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旗袍(涌泉旗袍店年收入)

本文目录一览:

急需千与千寻和龙猫中的关于日本风俗建筑和服饰等方面的介绍

日本传统建筑与室内风格

作者:老温 2007-05-19 14:21:17

标签:

第四章 日本传统建筑与室内风格

文化创造的本质是发现、选择、吸收和创造。同处东亚的日本与中国有着一衣带水的特殊的地缘关系,在深受中国唐代建筑风格影响的同时,日本人以强烈的好奇心与对外来异质文化的宽容而非排斥的兼容吸纳,逐渐发展了自己的建筑特色。从神社到住宅府邸,从茶室到枯山水式的写意庭园,无不体现出这个岛国民族独特的创造力。尤其是日本传统建筑室内中所蕴涵的自然生态观,我们应从中寻到一些有益的启示。这里的“自然”,既包涵了自然的物质因素,也包涵了自然的精神因素,包括建筑室内空间中的自然品质、自然美及其暗含的哲理。

一般来说,传统的住宅建筑材料通常是该地区最容易获得的原料。石头资源丰富的欧洲与树木资源丰富的日本,其住宅建材的不同显然是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的缘故。而日本的住宅由于结构体即为室内,这种建造法的原因导致了日本和式住宅与和式室内的关系密不可分、一脉相承。所以,日本的室内史即是住宅史,这与欧洲有着很大的不同,此亦是应特别指出的。

一、日本传统建筑室内的演变

日本的古代文化受到中国文化全面、深刻的影响而发展起来。日本最初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日本文字的产生和形成是在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后开始的。英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帕瑞克•纽金斯说:“当我们研究日本建筑时,我们发现,正如许多建筑艺术史实中所述,日本建筑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之大。”事实上,作为一种全新文化的注入,日本在公元1世纪时就已经接受了典型的中国南方建筑形式,尽管它存在不少缺陷,但由于适合日本群岛的环境气候条件,仍然被沿用下来。

公元6世纪中叶,佛教自中国传入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技术与艺术,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技术,布局方式以及城市规划思想等(如日本古都奈良的建筑规划就与我国西安古城的布局几乎如出一辙),使日本建筑技术出现了飞跃。这时,日本一方面模仿中国建筑样式,另一方面将其与自己固有的文化加以融合,逐渐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和样建筑”及“唐样建筑”,同时在居住建筑中逐渐形成了“寝殿造”、“书院造”等一些日本化的型制和“草庵风茶室”、“数寄屋”等一些具有浓厚日本格调的建筑类型。与中国建筑的宏大壮美相比,日本建筑更加洗练、优雅和素洁,更擅长表现建筑结构的构造美和材料的质感与色泽的美。此外,在用建筑再现自然美的构思和技巧上,日本建筑似乎也显得匠心独具。

日本的建筑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早期——公元6世纪中叶至12世纪,即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建筑;中期——公元12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即镰仓、室町时代的建筑;近期——公元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即桃山、江户时代的建筑。而日本和式住宅的沿革大大致经历了寝殿造、书院造、茶室、数寄居等阶段。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住宅是天平年间建筑的近江紫香乐宫的纳言藤原丰成的板殿。在那里,用屏风、帘帷、幕布等来划分内部空间。室内实施了简单的装饰,配置了日用器具,同时设置了椅座与平座,公事时则使用御椅。

约公元552年,佛教自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同时也带入了中国南北朝和隋唐的传统建筑技术与风格。从此,佛寺建筑成为日本的主要建筑,其影响遍及宫殿与神社。在飞鸟时代(公元593—709年),佛寺建筑的布局与形式各异,到奈良时代逐渐形成统一的风格,既有中国唐代建筑的明显特征,又在向有日本化的型制过渡。神社是具有典型日本风格的建筑类型之一,通常以正殿为主体。正殿一般为长方形为方形,木构架,底部架空,两坡顶,悬山造,正脊上横向安置着一排被称作“竖鱼木”的原木,脊的两端各有一对方木高高挑起,并相互交叉,被称为“千木”。神社内的柱子、板壁、栏杆等木构件处理成素面,木纹清晰,色泽柔和。在通往神社的大道上或围栏上,常设有一种被称为鸟居的大门,其形式为一对木柱架设一根两端悬出的横梁,梁下又横穿又一根两端挑出的枋木。鸟居的形式虽然简单,但比例精妙,姿态朴拙而又轻逸,具有一种特别的冼练美。到平安时代(公元794年—1184年),这个过渡基本完成,在佛寺建筑中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和样建筑,在贵族府邸中形成了“寝殿造”。寝殿造形成于平安朝代后期,是仿效中国宫殿式建筑的住宅,其所有寝所的内部空间除涂笼(泥墙小屋)外没有明确的区分,只在有活动时用屏风、帘帷等加以划分。而配置的必要的室内用品,则称之为“室礼”、“铺设”,榻榻米也仅在必要的场所铺设。

从镰仓幕府时代(公元1185—1335年)到室町幕府时代(公元1335——1576年),日本地方势力兴起,宫殿、神社、佛寺、府邸逐渐推向全国。此时,日本建筑一方面继续受中国建筑的影响,同时又融入了本民族的特色加以创造,日本住宅建筑也开始打破古老的文化,并形成了一种地上铺满榻榻米,顶棚被装修,有角柱,高低搁板与书院的固定建筑样式,这就是书院造建筑。“书院造”往往在一栋住宅的若干房间内择其一间,做坡屋书房并进行装饰,以适应僧人与武士的生活方式,其室内地板稍高于其它房间,并有香炉、烛台、花瓶成对的陈设在地板上。到安土桃山时代 (公元1753—1602年),日本既有文化开始真正迈向近世文化,形成了以城郭建筑为代表的宏壮的文化,并形成了真正的书院造建筑。这时从中国传来的饮茶、品茶逐渐变成习惯,并在禅师倡导的品茶与斗茶下形成茶道,并成为日本人审美观的和种特有的综合艺术,并影响到书院造建筑,茶室遂大兴其道,其间又以草庵风茶室最为流行。草庵风茶室往往采用发居的泥墙草顶、落地格窗,并在周围设一个面积很小的高度写意的茶庭,将竹篱笆、“役石(即步石)”、石洗手盆(或涌泉、水井)、石灯笼(常以茶室主人的名字命名)等布置成淡雅、简朴的环境,还在通往茶室的路上种植树木,以茶道“和、静、清、寂”的精神为旨趣,意在陶冶情操,启迪性灵。此类茶室体形较小,若是单独建筑,则常选取于山野之郊,依山傍水随形成就势而筑;若是在住宅中辟出一隅而建,则多与野趣庭院相结合。它讲究动静之变,往往以一间单独的书斋为中心,气氛沉静、优雅、纯洁。取材与构造通常为木柱、泥壁、或毛竹做的窗棂,惯用带皮树干为木质构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产生了数寄屋式的住宅形式。“数寄”(日语音译)是指外面糊半透明纸的木方格推拉门,也有纸夹在双层木格中间的,最补由中国传入日本,既可用于分割室内空间,又可作为住宅的外墙。数寄居是一种平台式规整,讲究实用的日本田园式住宅,是取茶室风格的意匠与书院式住宅加以融合的产物,常用“数寄”分割空间,惯于将木质构件涂刷成黝黑色,并在障壁上绘水墨车,意境古朴高雅。在日本,闻名遐迩的桂离宫(公元1616—1661年建成)其建筑与庭院一体化,呈现出一种人工与自然之间相互渗透、互相融合的空间形式,突出地表现日本传统的建筑样式与幽雅美,是数寄屋式建筑的传世经典之作。与庭院协调的造型技法是日本住宅继承发展到今天的营造基础,数寄屋式的传统仍强烈反映在当今的日本住宅建筑风格上。

书院造与数寄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趋于结全,逐步演变成日本近现代和式住宅。

到明法时代(公元1868——1911年)政府把日本置于欧美近代国家并列作为目标,招聘外国建筑师建造西式建筑。因此,室内装饰逐渐采用了“西、日折衷”的形式。明治二十一年(1888)年建造的明治宫殿,为以后日本的建筑、装饰和家具界树立了一个双重结构的典范:公共部分用西洋式,对内部分用和式,使内外有别。至今,西式家具在日本仍然占据主流,而双重结构的做法也一直沿用至今。一般日本居民的住所,客厅、饭厅等对外部分是使用沙发、椅子等现代家具的洋室,卧室等对内部分则是使用榻榻米、灰砂墙、杉板、糊纸格子推拉门等传统家具的和室。“和洋并用”的生活方式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全西式”或“全和式”都很少见。

二、日本和式住宅建筑的特点

和式住宅多为“田”字形,南北朝向,外部四周设平台,台上设檐柱,形成回廊。其屋顶仿佛是一把撑起的大伞,人们即在伞下暗淡的阴翳中营造住宅。和室住宅的屋檐很宽,与气候、水土、建材等因素有关。由于不使用砖、水泥等,为了阻挡斜侵的风雨,伸长屋檐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和式住宅的分割多用推拉格子门(平滑移门),可开可闭,内外通透,不占空间,构造简单,而且墙、门、窗、围护结构、采光、通风多种功能合为一体。住宅的地板常高架于地面,一般比室外高600mm左右,有时悬空达1000mm,这样使底部通风从而可保持室内地面干燥。地板上铺设“榻榻米”(种草编的席子),人们跪坐其上品茶、谈天论地。

茶室——日本居住建筑中一类最具传统风格特征的住宅类型。

它追求一种淡雅、清寂的趣向,体现了传统的禅宗精神。茶室最初与禅宗有关,禅师们常用饮茶来保持自己在打禅沉思时的清醒。茶室室内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榻榻米”那深色边框所限定的地坪的几何外形,以及木本色的柱子与房梁,以其清晰的线条勾划出室内空间的范围。茶室天花本身也是一种轻巧的木格子,上面铺着不加修饰的薄板。在空间划分上摈弃了曲线,这使得住宅在优雅、简洁方面有了一种几何美感。茶室中往往都设有壁龛,它作为室内的视觉主体与审美中心,用来挂装饰轴画和摆放装饰品等。壁龛里的地面是一高约100—200mm的地台,上面是低吊顶的天花。地台上设有一个矮的茶几,现在也有将之省去的。地台或茶几上通常陈列着一件重要的艺术品——或一个陶碗,或一束插花、一套茶具,一个香炉等,龛壁上则挂一幅有卷轴的字画。在这里朦胧的画面与幽暗的壁龛十分的协调,寂寞、淡淡的阴影永远不变的静静的沉寂和笼罩在那里,给人一种虽在尘世之中,却又一尘不染,或又有似尘世之外之感。为了模仿深山幽谷的气氛,使茶室表现出山村茅舍的特点,茶室中要选用各种自然材料:弯曲带皮的木柱,有节疤的更好;带树皮的木板;糊有土泥巴的篱笆墙;质地松软、剪切整齐的草屋顶;纸糊的格子门;还有不加斧凿的毛石做的踏步或茶炉架;用竹子做的窗棂、天花;粗糙的芦苇席做的隔断等。最为考究的室内构件要数壁龛旁边的柱子,要求有刚柔兼具的自然弯曲,苍劲古朴的天然纹理。因此,为求上品主人往往不惜重金以求之。

在选用天然材料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充分利用材料的自然属性,如材料的质感、肌理、色彩以及不同的编结合方式等来达到丰富细部处理的目的。在这样一个限制非常严格的区域中使用如此多样却又天然的材料,反映了一种欲以最少而获得最多的愿望。单独的主人入口与狭窄的客人入口,半透明的“数寄”式格子窗以及偶尔设置的天窗,是其与外部世界仅有的联系,这种私密感形成了一种透明的环境氛围,也达到了一种放松静思,超尘脱世的完美境界。

在日本岛国的国土上,是一幅幅海滨、森林、丘陵与山岳交映变化的景色,而且随着四季的变化:春樱花、夏深绿、秋红叶、冬白雪,表现出绚丽多彩的景观。因此日本人对于自然有着与众不同的强烈意识和感受,他们热情的赞扬自然、歌颂自然、热爱自然,对自然的感觉十分敏锐。平原山川的景色、气候的细微变化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内心的喜悦之情。这一切形成了日本民族与众不同的自然生态观。

在这种自然观理念指导下建造的建筑与营造的室内氛围,尤其是人们日常居住的住宅,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都很注意:室内并不是从自然中分割或制造出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一部分空间,也不通过墙体把居住空间和外部环境之间加以界定,而是一种开放的、尽可能在自然中的生活方式,尽管它必须具有遮风避雨、防寒御署的功能。在和室住宅中,人们将日本古典园林中的“枯山水”和“茶庭”用写意的手法浓缩后引入室内,正是这种自然观的集中反映。在建筑总体上,和室建筑还力图避免沿纵轴方向对称以追求自然,不喜欢对抗自然的高大建筑,理想的住宅室内不是希冀通过它来夸耀人的力量,而是要与自然协调,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着眼于温馨亲切的空间氛围。

三、日本和式室内的特征

日本建筑通常都非常简单,室内风格也是如此,但室内的细部设计却是颇费心机甚至殚精竭虑的。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细节的变化极其丰富而复杂。被称为“隐居之所”或“城市中的山野隐居处”的和室,被认为是通往“冥想之路”的入口。在这里,通过简单与复杂的对立统一,为人们在虚饰繁杂的都市生活中创造出一片自然的天地。

和室的设计,源自传统的日式住宅。故而它的地板、支柱、壁画和门的大小,都有平衡的比例。典型的和室,地上铺满榻榻米,采取跪座姿势较多,房中家具较少,移动方便,所以能随时可改变其用途。地面、墙壁、天花板也用木材、竹材等天然材料,让人有回归自然的亲切感。

和式室内的重要特征是视点纸,也就是室内的家具都很矮,进门塌塌米,人们席地而坐。另外,日本室内风格中的造型比较明快。室内装饰简洁、变化不多,色彩较单纯,多以浅木本色。同时,日本人比较注重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在现代和式建筑中比较注意根据地区气候、地域风土来安排居室,使住宅努力追求追随大自然的阳光、风和绿色。在充满着木材纸张(裱糊于移门窗上)等天然材料的特殊气息所形成的氛围中,长方形的线条、自然的色调与植物柔和的色彩给人以幽静和美的感觉。

和室中常把实用性的家具、陈设都布置于室内的中央,使自由空间的感觉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色泽柔淡的砂壁涂饰于壁上,由于深深的屋檐与长长的回廊而使其远离日光。这样,无论在室内何处,我们都能欣赏到这朦胧的日光投射在昏黄色的墙壁上,似乎在勉强地维持着“落日的余辉”。阳光和阴影使白天的室内永远有一种下午时分的韵味和感觉,物体的视觉特征变得丰富起来,粗糙的表面也变得异常柔和。和室室内很少采用人工照明,自然光由深深的屋檐下透过低矮的窗格,经地面的反射往往成为室内采光的唯一来源。和室室内人为的痕迹被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与自然更贴近。具体的说,日本和式室内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室内多用(平滑)推拉门扇分割空间,开闭自由方便;

2、室内大量地使用木装修,如天花、隔断多为木质材料;

3、室内地板多覆盖草编的席子,人们惯于在榻榻米上席地而坐,夜间则铺上寝具席地而卧;

4、擅长表现室内饰材的质感与色泽的自然美,讲究构造美;

5、室内环境色彩素洁、淡雅、陈设洗练;

6、室内家具造型简洁,带有东方传统家具的神韵。

日本茶道

“茶道”简单通俗地讲,就是几个人聚在一起,经过一定的仪式而分享一碗清茶。在日本,由禅师倡导的品茶和斗茶形成了茶道。茶道有一整套复杂、严格的礼仪规则,茶室则正是为举行茶道活动而专门建造的一种建筑物,它的萌芽是15世纪中叶的室町时代,到16世纪初期的桃山时代发展到顶峰。

今日之日本茶道是基于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识之上的,根据这一审美意识,有关茶道的一切事物,包括沏茶的碗、茶室内壁龛的布置、茶道仪式的程序等待,都处于同一整体。在此整体中,人和物以及周围的空间之间存着一种高度的和谐。如今,虽然在日本和世界和地都有许多人热衷于学习这种日本人所特有的礼仪艺术。但是由于礼节过于复杂与讲究,致使许多人望而生畏,从而给茶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作为举行茶道的专门场所——茶室,了解的人就更少了。茶道文化受到了佛教文化教育的深刻影响。曾庆南保在“南幌久”一书中反映出茶道的佛教的中心思想,书中记叙了千利的教导——“你必须在一间小屋中练习和精通茶道,最重要的是遵从佛经教导,不贪图居室的舒适和肉食的香甜,能遮挡风雨的一间陋室和免除饥饿的清茶淡饭就是你的全部需求了,这是佛的教导和茶道的宗旨。”摆好鲜花,一切遵照佛道,挑水、打柴、烧水、沏茶,把第一杯茶敬佛祖,然后给其他人,最后才自己分享。

日本家具的特点:

1、日本家具秀丽清新,既有东方家具神韵,又有西方家具的夸张,同时还兼有北欧家具有机造型的特点;

2、形体端庄多姿,线形与线脚丰富多变,线条流畅,尺度适中;

3、用材考究,做工精细,特别是门、屉面线脚的加工,线条曲直并用,型面圆滑多变,往往将内凹法国拉手隐藏在线脚之内,更具个性特色;

4、家具色彩多采用褐色,深厚而不沉闷,而且木材纹理清晰。

日本和式建筑与室内所体现的一种“自然、淡泊、雅静”的境界,或者说它所追求的一种自然生态观,乃是日本传统建筑室内特征的真正本质。今天,日本和式建筑室内也成为了人们暂时远离喧嚣尘世、舒缓身心压力、回归自然以求得片刻闲逸的乐土。

在人类的设计思想经历了“以机器为本”转向“以人为本”,直至今天的“以自然为本”的崭新的生态设计观,在经历了20世纪末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惨遭破坏的痛苦之后,开始追求“简略设计”(后现代主义新的设计文化观)、“简单生活”、“适度消费”,这与日本哲人、茶道鼻祖千利休(1522—1591年)所提倡的“简朴生活”的花文化理念是极其相似的。赖特是享誉世界的一代建筑大师,其独特的“有机建筑”思想对现代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其漫长的建筑设计生涯中他和东方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日本和式建筑与自然环境的高度统一,曾对其创作思想与创作活动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说:“日本的建筑……具有有机的特点”,它使用与人非常亲近的木材这种材料,其建筑不是表现和自然的对抗与对立;而是去努力表现与自然的统一与谐调;在建筑处理上注意每一个细节都和自然环境紧密地结合。而日本建筑室内中所凝聚的那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则正与当代倡导的“生态设计”的主流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进入21世纪,在人们一改往昔贪图“奢华、享乐”而转向“崇尚自然、追求简朴(并非贫穷、简陋)”生活方式的今天,日本传统建筑与室内的独具的自然风格与形式,营造手法与细部处理,以及其中所深涵的哲理,一定会对现代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带来巨大的启示作用。

本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不代表新浪BLOG同意其观点或描述。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闭阅读模式

日本传统服饰(Japanese Fashion)--看后心得

在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下,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

其实,估计看过我那个"Tang Style"的人们也能知道,我的嗜好在此,而那时,也有研究下日本服饰的想法。所以,闲话也不多说。

这本书Japanese Fashion主要记录了日本1338-1912年之间的主要服饰风格。在这个期间,日本经历了5个主要阶段:南北朝时期,足利时代(Ashikaga period),织丰时代(Shokuho period),江户时代(Edo period)和明治时代(Meiji period)。

不得不感慨一下~唐汉服饰风格在中国已经绝迹,但在日本却得到了非常好的保存和发展。

足利时代的服装,从官员到贫民,可以直接辨认出明显的唐代(公元618年6月18日-907年6月4日)风格,而贵族女装的层次结构可以参看武则天同学的服装(真是世界上最令人羡慕的女人~),男装可以参看遣唐使的使节服。贫民衣着可以参看汉代的贫民服样式,其他职业也可以参见唐代服饰设计(盛唐版)。

织丰时代的服装较足利时代有了一些改变。贵族正装基本保持不变,但是,便装中的宽腰带已经变窄(和我们古人用的“系腰绳”差不多),男生贵族装里多了外穿裤装(参见“西右卫门”),女生贵族装多了大沿带帷帐的帽子,僧侣有了统一着装(参见“一休”)。

江户时代,现代和服的雏形渐渐形成。武士装也渐渐成熟。在这一时期,上身保持宽袖大领,下身配肥大裤装的风格渐渐开始流行。不过,官员服饰仍旧保持着唐代官服的特点。这一时期的百姓服装,也保持上身宽袖大领的设计,但下身已经变得非常精简。

明治时代,和服基本已经稳固的占据了日本服饰的主导地位。官员和男服基本保持江户风格。

有点感慨。中国汉唐时代的设计风格竟然在日本落地生根。当中国人民指着“和服”喊那是“舶来品”的时候,竟然不知道,对日本人来说,整个日本的服饰传统都是舶来的,而这些文化的起源就是自己的祖国--中国。这种事情很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不过,感觉唐汉服装的消失在中国也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唐汉时期中国时局比较稳定。宽袖大领层层叠叠的衣服非常之适合休闲娱乐,例如,吟诗作画,赏琴品茗。而唐代后期五代十国天下一片混乱,之后又经过几次服装改革。于是乎“旗袍”(清朝服饰)成了“唐装”,而正统的“唐装”却成了“和服”并被冠上“日本”这一地区代号。这里就不多说了~

嗯,盘点一下,要说的太多。不如不说。

回到那句:中国的文化财产需要中国人自己好好保护和发扬。

日本传统服饰线描图

藏在石库门里的故事(之二)

/文林

 “怨女”张梅

张梅生有一子一女,儿子叫李浪,有些弱智,初中还没上完就呆在家里了。李浪虽不可能有什么出息,但却过着衣食不愁的生活。对此张梅是这样给人说的:“他呀,阿拉也不图要个什么发展,平平安安的过一生就行了。反正上一辈留下的那些家业够他吃几辈子了。”

张梅说的上一辈留下的那些家业,是指坐落在黄陂路的两套石库门楼房和位于襄阳路上的三家店面。张梅是在十年前嫁到李家的,那时的张梅在南京西路的一家表行当营业员,她的叔叔张荣升在瘸子李父亲开的药店分店里当经理。张梅嫁给瘸子李纯属包办,那个夏天,瘸子李的父亲在药店偶然见到来找叔叔的张梅,便认定了她就是瘸子李未来的媳妇。那天临下班的时候,瘸子李的父亲把张荣升喊到了办公室,他说他想给儿子找个媳妇,问张荣升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张荣升问有没有什么要求?瘸子李的父亲说,只要顾家就行。于是,张荣升便说到了自己的侄女张梅。他说张梅是他哥哥的独女子,为人谨慎并懂得规矩,最要紧的是她有操持家务的能力。瘸子李的父亲一边听着,一边不时地点着头。张梅嫁给瘸子李这件事情,在那个炎热的下午就这样被两个老头确定了下来。

张荣升是在吃晚饭的时候将老板的意思告诉给自己的兄长张荣贵的。张梅家住的地方“闹中取静,简直不像上海,一条石子铺的小巷,走过去,一带石库门房子,巷底却有一扇木栅门,门内很大的一个天井,天井里正有人在那里刷马桶,沙啦沙啦刷着。就在那阴沟旁边,却高高下下放着几盆花,也有夹竹桃,也有常青的盆栽。”(张爱玲《半生缘》)。张荣升说张梅要是嫁给瘸子李,就是上海的第N批富婆了,家里人也可以跟着过上好日子。已经退休的张荣贵夫妇瞪着疲惫的眼睛看着张荣升,一时间竟不知作何是好。那时,张荣升又转过话题对张梅说,衡量一个男人,外表并不是第一位,最要紧的是他有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让家里人过好日子。

对于嫁给瘸子李做老婆这件事,张梅一开始并不乐意。那天晚上她躺在弄堂口的马架椅子上想着晚饭时叔叔说的那些话就觉得恶心。张梅虽然高中没有毕业就去上班了,但心里并不是没有想法。她曾不止一次地对父亲张荣贵说,她想辞了这份顶替父亲的工作,去做服装生意。每逢张荣贵听到这些,就会垮下脸拍着桌子教训张梅,让她死了这条心,老老实实地在她老爸呆过的岗位上继续地呆下去。张梅望着弄堂上方那一条窄窄的天空,就仿佛是生活在一道深渊里。后来张荣贵把她叫进屋子很严肃地对她说,嫁给瘸子李是人生的一次机遇,决不能放过。以她张梅现在的能耐,就是再干上一辈子也不可能富得起来。张梅的母亲也在一旁说,世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腿有毛病不算什么大事,只要脑子没毛病就可以了。那一夜,张梅的脑子乱成了一锅粥,她时而想着越来越老的父母和贫寒的家庭,时而又想到一只丑陋的瘸腿。她的心像钟摆一样地左右不定,直到天色转亮才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会儿。

这天上午张荣升又来了,他在弄堂口喊住正准备去上中班的张梅,问她昨晚想得如何?张梅盯着脚下的水泥地很茫然地摇了摇头。于是张荣升又苦口婆心地说了一大堆,直说得张梅傻忽忽地看着他像变了个人似的。后来张荣升又和张梅的父母在屋子里合计了大半天,才摔着他的两只细长胳膊往大街上走去。

张梅和瘸子李的婚事在经过张荣升来回地跑了几趟后就定了下来。拿主意的事当然是瘸子李的父亲说了算,他将儿子娶媳妇的日子定在1996年的“国庆”节,地点是位于淮海中路茂名南路的锦江饭店,一时间两家人都忙碌了起来。李家的忙碌自不必说,除了要布置新房,拟定参加婚宴的嘉宾名单,还要筹划婚礼的各项事宜。但张梅家却忙得有些令人啼笑皆非。因为是第一次嫁女儿,又因为是嫁给一户有钱的人家,张荣贵夫妇就显得特别的紧张,一方面怕丢面子,另一方面又怕搞得太铺张欠下许多的债务。所以在那段筹备婚礼的日子里,张荣贵两口子为了女儿嫁妆的事情,几乎每天都要跑到张荣升的家里,向这位懂得台面规矩的老弟请教。对此,张荣升自然是一副得意的样子,他时常看着坐在自己对面虚心得有些卑微的兄嫂摆着谱说:“侬啊就是小气,太小气了!女儿嫁到李家还怕将来穷了自己?真是笑话,笑话!”。每逢此况,张荣贵夫妇就看着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的张荣升不做声。他们知道,女儿的一切只有靠眼前这位老弟多担待了。

婚礼是在“国庆”的前一天举行的。当张梅一大早在鞭炮声中被一群亲友簇拥着坐上一辆崭新的林肯牌房车时,她的心里真有种说不出的空。汽车从闸北越过苏州河,沿石门二路、石门一路、瑞金一路直抵淮海中路,然后右转弯经国泰上茂名南路到锦江饭店。张梅后来说,一路上她都象是在做梦,脑子里乱哄哄的,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

瘸子李坐在一部轮椅上,脸色有些苍白,簇新的米黄色西服领子像两片光滑的竹板,夹在本来就粗短的脖子两旁,更显得他身体的僵硬。婚礼是由专门请来的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主持的,整个气氛有点像是在搞一台晚会。张梅穿着一件大红滚金边的旗袍,皮鞋也是红的,由于紧张,一张脸也憋得通红。她是第二次见瘸子李,在这之前张荣升曾带她到李家与瘸子李见过一面。那天瘸子李坐在宽大的沙发上,他给张梅留下的第一印象并不坏,除了那条细而短的瘸腿,瘸子李戴着近视眼镜的样子看上去很斯文,张梅也就是在那次见过瘸子李后决定嫁给他的。那时,她还不知道瘸子李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她在跟着张荣升走出李家时还自我安慰道:“不过就是走路有点问题嘛!”

张梅第一次看到瘸子李发疯已是结婚半年后的事了。那段时间小两口还算过得幸福,就连瘸子李的父亲都在私下说:“看来结婚才是最好的药,但愿那病不会再发了!”。可事情往往就是不如人意,越是想不发生的事情越是躲不掉。就在瘸子李的父亲发出感叹后的第二天早上,瘸子李又犯病了。据张梅后来给她的父母亲说,那天早上她端着一碗糖蛋刚迈进屋子,就看见瘸子李在疯狂地砸东西。他的一双眼睛红得如同发情的野猪,嘴里不停地嘀咕着,身子斜靠在衣柜上,不时用那只瘸腿踩踏那些被扔在地上的东西。张梅当时就吓昏了,手里的那碗糖蛋当啷一声落到地板上,眼前一黑便栽倒在了一旁。

那场闹剧过后,张梅就再也没有和瘸子李同过房了。所幸的是她的肚子也慢慢地凸了起来,这无疑让瘸子李的父亲感到欣慰。瘸子李的母亲于上一年的秋天死了,瘸子李是独子。瘸子李的父亲为了使张梅有个好的休息环境,还专门把瘸子李的饮食起居从楼上搬到了楼下。那些日子,不仅张梅享受到了过去张荣升所说的荣华富贵,就连张梅的家人也跟着沾了许多的光。张荣贵现在成了瘸子李父亲药店的总务,家里那套老房子也由李家出钱修缮一新,至于张荣升就更是受到了重用,瘸子李的父亲已将他升任为了副总经理,总管药店在上海市区内的十几家分店,一家人正可谓是春风得意。

孩子是在张梅和瘸子李结婚的第二年年底出生的,按照五行说,孩子命里缺水,故瘸子李的父亲给孙子取名“浪”,意思是不但有水,而且来势凶猛。李浪从小怕事,也不合群,对于爷爷地百般呵护仿佛不太适应,终日里只喜欢跟着张梅,像一个忠实的小跟班。瘸子李的父亲对此深感失望,他曾不无感慨地对张荣升说:“看来阿拉的这份事业,也就到此为止了!”

瘸子李的父亲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最后一天晚上死的。那天是“千喜”之夜,李家在外滩的和平饭店预订了豪华家宴,张梅还专门把瘸子李从医院接回了家。那时瘸子李的发病周期已经越来越短了,根本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张梅在征得公公一家的同意后,将瘸子李送进了位于宛平南路的市精神卫生中心。瘸子李的父亲突发脑溢血的时候,家里只有张梅和瘸子李两个人。瘸子李望着突然倒在地上的老爸,不知所措地向正给自己端来糖蛋的张梅眨着眼睛。张梅再次将糖蛋掉到了地上,他顾不得答理瘸子李,一边大声叫着“快来人啦!”,一边向搁着电话机的地方跑去。

瘸子李的父亲死了,死在他操劳了一生的屋子里。他的遗体在殡仪馆火化的时候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骚乱,不少供货商围着张梅,要求将货款付清后才准予火化。张荣贵历来老实,不善言谈,多亏有张荣升在一旁交涉,张梅才免去了许多的烦恼。但也因此助长了张荣升后来目空一切,想吞食李家财产的野心。

张梅和叔叔张荣升的关系彻底闹僵是在瘸子李的父亲去世半年之后。那时李家的一应大小事物都落到了张梅的肩上,她虽聪明,毕竟没有经历过商场上的世面,对于纷至沓来的问题既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又无解决处理的经验,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成了张荣升说了算。张梅后来给她父母说,那半年时间,张荣升利用代行总经理职权的方便,一边向张梅谎报李家欠有大笔供货款,一边将资金进行转移,直到张荣升劝张梅卖掉襄阳路的店面时,张梅才发现药店的账上已是空空如也了。

为了争得自家的权益,张梅和张荣升打了长达五年的官司。法院最后判决李家所有财产归瘸子李继承,张荣升不得以还货款为名将其做任何处理,并一次性赔偿因经营不当造成的李家药店经济亏损共计780万元。至此,原来属于李家的药店划归张荣升所有,瘸子李和张梅除获得780万元的赔偿外,还得到了包括襄阳路三家店面和黄陂路两套石库门房子在内的原李家所有房产。

新的生活开始了,张梅成了李家名副其实当家的主。她将瘸子李仍旧送回市精神卫生中心治疗,安排父母住到黄陂路一套三层楼带天井花园的石库门房子,楼下出租给别人开咖啡馆,自己则和李浪留在愚园路涌泉坊的李家。涌泉坊在愚园路的395弄,这是一片出现于上个世纪初,结合了中国特点的西式建筑。房子一排排地连为一体,独门独户分为多家,每家一般三层,底楼有小花园,二楼和三楼各自分割,整体上有些类似现在的联排别墅。涌泉坊门口高高的骑楼也是当年所开风气之先河,据说上海后来的许多新式里弄都采取这种建造骑楼的大门式样,既显得气派又能节省空间。涌泉坊内房子的外观都是红色的,样式却不完全一样,细心的人不难看出有些地方是顺应了主人的想法修建的。比如那幢原属某烟草公司老总的私宅,房子的四面就有不同的外观,因此显得与众不同。

张梅从一大堆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感觉有些空荡荡的。她在那段无所事事的日子里,常常带着李浪逛南京路和淮海路。由于李浪性格内向,无读书天分,已在两年前退学。对此张梅是这样说的:“他呀,侬也不图要个什么发展,平平安安的过一生就行了。反正上一辈留下的这些家业够他吃几辈子了。”

张梅把黄陂路上的另一套石库门房子租给了开酒吧的杭州人宋德禄,将襄阳路的三家店面租给了安徽人周军行。她查看着银行卡上每季度便上涨一次的租金数额,突然有了一种不实之感。是啊!转眼间张梅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少妇了,但成熟对她而言又有什么用呢?自打第一次瘸子李发病到现在,张梅就过着守寡一样的生活,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这个家,放到了争得各种权益的事情上。如今可谓该有的有了,该得到的也得到了,但惟独心却变得空虚了。难道这世间真的是得到了什么便要失去什么吗?张梅很不甘心地端详着镜子里自己的样子,一双眼睛火辣辣的,充满了激情与渴望。

应该说是宋德禄首先打上了张梅的主意。那天,宋德禄在中山公园旁的米兰时尚广场偶然遇见张梅时,大脑里就出现了一阵短暂的兴奋。宋德禄觉得张梅是一个太缺少爱的女人,他认为自己应该和这位老板娘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关系。宋德禄邀请张梅去一边的咖啡馆坐坐,他说上海就是没有杭州好,要搁在那里早就到西湖边品茶去了。张梅没去过杭州,对宋德禄所说的既感到陌生又感到向往。她问宋德禄杭州还有些什么?宋德禄告诉说,上海有的杭州都有,但杭州有的,上海却不一定看得见。张梅听后很诧异,她不相信除了美国的纽约和法国的巴黎,还有其他什么地方可以同上海相比?宋德禄看着张梅一双疑惑的眼睛说:“我知道你不信,就像你不信自己的生活里会缺点什么一样。”这句话无疑狠狠地在张梅的心尖上敲了一下。那天和宋德禄分手后,张梅去了宛平南路,她突然想好好地看看她的丈夫,那个给了她现在这一切的瘸子李。

瘸子李又被关进了隔离室。据医生说昨天吃晚饭时,瘸子李将邻床病人的菜倒在他的被窝里,还将前来劝阻的护理员打了。张梅从铁门上的一扇小窗户看到瘸子李时,他正趴在隔离室的地板上嚼吃他那支瘸腿的指头。她感到一阵恶心,拉下一张脸什么也没说便走出了市精神卫生中心。外面的风很大,张梅的头发霎时间就被风吹乱了。她在等候出租车的时候很想大哭一场,而潇洒的帅哥周军行就是在那时出现在张梅眼前的。

周军行开着自己的黑色帕沙特轿车,在转过宛平南路路口准备上中山南路时,发现了他的房东老板娘张梅。他将车很稳地刹在张梅的面前,摇下副驾的车窗对张梅笑着说:“美女,这么大的风,在这儿等谁啦?”

张梅没说什么就拉开车门上了周军行的车,她看着窗外的车流一个劲儿地发愣。周军行很奇怪,但又不好开口问。两个人就这样沉默着,直到愚园路的涌泉坊。

“下来进屋坐坐吧!添这样的麻烦,不好意思啦!”张梅终于从刚才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不啦,我还有事,下次吧。”周军行看着车旁的张梅,笑了笑又继续道:“今后要有不开心的事,就给我打电话吧!有人陪着总比一个人胡思乱想好。”

张梅没有答话,她只是红了脸看着周军行的车消失在马路的拐角处。

宋德禄再次见到张梅已是中秋了。那天张梅带着李浪去黄陂路她父母家过节,经过宋德禄的酒吧时,宋德禄正好打里面出来。他看见一脸素容的张梅就笑着问:“怎么?过节还不高兴?”张梅勉强笑了笑说:“高兴什么呀?过不过都一样。”

“那晚上来我酒吧,保证让你高兴。”宋德禄顺着张梅的话发出了邀请。

这是黄陂路上再普通不过的一家酒吧了,如果说特色,大概也是因为这一带整个的特色在让其分享。张梅来到宋德禄酒吧的时候,时间还早,堂子里空荡荡的,宋德禄正在吧台边翻一本杂志。

“哟!美女驾到,有失远迎。”宋德禄放下杂志,满脸堆笑地向张梅走来。他像一个老练殷勤的服务生,将张梅带到靠窗的一只角落,然后对真正的服务生喊道:“拿一瓶1988年的波尔多,再上一个水果、月饼盘。”

酒吧里的音乐很媚,懒散的女中音用英语诉说着她的寂寞。宋德禄给张梅斟了小半杯酒,又给自己倒上,然后端起水晶高脚杯说道:“很高兴能够和你一起过中秋!来,干杯!”

张梅很兴奋,她平时原本不喝酒,但这会儿对着宋德禄的一连串赞美,却一杯又一杯地喝了起来。她告诉宋德禄,一个女人最怕的就是寂寞,哪怕是个瘸子男人在身边,也比一个人守着一幢空荡荡的房子强。宋德禄也说,其实男人和女人都一样,这些年他在上海打拼,也是倍感孤独。尤其是逢年过节,看着别人家团圆热闹,享受天伦之乐,自己却只能靠酒来麻痹,想想真是不容易。他还说今天要不是碰见张梅,这个中秋又毫无意义地过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就这样喝开了,待到宋德禄扶着张梅头重脚轻上楼的时候,已经是凌晨四点多了。

张梅和宋德禄借着酒的作用,在宋德禄那间寝室里疯狂地做起了爱,这天距离张梅和瘸子李的最后一次做爱已经有七年零十一个月了。张梅后来对缠着自己的宋德禄说:“阿拉那天是被酒害了,侬以为是阿拉爱上了?侬做梦去吧!”

张梅的确没有爱过宋德禄,自从与宋德禄做爱后,还对他多了一层厌恶。张梅认为宋德禄之所以这样缠着不放,完全是看上了自己的家产。那些日子,她烦透了宋德禄,不但不接宋德禄的电话,还想着用提高房租的方式把他从黄陂路上撵走。而对于周军行,张梅的态度却大不一样,不仅没有涨房租,还考虑到周军行资金的周转,将每季度一付改成了半年一付。那时周军行正闹离婚,呆在老家的老婆逼他要100万才签字,搞得周军行成天闷闷不乐。

张梅和周军行的关系开始发展,是在与宋德禄做爱之后。那段时间宋德禄天天给张梅打电话,弄得张梅烦躁不安。有一天,张梅在探望瘸子李后又站在了宛平南路和中山南路的那个路口,于是周军行送自己的那一幕就很自然地浮现在了眼前。张梅是在坐上出租车以后给周军行打的电话,她说她刚从宛平南路上车,要是晚上有空,想请周军行一起吃饭。

他们在太原路太原别墅的“小南国”坐下来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张梅点了一桌子的广东菜和一瓶路易十三,周军行不喝酒,要了一罐“王老吉”。他对一脸灿烂的张梅说,没想到在最不开心的时候,是张梅在陪自己。那天晚上,帅哥周军行在张梅的眼里是怎么看怎么舒服,张梅被酒精燃烧着的眼睛像两朵盛开的桃花,映在周军行的脸上,更有一种春风得意的潇洒。

张梅和周军行成为了一对名副其实的情人,他们出双入对,毫不隐晦地出现在各种场合。张梅对周军行说,她很想嫁给周军行,但为了一大堆财产,又不得不当瘸子李的老婆。周军行对此表示理解,他说爱情和婚姻是两码子事,只要两人能在一起,嫁不嫁都是一样。张梅听后很是感动,在周军行以后的几个关键时刻,都义不容辞地出资帮助他渡过了难关。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张梅的肚子也一天天地凸起来。她知道这是她和周军行爱情的结晶,因此喜悦之情常常使她从睡眠中醒来,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浮想连篇。周军行依然住在襄阳路店面的楼上,他的生意已经越做越大,据说就要参与上海市新一轮的房地产竟标了。

对于周军行事业的蒸蒸日上,张梅却并不感到高兴。她懂得一个男人的事业越大,女人在他心中的位置就越小。她甚至暗暗后悔当初帮助周军行渡过那些难关,希望他再次遇到阻碍,并且知难而退。这无疑是危险的,随着这些想法的日益加剧,张梅的脾气也一天天变得暴躁起来。她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理解周军行了,她常常挺着越来越凸起的肚子,对刚迈进门槛的周军行说:“侬就这么不顾阿拉和孩子的死活?到底是外面那些破事重要?还是阿拉和孩子重要?”

周军行起初认为张梅之所以变得烦躁,是因为妊娠引起的反应,故强忍着性子,没有把事情闹大。可等到十月临盆孩子出生之后,依然不见张梅的脾气有所消减,反而比起以前更甚,这不得不使周军行感到恼怒。一场感情大战终于在孩子满月那天爆发了,在愚园路涌泉坊的李家,周军行看着被自己打得鼻青脸肿的张梅说:“我现在就把该还的还你,孩子跟我跟你都行,我们的事就到此结束了!”

张梅又回到了原来一个人带着孩子时的生活,只是她现在带的孩子不是和瘸子李生的李浪,李浪在张梅和周军行有了那层关系后就跟外公外婆过了。张梅现在带的孩子是她与周军行生的女儿——周梅。

春天,诗人余秀华尽兴快活

就像一个溺水的人以为只能自救,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把自己往深处推。这时候有人向你伸来了手。她就抓住了。至于之后是否继续牵着这只手走,走去很远的地方,她没有这个期望。厌倦总会到来,但她贪恋此刻通过手掌心传来的温度。这让她感到放松,开心,这是她人生中不可多得的时刻。

文 戴敏洁

编辑 槐杨

图 戴敏洁

春天的一个傍晚,余秀华换上一条白色的蕾丝裙,牵住男友的手,出门散步。

「我的身体大概是第一个感受到春天的到来的……」,她曾经这样写道,「夜晚感觉不那么冷了,被子有时候不那么严也不一定会感冒了。而我的身体生出了对肉体的向往。一个冬天,它都沉睡着,我误以为我已经到了忘记欲望的年纪。而春天的号角不过试吹了一下,她就如此积极地回应了,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春天也是一个与欲望斗争的季节啊。」

余秀华写下过许多次身体与欲望的缠斗,而这个春天,诗人关于春天的欲望被满足了。2022年元旦,她的男友杨槠策在短视频平台上公布了自己与余秀华的恋情。杨槠策生于1990年,与余秀华相差14岁,余秀华叫他小杨。这个春天,他们一起在小杨的家乡神农架游玩,之后,小杨陪余秀华回到了她的家乡横店村。

横店村里到处都是余秀华的痕迹。进村口竖着四块巨大的招牌,「横店村」三个字占一块,其他三块上刻着余秀华三本诗集的名字。因为新农村建设,一块块的荷塘,麦田,草与树木,都消失不见。敏感的诗人还注意到可怜的鸟儿能去的地方变少了,只好汇聚到屋后的一片竹林里,「仿佛每一根竹子上都站着一只甚至更多的鸟」。一条宽阔的马路穿越村庄,路两边是一排排用ABC分区的二层楼房,到处是新的,独留下了余秀华家的老屋,作为一处文化 旅游 景点,也是新农村的一部分。老屋旁边还开了一家民宿,供前来参观老屋的游客住。

村子变了,余秀华的生活也变了,「残疾」与「农妇」不再是她的第一层标签,作为诗人,她的诗集畅销,有着广被认可的成就;作为网红,她嬉笑怒骂,被称为「键盘侠粉碎机」。成名的第二年,她给了前夫15万,成功让他答应离婚。她用挣来的钱装修了村里的房子,在市区给儿子买了房,最近计划给他买一辆车。家里塞满了她给自己买的书,最近她在研究「楚国风云」。她有一百多条裙子和一百多盆绿植。

明晃晃地,她牵着小杨的手走在村里,走在那条宽阔马路上。小卖部门口坐着几个聊天的人,目光都投了过来,桥上还有几个人,直愣愣地看着她。她走上前去和男人打招呼,小舅。被称作小舅的人伸手打了一下她的脑袋,说,又喝酒了。

他们没有再说什么。小舅背后的墙上贴着余秀华的诗,《我养的狗,叫小巫》——「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这首诗里的「他」,是余秀华的前夫。

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记录下余秀华和前夫争吵的场景,她冲进房间,用手指着他,「你凭什么不离?我就是要跟你离婚,就是出了名要跟你离婚,我要跟你离婚我有什么错?」

男人倚在床头,抱着肘,盖着被子,露出脚。夹着她激动的声音,他回了几句,「关我卵事?你现在越出名,老子越不离婚」,他指着她,突然声音变大,「你现在到哪老子跟到哪。」

「你算个什么东西」,两人开始互骂。余秀华走出门,坐在椅子上,喘了好大几口气。又冲进去,「凭什么不离婚」……循环了一遍争吵内容。这就是她20年的婚姻生活。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范俭在今年三月中旬来到横店村。那是余秀华从神农架回来的第一天,他们一起上了酒桌,第二天依然如此。他们现在是很好的朋友。跟她亲近的男性朋友会被她称为「男朋友们」。

酒从中午就开始喝了,在相熟的人面前,余秀华放肆大笑,还会开玩笑扯下自己肩头的衣服。她也喜欢与范俭开玩笑,比如凑过去说他身上好香。范俭说,这是她一种很自在的状态,说话的时候不会去考虑语言的规范或者一个女性该不该说什么的道德约束,她不在乎这些。但范俭也感受到,余秀华对自己的调侃实际上是非常有尺度的。她的父亲与她同住,在父亲面前,她也非常有分寸。她知道如何在一个安全范围内打闹。

面对小杨,她会更肆无忌惮,放纵,自由。随时把手伸向他的大腿,看到他躲闪,她会露出满意的笑容。情话也是信手拈来,「我没有你六神无主」;开的玩笑让小杨生气了,她脱口而出,「我爱你」。

散步路上,小杨折了柳树枝给余秀华编了一顶花环,戴在了她的头上。老屋前有一架秋千,余秀华爬了上去,小杨在后头推,她有点儿害怕但又享受,大笑了起来。

范俭的镜头里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余秀华,「是非常真切的快乐,也非常地放松,像一个少女」。

2015年,拍摄纪录片的时候,余秀华还是一个紧张和痛苦的姿态,很瘦,身高158cm,只有80斤,很用力地活着,为了去除掉包括婚姻在内的束缚,「她要用很大的力气」。范俭有时候会放下手上的摄像机,只是陪着她。他见过她真正痛苦的时候,流一晚上的泪。

之后几年,他们一直有联系,他看到她开始酗酒,以此来逃脱痛苦。2020年接受《出圈》的视频采访时,她正陷入一种自我放逐,躲在当地给她修建的文化景区里,要么在喝酒,要么游荡在去喝酒的路上。她从冰箱冷冻层里拿出来包子,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就着酒吃。她几乎没有清醒的时候,红着脸接受采访。采访经常中断。

现在,诗人还是喝酒,只是性质不同了,范俭说,「现在这个喝酒我认为就是她尽兴、她快活」。这个春天,诗人喝酒,远游,恋爱,散步,没有写诗。

一簇簇开得艳黄的油菜花点缀在这个水泥乡村。散步到一处油菜花前,他们坐了下来,余秀华躺在小杨怀里,小杨伸手抱住她。家里的小狗趴在旁边。我在他们身后拍下一张照片。余秀华把这张照片放在了网络上,很多人在评论中谈起她那首诗,《或许不关于爱情的》——「走吧,我们去后山大干一场,把一个春天的花朵都羞掉。」

这天夜里,范俭发了一条朋友圈,照片里,余秀华穿着蕾丝白裙坐在秋千上,披着长发,戴着花环,脸有些圆,对着镜头笑。范俭写道,「享受情爱,如沐春风」。

3月,我在神农架小杨家见到余秀华,她对于我的出现感到不快,让我先喝三碗黄酒谢罪。几天前,她与当地的两个「总」喝酒,一个被四仰八叉抬了出去,另一个据说有点儿胃出血。她就这样放倒无数人。接受她的酒,喝醉,像是对余秀华的一种礼仪。

这一天夜里,余秀华依然不愿意跟我聊。而趁着余秀华在与旁人聊天,小杨拉着我到屋后头,开始了关于自己一生的讲述:小学放学回家需要去打猪草,初中时候他主动交了白卷而辍学,带着一本《本草纲目》上山观察植物,而后母亲瘫痪,他来照顾;有过一段婚姻,但女儿是他一个人拉扯长大的;他曾经的职业是养蜂,因为养蜂他走南闯北。

他带我参观童年的老屋,墙体斑驳,他仔细地告诉我空荡荡的房间曾经如何摆满了家具,一家人如何拥挤不堪地生活,他观察到墙边的一群蚂蚁如何生存和消失。现在,他要保留这间老屋,作为家族的生存痕迹留存以及未来的游客打卡处。他絮絮地讲,9岁的女儿也在旁边听着。

第二天,小杨和余秀华一起到了横店村,他订了几副中药,为余秀华调养睡眠。不知道是因为中药还是白酒,余秀华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这种时候,小杨会在另一个房间里直播,他反复讲述自己的故事,不断刷着平台上一条条冒出来的评论和私信。在为一条视频配音之前,他先把要说的话写在本子上,念了一遍又一遍。

这些天,小杨的直播间人数超过了余秀华的,余秀华有时开玩笑,你蹭我的流量!

这也是大众对这段恋情的评价和想象,一个46岁的有名女诗人,一个32岁的养蜜蜂的男人,怎么会走到一起?元旦那天,没有告诉余秀华,小杨在短视频平台上公布了他与余秀华的恋情。最初余秀华很生气。她在自己的公众号写道,「我迟迟没有说话,因为我无法确定这份感情的性质,以及我个人对它的态度。」

她告诉我,「后来我一想,X,这是别人的事情,和我没关系啊,这是他的事情,他要炒我让他去炒呗,我就当为人民服务了。」小杨让家人、同事和女儿都知道了她,她对小杨说了一句谢谢。或许是这份坦诚让她逐渐接受并且认定了这段关系,之后就是日常的相处,小杨勤快,听话,对她好,「我觉得他人很好,所以我愿意接受他」。

从前余秀华的生活就是待着,睡觉,看书,写作,养植物。用破壁机打一切来吃,咖啡豆也在其中。她几乎不下楼,任何人来敲门,她都不开。母亲去世了,儿子在市区工作,她与父亲住在一起,经常桌上只有两个菜,早上她不吃,他也不吃,中午她喝酒,他也喝酒。她形容这是「把日子过得像个屁」。

「几乎已经是颓废了」,她说自己那段时间。喝酒,看书,写写诗,想念某个人,这就是她生活的全部,「我仿佛什么都有了,又有深刻的溢空之感」。她找各种途径发泄自己,包括直播。她和小杨就是在直播间里认识的。小杨给她送了蜂蜜,两人加了微信。

余秀华说,谢谢你的礼物。小杨给余秀华发了一段自己写的诗:「相遇是一场迟来的告白/我相信缘分/一定是上辈子的记忆/让我今生可以找寻到你/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前世500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我爱你的文字/我爱你的诗语/我更爱余秀华。」

这诗当然算不得好。余秀华成名多年,私信里多得是求爱的男人,「都被老子把他们打回去了」。但是小杨显露出不同,「他会说,他嘴巴会说」。小杨是个从不冷场的人,他不吝夸奖别人,很能哄人开心。用小杨自己的话说,「泥鳅一样的,比较灵活。」

如果不理解余秀华,很容易会被她话语中的暴戾刺伤。一对粉丝夫妻来家里找她,她对着男的说,她是你的第几个妻子?两人尴尬极了。一群自称画家和编导的人也来了,她说,走走走,挥着手把他们引到门口,把门反锁。面对小杨,她也经常是尖锐的——你爱我吗?你爱我的话就喝。你不爱我吗?不爱我也喝。你喝可乐就是对不起我对你的爱。

但这些外人听起来炮弹一样的话,都被小杨化解了。作为一个「泥鳅」,不管她如何说,他只是皱起嘴巴,眯着眼睛,有点无可奈何的恼怒,进行回击——「想把一个臭袜子塞你嘴巴里。」听起来多么无力啊。每次都是这句。

余秀华提起小杨与自己前夫的不同,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不冒火」。前夫在面对她时总有优越感,「他就觉得妈的,你个残疾女的这么厉害」。19岁,她在父母的安排下被动接受了这个男人。那时候她对于婚姻、爱情和性一无所知,婚后才知道原来两人要在一起睡觉。隔年她生下了一个儿子,是她唯一的孩子,之后,「坚决不和前夫睡觉,因为不喜欢他,我觉得不好」。他们总是恶语相向,不爱的人互相折磨,长达20年,「他就压迫着你,让你难受,所以一定要离婚」。

范俭说,余秀华那整整20年婚姻,是一个存疑的、否定的和虚无的状态。而小杨,是她交往的第一个男人,这段关系是她的第一场恋爱。

「我可能不太理智,但是我也没有那么傻。我是觉得他真的对我好,我愿意陪他走一程。」

大众担忧的事儿并不那么重要。她知道小杨会因她得益,但对她来说,更重要的是日常相处。「感谢小杨让我第一次在男人身上找到这么多快乐。」

小杨给你带来了哪些第一次体验?

「身体。」

除了这个呢?

「爱,被爱的感觉。」

某种程度上,小杨与她是契合的。他的生活可以围绕着她的转。他帮她梳头发,背着她散步,他甚至能背着她往前跑。在横店村住的几天,他帮她收拾了衣柜里100多条裙子,把院子重新整了一遍,书被整齐地码在架子上,多肉们被安置在了新的盆里。时隔多年,余秀华重新坐上了一个曾经堆满杂物的椅子。他还成功地让因为脑瘫而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余秀华,和他一起流畅地跳一曲交谊舞。

在横店村和这对恋人待了几天,范俭觉得,在这段关系里,余秀华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无论余秀华如何开玩笑,小杨都不生气,「我想余秀华知道自己很多东西是比较任性的,语言啊、行为啊是比较任性的,但是她当然是享受这个任性的感觉以及这种被溺爱的感觉。」从生活细节上来看,小杨是一个不错的伴侣,陪她去了很多地方,「有这么一个人能让她开心」。

余秀华的父亲有一个女朋友,余秀华叫她阿姨,阿姨和余秀华一起生活了几年,她说,余秀华以前一直一个人在屋里待着,不通风,屋子里有股味道,小杨来了之后,这股味道散去了。

「睡觉」——在余秀华的话语和诗作里,一直充斥着关于情欲的表达。

她一直是个生命力旺盛的人,在成名之前,她就在网络上发表诗歌,在小诗人汇聚的论坛和QQ群里,她总是最活跃的那个,骂人,被拉黑,反反复复。2015年让她成名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也是在这期间所写。这首诗写给群里的一个网友,对方在内蒙古,她在湖北,一想到从湖北到内蒙古要走那么多路,去一趟总不能看一看就跑回来,「总要打一炮吧,就把那个诗写成了嘛,这就是当时真实的想法。」

他们至今都没有见过面。

「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这首诗里有种蓬勃的欲望,但现实生活中,那段婚姻成了她的最大禁锢,也是痛苦的直接来源。

在婚姻的压抑与身体的残疾之下,打动范俭和众多读者的,恰恰是这种没有得到,「所以才强烈,才渴望,才有足够的强烈的渴望」,范俭说。她日常的话语里也遍布着情欲的影子。如果你问她最近在读什么书,她会告诉你,《男人的裸体》;中医给她把脉,她说,你不要含情脉脉看着我;对着天空,她说,「一只鸟露着屁股飞了过去」;在直播间里,她对网友说,「你们点赞一百万,我就生个孩子给你们看」。

似乎是恣肆的,但这种「没有得到」有多强烈,多动人,也意味着她有多痛苦。

「我天生的性格本质是很悲观的,总是把事情往坏的方面想。觉得任何事情都会变坏。但是我的性格又好像很积极,很矛盾啊。这个性格有时候自己都难受得很,扭曲得很。」余秀华说。于是「写着写着就是爱情啊、生命啊、痛苦啊」。

她认为,这是永恒的东西,「我觉得只有人的 情感 是永恒的,只有人的感情做 游戏 是看得出来的。如果你爱一个人是假的,他看得出来,真的也看得出来,它是骗不了人的。」

你会害怕你和小杨的关系是一种交换吗?

「我希望早点结束。我希望他忘记我,我还是希望一个人生活,想喝酒喝酒。交换是正常的,我愿意把我拥有的一切都给他,只要并不违反人的道德,他要的只要我有的我都给他。」

她笑起来,「我也爱他,我爱他的身体。我跟你讲,你活在世界上,不要斤斤计较你的价值,你能给的,别人要的,你都要给出去,都要给出去。不管他爱我还是不爱我,我都报答他,我愿意为了这份哪怕很不值一提的爱,我也要报答他,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他和你有什么恩呢?

「和我睡觉,你别笑。他以后再也找不到像我这么好的女朋友。这是百分之百的,所以从这方面考虑,我对他也是一种伤害。如果他以后和我分开,他再交女朋友,他会觉得索然无味,这就是我对他的伤害,我已经给他造成了伤害,那我能给多少给多少。我没有钱,但是他想要的我能给我都给他。」

她不认为有永恒的关系。感情有永恒的,但是关系好复杂,「关系是人间最猥琐的一件事。你看过泰国的电影《永恒》吗?用一个铁链子把两个人拴在一起,开始那么恩爱,形影不离,最后还不是把人都搞疯了搞死了,那才可怕。人还是要有距离。」

现在你还想搞清楚自己是谁吗?你还会觉得自己分裂吗?

「最近没有思考这些问题了,我害怕自己越来越肤浅了」。她希望小杨赶紧回去神农架,「影响我写作啊,影响我看书啊,影响我忧伤,影响我痛苦。」

你还想要那些痛苦吗?

「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这是存在不存在的问题。」

一天半夜醒来,余秀华感觉自己身体有些抽搐。但她没有叫醒躺在身边的男友,「我一个人能搞好」。黑暗里,她支起身子去了隔壁的空房间,躺下的时候,她以为自己就要中风死去了。

幸好,天亮了,她又熬过来一次。这一天全身都疼,她不断地敲敲手臂,敲敲大腿,穿着不同袜子的两只脚,脚趾也要不停活动。

这可能是喝酒的后遗症。那天白天,午饭时候,余秀华喝了一口可乐,最后还是拿出白酒。她的父亲给她倒好。喝酒从一种自我的放纵,变成了日常最顺手的行为。

几年前开始酗酒,余秀华说,「因为很多事情,比如说那些人骂我啊,还有发言又不自由,就很郁闷,很沮丧,混合在一起就酗酒。」其中也有感情问题。事实上,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对象,她爱了他许多年。

「之前其实还是想亲近,但是他害怕,他喜欢我,他不敢,他怕我这个破嘴。」余秀华说。囿于现实的因素,他们无法成为恋人。于是这段在她看来永恒的 情感 变成了持续的爱和间歇的自我折磨。酗酒是其中最显现的方式。范俭说,那时候,她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痛到了要在酒精里才可以化解。

「因为老是见不着,心里很焦虑,他也不知道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就突然陷入那种无法自拔的情绪,出不来了。过得没意思,还不如去死,把自己喝死」,她跟我说。

但是,「怎么喝好像都没喝死」。

痛苦像是一种证明,「证明自己的生命力」。爱情也是一种证明,「非找一个人来证明自己的身体获得爱情是没有阻碍的,爱情和身体是没关系的」。后来她发现,就是有很大的关系,她就是得不到爱情。

但是小杨总是夸赞余秀华的身体,像少女一样的。

这天的午饭桌上,在乱糟糟的厨房里,余秀华穿着一件旗袍样式的黑色蕾丝连衣裙,喝了几两白酒。她又跟小杨开了几个惊天动地的玩笑,小杨假意气呼呼地离开了,留下我们俩。她停止嬉笑,把手肘放在桌上撑着自己红红的脸,整个人突然呈现出一种疲惫感,话语变得认真起来。

「你不觉得两个人之间,哪怕完全地互相理解,时间久了,你也会觉得他侵犯了你的个人空间。而且杨槠策还达不到这个水平,他根本没有办法理解我,他说的都是错的。」

「生理问题解决了,年龄问题解决了,就剩思想问题了,两个人无法统一。你暂时可以迁就,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你没法迁就一辈子啊,这是我痛苦的地方。他达不到我。」

「我觉得还是为难了。为难我自己。他不会觉得为难,他会觉得和我在一起开心。他没有能力想到这些问题。」

「有什么方面不对,不知道。我觉得我们的认识,任何一方面他都是爱我的,但是为什么就感觉就不对啊。达不到心里的那种很深沉的爱,是吧。说不出来。」

但这并非是对小杨的否定,「在这个世界上,我自己也不完美啊,没有资格要求他是完美的。」余秀华说。

爱情带着困境。「我也很疑惑。你说世界上就是两种人,一个男的,一个女的,为什么爱情这么困难呢。这不上帝搞一个陷阱吗,让你永远搞不到吗。破上帝。」

就像一个溺水的人以为只能自救,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把自己往深处推。这时候有人向你伸来了手。她就抓住了。至于之后是否继续牵着这只手走,走去很远的地方,她没有这个期望。厌倦总会到来,但她贪恋此刻通过手掌心传来的温度。这让她感到放松,开心,这是她人生中不可多得的时刻。

说完这些,她开始喊小杨了。小杨,小杨。小杨过来了,把她从座位上扶起来,她一把抱住他,他抬起她的双腿,抱着她走上一节节的楼梯,放在床上。她又一次睡着啦。

现在,她每天都嚷嚷要减肥,要戒酒,要活着。「欢愉遮蔽了痛苦」。至于内心的感觉,醒了之后,她躺在床上回答我,「感觉像在飞」。飘在云里,飘在雾里。床头柜上的中药凉了,小杨进来给她端起杯子,她掀开被子,对着小杨张开双臂,说,「抱抱」。

参考资料:《无端欢喜》,余秀华

(实习生卢妍对本文亦有贡献)

山海情白老师谁演的

《山海情》白老师是由祖峰饰演。白老师终生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恪守着自己育人的事业。他是一名在西海固地区支教的教师,他早深扎于涌泉村了,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且在那里结婚生子,与女儿麦苗相依为命。

该剧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异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剧情简介

政府建立吊庄基地,号召西吉的农民们移民、搬迁。但飞沙走石的荒漠条件太艰苦,搬迁来的村民第二天就走了一半。马得福用尽各种办法动员大家去吊庄,并帮助村民们留下来。1996年,党中央作出推进东西部对口协作的战略部署,其中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共同推进宁夏扶贫工作。福建专家来到村里教村民们种蘑菇,让大家挣到了第一桶金,又想尽办法为蘑菇寻找销路。福建的干部们鼓励、带动宁夏的劳务输出,为村里人去福建打工积极创造条件。扶贫政策四面开花,闽宁镇初具规模。张树成走马上任闽宁镇的党委书记,继续三级扬水工程的同时,加强劳务输出、招商引资,闽宁镇旧貌换新颜,越来越多的村民们主动报名搬迁。时光飞逝,闽宁镇变得越来越好。这片土地焕发了新的生机。

标签: 涌泉旗袍

相关文章

涌泉旗袍(涌泉旗袍五十强厂家)

涌泉旗袍(涌泉旗袍五十强厂家)

本文目录一览: 1、春天,诗人余秀华尽兴快活 2、藏在石库门里的故事(之二) 3、山海情白老师谁演的 4、急需千与千寻和龙猫中的关于日本风俗建筑和服饰等方面的介绍 5、男性穿旗袍是怎样...

涌泉旗袍(涌泉旗袍城投资多少)

涌泉旗袍(涌泉旗袍城投资多少)

本文目录一览: 1、急需千与千寻和龙猫中的关于日本风俗建筑和服饰等方面的介绍 2、《山海情》:燃烧的永远是热血、不朽的永远是信念 3、2021年播放量过亿的五部电视剧,肯定全部都看过了吧...

涌泉旗袍(涌泉旗袍交易市场)

涌泉旗袍(涌泉旗袍交易市场)

本文目录一览: 1、09高考满分作文 2、六年级读后感 3、春天,诗人余秀华尽兴快活 4、藏在石库门里的故事(之二) 5、山海情白老师谁演的 6、急需千与千寻和龙猫中的关于日本风俗...

涌泉旗袍(涌泉旗袍厂)

涌泉旗袍(涌泉旗袍厂)

本文目录一览: 1、2021年播放量过亿的五部电视剧,肯定全部都看过了吧 2、山海情白老师谁演的 3、急需千与千寻和龙猫中的关于日本风俗建筑和服饰等方面的介绍 2021年播放量过亿的五部电视...

涌泉旗袍(涌泉旗袍外发)

涌泉旗袍(涌泉旗袍外发)

本文目录一览: 1、《山海情》:燃烧的永远是热血、不朽的永远是信念 2、藏在石库门里的故事(之二) 3、春天,诗人余秀华尽兴快活 4、急需千与千寻和龙猫中的关于日本风俗建筑和服饰等方面的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