俗抗争呢。车轮滚滚,带走我彷徨的爱情。蓦然的眼神对接,我惊奇的发现,楠的眼里同样隐藏着失落。当她举起白皙细腻的手,与我作别,那一刻,我的泪,悄然而落,是无奈,或者伤心。落寞的情绪包围着孤零零的我,让我无法呼吸。楠的眼神是无助和迷茫的,又是满含期待和希冀的。

回到家里,度日如年地过了一个月,接到皮鞋公司销售部的电话,让我去复试。收拾妥当,即刻启程。复试也很顺利,在复试的人流中,我却没有发现那个熟悉的倩影。楠,你怎么不来呢?内心的期盼让我如坐针毡,你知道吗?错过了复试,便是错过了你我的相遇,我炙热的内心如何能不焦急万分。掏出口袋里楠给我的地址纸条,一个城市边缘陌生的乡村。于是我根本没有犹豫,便踏上了行程。今生一定要再见你一次,哪怕从此别离。车窗外从城市到乡村,变换的景致让人目不暇接。离楠的家越来越近,我的心跳便愈发剧烈,她怎么样了?她对我什么态度?她会随我去公司复试吗?一切都是问号,一切都是未知。我的决定仓促而慌乱,像生命旅程无意中走上一条陌生的羊肠小道,紧张却激荡澎湃。不一样的人生旅程,当然有非同寻常的过程,不一样的结局。

其实找到楠的家并没有费多少周折,那个叫同心的小村是那样宁静端庄,一条潺潺的小河,一条笔直的村道,有熟悉的耕牛在哞哞呼唤,有边吃草边咩咩欢歌的羊群。这一切是那么的令人欣慰和欢喜。这就是楠的家乡,被绿水环绕,被青草的气息拥抱。乡村温情而慈祥的怀抱,以及那善良的微笑,都让我心潮起伏。原来楠的美丽在这柔情满怀的乡村里浑然天成,而异乡的我却离你越来越近,你知道那鼓起勇气的少年,是怀着怎样惴惴不安的一颗心,走近你的乡村,走近你的河流和羊群。

在问了几个路人之后,我顺利找到了楠的家,那是个普通的农家院落,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正在院子里打扫卫生。我轻声地问了一下,这是楠的家吗?老人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笑着回答,她上班去了,还没回来。我这才想起,楠还是幼儿园的代课老师。天近黄昏的时候,我在忐忑中迎来了楠,她骑着一辆紫色的自行车,从远处的乡村路上飘然而来,白色的外套,披散的长发,自有一股超然脱俗的味道。其实我觉得楠不化妆的摸样更清纯可人,那肌如凝脂眸如雪,让我的心跳不止一次加快。对于公关部的工作,其实楠早已淡然,离家有些距离,需要住宿,这是她不喜欢的,加上公关部,其内容和实质就是推销,对于脸皮较薄的楠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了解了她的想法,我心自怅然,当时天真地以为,如果楠与我一起工作,那自然有机会接触,增进感情,最后花落谁家,谁能预料。而她一口回绝去复试,那我自然不存在一点争取的可能。心里的悲伤掩盖不了浮在脸上的绝望。楠,其实我星夜兼程,来到你身边,岂止是一个工作让我如此劳顿。少年蠢蠢萌动的爱情,都是因为你才悄然绽放,而刚露出一些些嫩芽,便被风霜摧折,那心头的哀痛,又有谁人能够知晓。我知道你不是那么敏锐的女孩,可也不会那么迟钝到一无所知。我知道楠是明白的。最起码有感应,但是我们彼此都没有去说明,去撩开爱情的面纱,去做一个面对面的了结。

天色已晚,楠的父母热情留宿,我回去无望,只能留下。心头窃喜,希望能与楠秉烛夜谈,而羞涩和隐晦却让我们都绝口不提,情感的禁区已经有人捷足先登,而击退世俗的婚约,又需要提起多么巨大的勇气。此时的楠根本没有这样的可能,或者说我还没有给她任何暗示和动力,因为内心自卑的我没有给她任何承诺和说明,当时的境况,也没有能力去给与。她孱弱的双肩,只有将这样的苦果悄然咽下。而懵懂害羞的少年,当时没有想到这样的约束,心里却有些埋怨楠的冷淡和漠然。我看到墙上的相框里,楠的姐姐,那些游走的足迹,灿烂的幸福和微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冒险和命运的结局,我想楠自然会三思,因为她还年长我三岁。姐姐幸福的样板,俗世的'目光,都给了楠巨大的压力。现在的我早已明了那时候她尴尬无奈的心境。

楠的未婚夫是开诊所的,家庭条件优越,不是我这个穷小子所能望其项背的。我所期盼的秉烛夜谈根本无从实现,楠的老爹一直在我身边,我也羞于提出什么非分的要求,从楠的表情来看,她对于我的到来,没读出惊喜,没有看出那种激动和开心。淡然和冷静让我如同身处悬崖,我知道,今生的彼此只能守望,只能祝福。

我看到楠的房间的衣架上,悬挂着那件白底碎花的旗袍,心头的酸楚便涌上心头,似有无限委屈,却无人倾诉。楠也看出了我低落的心情,我听到她轻轻的叹息,和歉意的表情。我知道婚约是一个巨大的眼睛,在监督她的一举一动,乡村女子是淳朴的,即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谁人又能轻易违背。我和楠的父亲居住在东厢房,这难眠之夜,搅动我的愁肠。伴随老人家均匀的鼾声,我常听到西厢房传来咯吱的声音,惊起我的听觉神经,让我的心随之怦然。楠,你也在辗转难眠吗?你也在把我放在心里反复掂量吗?我看到你淡漠的眼神背后,隐藏的无奈和伤心。我知道明晨一去,也许我们今生无缘再见。再见再见,再也不见。我的泪不争气地流下,流下,相隔一个堂屋,而我们却像隔着一条银河,只能遥遥相望,彼此默默牵系。

第二天,我没有吃早饭,我说体检要抽血,其实那只是我的一个借口。一夜的心疼让我根本没有一点食欲,伤心占据整个躯体,那清晨鸟鸣啁啾,似乎也在慨叹我的不幸与伶仃。

楠去学校,顺路送我去车站。我骑着她的车,她坐在我身后,如此靠近,却相隔天涯。早晨的阳光,洒下一路金色的明媚,却难遏心疼。我们各怀心思,没有多言。对于刚出校门的农村少年,我没有资本和实力去给你承诺,更没有勇气去改变即成的现实,楠,愿在彼此的世界里各自安好,让我们彼此奉献最诚挚的祝福吧。目送她远去的背影,我忽然觉得这个世界在缩小,而楠的影子却在不断放大,直到她一个拐弯,在我眼前彻底消失。站在车站的门口,这陌生的小站啊,竟然承载了我最初的爱恋,和最初的别离,蓦然间,悲从中来,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鼻子酸涩难忍,我一个人蹲在地上,放声痛哭。那凄厉的嚎哭引来了许多人的驻足,他们用同情的目光,注视着这个无助的少年,而他们不知道,少年的心已经随风破碎,留在这个异乡的小站。

回到家,一个人索然无味,常常沉思,莫名地就被忧伤笼罩,久久不能突围。从春天到秋天,我的个人际遇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我的户口已经从乡村迁往城市,即将在城里从事一份体面的工作,不过我还有几个月的赋闲期。这期间,我便在家里帮父母料理农活。家里一直在搞蔬菜大棚,以及雏苗培育,很费心思。家里人手紧张,母亲便叫来了姑父家的表妹,来给我们帮忙。表妹性格开朗,手脚麻利,相对于我的笨手笨脚,真有天壤之别。我们经常在一起嘻嘻哈哈。枯燥的农事里,便也有了些许笑语欢歌。转眼已经过了春节,表妹也回家了。有一天母亲忽然拉着我的手,神秘地对我说,孩子,有一天一个女孩似乎是来找你的,你知道吗?我说,才不信。不过前几天到前面的邻居家,她也说曾经有一个漂亮的女孩询问我的住址。我问母亲她长什么样?母亲说个头不高,长发,穿着白色的衣衫,她从远处慢慢走来,当时我和表妹正在苗池拔出一些稀疏的小草,那个女孩就看着我的背影一直笑着走近,在将近十几米的距离时,她停下了,她依然微笑着看我的背影,看我和表妹并肩忙碌的背影,而后转身离去,短短不过两三分钟的时间。我脑袋忽然间轰地一下,整个人似乎要爆炸了。我忍不住责备母亲,怎么不提醒我看一下啊,或者你早些告诉我啊,都过去三个月了。母亲说,根本不知道那女孩是来找我的。一直以为是路人,后来也是听邻居说有个女孩找过我,才告诉我这件事。

内心狂澜骤起,往昔的疼痛再一次被掀开。楠,我知道一定是你,十一月的深秋,你来找我,是因为忘不了我,来看我一眼吗?还是你已经决定放弃那份婚约,来寻自己邂逅的幸福。而看到我和表妹成双成对的身影,那一刻的失落定然击退了你唤我一声名字的勇气。你风尘仆仆而来,却被自己错误的定论谋杀了一份即将到手的美满。母亲,我不怪你的疏忽,或许只是我和楠没有那个缘分,当幸福擦肩而过,而我们却懵懂不知。正月里的年味还未散尽,我心里依然有不能放下的往昔。内心的驱使,又让我踏上了那条熟悉的道路。一路风尘,如你,楠,我来寻你,循着你走过的痕迹,循着你柔情的气息,我又来了。来到那条熟悉的道路,夕阳正红,我戴着墨镜,来到那个熟悉的院落。熟悉的老人还在打扫他宁静的院落。我问,沈楠在家吗?“她不是回去了吗”。在墨镜的遮掩下,他把我误当做楠的丈夫了。此刻的我如坠冰窖,其实我本来就知道,乡村的风俗,头年下聘,来年出嫁。想是楠在这个刚刚过去的春节,已经嫁作村医妇。我还能去打扰吗?我还有资格去打扰吗?

一样的离别,不一样的惆怅,不用你送别,我自作别,作别你温婉的村庄,和你明亮的眼睛,作别你飘然的长发,白色的衣衫。小河流水淙淙,绿色潮涌,这个春天已经开始苏醒。而我的爱情却开始沉睡,沉睡在昨日的邂逅里,不愿意醒来。

年近50岁却美得优雅,中年妈妈如何穿得更有气质?

纵观时尚圈的精致女人穿衣风云,发现的穿搭着实令人佩服,即使奔50岁的年纪,却不受年龄的束缚。懂得用穿搭来装扮自己、自信、优雅又高级的形象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或许,这就是一个女人该有的精致。

基本款,防止色彩过度复杂

在时尚的服装搭配中,我们应该做加减法,特别是对于过去50岁的女性,穿啊多余的花哨,少照亮的颜色,更多的主题是米色、驼色、乳白色、深灰色和土色等浅色调。简单的基本风格可以创造一个减少年龄和光环的服装搭配的实际效果。像单色t恤,衬衫,长袖裙都是很好的类别。

自然,这里说的基本款,除了高档灰色,还有快速裁剪融合的搭配。整体整洁大气的造型设计是中老年女性优雅穿衣的标准。

知识要点建议:在选择衣服时,基本爆炸性产品的切割非常重要,可以根据设计感来展示个性化。如果你的身材恰到好处,你可以选择适合身体曲线图的类别。如果你有点胖,腹部有肉,为什么不选择稍微宽松的风格或使用不规则的元素来增加个性化呢?

身材不足,身材曲线凑在一起

事实上,穿衣服的比例是关键。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些人现有些人不高,但很瘦,这是身材的黄金比例的优势。小舒之前也谈到了很多关于改善线条的服装搭配技巧,实际的方形,无论是短长搭配方法还是系裤带等,这是服装搭配创造身材曲线的本质。

知识要点建议:如何匹配提高黄金比例的身材?细腰带会比粗裤腰带更大更长。腋下包的腰带越少,就越薄。就像一个压力大的帆布包,它对小女孩真的不是很友好。当然,女性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弯腰驼背,坐姿正确。良好的行为不仅显示而且提高气质和自信。

同类色搭配简洁高级

看了这么多年的搭配,我发现更多的颜色想法是相似的颜色搭配。例如,深灰色西装是最直接的相似颜色搭配,适当选择圆点裙真丝围巾作为装饰,营造简单整洁的层次感。

衬衫+高腰裤哈伦裤也采用了这种方式。不同的是,前者的颜色完全一致,后者的颜色在12色环中0-15度内进行搭配。浅棕色和米白色看起来也很先进。这种不同颜色的颜色理念非常值得中老年人的学习和培训参考。

必须注意,在类似的颜色搭配中,也分为暖色和冷色。作为一名中老年女性,不再像一个小女孩,衣服的颜色很漂亮,此刻,尽量注意暖色和冷色,所以搭配的实际效果,更优雅和先进。

时尚的造型设计离不开饰品的画龙点睛。能穿的女性也必须明白,她们善于使用饰品来增加整体着装搭配的层次感。就是这样一个懂珠宝的时尚人士。

在她的衣柜里,有各种各样的遮阳帽,如帽子、边檐帽、棒球帽等,总是根据不同的搭配来改变帽子的风格。就像这顶帽子一样,我非常喜欢它,它不仅可以装饰脸,而且看起来优雅和气质。

除了遮阳帽,还有天然珍珠原料的饰品,也是最常见的饰品。对于50岁以上的女性来说,在脖子前戴一条长长的针织颈链,或者把珍珠手镯拉成几圈,这样的造型设计会变得精致安静,有一种平静老化的感觉。

叠穿公式计算

在折叠方法中,无论是2层还是3层,都有1+1超过2层的实际效果,反映了女孩的优雅和空气。简单的单色高领衬衫跳进搭配,背心和西装折叠,创造出时尚经典的咏叹调。下衣搭配高腰裤直牛仔裤,干净整洁,展现慵懒风格。

上短里长的搭配

上、短、内、长的搭配越来越重要,不仅对小女孩很友好,50+女人的衣服也很薄。选择粉色短裙和苗条的针织品加上高腰裤哈伦裤,非常显示中老年苗条,加上色彩差距可以产生视觉效果的自然界限,很容易创造出修长腿的实际效果。

标签: 旗袍咏叹

相关文章

旗袍咏叹(形容旗袍的诗)

旗袍咏叹(形容旗袍的诗)

本文目录一览: 1、年近50岁却美得优雅,中年妈妈如何穿得更有气质? 2、图兰朵是谁啊? 3、爱的咏叹调散文 4、请问"李香兰"是谁? 年近50岁却美得优雅,中年妈妈如何穿得更有气质?...

旗袍咏叹(写旗袍的诗)

旗袍咏叹(写旗袍的诗)

本文目录一览: 1、爱的咏叹调散文 2、汪苏泷的歌的歌词,越多越好,最好有下面几首歌 3、图兰朵是谁啊? 4、请问"李香兰"是谁? 5、年近50岁却美得优雅,中年妈妈如何穿得更有气质?...

旗袍咏叹(旗袍的美与诗词的境)

旗袍咏叹(旗袍的美与诗词的境)

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李香兰"是谁? 2、年近50岁却美得优雅,中年妈妈如何穿得更有气质? 3、图兰朵是谁啊? 4、汪苏泷的歌的歌词,越多越好,最好有下面几首歌 请问"李香兰"是谁?...

旗袍咏叹(咏旗袍女三首)

旗袍咏叹(咏旗袍女三首)

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李香兰"是谁? 2、图兰朵是谁啊? 3、爱的咏叹调散文 4、年近50岁却美得优雅,中年妈妈如何穿得更有气质? 请问"李香兰"是谁? 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

旗袍咏叹(旗袍的诗歌)

旗袍咏叹(旗袍的诗歌)

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李香兰"是谁? 2、年近50岁却美得优雅,中年妈妈如何穿得更有气质? 3、图兰朵是谁啊? 请问"李香兰"是谁? 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惜酒相送/夜雨冻/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